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去壳卤虫卵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卤虫(Artemia salina L.)是海水养殖中的一种重要活饵料。目前,世界上大约有85%以上的海水养殖种类需用卤虫作为幼体饵料的主要来源之一。利用卤虫作为活饵料,多数是利用其初孵幼体。但在使用时,由于卤虫幼体孵出后,同卵壳和未孵化的卵混在一起,需要把幼虫从其中分离出来,这不但需要许多人力物力,而且直至目前,在生产中还没有十分有效的分离方法。因而在投喂时,就不可避免的有大量卵壳和未孵化的卵同幼虫一起被投喂到培苗  相似文献   

2.
本文观测了一种新近发现的卤虫品系——山西解池硫酸盐湖卤虫品系。这是一种两性生殖卤虫,其雌/雄约为1/0.8,其卵和无节幼体明显比孤雌生殖卤虫的小,孵化率约75%。可直接将盐度为270‰的湖水中的卤虫移入盐度为32‰的自然海水中,存活良好。其无节幼体投喂对虾幼体的饵料效果良好,存活率达60—70%。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去壳卤虫卵的孵化率和判断它们作为对虾幼体饵料的合适性,我们于1986年4—5月份进行了试验。其结果归纳如下:1.采用去壳方法可以提高卤虫卵的孵化率,即去壳卵的孵化率要较未去壳卵高约5—10%;2.用去壳卵或者卤虫无节幼体饲养的对虾幼体都能正常地变态进入仔虾期,两者的发育速度也无区别。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 osain)大眼幼体在不同饵料密度和组合条件下对卤虫(Ar-tem iasp.)无节幼体及成体的摄食率、摄食节律等,发现:光照-视觉因素对拟穴青蟹大眼幼体捕食卤虫无节幼体的数量无显著影响,但对捕食卤虫成体的影响显著(p〈0.05).饵料密度较低(如卤虫无节幼体密度〈10 ind/cm3)时,饵料密度与拟穴青蟹大眼幼体摄食率呈正相关;饵料密度较高时饵料密度变化对拟穴青蟹大眼幼体摄食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禁食后投饵,在高饵料密度(如卤虫无节幼体密度≥10 ind/cm3)下拟穴青蟹大眼幼体的摄食率在短时间(如4 h)较高,随供饵时间的延续摄食率开始下降,较长时间(24 h)摄食率显著较低.以干重计,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对卤虫成体的摄食率全面高于对卤虫无节幼体;但混合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和成体时拟穴青蟹大眼幼体摄食的卤虫成体数量较少,表明在卤虫无节幼体和成体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倾向于放弃卤虫成体捕食无节幼体.拟穴青蟹大眼幼体的摄食行为受到被捕食风险和饵料斑块分布的显著影响.育苗生产中对拟穴青蟹大眼幼体投喂卤虫无节幼体的密度无需高于10 ind/cm3.  相似文献   

5.
火腿许水蚤对牙鲆仔稚鱼成活、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火腿许水蚤、卤虫无节幼体及轮虫这3种饵料生物脂肪酸组成的基础上,研究它们对牙鲆仔稚鱼存活、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火腿许水蚤体内3种高度不饱和脂肪酸(ARA,EPA,DHA)总量为34.18%,明显高于其它2种动物的含量(卤虫无节幼体4.67%;小球藻强化轮虫9.39%)。投喂火腿许水蚤的仔鱼成活率极显著高于投喂卤虫无节幼体的仔鱼,与投喂混合饵料(卤虫无节幼体和火腿许水蚤按比例混合)的仔鱼存活率差异较显著;其全长增长倍数和增重倍数极显著高于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和混合饵料的仔鱼。投喂火腿许水蚤的稚鱼成活率显著高于投喂卤虫无节幼体的稚鱼,与投喂混合饵料的稚鱼存活率差异不显著;其全长增长倍数和增重倍数极显著高于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和混合饵料的稚鱼。投火腿许水蚤的仔稚鱼体内ARA、EPA、DHA的含量明显高于投喂混合饵料的和投喂卤虫无节幼体的仔稚鱼。  相似文献   

6.
锯缘青蟹幼体饵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测定了锯缘青蟹幼体从刚孵化至大眼幼体各发育阶段及其饵料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的氨基酸组成,并使用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来评价饵料蛋白质的质量.结果表明,青蟹各期幼体的氨基酸组成基本趋于一致,且与饵料转换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对于各期幼体,饵料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的必需氨基酸指数均大于90,可以认为,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能够满足锯缘青蟹幼体对饵料中必需氨基酸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7.
日本对虾幼体对卤虫无节幼体摄食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虾人工育苗生产中,卤虫是重要的生物饵料。卤虫无节幼体营养丰富,能促进对虾幼体的变态发育,提高对虾幼体成活率。但是,对虾早期幼体摄食卤虫能力较弱,若卤虫投喂过量,不仅造成浪费,而且过量的卤虫在育苗池中快速生长,饵料生物成了养殖对象,不利于水质的管理和控制。日本对虾(Penausjaponicus)早期仔虾幼体有相互攻击、残食的习性,若卤虫投喂不足,相互残食的现象将更为严重。因此,了解日本对虾幼体摄食卤虫无节幼体的习性,从而适当掌握卤虫的投喂量,在生产上有着现实的意义。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实验…  相似文献   

8.
为评估短角异剑水蚤(Apocyclops royi)作为海水鱼类仔稚鱼的饵料价值和投喂效果,比较分析了其与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 nauplii)的脂肪酸组成及2种生物饵料对克氏双锯鱼(Amphiprion clarkii)稚鱼存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短角异剑水蚤DHA、EPA和ARA含量分别达21.185%、11.088%和3.250%,海水仔稚鱼必需脂肪酸(EFA)总含量高达37.417%,均显著高于卤虫无节幼体。投喂短角异剑水蚤的克氏双锯鱼稚鱼(5~20 d)成活率(80.71%±8.23%)与投喂卤虫无节幼体组(76.30%±7.00%)差异不显著;稚鱼体长(7.75 mm±1.18 mm)、体重(0.0163 g±0.0080 g)和体长特定生长率(3.46%±0.75%)均显著高于卤虫无节幼体投喂组;稚鱼体内DHA(21.843%)、EPA(6.914%)和ARA(2.725%)含量也均显著高于后者。研究表明,短角异剑水蚤适于作为海水鱼类仔稚鱼的生物饵料,在水产养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通过脊尾白虾蚤状幼体饵料种类、饵料组合和食物密度的比较试验 ,研究了脊尾白虾育苗的适宜开口饵料和育苗期饵料组合 ,测定了不同时期蚤状幼体的捕食率及其日粮。结果表明 :饵料种类对脊尾白虾蚤状幼体 期 (Z1)至 期 (Z2 )的变态率和变态所需时间没有明显影响 ,Z1可以不投饵 ,但适量投喂单胞藻或轮虫 ,能明显提高 Z2 活力和 Z2 至 Z3 的变态率。人工培育脊尾白虾蚤状幼体的适宜饵料是卤虫无节幼体 ,在幼体培育前期 (Z1)投喂单胞藻、轮虫 ,后期 (Z3 以后 )添加鱼糜效果也很好。蚤状幼体对卤虫无节幼体的捕食率和日粮随幼体发育而明显增加 ,同一发育时期则随饵料密度的增大而增加 ,但达到一定密度后 ,捕食率增幅明显下降。根据幼体日粮难以确定育苗期间卤虫无节幼体的最佳投喂方案  相似文献   

10.
李茂堂 《海洋科学》1980,4(4):44-47
卤虫(Artemia salina L.)的研究,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直到本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Seale(1933)和挪威的Rollefsen(1939)发现卤虫的无节幼体是鱼类幼体的最好饵料以后,卤虫就逐渐成了海水养殖中最主要的活饵料来源。不少国家已开始大量培养卤虫。美国夏威夷州的水产养殖计划中,就把卤虫列为第一位,东南亚一些国家人工培养卤虫也取得很大成绩。 卤虫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繁殖能力强,能广泛适应各种环境,而且容易培养。尤其是  相似文献   

11.
人工培育脊尾白虾蚤状幼体的饵料基础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脊尾白虾蚤状幼体饵料种类,饵料组合和食物密度的比较试验,研究了脊尾白虾育苗的适宜开口饵料和育苗期饵料组合,测定了不同时期蚤状幼体的捕食率及其日粮。结果表明:饵料种类对脊尾白虾蚤状幼体Ⅰ期(Z1)至Ⅱ期(Z2)的变态率和变态所需时间没有明显影响,Z1可以不投饵,但适量投喂单胞藻或轮虫,能明显提高Z2活力和Z2至Z3的变态率。人工培育脊尾白虾蚤状幼体的适宜饵料是卤虫无节幼体,在幼体培育前期(Z1)投喂单胞藻,轮虫,后期(Z3以后)添加鱼糜效果也很好。蚤状幼体对卤虫无节幼体的捕食率和日粮随幼体发育而明显增加,同一发育时期则随饵料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但达到一定密度后,捕食率增幅明显下降。根据幼体日粮难以确定育苗期间卤虫无节幼体的最佳投喂方案。  相似文献   

12.
棱梭对饵料摄食与吸收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14)C标记技术测定棱梭幼体对褶皱臂尾轮虫、卤虫和亚心形扁藻等饵料的摄衾率、吸收率扣利用率,并以~3H-葡萄糖和~(14)-苯丙氨酸作示踪剂研究人工配合饵料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在棱梭体内转运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卤虫、褶皱臂尾轮虫都是棱梭幼体合适的饵料;氨基酸更多地参与了棱梭组织中的细胞代谢,而葡萄糖则是棱梭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卤虫(Artemia sinica)是重要的饵料生物,是当前海洋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生物和重要的生物模型。本文报告了卤虫无节幼体整体荧光原位杂交(WFISH,whole-mount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技术,用于快速对卤虫早期发育相关基因的特定时空表达图式进行分析,有助于对卤虫早期发育相关基因功能进行鉴定。人工合成带有FITC标记的卤虫trh基因(trachealess gene)寡核苷酸探针,检测到trh基因在卤虫无节幼体的头部背面盐腺中表达。  相似文献   

14.
日本鬼     
陈世杰 《台湾海峡》2001,20(3):352-355
选用脊尾白虾对日本鬼鱼由亲鱼人工驯化投饵促熟.以扇贝卵子和轮虫作为育苗开口饵料,以卤虫幼体和蒙古裸腹氵蚤经营养强化作为育苗饵料,并对投饵技术进行调整改进.  相似文献   

15.
日本鬼You育苗投饵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世杰 《台湾海峡》2001,20(3):352-355
选用脊尾白虾对日本鬼You亲鱼人工化投饵促熟,以扇贝卵子和轮虫作为育苗开口饵料,以卤虫幼体和蒙古裸腹Sao经营养强化作为育苗饵料,并对投饵技术进行调整改进。  相似文献   

16.
蒙古裸腹溞在海水鱼类育苗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海水鱼类的苗种培育中,继轮虫之后的适口活饵料仅卤虫幼体和桡足类.然而卤虫缺乏海水鱼类必需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不能单独作为稚幼鱼的饵料;桡足类因发育期过长不适合于大量培养,靠天然海域捞取受季节、气候等限制,来源很不稳定.根据淡水鱼类育苗的经验,枝角类蒙古裸腹是一种繁殖快、耐受力强、营养价值高、易大量培养且为稚、幼鱼所喜食的食物.  相似文献   

17.
从山东的盐场和新疆的盐湖采集了卤虫卵,进行了干燥、吸水和去壳的卵径、壳厚、无节幼体体长、染色体数目的生物学测定。按照文献[12]的分类,上述研究的卤虫,均属于第二类的孤雌生殖品系。盐湖的卤虫卵吸水和去壳后比盐场的卤虫卵大。而达板城东盐湖的无节幼体是最短的。各盐场的卤虫有2倍体、4倍体及5倍体,艾比湖的卤虫有2倍体和4倍体,达板城东盐湖只有4倍体。  相似文献   

18.
应用生物胶囊作为防治鱼虾疾病药物载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鱼虾疾病防治存在诸多困难,尤其是施药方面。因为鱼虾数量大,个体小,不能象家畜家禽那样逐个打针、灌药,所以给鱼虾施药的方法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常用的施药方法有药浴法、口服法及注射法等。药浴法多用于鱼虾育苗,但因药物被鱼虾吸收较少,难以达到抑菌浓度,故疗效不高;口服法及注射法只能用于鱼虾养成而不适于鱼虾幼体。卤虫(Artemia)不仅营养价值高,来源丰富,而且非常容易培养,其卵、幼体及成体已被广泛作为鱼虾育苗及养成的饵料。卤虫为非选择性滤食动物,凡大小在50μm以下的颗粒均可摄食,且时时刻…  相似文献   

19.
饵料对锯缘青蟹大眼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比例的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搭配成各种饵料组合,分别喂养不同发育期的锯缘青蟹幼体,重点研究大眼幼体的存活、生长发育、变态和干重及化学元素(C、H、N)含量的情况.结果表明饵料搭配得当,适时适量的投喂,其幼体的生长发育和变态都正常,并可获得较高的存活率,若饵料搭配不当不仅会导致幼体出现高死亡率,而且还能诱发发育期变化的现象;不同饵料搭配对大眼幼体干重及化学元素(C、H、N)含量的影响很显著,相差60%~70%,约一个发育期,而这差异可以通过该期幼体投喂足量卤虫无节幼体来加以弥补,大眼幼体的C、H、N占干重的百分比仅次于溞V,这表明青蟹幼体在这两次变态前需在体内积累高比例的有机营养物质来保证变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随着水产养殖事业的迅速发展,卤虫Artemia的饵料价值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了。特别是作为海水幼鱼、幼虾的饵料,近年来由于对虾养殖发展得很快,卤虫卵已严重地供不应求,许多天然卤虫资源也遭到破坏,因此发展各种形式的卤虫养殖势在必行。有关卤虫的高密度养殖,国外已有许多成功的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