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物理勘探在海洋地质调查中的作用十分重要。采用综合物探方法解决地质问题的关键是将获取的各种资料相互联系起来。综合解释以获取地质认识。重力综合平衡计算可将各种地质、地球物理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弥补单一方法的盲区。实际资料的计算表明。其解决地质问题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纸介质档案数字化已成为海洋地质档案事业发展的趋势,是提高海洋档案管理水准的重要环节。纸介质档案数字化是海洋地质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的基础,虽然在档案界不是创新的工作,但对于一个海洋科研单位,能开展此项工作,也是对海洋地质档案事业发展所走出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3.
发刊词     
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宽广辽阔的海域。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这里生产劳动,为探索和开发隐伏在万顷碧波之下的海床洋底,历尽千辛万苦,从而,在历史上涌现出许多名扬中外的航海家和科学家。应该说,海洋地质科学研究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灿烂文明的—个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传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海洋地质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地质部系统的海洋地质工作经过创业和发展的艰辛历程,建立起一支初具规模的海洋地质队伍,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开展了以石油为主的海底矿产资源调查,做了大量的地质、物探、钻探、化验和综合研究工作,先后发现了渤海、北部湾、南黄海、珠江口和东海等新生代盆地及其中的构造,并在珠江口盆地和东海西部拗陷钻探见到油气,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纸介质档案数字化已成为海洋地质档案事业发展的趋势,是提高海洋档案管理水准的重要环节。纸介质档案数字化是海洋地质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的基础,虽然在档案界不是创新的工作,但对于一个海洋科研单位,能开展此项工作,也是对海洋地质档案事业发展所走出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5.
《海洋地质前沿》1994,(11):F004-F004
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重建十五周年暨青岛地质技术开发公司成立十周年床祝大会于1994年10月18日上午在海洋地质研究所隆重举行。大会由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干风林主持,刘守全副所长做了题为《抚今追昔、放眼未来,为我国海洋地质事业而奋斗》的讲话。青岛市政府,市科委、地矿部及石油海洋地质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石油海洋系统、兄弟院所、中央驻青部分单位等70多位领导和中外来宾出席了庆祝大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词。  相似文献   

6.
我国海洋遥感地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成治 《海洋科学》1994,18(3):20-22
遥感技术可应用于海洋科学的各个领域,即遥感技术与海洋科学紧密结合,可发展成一门年轻的卫星海洋学。卫星海洋学不是萌生于海洋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是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所促成。泛称的海洋遥感(O-ceanographicRemote Sensing)是指以海洋及海岸带作为监测、研究对象的遥感,采用光学遥感技术监测海洋中各种现象和过程的方法,其内容亦涉及到海洋各个学科,其中海洋遥感地质即是。海洋遥感地质属海洋环境遥感中的一部分,主要对海岸带及其浅海地质地貌进行定性及定量解译。党和国家对我国遥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和《海洋地质前沿》两期刊创刊30周年而作.简略回顾了我国海洋地质事业取得的重要成就,对今后的发展做了展望,提出立足浅近海,拓展深远海的看法.对办好业界的这两份刊物提了建议,希望它们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伊始,1979年国家地质总局决定恢复“国家地质总局海洋地质研究所”.为发展我国海洋地质事业,反映国内外海洋地学研究学术论文及报道动态,由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发行的学报级季刊《海洋地质研究》第1卷第1期于1981年9月15日正式出版,我为她写了“发刊词”.希望她成为海洋地质科研的百花园,作为相互沟通交流的桥...  相似文献   

9.
《海洋地质前沿》2007,23(5):F0003-F0003
《海洋地质动态》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海洋出版社出版的海洋地质科学领域的指导类正式刊物(月刊),主要刊登反映当今国内外海洋地质、海洋石油地质、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等学科的科技进展和发展趋势的学术论文;报道相关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新技术方法、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和学术活动等信息。1投稿要求1.1论文内容符合本刊要求,题目简明,文章主题鲜明,论据充分,数据可靠,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正文字数原则上不超过6000字;1.2译文要求编译,内容新颖,专业…  相似文献   

10.
亚洲海洋地质研究进展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照第三届亚洲海洋地质大会的科技交流情况,就当前亚洲海洋地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阐述了未来海洋地质研究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1.
《海洋地质动态》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海洋出版社出版的海洋地质科学领域的指导类正式刊物(月刊),主要刊登反映当今国内外海洋地质、海洋石油地质、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等学科的科技进展和发展趋势的学术论文;报道相关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新技术方法、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和学术活动等信息。1投稿要求1.1论文内容符合本刊要求,题目简明,文章主题鲜明,论据充分,数据可靠,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正文字数原则上不超过6000字;1.2译文要求编译,内容新颖,专业…  相似文献   

12.
《海洋地质前沿》2007,23(6):F0003-F0003
《海洋地质动态》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海洋出版社出版的海洋地质科学领域的指导类正式刊物(月刊),主要刊登反映当今国内外海洋地质、海洋石油地质、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等学科的科技进展和发展趋势的学术论文;报道相关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新技术方法、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和学术活动等信息。1投稿要求1.1论文内容符合本刊要求,题目简明,文章主题鲜明,论据充分。数据可靠,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正文字数原则上不超过6000字;1.2译文要求编译,内容新颖,专业…  相似文献   

13.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海洋地质动态》分别于1981年9月和1982年8月创刊,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所走过的每一步都留有中国海洋地质发展的印迹,取得的点滴进步,都凝结着各级领导、顾问和编委会专家以及作者们长期呵护和辛勤耕耘的汗水,尤其不能忘怀我国海洋地质开拓者、教育家业治铮先生、石油地质学家朱夏院士、  相似文献   

14.
海洋地质资料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地质工作成果的重要体现,是所有海洋地质科研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是地质工作的历史记录。随着地质事业的不断发展,地质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地质工作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许多学科领域,具有极大的综合性,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的开发地质成果资料的利用价值,全面增强海洋地质资料社会开放及服务功能,促进海洋地质工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椐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若干规定》的要求,落实地质资料公开利用、服务于社会的原则,我们对以往的海洋地质成果资料进行全面的清理。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8月1日,随着最后一根钻杆收回至海洋石油708船的甲板,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南海深水油气开发示范工程项目之南海北部陆坡地质灾害风险评价预测课题的第一孔钻探取样圆满完成。此次钻探由中海油研究总院精心组织,李新仲地质总师亲自督导,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物探事业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中国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在海区地质构造、海洋沉积作用、海洋 产资源、海洋环境地民地质灾害和极地地质科学考察五个方面调查研究的新进展和取得的重要成果,特别是近海油气勘探开发和海洋地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对国民经济建设做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崔丽静  尚承金 《海洋地质前沿》2005,21(4):33-36,i002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空间数据管理科学和智能化高新技术,它是由地理学、地图学、计算机科学、遥感技术、数学等相互作用相互交叉而形成的,有向数据自动化处理研究、数据结构研究、空间关系理论研究、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研究发展的趋势。在海洋地质中,地理信息系统目前主要应用于海底地形地貌模拟、海洋地质资料科学管理与共享、海洋地质资料处理等。随着全球尺度海洋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及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地理信息系统在海洋地质中的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8.
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7年,依托单位为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该研究所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的海洋地质事业单位,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的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和战略性的矿产资源调查研究工作,主要任务是开展近海及海岸带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以及海洋地质实验和科学研究。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秦蕴珊院士,实验室主任周永青研究员。  相似文献   

19.
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7年,依托单位为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该研究所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的海洋地质事业单位,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的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和战略性的矿产资源调查研究工作,主要任务是开展近海及海岸带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以及海洋地质实验和科学研究。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秦蕴珊院士,实验室主任周永青研究员。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光鼎是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和海洋地质学家,青年时自取笔名"石樵",以寄托献身地质事业的雄心壮志。如今80高龄的刘光鼎仍思维敏捷、有论有据,活跃在地球科学的论坛上指点江山。渤海物探开先河1964年,在南京新筹建的地质部海洋地质科学研究所,刘光鼎担任地球物理研究室主任,同时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科委海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