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1∶5万区调及科研所取得的新资料、新成果,论述了山东前寒武纪几个基础地质问题:关于山东大地构造划分问题;山东早元古宙粉子山群与荆山群的关系;山东前寒武纪侵入岩的填图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1:5万区调及科研所取得的新资料,新成果,论述了山东前寒武纪几个基础地质问题;关于山东大地构造划分问题,山东早元古宙粉子山群与荆山群的关系;山东前寒武纪侵入岩的填图方法。  相似文献   

3.
山东大汶口上寒武统长山组笔石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罗照 《地质论评》1984,30(6):511-515
我国北方寒武纪地层广泛发育,化石极为丰富,但以三叶虫为主,而笔石则相对较少报道。过去我国寒武纪笔石的研究不多,材料也少。解放前,仅孙云铸(1924)描述过山东泰安蒿里山上寒武统的一种笔石Clonograptus? vambria Sun,我国寒武纪的第一个笔石带最早为穆恩之(1955)所建,即辽宁本溪太子河地区上寒武统凤山组的Dictyonema tautingshanense带。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 5月 9日至 1 0日 ,中国地质调查局前寒武纪地质研究中心、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中心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华北地区项目管理办公室联合召开了“前寒武纪地质和年代学研究进展”研讨会。出席“华北地区 2 0 0 1年区域地质调查设计审查会议”的 32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他们分别来自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北京和天津等地区的地质调查院(所 )。研讨会邀请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的陆松年研究员、李惠民研究员、长春科技大学地球学院的杨振升教授作专题报告。报告题目分别为“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区地质年代学”、“高级变质区地质填图的…  相似文献   

5.
鲁东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年代学及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陆松年 《地学前缘》1998,5(4):275-283
在郯庐断裂以东的鲁东地区前寒武系主要出露在以栖霞为核部的胶北地区和沿黄海西岸的胶南地区。胶北的前寒武纪岩层包括太古宙胶东岩群和大面积分布的TTG岩系、古元古代荆山群/粉子山群和新元古代蓬莱群,而胶南则有太古宙大山沟岩组和与荆山群相似的胶南岩群。在近山东边界的苏北赣榆县出露的石桥群可能属于晚震旦世地层。文章集中讨论由深部地质作用形成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通过鲁东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地质学、年代学和同位素示踪研究,揭示鲁东地区胶北和胶南两个地质体前寒武纪热构造事件的时序和特点,并对胶南的大地构造属性提出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致读者     
经上级批准,《国外前寒武纪地质》自1982年起向全国公开发行。《国外前寒武纪地质》是为了适应我国前寒武纪地质工作的开展、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多做贡献而创刊的,自1978年至现在已有四年了。在办刊中我们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热情关怀和支持,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谢意。《国外前寒武纪地质》是一份地质矿产综合性情报刊物,以报导国外在前寒武纪地质和矿产等方面新发表的论文为主,同时针对我国科研、教学和生产的需要,介绍国外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金刚石矿中的绿色钻石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山东绿色钻石在金刚石原生矿、次生矿中的含量及绿钻的相关特征,阐述了含绿钻的砾岩层层位特点、松散层中具工业价值的四大矿段特点及绿钻含量。综述认为:山东绿钻既有纯正的绿色,也有复合的绿色、绿斑,透明度好,是宝石首饰业的珍宝,价值极高。初步探讨了次生矿中绿钻的形成时代,为前寒武纪。钻石绿色成因既有地质辐射作用所致,也有含铬引起,或塑性形变产生。山东绿钻无辐射性残留,琢磨后绿色不消失。  相似文献   

8.
王泽九 《地球学报》2009,30(4):415-420
邢裕盛教授是我国著名前寒武纪地层古生物学家, 是我国前寒武纪微古植物和古藻类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是一位野外勤奋工作、实验室严谨治学的科学家。邢裕盛教授长期从事前寒武纪微古植物及生物地层研究, 为国际上最早研究前寒武纪微古植物的少数专家之一。自1962年以来开拓了中国前寒武纪微古植物研究领域, 发现和确定了一些前寒武纪后生动物和后生植物化石门类, 建立了中国晚前寒武纪各时代微古植物组合序列, 探讨了地球早期生物演化进程, 同时在全国晚前寒武纪地层划分和地层对比中解决了一些重大地层问题, 为我国晚前寒武纪地层与国际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山东半岛高压麻粒岩中锆石的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山东半岛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中,高压麻粗岩常常呈透镜体或不规则脉状体广泛分布于TTG片麻岩之中.锆石中矿物包体激光拉曼测试、阴极发光图像分析及原位U-Pb定年结果表明,山东丰岛高压麻粒岩中锆石成因十分复杂,可划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锆石显示明显或弱的岩浆结晶环带,部分锆石保存磷灰石(Ap)等矿物包体,U-Pb定年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0.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前寒武纪地质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嵩山前寒武纪地质现象丰富、典型、集中,是我国记录前寒武纪地质的典型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特征、成因和科学意义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在此基础上规划设计了前寒武纪地质旅游线路,为地质实习与地质考察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减少了盲目性,使嵩山真正成为前寒武纪地质教学与科普的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11.
前寒武纪地质学研究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寒武纪地质学是地质科学重要分支学科之一,以地球早期演化历史为主要研究对象。近几年我国前寒武纪地层学、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前寒武纪古生物学和前寒武纪成矿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在高精度微区测年技术的支持下,相继建立了鞍山、泰山和五台山等早前寒武纪经典地区的年代格架,推动了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构造格架的研究;中国晚前...  相似文献   

12.
山东孤岛潜山凸起区是以古生界为基底的披覆背斜,发育巨厚的寒武纪—奥陶纪碳酸盐岩,具备形成大型裂隙岩溶热储的条件。为研究该区热储的开发利用前景及发电潜力,在深入分析该区地质背景的基础上,以Gg2孔为例,查明寒武系—奥陶系以碳酸盐岩为主,其中奥陶纪八陡组、五阳山组、北庵庄组,寒武纪—奥陶纪三山子组及寒武纪张夏组以灰岩和白云岩为主,可形成良好的裂隙岩溶热储,累计厚度约480 m。以热储中点处温度为平均温度,以中、低温双循环地热发电为利用方向,下限温度按70 ℃估算,该区裂隙岩溶热储可供发电的热量为804×1016 J,当服务年限设为30 a、热效率系数设为7%时,估算的发电潜力为595 MW,为大型地热田。  相似文献   

13.
云南昆明附近震旦纪及早寒武世微古植物群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前寒武纪及早古生代微古植物的研究,近20余年来在世界许多国家发展很快,尤其在前寒武纪地层的研究中已成为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我国在利用微古植物进行前寒武纪地层研究工作中,无论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已获得一定进展,但早古生代微古植物的研究成果报道还很少。1976年以来,笔者曾数次在云南昆明附近之王家湾及筇竹寺采集震旦系及下寒武统微古植物样品,进行系统研究,获得丰富的资料。其研究结果,曾在1979年3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孢粉学术会议上予以报道。这些材料,对探讨我国震旦与寒武系的分界和寒武系的内部划分、以及生物界的进化均有一定意义。现草成此文,以资讨论。  相似文献   

14.
华北晚前寒武纪镁铁质岩墙群的流动构造及侵位机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北克拉通中部广泛发育晚前寒武纪镁铁质岩墙群。这些岩墙群未变形和未变质,保存了清晰完好的流动构造,完整地反映了前寒武纪岩浆活动的特征和流动构造,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通过对晚前寒武纪镁铁质岩墙群的形态和流动构造研究,如:流动线理、矿物组构和磁组构等,提出岩墙群的侵位方向和侵位方式。结合本区岩墙群与燕辽—中条拗拉槽系的关系以及岩墙群的力学性质,探讨本区岩墙群的侵位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16,(4)
寒武纪地层中的古虫动物因其形态特征奇特、内部解剖学特征隐蔽,长期以来其形态结构功能和系统分类位置尚未确定。通过对古虫动物化石标本进行野外采集,室内系统观察、对比和解剖研究,并结合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所采集标本的形态功能进行解释,认为古虫动物很可能代表了后口动物演化的基干类群。古虫动物增加了寒武纪生物的多样性,而且为破译后口动物的起源及早期生命的演化问题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16.
山东某菱镁矿床位于鲁东地盾,并产于前寒武纪变质岩中,属晶质菱镁矿,规模较大,具工业价值。现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提出几点见解,不当之处希给予指正。  相似文献   

17.
李光岑 《地质论评》1983,29(6):588-588
地质矿产部中国晚前寒武纪地质科研成果评审会于1983年6月12日至22日在烟台召开。全国八十多个单位和部门,一百六十多位科学家,会聚一堂,对提交大会的37份科研成果,进行了认真地审查和评议。中国晚前寒武纪地质研究项目,是地质矿产部的  相似文献   

18.
四月下旬在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主持下及山东省地质厅的大力组织下,在烟台召开了中国华北前寒武纪地质及变质岩研究的现场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有关省地质局(厅)、研究所和院校以及山东的一些地质队的工作人员。会议内容包括野外观察和室内座谈、报告。会上交流和讨论了几年来我国北方在前寒武纪地质及变质岩方面的研究方法、工作经验及新的工作成果,展出和观摩了有关的各种地质图件,并讨论了今后工作方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上晚前寒武纪地层、古生物和各类矿产发育最好、分布最广泛的少数国家之一。探讨生物与成矿尤其是前寒武纪叠层石与沉积成矿作用的关系,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是广大地学工作者特别是古生物学家不容推卸的历史责任。早在70年代后期,邱树玉、梁玉左、曹瑞骥、张录易等10多位长期从事叠层石研究的专家教授,就组成一个科研群体,开始了叠层石研究方面的有效合作。他们于1984年出版了专著《晚前寒武纪假裸枝叠层石》,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重视和好评。《晚前寒武纪叠层石  相似文献   

20.
汤立成 《山东地质》1996,12(2):48-61
鲁西是山东省古生代非金属矿的重要产区。自寒武纪早期至二叠世晚期,形成了海相-海陆交互相-陆相沉积地层及一系列非金属矿沉积建造,有“寒武纪的石砂岩、石膏、石灰岩、泥灰岩、木鱼石等含矿沉积建造;山东古代生非金属含矿沉积建造的总结构和研究,对有关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应用和普查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