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河北山前平原地下水^32Si年龄初探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32Si是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约140a可以测定50~1000a地下水的年龄,本文用Fe(OH)3共沉淀法从天然水中提取SiO2回收率可达30%~98%,然后提取和纯化^32P,将H3PO4溶液和Pico-flour^TMLLT混合制备计数溶液,用液体闪烁计数法测量中^32P的放射性,本底计数为4.80cph,仪器效率为45.34%,然后用公式计算样品的^32Si放射性浓度和地下水的^32Si年  相似文献   

2.
^32Si是宇宙成因的放射性同位素,其半衰期约为200a,应用^32Si作为示踪剂测定地下水年龄的范围为50-1000a。本文介绍了应用F e(OH)3共沉法从天然水中提取SiO2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3.
加速器质谱计在第四纪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加速器质谱计测试长寿命宇宙成因核素^10Be,^36Cl,^32Si,^14C,^41Ca,^129I的基本原理,根据国内外资料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着重讨论了AMS在第四纪地质年代学,古环境示踪,气候变化等研究领域的应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乌达矿区煤中硫的同位素组成及演化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代世峰  马凤学 《岩石学报》2000,16(2):269-274
通过对内蒙古乌达矿区高硫煤9煤层和低硫煤13煤层剖而上有机硫和黄铁矿硫同位素的测定,结合煤岩学综合分析,着重论述了煤中硫同位素的分布特点及成因,分析了有机硫同位素和黄铁矿硫同位素之间及其和全硫的关系,提出高硫煤硫同位素形成过程中在剖面上具有层次性和时间上具有相向性,层次性表现为随泥炭沼泽深度的增加,体系对SO4^2-和H2S的开放程度及黄铁矿的形成对^32SO4^2-的过滤性;相向性有仅表现为泥岩  相似文献   

5.
超灵敏加速器质谱计测定^32Si样品制备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制备元素硅的一种化学方法,它可用于AMS装置的离子源。含硅的物质溶解在HF中,用LiAlH4把SiF4还原成SiH4,再将SiH4加热分解成元素硅,并且沉淀在石墨盘上,用AMS测定w32Si/wSi总比值,其灵敏度可达10^-13。  相似文献   

6.
硅同位素动力学分馏的实验研究及地质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由于硅在自然界中没有化学阶态变化,主要呈硅氧四面体形式存在,因此硅同位素的热力学分馏很小,由此产生的硅同位素变化不大。溶液中SiO2沉淀过程的同位素动力学分馏是引起自然界硅同位素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本文实验测定了溶液中SiO2沉淀过程的硅同位素动力学分馏系数α,并结合所测定的硅同位素动力学分馏系数对现代海底黑烟囱、太古代条带状磁铁石英岩、风化成因粘土矿物的δ^30Si值明显偏低;浅海碳酸盐台地中硅  相似文献   

7.
热液体系中Si的络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温度、PH和硅浓度条件下,实验标定了Au-SiO以及Sn-SiO2之间的络合反应:Au^++H3SiO4^-之间的络合反应:Au^++H4SiO=AuH3SiO4 lgK=-1.65436+9611.21/T;Sn^4++4H3SiO4^-=Sn(H3SiO4)4;lgK200c=42.73。通过与Au-Cl、Au-HS以及Sn-OH络合物迁移能力的比较,表明在具地质意义的P睡EH条件下,A  相似文献   

8.
侯增谦  吴世迎 《地质论评》1996,42(6):531-540
本文首次报道了川西呷村黑矿型矿床硅质岩的硅,氧同位素组成,其δ^18O为12.8‰-18.3-‰形成温度约99-120℃,δ^30Si为0.0‰-1.6‰,与Mariana和Galapagos热液硅质烟囱的δ^30Si值范围基本相当,揭示两者具相似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9.
对矿区硅质岩样品做了硅、氧同位素测定,其δ^30Si值为0.4-1.7‰;成岩流体水的δ^18O值为-2.7-1.1‰。根据地球化学特征和硅、同位素分析,提出硅质岩为浅海和半深海热水沉积。  相似文献   

10.
庞春勇 《矿产与地质》1995,9(5):368-374
总结了典型折矽卡岩型铜矿床同位素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我国矽卡岩型铜矿床成矿岩体(^87Sr/^86Sr)i一般在0.706 ̄0.710变化,岩体为幔壳混合源型。矿石铅同位素组成均匀、稳定,特别是铀铅,^206Pb/^204Pb=17.075 ̄18.100,^207Pb/^204Pb=15.337 ̄15.635,比值变化小,而^208Pb/^204Pb比值变化稍大,矿石铅源主要来自成矿岩体。矿石δ  相似文献   

11.
温度对水中碳酸平衡的影响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探讨了0~100℃范围内不同温度下的碳酸平衡问题,分析了H2CO3*、HCO3-和CO32-三种碳酸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的水中所占比例及分布规律。认为0~100℃范围内pH0在8.60~8.22之间变化,变化范围较小;三种碳酸在不同温度下随pH变化过程中所占比例存在差异,但差异也不大;在0~100℃范围内不管温度高低,均表现出酸性水中H2CO3*占优势,碱性水中CO32-占优势,偏酸、偏碱及中性水中HCO3-占优势;在较低pH下由于水中CO32-含量很少,因此用常规方法一般是难以检测到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青藏铁路沿线P32和P33监测断面连续10年的含融化夹层路基的地温和变形场地实测数据,分析了该两处监测断面左路肩下多年冻土人为上限、季节冻结最大深度、融化夹层厚度及多年冻土人为上限附近地温的年变化过程;同时分析了P32和P33监测断面左右路肩的总沉降年变化过程、P32监测断面左路肩地温场对变形的影响及P33监测断面左右路肩地温场差异对左右路肩差异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P32和P33监测断面左路肩下多年冻土人为上限逐年下降、季节冻结最大深度基本不变、融化夹层厚度逐年增厚及多年冻土人为上限附近地温逐年升高;观测期内,P32和P33监测断面左右路肩变形均以沉降为主,且P32监测断面左右路肩的总沉降变形量均小于P33监测断面;其中P32监测断面左路肩暖季沉降变形明显,冷季发生轻微的冻胀变形,且发生沉降和冻胀的时间略滞后于路基下部温度场的变化;P33监测断面左右路肩地温场的差异导致左右路肩存在差异沉降,且其差异沉降值随时间逐年变大。  相似文献   

13.
磷灰石及其变体交换吸附阴离子的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成  别婉琳 《矿物学报》1998,18(1):105-112
研究磷灰石及其变体交换吸附阴离子的模式,可丰富矿物的阴离子交换吸附理论。本文采用静态振荡法及动态往交换法详细研究了磷灰石及其变体与F-、CO32-、OH-的离子交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磷灰石及其变体与含有F-、CO32-、OH-的溶液作用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可与它们结构中的阴离子发生交换作用;预先用适当浓度的H2SO4溶液浸泡磷灰石及其变体,伴随着固相中少量PO43-及Ca2 的化学溶蚀作用,SO42-可进入磷灰石及其变体的结构中。磷灰石及其变体中非PO43-阴离子(例如F-、CO32-、OH-、SO42-)的存在,是它们具有阴离子交换性能的根源所在,且随着这些阴离子含量的增加,其离子交换容量也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4.
The concentration of radioisotopes7Be,35S were measured in Bombay since 1956 and22Na,210Pb,32Si since 1963. In Khandala and other stations such measurements have been made at irregular periods since 1961. In addition several measurements especially that of32Si were made in 1970. Data available todate from Indian stations is summarised and critically analysed. We conclude that appreciable amounts of35S,22Na and32Si, over and above their production by cosmic rays, were produced during the high yield Russian tests as evidenced by their fallout between 1962–66. Based on the bomb produced excess the half period for their removal from the stratosphere is deduced to be less than 1 year. The ‘excess’ contribution of32Si due to bombs is, however, small; about 1% of its inventory in the oceans. The present study shows that for stations where orogeny is the principal mechanism of precipitation, the annual fallout is independent of the annual rainfall.  相似文献   

15.
Lu Bing    Liu Chiyang    Yin Xiuhua    Lei Zhenyu    Liu Zhong  WT  ”BX 《地学前缘》2000,(Z1)
QIANGTANG MASSIF CRUST DEFORMATION FEATURES, DIFFERENCE AND ITS GENETIC MECHANISM STUDY  相似文献   

16.
煤系高岭石有机夹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XRD和IR研究了丙烯酰胺和脂肪酸盐与煤系高岭石的夹层作用及稳定性。通过极性有机化合物作夹带剂,成功地合成了高岭石-丙烯酰胺、高岭石-脂肪酸盐有机复合体。夹层作用完成后,层面间距从7.18A分别扩大到11.22A和11.32A。有机化合物能在高岭石层间形成稳定的夹层主要与夹层分子和高岭石内表面羟基形成氢键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仰天窝铅锌矿床的产出主要受NW向的纵向断裂控制;SN、NNE向的横向断裂多对矿体起到破坏作用,可能是使原生矿体破坏后再次富集,形成砂矿体、氧化矿体的主要因素之一。石炭系马平组地层为矿体主要产出层位。矿体与围岩有着明显的电性差异,电法找矿具备良好的地球物理条件。电阻率小于200Ω·m,极化率为10%~20%,是该区寻找同类型铅锌矿最为稳定的物性参数。F_1、F_2、F_(32)、F_(35)、F_(34)等纵向断裂及其次级断裂为矿区主要容矿构造。F_1、F_2、F_(32)与F_(14)、F_(15)所控制的马平组地层,在1300~1500m标高范围应是今后找矿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云南大理点苍山是大理冰期的命名地,保存有确切的末次冰期冰川作用遗迹.对点苍山冰碛物石英砂进行了扫描电镜形态特征分析,获得了其石英砂形态特征及其频率,并在冰川成因的典型特征的频率上取得了新的认识.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点苍山冰碛物石英砂形态特征主要为:石英砂形状主要为次棱角状、尖棱角状和多棱角状,边缘多可见次棱脊和棱脊磨损,表面起伏度高;机械特征主要有贝壳状断口、平行解理面、裂隙、粘附碎片、擦痕、机械V形坑;化学特征主要有蚀坑和蚀缝、蜂窝状溶蚀表面、无定形硅沉淀和硅质薄膜.在石英砂表面与冰川作用密切相关的擦痕的频率为8%~32%;粘附碎片的频率为16%~40%;裂隙的频率为12%~32%.通过对点苍山冰碛物的石英砂扫描电镜分析,得出该第四纪海洋性冰斗冰川和悬冰川的石英砂形态特征及其频率.该冰碛物石英砂原始形态特征明显,机械特征频率不高,是近源堆积的冰碛物石英砂的典型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9.
袁晓博  方念乔 《地质通报》2019,38(4):689-695
三水盆地是南海北部邻区陆域唯一具有新生代火山活动记录的盆地,最晚一期火山喷发时间是38Ma,也是南海北部陆域已知的在南海扩张之前最晚的火山喷发年代。应用K-Ar同位素年代测定方法,首次发现三水盆地存在29.27±1.52Ma的玄武岩和28.25±1.14Ma的流纹岩,构造判别图解指示其产出环境是板内拉张,与盆地之前火山类型一致,为双峰式火山岩,玄武岩具有与洋岛玄武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流纹岩具有与A型花岗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且玄武岩与流纹岩均与其他地区地幔柱成因火山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这一代表板内破裂的双峰式火山记录将南海北部陆缘的火山喷发活动从早先已知的古新世—中始新世延续至渐新世中期,众所周知,南海的开裂起始时间约在32Ma,对于南海扩张期间周边陆域是否存在相关联的火山活动及建立南海早期开裂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珠江口盆地的沉降特征、沉降特征时空差异性以及影响因素,文章共选取了32口人工井进行沉降史计算,并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又特选出12口典型人工井进行对比分析,编绘和对比分析了3条典型沉降演化图。结果表明:盆地整体沉降可分为3幕,第一幕为始新世,平均总沉降速率为85 m/Ma;第二幕为渐新世至中中新世,平均总沉降速率为146 m/Ma;第三幕为晚中新世至第四纪,平均总沉降速率为104 m/Ma。同一时期不同构造单元之间及同一构造单元在不同时期,沉降与演化特征都存在差异性,各时期沉降速率平面分布表现出"分区"、"分带"的特征,沉降演化的差异性变化与盆地的演化阶段及其构造特征有关。盆地整体沉降特征受成盆动力学影响,而沉降特征差异性受盆地动力学和构造格局共同影响。珠江口盆地整体沉降表现为"幕式"特征,沉降及其演化特征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性,盆地动力学特征和构造格局共同影响盆地的沉降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