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哈尔滨的四季与季节划分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详细叙述了哈尔滨四季的物候特征、农事活动、人们衣着变化等特点,并据此划分了哈尔滨的四季。提出用30年月平均气温T^-30划分四季的指标:5.0℃≤T^-30≤19.9℃为春秋季,T^-30≥20.0℃为夏季,T^-30<5.0℃为冬季。  相似文献   

2.
选取吉林省白山市东岗气象站2005-2011年降水和地面观测资料及欧洲高空温度实况资料,研究吉林省东南部山区雨雪相态转换与影响系统、温度垂直变化特征的关系,获得雨雪相态转换的温度指标。结果表明:白天雨转雪时,925h Pa温度≤3℃,850h Pa温度≤-2℃,700h Pa温度≤-9℃,地面温度基本都在0℃以上,最高5℃时仍可出现降雪,但80%≤3℃,这与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有明显不同。夜间雨转雪时,地面和925h Pa均≤2℃,850h Pa温度80%≤0℃,700h Pa温度80%≤-8℃。500h Pa温度雨雪转换的温度指标不明显。同时降水相态的温度指标白天和夜间有所不同,其中白天925h Pa和地面温度高于夜间,而850h Pa、700h Pa和500h Pa则是夜间高于白天。  相似文献   

3.
红心猕猴桃是贵州西部主要特色作物,随着其种植面积的扩大,红心猕猴桃溃疡病危害程度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制约红心猕猴桃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贵州西部红心猕猴桃主要种植区连续6a的观测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气象因子与红心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的关系,选取相关性较好的气象因子作为红心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的预报因子,并结合红心猕猴桃溃疡病监测资料,研究建立了红心猕猴桃溃疡病气象预报模型。研究得出:当12月中旬至次年1月上旬连续5d及以上日平均温度≤2℃、日最低温度≤-2℃、日平均相对湿度≥75%时,预测3月上旬为溃疡病始发,预测准确率为50%;当1月中旬至下旬连续5d及以上日平均温度≤2℃、日最低温度≤-2℃、日平均相对湿度≥75%时,预测3月中旬为溃疡病始发,预测准确率为100%;当2月上旬至中旬连续5d及以上日平均温度≤2℃、日最低温度≤-2℃、日平均相对湿度≥75%时,预测3月下旬为溃疡病始发,预测准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4.
选取西安泾河气象站2009—2018年供暖季(当年11月15日至第二年3月15日)的气温、风速、天气现象等资料,根据节能温度计算模型,计算西安10个供暖季的日节能温度,并确定了西安本地供暖节能气象等级划分标准。西安供暖节能气象等级划分为五级:一级,TJ≥8 ℃,低量,早晚供暖;二级,5 ℃≤TJ<8 ℃,较低量,间断性供暖;三级,2 ℃≤TJ<5 ℃,中量,全天供暖;四级,0 ℃≤TJ<2 ℃,大量,全天供暖;五级,TJ<0 ℃,高量,全天供暖。节能温度计算模型及节能气象等级划分适用于西安本地,可应用于西安供暖专业气象服务业务中。  相似文献   

5.
选用2005-2009年沈阳地区5个气象站点的气象资料,总结了沈阳地区雾天的时空分布规律.沈阳地区一年中近一半的时间出现轻雾,大雾年平均16.4天;轻雾和大雾的季节分布都呈夏、秋季多,春季少的态势;大雾多发时段在清晨.在数值预报的基础上,利用UPS预报方法,进一步做出大雾天气订正预报,建立沈阳地区大雾天气UPS订正预报方法.当数值预报有大雾时,如T-Txover(最高气温出现时段温度露点差)≤5℃则可预报有大雾,当-4℃<T-Txover≤5℃时可预报未来会出现能见度小于等于500 m的浓雾;如T-Txover≤-4℃则预报未来会出现能见度小于等于200m的强浓雾.如T-Txover>5℃则有暖湿平流时预报有大雾,无暖湿平流时预报不会出现大雾.  相似文献   

6.
根据前人研究成果,选取≥10 ℃活动积温、年平均气温、冬季日平均气温≤8 ℃的天数、≤-2 ℃的积寒指数作为青枣种植的热量条件指标。利用广东、广西、福建的241个气象台站30 a(1981—2010年)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对青枣种植的热量条件进行年际、年代际分析,并应用ArcGIS的空间插值方法推算各指标的年代际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10 ℃活动积温≥6 500 ℃·d的面积较1980年代、1990年代分别增加8.77%、4.05%;年平均气温≥18 ℃的面积较1980年代、1990年代分别增加8.89%、4.69%,种植北界有所北移;适宜青枣生长的热量明显增加。冬季寒害严重影响的趋势较1990年代有所减轻,但≤-2 ℃有害积寒0~5 ℃·d的面积较1980年代、1990年代分别增加1.42%、2.78%,且影响区域约占研究区面积的85%;冬季日平均气温≤8 ℃的天数呈减少趋势,但≤-2 ℃的有害积寒、总天数年际波动性变化较大,冬季日平均气温≤8 ℃的天数、≤-2 ℃的积寒指数极大值均出现在福建宁德地区。因此,广东、广西大部地区热条件均适宜青枣种植,但在两广北部、福建仍有遭受严重寒害的可能,应该在具备防寒措施的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7.
利用17年卫星TBB及云南雨量资料,研究了热带TBB演变与云南雨季开始期及5月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孟加拉湾至中南半岛上空TBB≤-10℃的主对流云云涌稳定通过20°N,TBB≤-20℃强对流区北移到18°N附近,而且TBB≤-5℃区稳定控制云南时,云南大部分地区雨季开始。云南5月少雨年,孟加拉湾至中南半岛上空TBB≤-10℃位置偏南且为正距平区控制,云南为TBB正距平区,对流活动偏弱;云南5月多雨年,上述地区的TBB场分布特征则反之。同时还提出了利用TBB资料跟踪预测云南雨季开始期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检验春季霜冻灾害和棉花播种及出苗期间的各温度指标,本文选用北疆1120个气象站和空间分辨率5km×5km的CLDAS多源融合实况数据,对2021年4月北疆春季霜冻灾害性天气中的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大降温幅度、温度≤0℃和温度≤12℃所有时刻的平均气温和累计小时数在北疆棉花主产区进行检验。利用气象站点数据、结合实地调查验证CLDAS数据在霜冻灾害性天气中的可用性,结果表明:CLDAS数据在均方根误差、气温预报准确率、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布上对比地面气象站数据可信度较高,但在降温幅度、≤0℃分布区域和≤12℃持续时间上局部略有差别,总体来看在没有地面观测站点区域,CLDAS温度数据可代表当地温度,为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精细服务到田间地头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石家庄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病例资料和同期石家庄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大气污染监测数据,采用广义相加模型控制时间趋势和大气污染混杂效应,定量分析气温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人数的影响。结果表明:24 h变温(BT)、滞后3 d的最低气温(T_(min)3)和滞后5 d的气温日较差(Tc5)3项指标对石家庄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4.4℃BT≤-0.7℃、-3.6℃T_(min)3≤3.2℃和T_(min)320.5℃、0.9℃Tc5≤8.6℃时,BT、T_(min)3和Tc5等3项指标每上升1.0℃,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住院的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1.0207(95%CI:1.0074—1.0342)、1.0118(95%CI:1.0015—1.0222)和1.0069(95%CI:1.0005—1.0133)、1.0125(95%CI:1.0066—1.0185),本文研究结果对石家庄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气象预报服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温度变化与冬季采暖气候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本文根据国家规范中关于采暖气候条件(即日平均温度≤5℃)的规定,计算了我国≤5℃日数、负积温等要素,发现1月平均温度与同月负积温,冬季平均温度与冬季负积温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99。根据采暖气候指标与国家规范将我国划分为两个主要采暖带。并研究了不同温度变化对我国采暖气候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春播期间(4月份)的气象条件对冬小麦生长和春播作物有很大影响。我们根据省气象局制订的低温连阴雨的三条标准:1.日最低气温≤5℃;2.连续3天阴(日照时数≤2小时);3.过程雨量≤5mm。普查了1951-1980年30年气象资料,同时符合上述三条标准者没有,也就是说,最近卅年中泰安地区无低温连阴雨天气出现,这是不符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将春季日最低气温≤0℃、≤-2℃、≤-4℃和秋季日最低气温≤2℃、≤0℃、≤-2℃3个温度指标,分别定义为春季和秋季葡萄冻害的轻度、中度、重度3个冻害强度等级指标;按照3种冻害强度指标,对1981—2010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的日最低气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81—2010年春、秋季葡萄发生冻害的频率约2a一次,从年代上看出,灾害频率呈下降趋势,从受灾程度分析,2006—2010年春季冻害出现了6次,秋季4次,受灾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利用吐鲁番东坎农业气象试验站和鄯善气象站近52a(1960-2011年)冬季逐日资料,分析入冬期、冬季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低温日数、负积温变化特征,以及特色林果葡萄、红枣冻害发生年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探讨冬季气温变化与冻害发生的关系,总结冻害成灾指标,为防止果树冻害提供理论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吐鲁番盆地冬季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入冬期偏晚,冬季结束时间提早,冬季持续日数缩短;冬季气温在1985年发生突变,存在7a的周期变化。在无稳定积雪的情况下,最低气温负积温较历年平均值低180.0℃以上,日最低气温≤-18.0℃持续15d以上,且日最低气温连续≤-20.0℃持续5d以上,休眠期的红枣、杏树花芽会发生中度冻害;最低气温负积温较常年低200.0℃以上,日最低气温≤-20.0℃持续7d以上,且日最低气温≤-21.0℃持续5d以上,红枣、杏树及无积雪、覆土厚度〈30cm的葡萄会发生严重冻害。  相似文献   

14.
香蕉是热带果树,喜温畏寒。据观测研究,影响广西香蕉越冬的气象灾害是霜冻和平流寒害。出现日最低气温≤4.0°的霜冻天气,香蕉叶片开始受冻害,气温越低,受害越重。日最低气温≤0℃,冻害严重。当出现日均温≤8.0℃、过程最低气温≤5.5℃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20年4月延安市国家气象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苹果发育期观测及冻害资料,对2020年春季延安两次苹果花期冻害过程的气象条件、果树条件、冻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估防御措施。结果表明:2019年11月—2020年3月气温持续偏高,导致苹果树花期提前了7~10 d,增加了果树花期冻害的风险。4月10—13日、20—25日两次冻害过程均受强冷空气侵袭,其中4月10—13日极端最低气温(Tmin)全市为-5.4~-0.5 ℃,Tmin≤-2 ℃最长持续了19 h,Tmin≤-5 ℃持续了3 h;4月20—25日极端最低气温全市为-7.8~-2.0 ℃,Tmin≤-2 ℃最长持续了25 h,Tmin≤-5 ℃持续了5 h。相比较4月10—13日的冻害过程,20—25日的冻害过程中冷空气持续的时间更长、强度更强、影响范围更广。4月10—13日冻害过程中,延安果区从北到南处于现蕾至初花期,而4月20—25日冻害过程中,延安大部分果区处于盛花至落花坐果期,果树的抗冻能力更弱。两次冻害过程中,延安市气象部门提早预判,精细服务,与各相关部门联合防御,使得实际灾害程度低于不采取防御措施的受冻程度。  相似文献   

16.
夏季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脊点与秋季寒露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富年 《气象》1979,5(9):14-15
秋季寒露风影响晚稻抽穗扬花,常常造成减产。因此,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对寒露风的研究和预报工作。我省规定寒露风的标准为:轻度寒露风指连续3天日平均气温≤22℃者(适用于晚稻杂交品种);重度寒露风指连续3天日平均气温≤20℃,或连续2天日平均气温≤20℃,且其中一天的最低气温≤16℃者(适用于晚稻常规品种)。  相似文献   

17.
夏季青藏高原上中尺度对流系统初生阶段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逐时GMS—5卫星红外云图云顶黑体辐射温度TBB资料,对1998—2000年夏季(6、7、8月)东亚地区各网格点的TBB按TBB≤-32℃及TBB≤-52℃这两个对流云顶阈值范围出现的频率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对流云顶TBB阈值出现的频率分布可以客观地揭示对流的地理分布和日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吉林省辽源站为代表,并选取辽源市2008-2012年降水、高空和地面实况观测资料,分析研究吉林省中部半山区降水相态(指雨或雨夹雪转雪,下同)的影响系统及温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00h Pa低涡槽(包括低槽)、850h Pa切变或低涡槽、地面气旋(蒙古气旋、华北气旋)等影响系统共同作用是辽源市雨雪相变天气过程的典型形势,但低层系统对降水相态的影响较高层系统更为明显。分析降水相态的温度变化特征得出雨或雨夹雪转雪时的温度阈值和预报指标为:T700≤-5℃;T850≤-1℃;T地面≤1℃。  相似文献   

19.
根据近几年来应用数值预报产品的经验,结合长”积累的预报寒潮经验,通过天气学概念模式,建立寒潮MOS预报方程。经1993年以来的应用,效果好。现将其制作及使用情况作简要介绍。1、寒潮MOS预报制作简介本文规定达到以下条件之一,使定义为寒潮.①受北方冷空气侵袭,日平均气温24小时内下降≥8℃或48小时内下降≥10℃,过程最低气温(冷空气影响的5天内)≤5℃;②日平均气温下降至≤5℃,且持续≥7天。寒潮到来之前,单站要素有升温、升温、降压的将点。因此,采用单站14时总温度Tt为初始过滤因子,Tt=T+1555e/p(略去县级小的位…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1—2020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ERA5 025 °×025 °再分析资料,统计宝鸡暴雪时空分布特征,并对两次区域性暴雪个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暴雪集中在1—3月,2月最多,区域性暴雪均在1月;暴雪日大值区位于宝鸡东部,区域性暴雪集中在中部川塬区,局地暴雪主要在南、北山区;暴雪日降雪量均值与极大值空间分布均呈现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多的趋势,极大值大多出现在区域性暴雪中。(2)两次区域性暴雪过程均发生在偏东回流冷空气作为冷垫锲入中低空西南暖湿急流的形势背景下,西南急流向暴雪区输送充足的水汽和能量,低层偏东回流冷空气促使西南急流在冷垫上爬升,产生动力抬升作用,同时降低低层温度,达到降雪产生的温度条件。(3)有利于区域性暴雪产生的条件为:近地面2 m气温≤-02 ℃且850 hPa温度≤-5 ℃,600 hPa附近暖平流中心≥17×10-5 ℃/s,低层冷平流中心≤-8×10-5 ℃/s;500 hPa水汽通量最大值≥18 g/(cm·hPa·s),中层水汽辐合持续时间≥8 h,对应水汽通量散度中心≤-9×10-8 g/(hPa·s·cm2),垂直速度中心≤-09 Pa/s;低空θse锋区内MPV1≥11 PVU和MPV2≤-14 PV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