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媒体报道,中国发射火箭运送卫星上太空,就曾因天气原因而推迟时日,国外也有不少这方面的报道。那么,作为高科技的产品─—火箭,也要受到气象的影响和制约。当前世界各国已研制出各种类型的火箭几百种,并且自60年代开始,战术导弹已在局地战争中广泛地使用。例如,1960年前苏联使用地对空导弹击落侵入国土的美国U—2高空侦察机(中国也有实例)。1967年中东战争和尔后发生的海湾战争中,双方均使用导弹,仅坦克就被击毁上千辆。在英阿马岛之战中,更使“飞鱼”等导弹尽显风流。火箭或航天飞机的发射也要受气象条件的制约,从设计、…  相似文献   

2.
20 0 0年 11月 6~ 11日 ,WR型人工增雨防雹火箭推广讨论会在西安航天四院 41所召开 ,会议由 41所民用火箭厂召集召开 ,与会代表 5 0余人 ,航天四院副院长夏选长、41所所长王晓君等有关领导参加了开幕式及学术讨论会 ,会上民用火箭厂厂长就 WR型人工增雨防雹火箭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的使用情况 ,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及对发现问题的研究情况和解决办法向与会代表作了介绍。并发布了两款新型火箭 ,一款是针对青海西藏等高地区的低成本射程 40 0 0米的防雹火箭 ,另一款是加入致导装置的针对层状云结构的高射程增雨火箭。前一款火箭已研究成功 ,可投…  相似文献   

3.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研发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活动持续了将近70 a,其作业装备和技术方法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经形成空中和地面一体化作业体系。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南非、泰国等为代表的国家主要使用飞机和地面发生器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以俄罗斯、中国、保加利亚等为代表的国家在使用飞机和地面发生器的同时,也使用火箭(或高炮)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随着高性能飞机的投入使用,播撒技术和催化剂配方的不断研发改进,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整体水平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提高。文章分别介绍了国内外人工影响天气飞机及机载作业装备、火箭和高炮、地面发生器、常用催化剂的研发和应用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大气探测范围很广,项目多,所用的方法和设备类型也很繁杂,涉及声、光、电、化学等各科学领域。本文仅就建立大气探测基本站网使用设备的几个方面,在国外研究的近况作一概述。一、高空探测系统高空探测系统包括探空、等高平移气球、飞机、火箭和卫星探测等。作为建立站网常规的高空探测,主要是探空、测风和火箭探测。本文着重于介绍30—40公里以下的基本站网使用的高空探测系统。 60年代卫星探测技术的发展,已能提供几十公里内的温度廓线和湿度层结,间接推算风场和气压场。国内外都在讨论高空探测站网和火箭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看来就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还需设置基本站网。因为尽管高空站的任务有某些改变,但作为比较或提供低层的  相似文献   

5.
《气象科技》1975,(5):29-29
遵照省革命委员会关于“搞人工降雨试验要土洋结合’便于推广使用”的指示,我们在省科委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火箭的研究试制。在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经过反复试验、改进,终于试制成功了一种适合人工降雨、防雹用的火箭—“PJ-50”型。目前已定型小批生产试用的有三个型号:“FJ-50-3”型,垂直发射高度达到1800—  相似文献   

6.
赵虎春 《气象》1980,6(6):28-30
近年来,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了防雹和人工降雨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进,防雹工具也由民间的土炮发展到自制小火箭和高射炮。由于小火箭较易制做,用量又大,各地陆续建立了一大批消雹、降雨小火箭厂。其中许多厂技术较低,设备较差,产品又未列入国家计划,多是自行设计,自行生产推销,这就出现了目前使用的小火箭型号杂、质量次、事故  相似文献   

7.
宏宇 《气象科技》1980,(1):35-38
日本于1977年7月14日在美国东部发射场,使用美国的雷神-德尔他火箭发射了第一颗地球静止气象卫星GMS.GMS定点在140°E的赤道上空,工作寿命预计为3年.GMS于1978年已正式投入业务使用,我国也可以接收到GMS转发的经地面处理好的高分辨率和低分辨率的传真云图、  相似文献   

8.
一年来,各地研制的人工降水、防雹小火箭,在发射高度与发射稳定性上普遍都有提高。附表中列出了目前国内一些型号小火箭的技术性能,生产工艺的主要改进是更广泛地采用了双推力(双腔燃烧室)发动机和通过各种途径来改进推进剂的配方,并将已试制成功的复合推进剂试用于人工降水塑料小火箭。这些新进展可概括为: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南斯拉夫塞尔维亚的防雹是作为一项有组织的计划在1967年开展起来的,当时防雹覆盖的区域约1500km~2。从那以后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保护了近35000km~2的耕地,事实上包括了整个塞尔维亚地区。从技术上说,这一防雹系统是建立在由12个地区雷达中心控制下的火箭发射网基础上的。发射网的密度是基于对火箭性能的考虑而确定的。因此,刚开始使用射高为1200m的小火箭时,一个发射器覆盖的面积约为5-10km~2。到1969年,引进了射高为3500m的SAKO-3型火箭,并任意地规定火箭的  相似文献   

10.
以1995年世界气象组织(WMO)提出的合理防雹物理概念为基础,依据陕西省冰雹云的结构特征和防雹火箭作业特性,为最大限度利用播云催化剂的作用和发挥防雹作业能力,将防雹火箭发射方式分为单线催化作业方式、伞型催化作业方式、垂直催化作业方式和立体催化作业方式四类。以提高火箭防雹作业的时效性为目的,对各类防雹火箭发射方式进行效率分析,提出各发射方式的适用范围和使用要求,指导火箭防雹作业的指挥、操作和培训。  相似文献   

11.
以1995年世界气象组织(WMO)提出的合理防雹物理概念为基础,依据陕西省冰雹云的结构特征和防雹火箭作业特性,为最大限度利用播云催化剂的作用和发挥防雹作业能力,将防雹火箭发射方式分为单线催化作业方式、伞型催化作业方式、垂直催化作业方式和立体催化作业方式四类。以提高火箭防雹作业的时效性为目的,对各类防雹火箭发射方式进行效率分析,提出各发射方式的适用范围和使用要求,指导火箭防雹作业的指挥、操作和培训。  相似文献   

12.
《气象科技》1975,(5):30-31
北京试制的塑料防雹火箭是在兰州制造的防雹火箭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的。在北京市平谷县防雹点,经过三年的试验表明,该火箭具有制造简单,使用安全,性能良好,效果明显的特点,很受群众欢迎。在开展群众性的防雹工作中,是一种比较好的防雹工具。  相似文献   

13.
《气象科技》1975,(3):33-33
飞机机身的一侧安装有长2.4米的火箭垂直发射管。火箭是纤维玻璃做的,重426克,长21厘米,在海平面上3公里高度燃烧时,火箭的速度达到1.1马赫,火箭的旋转速度是750转/秒,火箭的穿云能力是2.1—2.3公里。  相似文献   

14.
《气象科技》1976,(3):6-6
在使用土炮、自制火箭进行人工消雹作业时,常常遇到风雨天气,炮弹和火箭点火困难。为此,我们试验成功了一种简便的点火方法。此方法是:在火箭和炮弹的导火索上粘上引火药。引火药的配方是皮胶占总重量的10%(先用适量开水化开),然后加上氯酸钾60%,石英粉20%、硫磺10%,混合而成。导火索一头有了引火药物,放炮人员还要随身带一块擦火板(在一块约2×5公分面积的小  相似文献   

15.
目前,火箭已成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主要作业工具,只有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才能保障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顺利实施,因此熟悉火箭发射系统检测维护方法,正确判断故障原因,及时排除故障,关系到作业的安全和效果.本文介绍了XR-05型火箭发射系统的检测方法,并对一例发控器电源故障的排除进行了分析,供火箭维护和操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了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弹的构造,以及火箭发射弹的工作原理,使读者对火箭的结构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针对近年来在渭南市境内,依靠“711”雷达实施指挥,运用地面人工增雨防雹所使用的新一代WR-1B型火箭系统,开展防雹作业的实践,通过认真分析,归纳总结出WR-1B型火箭系统防雹要实现科学、有效、安全的5项技术要点,简要给出了针对不同雹云实施火箭作业的时机、部位和剂量。2004-07-10火箭防雹作业9min后,雷达回波强度减弱10.6dBz,回波顶高降低2.0km,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地面电晕离子对空中引雷始发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已建立的“地面电晕离子的演化模式”对甘肃省平凉地区一次雷暴过程的空中电荷密度和环境电场的演化情况进行了模拟,发现地面尖端产生的电晕离子如果不被俘获便可在1min左右内到达500m的高度上。对空中引雷火箭发射前的空中电场分析表明,引雷成功的关键除有足够长的导线以使导线两端的电场产生畸变外,另一个重要的条件是火箭-导线系统顶端能处于强的环境电场中以满足顶部流光的产生和持续传输。另外,低空较强的环境电场对火箭-导线系统下端下行流光的发展和空气间隙的击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次空中引雷触发高度上的电场大于50.0kV/m,火箭-导线系统下行正流光持续传输的电场值为19.0kV/m,放电过程首先起始于火箭-导线系统下端正流光的产生。根据多年的实验资料,建议实际引雷试验时,以500m高度上的电场为参考来决定火箭的发射时刻,北方雷暴大于50kV/m,南方雷暴大于25kV/m。  相似文献   

19.
根据探空数据风场资料、WR-98型作业火箭的弹道性能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对该型火箭的实验数据,对韶关2021年1月21日一次火箭增雨作业的落点进行预测,并与实际落点对比,探讨高空风对增雨火箭开伞后箭身残骸落点漂移的影响,为广东省安全开展地面火箭增雨作业提供参考。虽然预测落点与实际落点有误差,但落点方位是一致的,可以在地面火箭增雨业务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防雹原理     
徐华英 《气象》1976,2(8):23-25
目前国内外在人工防雹中采用的方法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爆炸法,另一种是用催化剂。现将这两种方法的防雹原理介绍如下: 一、爆炸防雹 我国在防雹作业中主要使用爆炸方法,最初是用土炮对云轰击,后来发展用土火箭和空炸炮在云中或云下爆炸,也有用高射炮轰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