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叶城-狮泉河剖面花岗岩中黑云母40Ar-39Ar法年龄研究,获得西昆仑北岩带库地岩体海拔高度2950m和2850m黑云母的封闭年龄分别为396.9Ma和388.9Ma,西昆仑南岩带塔西土路克、三十里营房和奇台大坂岩体黑云母的封闭年龄为195.8~183.9Ma,班公湖-喀喇昆仑北岩带日土岩体黑云母封闭年龄为80.3~79.6Ma,其时代分别为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晚期。年龄结果表明,同一岩体海拔高的黑云母封闭年龄大于海拔低的黑云母封闭年龄,根据海拔高程差和坪年龄差计算出岩体的抬升速率,表明青藏高原西部从加里东期到燕山晚期,隆起速度有增大的趋势,而且具脉动性。  相似文献   

2.
将掺钕的钇铝榴石(Nd:YAG)激光器与高精密MM1200质谱计、电子倍增器联网,应用连续激光质谱对单颗粒矿物、光片样品进行微区40Ar/39Ar测年、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研究。在光片上测定南极乔治王岛北海岸玄武岩等时线年龄(52.38±1.05)Ma和贵州绿豆岩年龄(239.16±14.13)Ma,两者与实际地质背景吻合。对两个中生代和太古代单颗粒黑云母进行连续激光质谱阶段升温40Ar/39Ar坪年龄谱测定,获得与常规法相一致的坪年龄谱  相似文献   

3.
鲁西地区中生代火成活动的^40Ar/^39Ar年龄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鲁西地区中生代有四种火成岩岩石组合,测得了三种组合代表性岩体的40Ar/39Ar坪年龄。平邑铜石岩体的石英二长闪长斑岩为189.8Ma,该岩体的二长斑岩为188.4Ma;枣庄沙沟岩体的黑云母辉石岩为115.1Ma;邹平茶叶山橄榄苏长辉长岩为112.5Ma,邹平四尖山石英二长岩为115.1Ma。结合已公布的年龄数据,将鲁西区火成活动划为早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张-宣地区含金石英脉形成的时代,对区内5个典型金矿脉测定了40Ar/39Ar年龄,分别为:1362.0±24.8Ma,963.7±22.3Ma,579.6±8.5Ma,570.8±24.2Ma,167.9±1.2Ma。谱线特征均为马鞍形,最低视年龄为石英的结晶年龄。依次相当于晋宁运动中期,晋宁运动晚期,蓟县运动晚期和燕山运动中期。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陈蔡群的^40Ar—^39Ar年龄与变质年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瑛  陈彦绍 《岩石学报》1994,10(2):193-201
本文对陈蔡群变质岩进行了40Ar-39Ar年龄测定。其中在诸暨陈蔡测得的415.1Ma的坪年龄代表了主变质晚期的冷却年代。采自义乌尚阳的样品受燕山期火山活动影响有明显的氩丢失,与主变质有关的年龄亦明显降低,仅315.3Ma。在龙泉东书获得的年龄谱和当地广泛发育的混合岩化作用有关,276.9Ma的坪年龄为这次热事件的冷却年代。根据对现有年代资料的讨论,可以认为不同衰变体系记录了陈蔡群主变质事件的演化。Rb-Sr体系在变质早中期实现均匀化,年龄值为552.4~660.6Ma。锆石、磷灰石在变质高峰期形成的铅丢失年龄为508,4~578Ma。上述资料表明陈蔡群主变质年代属加里东期。  相似文献   

6.
京津地区铁岭组、景儿峪组海绿石~40Ar-~39Ar年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海绿石40Ar-39Ar年龄校正公式,通过测量海绿石中的可膨胀层含量n以及中子活化过程中39Ar的丢失率,求出海绿石的年龄。经测定,京津地区铁岭组、景儿峪组海绿石中可膨胀层含量为5%~6%,中子活化中39Ar丢失率为17%~19%。由校正后的海绿石年龄推测出铁岭组年龄界限范围是1070±10Ma~1175±10Ma,景儿峪组为810±10Ma~900±10Ma。  相似文献   

7.
对采自贵州遵义地区的绿豆岩(夹于三叠纪沉积地层中的黄绿色玻屑凝灰岩)光片样品,进行了激光质谱40Ar-39Ar多阶段升温和全熔融等时年龄研究,得到的一个样品的坪年龄和等时线以及另一样品的全熔融等时年龄分别为238.5±4.8Ma、238.9±4.8Ma和239.6±4.8Ma,三者基本一致。这批年龄数据支持了贵州绿豆岩地层属于中三叠统的观点。首次为该地层提供了可靠的年龄数据,也为火山沉积地层的地质年代学研究开拓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连续激光探针质谱^40Ar/^39Ar法测定单颗粒矿物年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Nd:YAG激光器与高精密MM1200质谱计-电子倍增器连网,应用连续激光质谱对单颗粒矿物、光片样品进行微区40Ar/39Ar测年、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研究。在光片上测定南极乔治王岛(King George Island Antarctica)北海岸玄武岩等时线年龄(52.38±1.05Ma)和贵州绿豆岩年龄(239.16±14.13Ma),两者与实际地质背景吻合。对两个中生代和太古宙单颗粒黑云母进行连续激光质谱阶段升温(40)Ar/(39)Ar坪年龄谱测定,获得与常规法相一致的坪年龄谱。  相似文献   

9.
四川大水沟碲矿床^40Ar/^39Ar年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40Ar/^39Ar中子活化定年法测试大水沟碲矿床12号矿脉中的白云母,得到阶段升温坪年龄91.0-94.10Ma,等时线年龄93.70Ma。  相似文献   

10.
采用连续激光直接对岩石光片样品微区熔样,以高灵敏度、高精确度的质谱计测试,对南极乔治王岛玄武岩样品进行(40)Ar-(39)Ar法定年,取得了成功。样品置反应堆中心E-5孔道,以1.8×10(18)n/cm2的快中子总通量照射,时间为50h,放射性冷却后进行测定。样品的加热源为自行设计的Nd:YAG固体激光器,以He-Ne准激光器导光。测定中对4个250μm直径的微区分别在1500℃高温熔融,经Zr-Al泵纯化的气体用MM1200质谱计测量氩同位素各峰值。经计算得到该样品的等时年龄为52.4±1.1Ma,远远低于江个点的视年龄值,而((40)Ar/(36)Ar)>>295.5。这不仅证明该样品含有过剩氩,同时也证明了由K-Ar稀释法得到的偏高年龄值亦是样品中存在过剩氩造成的。激光微区等时年龄的获得进一步厘定了南极乔治王岛北海岸火山岩时代为第三纪,同时证明了我们建立的激光质谱微区、微粒熔样和测定技术是可行的和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对采自江西德兴西湾钠长花岗岩的样品进行了激光质谱40Ar/39Ar年龄测定,得到等时年龄为(9279±186)Ma。该年龄代表了赣东北蛇绿岩套中浅色侵入体部分的钠长花岗岩冷却到350℃左右时的结晶年龄,把它作为该蛇绿岩套形成时代的上限。结合近年来已经发表的有关该区蛇绿岩套的SmNd、UPb和40Ar/39Ar同位素年龄数据,本文就该蛇绿岩套的形成年龄和构造侵位年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武当地块基性岩墙群^40Ar—^39Ar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通过对南秦岭武当地块内变形变质基性岩墙群中的角闪石、黑云母矿物的40Ar-39Ar定年,获得角闪石三组年龄,分别为高温坪年龄694.4±21Ma,中温坪年龄384.4±3Ma(相应等时线年龄为383.3±10Ma)和低温视年龄240~180Ma。黑云母单一坪年龄为235.3±2Ma(相应等时年龄为236.7±6Ma)。结合本区基性岩墙已获得的Sm-Nd全岩等时年龄(782±164Ma)分析,782±164Ma~694.4±21Ma代表岩墙侵位、冷却过程的时间,提供了武当地块裂解的构造事件年龄;384.4±3Ma和约240Ma则代表岩墙群侵位后两期重要构造-热事件的改造年龄。上述为武当地块的构造作用过程和南秦岭构造带的形成、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3.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岩体冷却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采自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核心地段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的13件标本中的20件矿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常规^40Ar/^39Ar年代学研究。数据显示,样品的(^40Ar/^39Ar)i值均接近尼尔值(295.5±5),且绝大部分样品的坪年龄与其反等时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所测样品的^40Ar/^39Ar年龄大都集中在1.3Ma和2.5Ma左右,表明南迦巴瓦地区在上新世中期和更新世早期均经历了快速冷却抬升事件。本次测试的样品采自不同的高程及不同的构造单元,且样品原岩的成因及岩性各异,但沿着大峡谷由北向南不同地段的样品的不同矿物(角闪石、黑云母、白云母、钾长石)的^40Ar/^39Ar年龄相近,而同一样品中不同矿物的^40Ar/^39Ar年龄大小又并非完全按照矿物对氩同位素体系的封闭温度高低来分布,表明该地区在上新世以来的岩体冷却速率很大,以致该地区的矿物对氩同位素体系的封闭过程与处于缓慢冷却环境中的封闭过程明显不同。以本文报道的数据估算,南迦巴瓦地区的岩体在最近3Ma以来的冷却速率达120~240℃/Ma,岩体抬升速率达3.4—6.9mm/a。  相似文献   

14.
东秦岭陡岭群变质杂岩Sm-Nd、Rb-Sr、40Ar/39Ar、207Pb/206Pb年龄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沈洁  张宗清  刘敦一 《地球学报》1997,18(3):248-254
本文用单颗粒锆石逐级蒸发207Pb/206Pb、SmNd、RbSr、40Ar/39Ar年代学方法对东秦岭陡岭群变质杂岩的形成时代、变质时期和构造归属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陡岭群变质杂岩形成于早元古代,年龄为2000Ma左右,在其形成后遭受了多期变质作用。片麻岩SmNd等时年龄1878±256Ma(εNd(t)=+2.8±2.6)代表了SmNd同位素系统重新发生均一化作用的时间。主期变质作用发生在833±17Ma(角闪石40Ar/39Ar高温坪年龄);另一期变质作用发生于422±16Ma(片麻岩Rb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区激光探针40Ar-39Ar定年方法, 对华北桑干地区高压基性麻粒岩中变质石榴石和斜长石直接进行了原位微区年代测定。石榴石变斑晶是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形成的矿物,石榴石周围后成合晶反应边组合中的斜长石是石榴石减压分解的产物。石榴石斑晶的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2510 Ma, 证明高压变质作用发生在太古宙末。斜长石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1968Ma, 代表石榴石在中压麻粒岩相条件下分解的时代。它们之间年龄相差大于500Ma, 说明高压麻粒岩可能没有经历近等温减压的PT轨迹。后成合晶组合很可能代表中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叠加。这一结果对探讨华北克拉通桑干地区早期地壳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柴北缘大柴旦榴辉岩呈透镜状产于以角闪岩相变质条件为特征的片麻岩中。选择新鲜的保存较好的榴辉岩分别进行U-Ph和Ar-Ar同位素年代学测定,含石榴子石的白云母片麻岩(此榴辉岩的围岩)被选用于白云母的Ar-Ar测定。榴辉岩的 U-Ph测定显示~(206)Pb/~(238)U表面年龄统计权重平均值为(494. 6±6. 5)Ma,代表榴辉岩的峰期变质作用年龄。同样榴辉岩样品的多硅白云母被分选出用于~(39)Ar-~(40)Ar年代学测定。测定结果获得的坪年龄为(466. 7±1. 2)Ma,等时线年龄为(465. 9±5. 4)Ma,代表榴辉岩在退变过程中的冷却年龄;围岩中白云母的~(39)Ar-~(40)Ar年代学测定,获得等时线年龄为(477. 67±17. 72)Ma。相似的 Ar-Ar年龄值表明,榴辉岩和围岩在抬升过程中经历了一致的冷却及退变质历史。  相似文献   

17.
迁安紫苏花岗岩的~(40)Ar/~(39)Ar年龄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采自河北省迁安县水厂地区的紫苏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和紫苏辉石进行了~(40)Ar/~(39)Ar年龄测定,分别给出了18.7亿年和19.6亿年的~(40)Ar保存年龄。这两种矿物的年龄谱的视年龄的梯度变化表明,紫苏花岗岩形成后是缓慢冷却的。3.9亿年左右的一次热事件,造成了放射成因~(40)Ar的丢失。根据热历史和封闭温度的研究,从27亿年(侵入到该区紫花岗岩中的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到19.6亿年,紫苏花岗岩岩体的抬升速率为6.5m/Ma,但从19.6亿年到18.7亿年,其抬升速率高达111m/Ma,具有明显的构造抬升作用。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瓦基里塔格辉长岩^40Ar—^39Ar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瓦基里塔格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塔中构造带 (即中央隆起) 的西部, 巴楚县城南东约40km 。这里发育一套轻微变质的碎屑岩哑地层, 其中有基性-超基性岩体侵入。对在此采集的2 块辉长岩样品进行Ar-Ar定年, 获得的坪年龄分别为825.0±2.0Ma 和837.3±2.0Ma, 相应的等时年龄为821.4±8.0Ma和833.3±15.3Ma。这是首次获得的塔里木盆地腹地较可靠的前寒武纪同位素年龄数据, 为塔里木盆地的构造类型、基底性质、组成和时代等地质问题的正确认识, 提供了一份重要的基础资料, 对于该地区的油气勘探部署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安徽沙溪斑岩铜(金)矿床成岩成矿热历史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徐文艺  徐兆文 《地质论评》1999,45(4):361-367
采用Rb-Sr方法,测定沙溪斑岩铜(金)矿成矿岩体年龄为143.37±5.17Ma;采用^40Ar/^39Ar快中子活化定年法,测定沙溪斑岩铜(金)矿成矿年龄为123.6±0.7Ma;成矿岩体从固结成岩到成矿经历了20Ma。根据Rb-Sr和K-Ar同位素体系封闭温度的不同,估算出沙溪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热衰减速率平均为20℃/Ma。单一的由成矿小岩体所提供的热能难以维持如此长时间热液成矿活动,矿区晚期  相似文献   

20.
豫西小秦岭金矿区的一组^40Ar/^39Ar定年数据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徐启东  杨发城 《地质论评》1998,44(3):323-327
本文提供了一组小秦岭金矿区的^40Ar/^39Ar定年数据。根据地质体的形成温度和被测定矿物封闭温度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各个年龄的地质含义。认为东闯钾长花岗岩墙和文峪二长花岗岩体分别形成于印支期和燕山早期,主要金矿化发生在文峪二长花岗岩体已固结之后(132Ma),自1.3Ga以来,本区遭受过的区域性热事件温度不会超过3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