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1974年第13号台风,于8月19日夜在石浦附近登陆,正面袭击我县。台风登陆期间,正逢农历七月初天文大潮的高潮时刻,石浦港出现7.93米的最高潮位,超过1959年建站以来最高潮他0.25米。群众反映比1956年8月1日台风袭击时的潮位还高。这次台风具有风时长(大风持续4天以上,本站极大风速达44.6米/秒)、雨量大(全县普遍降水260毫米以上。个别地方达432毫米)、潮位高的特点。这种大风、大潮、大雨同时袭击我县,在解放后的二十多年来,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2.
9810号台风移动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9810号台风于10月17日在菲律宾东部洋面生成,并向西北方向移动,20日发展为台风,25日02时移至东沙岛偏南方约200k。处,出现第一次大转弯,26日08时移至惠来偏南方约200kin处第二次大转弯,最后在揭阳市沿海(最近离岸约100k叫海面掠过,移入台湾海峡。受其影响,全市普降大到暴雨,沿海及内陆局部暴雨,风力5~6级,阵风10级。全市倒房991间,损坏5118间。农作物受害3.62万公顷,粮食作物受损2.447万吨直接经济损失11207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698万元。表19810号台风过程各地降水情况mm表29810号台风过程备地风情m/s本文针对9810号台…  相似文献   

3.
1 9417号台风过程概况 9417号热带风暴于8月15日生成,17日发展成台风,一直西行至台湾以东后开始北上,尔后转为西北行直逼我省沿海,于8月21日22时30分在我省瑞安市沿海登陆,路经温州、丽水、衢州等地市,于8月22日白天在江西省境内减弱为低气压。该台风强度强、范围大,登陆点离本市较近,对本市产生较严重的影响。全市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个别地方出现特大暴雨,大部分地区过程雨量超过100mm,诸暨南部与新昌、嵊县都在200mm以上,其中最大在嵊县金庭镇,达308mm,北部平原及嵊县盆地雨量较小,最大风力普遍8—10级(阵风)。  相似文献   

4.
1996年9月9日11时左右,9615号台风在广东湛江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风速极值大于57m/s,珠江口以西沿珠海至湛江一带海面都有11至12级的大风。此外,广东西南部普降暴雨,阳江、湛江两市降雨量普遍超过100mm。这次台风造成了巨大损失。据统计(据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资料,1996。),该台风使江门、阳江、茂名、湛江、珠海等市遭受严重灾害,导致6000余人伤亡,直接经济损失180多亿元,其中湛江市损失103亿元,茂名市损失64亿元。本文根据已收集到的资料对9615号台风特点及其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同历史上相类…  相似文献   

5.
今年第9号台风在冲绳附近的洋面上形成后以毎小时15—2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于8月19日8时抵达黄海中部然后转向北偏东方向穿过山东半岛于19日下午进入渤海。这次台风给山东半岛各地造成了严重的灾害。我县19日雨量达162.6mm,瞬时最大风速25m/s,雨量之大、风力之强、灾情之重是多年来所少见的。本文试图从这次台风暴雨的预报总结中,寻找台风暴雨的预报着眼点,用以提高对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6.
去年9月10日20时,8712号台风在福建晋江登陆,11日02时强度减弱为低气压。10日20时至11日20时我市总雨量为256.1毫米,破解放以来同时段的最高记录。11日11—13时平均雨强达56毫米/小时。这是一次发生在台风倒槽里的特大暴雨。查1951—1987年7—10月在福建崇武至广东湛江之间登陆的台风,在登陆后24小时内我市出现特大暴雨的有4个台风,即5810,  相似文献   

7.
今年第6号台风是在我区玉环登陆的一个强台风,行经我区西南部,具体路径参见上文图1。六号台风登陆前,中心气压已降至965百帕,中心风力达40米/秒,是一次正面袭击我区的强台风。我区东部的玉环、温岭、椒江、黄岩等县市均出现了12级以上的大风和特大暴雨;登陆地点的坎门站,12级大风持续了13小时10分,瞬时极大风速达47.3米/秒、(超过历史极值1962年的45米/秒)。过程总雨量:温岭、玉环两县普遍在300—400毫米,括苍山站达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6-2018年南宁市台风暴雨过程的日雨量(20-20时)和小时雨量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台风暴雨发生频次、持续时间、最大小时雨量进行分析,揭示南宁市台风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2006-2018年影响南宁的台风暴雨次数年变化呈减少趋势,月际变化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在8月;各月台风暴雨过程平均持续时间在1~3 d之间;各月台风暴雨过程的最大小时雨量呈"W"型分布,峰值出现在6月、9月和11月。(2)南宁市城区及横县既是台风暴雨中心,又是暴雨及大暴雨的高频区;台风暴雨小时最大雨量空间分布呈东北高、西南低,四周强于中间的特征。(3)2006-2018年从Ⅱ类路径进入广西的台风造成南宁市台风暴雨次数最多;台风强度与台风暴雨强度不存在明显的单一关联性。  相似文献   

9.
9810号台风于10月17日08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20日加强为台风。前期以10~15km/h的速度缓慢向西北方向移动。23日穿过菲律宾吕宋岛中南部,进人南海,由西北转向北到东北,经过粤东沿海海面,并于27日夜间在福建省厦门市东南方约50km附近的海面上减弱消失。台风路径为抛物线型,转折点在19°N、116°E附近。由于路径靠近粤东沿海,使潮州市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25日20时至27日08时全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最大日雨量122.6mm,最大风速9.7m/s.该台风具有强度强,路径多变的特点。1新技术应用MICAPS系统具有信息量大,数据调取方便…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思南、松桃、沿河等县的14个乡镇,继5月底至6月初出现暴雨洪涝之后,6月干旬末又发生了全区性大一暴雨天气过程,尤以地区东部特大暴雨产生的特大洪灾最为严重。据初步统计,全地区的168个乡镇有112个乡镇、160余万人受灾,死亡43人、失踪14人、伤178人,全区各类经济损失达6亿元以上。这是一次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这次强降水过程从6月29日夜间开始至:7月1日白天。18小时总降雨量:江口县436mm、铜仁市359mm、万山特区S.J3mm、松桃县16tmm;其中6月30日夜间(12小时)雨量:铜仁门2。m、江口is7m。、万山160mm,松桃11…  相似文献   

11.
8107号台风于81年7月20日08时在福建省福州市登陆后很快折向西南方向移动,当天14时减弱成低压,22号后到达桂南在钦州地区滞留打转达48小时(见图一),造成北海市几十年罕见的特大暴雨。仅23—24日两天雨量达640公厘,最大雨强为每小时80公厘。据走访的老人说:“这是辛亥革命以来未曾见过的大雨。”历来怕风不怕雨的滨城亦积水成灾,交通中断;两天内造成城镇工矿企业、港航交通等部门的财产损失近200万元。  相似文献   

12.
利用余庆河流域内余庆国家基本气象站1981—2019年降水资料及5个区域气象站2012—2019年降水资料,结合团结水库水位特征和历史暴雨洪涝灾情资料,分析余庆河流域"三个叫应"气象服务标准。结果表明:以24 h区域平均雨量为统计量,团结水库24 h前的水位在602 m、603 m、604 m、605 m时,余庆河流域一级叫应临界雨量阈值分别为85 mm、80 mm、75 mm、70 mm;二级叫应临界雨量阈值分别为70 mm、65 mm、60 mm、55 mm;三级叫应临界雨量阈值分别为65 mm、60 mm、55 mm、50 mm。根据致灾临界雨量阈值确定的余庆河流域"三个叫应"气象服务标准,符合余庆县防汛实际情况,可以为防御中小河流域暴雨洪涝赢得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13.
利用深圳市稠密自动气象站降水观测,对2008—2012年64个大暴雨(24 h雨量≥100mm)以上降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大暴雨主要集中在5—9月,6月达到峰值;降水主要出现在10:00—14:00,其中14:00降水次数最多。(2)大暴雨具有累积雨量大、强降水时间集中、雨强大等特点;雨强出现频率与时雨量值成反比;全市有3个显著高发区。(3)大暴雨的天气形势主要有台风型、西南季风型、北部湾低压型、热带云团型和冷空气切变线型,台风型出现次数最多,其次是西南季风型。(4)5月多见冷空气切变线型;6月以西南季风型为主;7—9月以台风型为主。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80—2013年7月1日—9月30日中国东南地区818个国家地面气象站小时降水资料以及台风6 h路径观测数据分离出台风降水后,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得到台风小时降水Gamma概率密度函数分布的形状参数α和尺度参数β,并对代表站点上Gamma分布模拟的小时降水概率分布与观测的小时降水频率分布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基于Gamma分布模拟,得到台风小时降水总的降水概率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台风影响距离和台风强度影响下超过给定阈值的降水累积概率分布与极端降水阈值。结果表明:我国东南地区台风降水总的特征是小时降水超过5 mm多发地区位于华南、华东沿海地区;其余大部分地区不易发生超过5 mm的小时降水量;广东沿海、广西南部、海南西北部,小时降水超过10 mm的累积概率为10%~15%;小时雨量超过20 mm阈值的概率极低;在近距离台风影响下,随着台风强度增大,95%累积概率小时降水阈值为15~20 mm的区域由福建和广东沿海以及海南变为湛江和海南,而阈值为10~15 mm的地区由两广浙闽地区变为广东、福建和江苏沿海以及浙江;就远距离台风而言,随着台风强度增大,东南地区出现台风降水的区域逐渐由东南沿海向内陆延伸;海南、广东、福建和江西为远距离强台风影响下95%累积概率对应的小时降水阈值较高地区。  相似文献   

15.
8217号强台风于9月6日14时生成于菲律宾东部洋面、向西南西移动,之后又折向西北西移。到12日08时,台风中心移到我国西沙群岛永兴岛以东大约200公里的海面上,移速突减,折向偏北移。14日08时前后又折向西北西移,于15日06时在徐闻县登陆,10~11时进入北部湾北部海面,17~18时穿过涠洲岛东北部(距岛约10公里)海面向偏北方向移动,但两个小时以后又折向西行,于16日l~2时在防城县东兴镇到中越边界一带沿海登陆。台风登陆后,向偏西北方向移动,14时前后消失在龙州县境内。这个台风是解放34年来,登陆我区沿海最强的台风。受这个强台风影响,我区东南部出现了大范围的狂风暴雨天气:钦州地区沿海风力都在8级以上,其中西部沿海9~11级,北部湾北部海面达12级且持续15~18个小时之久;钦州、南宁两地区大部出现暴雨到大暴雨,河  相似文献   

16.
对非对称结构及移速突变台风的预报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湛江频受台风的灾害,有的灾害至今还留着深该印象。例如,6811号台风,强度很强,其破坏力及造成的灾害与9615号台风非常相似,我看了现场调查报告,都是把整片树林拦腰拧断。但6811号台风的尺度远小于9615号台风。6811号台风吹毁了全部测风仪,它正确的最大风速和阵风都不得而知。但都对湛江造成重灾。我国受台风灾害是很严重的,除沿海地区频受台风之灾外,内陆地区也不能幸免,内陆地区台风特大暴雨引起的灾害往往比沿海地区风灾更为严重。例如,7503号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如注如倾,24小时雨量达到1005.4mm,突破了大陆雨量的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17.
1996年7月26日20时~27日02时,在宝鸡地区西北部以千、陇交界的水沟乡为中心出现了局地强对流暴雨天气,最大雨量约达200mm,影响17个乡镇,造成山洪爆发,千河、金陵河水猛涨,人员伤亡,损失惨重,接着7月27日20时~28日20时宝鸡全区又出现了中~大雨、局地暴雨的天气,于阳、陇县、凤县雨量大于50mm,最大雨量达62mm。过程发生期间,热带气旋活动频繁,有三个台风活动。其中9606、9607号台风先后在北部湾和台湾登陆影响我国,台风西进时,有利于副高的西伸及其西北侧偏南暖湿气流的加强和维持。96O6号台风西行时,使长期滞留在海上的副…  相似文献   

18.
利用高密度自动站观测记录和长序列气象站观测资料,对2012年7月21日北京地区特大暴雨过程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21"特大暴雨期间,全市累积降雨量大于100mm的站数达到211个,占全部测站数的92%,96个站累积雨量大于200mm,12个站大于300mm;多数地区降雨时长超过16h,密云大成子站降水时间最长,达到20h,强降雨时长在西南房山和门头沟最大;最大小时雨强中心出现在东北和西南区域,东北部最大雨强中心较突出;平均雨强高值阶段出现在21日18:00—21:00,其中19:00雨强最大,达到22mm/h,但最大雨强在70mm/h以上的高强度降雨发生在21日13:00—14:00(门头沟龙泉站)和19:00—22:00,20:00—21:00平谷挂甲峪站高达100.3mm/h;城区及其附近地带20mm以上量级的小时降雨强度较大,同时傍晚阶段平均累积雨量增长速率快,平均小时降水强度偏大;房山站21日雨量位居1961年以来逐年最大日降水量第2位,仅次于1979年7月18日降雨量,而全市15站平均21日雨量打破了1961年以来的最大日降水量记录,比处于第2位的1963年8月9日平均雨量高出43mm。  相似文献   

19.
利用高密度自动站观测记录和长序列气象站观测资料,对2012年7月21日北京地区特大暴雨过程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21"特大暴雨期间,全市累积降雨量大于100mm的站数达到211个,占全部测站数的92%,96个站累积雨量大于200mm,12个站大于300mm;多数地区降雨时长超过16h,密云大成子站降水时间最长,达到20h,强降雨时长在西南房山和门头沟最大;最大小时雨强中心出现在东北和西南区域,东北部最大雨强中心较突出;平均雨强高值阶段出现在21日18:00—21:00,其中19:00雨强最大,达到22mm/h,但最大雨强在70mm/h以上的高强度降雨发生在21日13:00—14:00(门头沟龙泉站)和19:00—22:00,20:00—21:00平谷挂甲峪站高达100.3mm/h;城区及其附近地带20mm以上量级的小时降雨强度较大,同时傍晚阶段平均累积雨量增长速率快,平均小时降水强度偏大;房山站21日雨量位居1961年以来逐年最大日降水量第2位,仅次于1979年7月18日降雨量,而全市15站平均21日雨量打破了1961年以来的最大日降水量记录,比处于第2位的1963年8月9日平均雨量高出43mm。  相似文献   

20.
登陆台风短时定量降水预报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登陆台风的GMS-5 IR1 TBB资料及地面自动站逐时雨量资料,初步建立了适用于登陆台风的定量降水估计(QPE)方法,基于QPE结果,采用外推法,初步实现了对登陆台风未来0~3 h的短时定量降水预报(QPF)。应用于0104号登陆台风“尤特”和0414号登陆台风“云娜”两个例表明:对单站逐小时雨量定量预报而言,如果50%相对误差可以接受,01、、23、h的QPF准确率分别达20%~70%、30%~80%、30%~70%、20%~60%;对于单站过程雨量定量预报而言,如果50%相对误差可以接受,0、1、2、3 h的QPF准确率基本都达60%~80%;对未来0~3 h的面雨量也具有一定定量预报能力。0~3 h QPF结果对实际短时登陆台风降水业务预报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