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硝酸钴、氢氧化锂为原料,采用EDTA络合模板法合成了具有层状结构的LiCoO2正极材料,并采用类似的方法合成了Li1·05Co0·8Ni0·2O1·95F0·05复合材料,通过XRD、SEM分析表明该法合成的超细粉体具有完善的层状结构,颗粒表面光滑,并以此研究了不同合成温度对材料结构的影响。充放电循环性能测试表明,充放电电压平台高达3·9V,掺杂Ni、F后提高了材料的比容量。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海盆的营养盐极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 1 999年和 2 0 0 3年中国北极科学考察航次 ,从Canada海盆收集温、盐、深和营养盐浓度数据 ,用文献报道的低浓度1 2 9I和高浓度金属钡 (Ba)来指示太平洋源水、用相应的高浓度1 2 9I和低浓度Ba来指示大西洋源水 ,划分了该海盆物理化学特征的 4个水团。表层水 ( <40m)的盐度从 2 5至 31 .6;硝酸盐处于耗尽水平 ,而磷酸盐和硅酸盐处于最低水平。营养盐再生水大致位于 40- 2 0 0m ;盐度特征为 31 .6- 33.1 ;营养盐浓度一致增至最高 ;极大峰的盐度在 33.1附近 ,其位温则处于最低水平 (约 - 1 .5°C)。混合水 (深约 2 0 0- 385m)盐度从 33.1至 34.8;位温从局域最低升至整个水柱最高的 0 .5 0- 0 .65 7°C ;营养盐则逐渐降低。深层水深度变化较大 ( 385m至 1 90 0m以下海底 ) ;但其盐度变化较小 ( 34.8- 34.9) ;位温则从最高降低到 - 0 .4至 - 0 5 4°C ;营养盐均轻微增加。结合文献中对于营养盐极大的年际观测 ,1 2 9I、Ba与氯氟烃CFC 1 1的浓度及3H 3He示踪年龄的结果分析表明 ,营养盐再生水是无季节性变化的、高年龄 (约 8- 1 5年 )的太平洋源水 ;深层为大西洋源水 ;而混合水团即为上述 2大源水的混合层。硅酸盐和磷酸盐的强极大指示优势种硅藻及其再生主导太平洋源水。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二维层状材料——镁镍铁水滑石(MgNiFe-LDH),考察不同水热时间和水热温度对MgNiFe-LDH合成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热分析(TG/DTG)等测试方法,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及热性能进行表征。将合成的MgNiFe-LDH添加至聚丙烯(PP)制备MgNiFe-LDH/PP复合材料,通过对材料加速老化测其力学性能,研究了添加MgNiFe-LDH前后材料机械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当Mg~(2+):Ni~(2+):Fe~(3+)=2∶1∶1,水热温度140℃、水热时间24 h时,合成的MgNiFe-LDH为片状,形貌较为规整,颗粒粒径约为2μm。MgNiFe-LDH/PP复合材料经加速老化后,填充MgNiFe-LDH复合材料的抗老化性能优于纯PP,当MgNiFe-LDH的填充量为6 wt%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不变,可明显提高PP的抗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二维时空地图的中国高铁经济区格局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军  宋吉涛  梁宇生  徐杰 《地理学报》2013,68(2):147-158
选取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重庆5 个点作为高铁经济区的基准点,以国家铁路和高速公路规划为基础数据库,根据二维扭曲时空地图的制作原理,运用GIS 软件和Visual Studio2008 程序编辑平台,制定基于高铁的“中国多中心地图”,模拟各高铁经济区内城市通达基准点的时间.分析发现:① 高铁建成后,全国5 大高铁经济区节省的时间约占原通达时间的34%,不同节点节省时间的差异较大.其中2 h 经济圈范围内,高铁沿线城市的通达时间节约比例高达50%;2 h 经济圈以外该比例则集中在30%~40%之间;距离基准点越远,高铁对时间成本节约的价值相对越低.② 高铁建成后,全国总体上空间极化现象显著,板块化特征显现,而线性特征明显弱化.如,京津冀和济南都市圈形成一体化区域,以沈阳都市圈为中心形成东北城镇密集区,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容纳中原城市群和皖江城市群部分地区的长江中游城镇密集区,长三角城市群扩展到了海西经济区,泛珠三角城市群涵盖了北部湾经济区.北京-哈尔滨、西安-乌鲁木齐和重庆-贵阳-南宁成为中国3 大重要的线性城镇走廊.③各高铁经济区空间组织模式的分异特征显著.上海和广州高铁经济区可归纳为向心式模式,武汉和北京高铁经济区为圈层式结构,而重庆高铁经济区则属于典型的空心式模式.  相似文献   

5.
1999与 2 0 0 0年夏季对南极菲尔德斯半岛不同地点大气中 N2 O浓度进行了监测 ,分析了苔藓植被区 N2 O浓度季节变化特征 ;2 0 0 0年夏季该植被区 N2 O浓度均值为 ( 31 0 .7± 4.4)×1 0 - 9(体积百分比 ) ,比 1 999年的 ( 32 1 .9± 3.3)× 1 0 - 9约低 1 1× 1 0 - 9;阿德雷岛企鹅滩及其沙坝处N2 O浓度变化趋势与苔藓植被区相一致 ,浓度均值分别为 ( 31 2 .4± 5 .1 )× 1 0 - 9和 ( 31 2 .7± 5 .3)× 1 0 - 9,比 1 999年约低 9× 1 0 - 9;另外 ,不同地点大气中 N2 O浓度普遍比 1 999年低 ,但整体变化规律相似 :各考察站区 N2 O浓度普遍高于无人区 ;唯一例外的是企鹅聚集区 N2 O浓度却高于各考察站区 ,暗示了企鹅及其排泄物、人为源是南极大气中 N2 O主要的源。本文初步探讨了 N2 O浓度异常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1999年和2000年夏季南极菲尔德斯半岛N_2O浓度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9与 2 0 0 0年夏季对南极菲尔德斯半岛不同地点大气中 N2 O浓度进行了监测 ,分析了苔藓植被区 N2 O浓度季节变化特征 ;2 0 0 0年夏季该植被区 N2 O浓度均值为 ( 31 0 .7± 4.4)×1 0 - 9(体积百分比 ) ,比 1 999年的 ( 32 1 .9± 3.3)× 1 0 - 9约低 1 1× 1 0 - 9;阿德雷岛企鹅滩及其沙坝处N2 O浓度变化趋势与苔藓植被区相一致 ,浓度均值分别为 ( 31 2 .4± 5 .1 )× 1 0 - 9和 ( 31 2 .7± 5 .3)× 1 0 - 9,比 1 999年约低 9× 1 0 - 9;另外 ,不同地点大气中 N2 O浓度普遍比 1 999年低 ,但整体变化规律相似 :各考察站区 N2 O浓度普遍高于无人区 ;唯一例外的是企鹅聚集区 N2 O浓度却高于各考察站区 ,暗示了企鹅及其排泄物、人为源是南极大气中 N2 O主要的源。本文初步探讨了 N2 O浓度异常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铁网络增强了城市间通达性,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溢出效应。文章从高铁网络通达性切入,采用最短出行时间、加权平均出行时间、日常通达性指数、引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高铁网络通达格局演化与其产生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1)高铁网络提高城市通达性水平,缩小城市间通达水平差距,弱化圈层结构,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2)高铁网络产生显著的时空收敛效应,核心与边缘城市的时空收敛效应表现为不同模式,边缘城市2 h等时圈面积变化更显著;3)高铁网络通达性提高使区域经济联系强化,非核心城市吸引力水平差距减小,但各要素趋向核心城市聚集,双核现象增强;4)邻地高铁网络通达性提高会促进本地第三产业经济发展,产生溢出效应;邻地第三产业经济水平提高会抑制本地的发展,呈现虹吸效应,说明成渝地区发展处于虹吸阶段。  相似文献   

8.
以FeCl3?6H2O、NiCl2?6H2O、MgCl2?6H2O为原料,以NaOH为沉淀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镁镍铁水滑石 (MgNiFe-LDH),通过X射线衍射 (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 和扫描电镜 (SEM) 分析了MgNiFe-LDH结构及形貌,探讨了不同陈化时间和水热温度对MgNiFe-LDH合成的影响。将制得的MgNiFe-LDH添加至聚丙烯 (PP) 中,制备MgNiFe-LDH/PP复合材料,通过对材料的加速老化测其力学性能,研究了添加MgNiFe-LDH前后材料力学性能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当Mg2+:Ni2+:Fe3+=2:1:1,反应温度为140℃、陈化时间为24 h时,合成的MgNiFe-LDH为片状,形貌较为规整,颗粒粒径约为2μm;经加速老化后,填充MgNiFe-LDH 复合材料的抗老化性能优于纯PP,当MgNiFe-LDH的填充量为6 wt% 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不变,可明显提高PP的抗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9.
高铁枢纽是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37个高铁设站城市为例,构建高铁枢纽驱动城市重心转移指数模型,分析高铁枢纽驱动下城市空间扩展效应,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揭示高铁枢纽驱动城市空间扩展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高铁枢纽驱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空间扩展效应分为3个等级,一是驱动城市重心大幅度向高铁枢纽方向扩展,呈现出“有的放矢”现象;二是驱动城市重心中幅度向高铁枢纽方向转移,呈现出“扩展萌芽”状态;三是驱动城市重心向高铁枢纽方向扩展不显著,没有呈现明显的“粘连”关系。(2)高铁枢纽驱动城市空间扩展效应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城市能级、高铁枢纽发育程度、站—城关系和政府政策等4个维度11个因子,其中,城市能级发挥“推动力”作用,城市等级和城市外部可达性变化率两个因子作用明显;高铁枢纽发育程度发挥“牵引力”作用,枢纽等级因子作用明显;站—城关系发挥“催化剂”作用,枢纽可达性因子作用明显;政府政策发挥“指导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演化经济地理学为理论基础,通过总结和梳理我国高铁技术创新发展历程,从演化视角分析了我国高铁技术创新模式的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高铁技术创新模式经历了从“封闭式自主创新”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再到“开放式自主创新”的演化路径,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创新活力,依靠创新驱动,成功实现了对高铁强国的追赶(;2)我国高铁技术之所以在短期内取得如此快的发展速度,这与我国早期自主创新期的技术积累分不开,前期的研发创新为后来的技术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3)在技术引进过程中采取的“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原则,有效实施了“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战略,为我国高铁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4)政府在我国高铁技术研发和引进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促进了我国高铁技术的持续创新。  相似文献   

11.
南极普里兹湾表层沉积物中生物钡的含量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第21和27航次采集的普里兹湾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其中BBa的含量及分布特征,并讨论了控制其分布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分别利用直接扣除法和分步萃取法获得的BBa含量差别较大,直接扣除法获得的含量明显高于分步萃取法,这是因为扣除法获得的BBa中包含了大量的非生源钡,比如与样品中含砂量有密切联系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钡,从而导致在该海域采用直接扣除法缺乏合理性。分步萃取法获得表层沉积物中BBa含量为104—445μg·g-1,平均值为227μg·g-1,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整体分布趋势为湾中心区域较高,浅滩及冰缘区较低。表层沉积物样品中BBa的含量及分布与BSi、OC以及上层水体的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情况密切相关,说明上层水体的生物生产状况是BBa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天青石矿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锶,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硫酸钡、碳酸钙。由于锶、钙、钡均是碱土金属元素,其性质非常相近,分析测定时极难分离,存在相互干扰。对测定天青石中锶、钙、钡的3种常用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容量法具有较高的回收率,X-射线荧光光谱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在测量微量元素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A framework geophysical program in southeastern Nebraska during 1970 identified a near-circular feature having gravity relief of about 8 mgal and a magnetic anomaly of about 800 gammas. Analysis of the geophysical data provided a model of a cylindrical mass of indefinite length with a radius of 5500 ft (1676 m) and beveled at the basement surface at about 600 ft (183 m). At the approximate depth at which Precambrian rocks were expected, the initial test hole (2-B-71) encountered an iron-rich weathered zone overlying carbonate-rich rock. The carbonate rocks consist essentially of dolomite, calcite, and ankerite and lesser amounts of hematite, chlorite, phlogopite, barite, serpentine, pyrochlore, and quartz and contain barium, strontium, and rare earths. Total REE, P2O5, and 87Sr/86Sr ratios confirm the carbonatite identification. Texturally, the rocks range from fragmental to contorted to massive. Associated with the carbonatite are lesser amounts of basalt, lamprophyre, and syenite. Additional exploratory drilling has provided about 80,000 ft (24,384 m) of rock record and has penetrated about 3400 ft (1038 m) of carbonatite. The carbonatite is overlain by marine sediments of Pennsylvanian (Missourian) age. The surrounding Precambrian basement rocks are low-to medium-grade metamorphic gneiss and schist of island arc origin and granitic plutons. The Elk Creek carbonatite is located near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Penokean orogen created at about 1.84 Ga (billion years) and the Dawes terrane (1.78 Ga) of the Central Plains orogen. This boundary strongly influenced the geometry of both the Midcontinent Rift System (1.1 Ga) and the Nemaha uplift (0.3 Ga). It is assumed that the emplacement of the Elk Creek carbonatite (0.5 Ga) was influenced similarly by the pre-existing tectonic sutures.  相似文献   

14.
Northern Hemisphere sea ice simulations by global climate model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tudy described here is a synthesis of global climate model projections of Northern Hemisphere sea ice through the end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synthesis includes an enhancement of the informational content of the projections from a set of five global atmosphere-ocean-ice models. The adjustments are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errors in the models' present-day simulations relative to the HadISST observational data set. All models show decreases of sea ice through the 21st century when forced by the B2 scenario of greenhouse gas and aerosol concentrations.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resent-day ice coverage simulated by the models are sufficiently large that they dominate the across-model variances of the projected ice extents. The adjustments based on the present-day biases remove much of the spread among the projections. The decreases of the adjusted ice extent by the year 2100 range from about 12% to about 46%. The percentage decreases are larger in summer than in winter; much of the Arctic Ocean is ice-free at the time of the summer ice minimum by the year 2099.  相似文献   

15.
孙培霞 《盐湖研究》2002,10(3):17-19
着重解决了以运城盐湖卤水与氯化钡溶液为原料生产硫酸钡的技术难题。目前 ,该技术已被应用到南风集团硫化碱分公司的工业化生产中。  相似文献   

16.
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及其增长方式转变进行科学合理评价, 是提升城镇土地整理与管理 水平, 最大限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 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按照科学性、可比可量性、 适中性、层次性、公平性和目标导向性等原则, 综合考虑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从转变增长方式的角度, 构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与转变增长方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技术 支持下的AHP 模型与专家群民主决策支持下定性指标定量转化的赋权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 系数; 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法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处理; 在此基础上, 构建基于指标体系的多目 标多层次模糊综合测度模型计算综合评价指标值。以北京市海淀区北部新区为例进行综合评价 研究, 评价结果显示, 目前北部新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 体现在水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 友好等方面指数不高, 今后应进一步转变增长方式, 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7.
八水氢氧化钡制一水氢氧化钡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青宁 《盐湖研究》1999,7(2):72-75
根据八水氢氧化钡脱水制一水氢氧化钡的反应原理,采用真空加热脱水工艺,对八水氢氧化钡制备一水氢氧化钡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找出了适宜的工艺条件。该工艺设备、操作简单,条件易于控制,尤其防止产品碳酸化更具有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981~2010年30年的贵州黔南地区气象资料与植保病虫害资料的对比研究,得出了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一系列气象条件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与气象条件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与气温、相对湿度、日照和降水量有关,而不同种类的病虫害发生的气象条件指标不尽相同。在指标结论的基础上,利用VB.NET设计并开发了黔南州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专家系统,将气象资料实时入库监测分析,达到某种病虫害发生条件即预警,从而实现了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专家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基于研究区2000、2005年的土地利用矢量数据,从土地利用数量、土地利用结构以及土地利用程度3方面分析了科尔沁沙地2000~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总体变化速度较慢,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仅为0.44%;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趋势是未利用地明显减少、建设用地与林地迅速增加。(2)研究区各旗县的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都和整个科尔沁沙地的变化相当,差异不大,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总体呈下降态势。(3)土地利用变化程度两个模型的研究表明,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程度不断增强,用地效率明显提高,土地利用正处于发展期,综合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20.
D2EHPA溶剂萃取除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采用D2EHPA(二-(2-已基己基)磷酸)为萃取剂的溶剂萃取法,在制备高纯碳酸锶工艺中的除钙问题。考察了萃取平衡时间、稀释剂、平衡pH值、温度、水相钙离子浓度、萃取剂浓度等因素对钙萃取率的影响,并研究了反萃条件及溶剂萃取除钙过程中锶的损失率。结果表明,D2EHPA(二-(2-已基己基)磷酸)-磺化煤油体系是除钙的优良萃取体系;萃取平衡时间在1 min左右;在平衡pH值为2.3~2.7的范围内,分配系数与pH值的关系为logD=2.0985pH-5.0215,钙的饱和萃取率达到83%;萃取过程的热效应很小,萃取率与萃取剂浓度的关系为logD=1.7312logCH2A2+2.5116;萃取过程符合液体离子交换机理,萃取络合物的组成为CaA2.1.4624H2A2;在粗碳酸锶盐酸浸取并除钡、铁杂质后的溶液中,D2EHPA(二-(2-已基己基)磷酸)-磺化煤油体系对钙的一次萃取率为46.11%,锶的损失率仅为0.35%,采用逆流多级萃取,可以完全除去其中的钙,得到高纯的氯化锶溶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