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常兴国  申维 《地质通报》2009,28(6):810-815
利用小波变换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Mandamah地区所测得EM38数据进行全局阈值消噪处理,通过分解与重构,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去除干扰,得到去噪后的数据。将去噪后的数据与地球化学铜元素的异常特征和已知的铜矿化区域进行分析与对比,推测出该地区的铜矿化预测区。该方法能有效地去除噪声,又不会损失有用信息。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小波分析方法在EM38数据处理中可以起到独特的作用与效果。  相似文献   

2.
由于随机噪声是一种频带较宽的干扰波,因此依靠单一的去噪处理方式往往难以获得清晰反映目标体的地震信息。小波变换能够较好的去除高斯噪声,保留有效波中、高频成分,提高记录的信噪比,但去除脉冲噪声的效果却并不理想;中值滤波具有良好的边缘保持特性,虽低频去噪声效果有限,但去除脉冲噪声效果明显。因此可利用二维小波变换与中值滤波优势互补的方法,进行叠前去噪处理,达到去除宽频随机噪声的目的。首先运用二维小波变换的理论,采用自适应门限阀值方法进行去噪,同时结合中值滤波方法联合去噪。模型与实际数据的应用效果表明,联合去噪方法可有效压制噪声能量、保留高频有效信号、提高地震记录信噪比与分辨率。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Donoho的小波域阈值去噪处理方法,提出了对小波变换尺度上小波系数进行分时分频相关处理去噪后,再重构小波系数的方法,以去除大部分随机噪声。然后,再对重构后地震剖面进行小波域阈值去噪处理。结果表明,使用上述新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地震剖面处理效果,提高信噪比。   相似文献   

4.
根据小波变换的原理,研究了小波阙值去噪方法和位场分离方法在某实测布格重力异常的应用及效果。多矩形棱柱体模型试验表明:选取合适的小波基和小波参数,可以更好地提取出重力异常中的有用信息,为下一步在实测重力数据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实测布格重力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变换的去噪方法和位场分离方法,能够较好地去除随机噪声,更好地区别出局部异常和区域异常,提高数据处理与解释中有用信号识别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小波分析在地震资料去噪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小波变换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领域。应用多尺度小波分析方法来消除地震观测信号中的噪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里从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出发,详细介绍了地震信号的阈值去噪原理,并根据模拟信号和实测地震信号的频谱分析,讨论了如何选择小波基及去噪过程中的阈值取值问题。从小波分解理论知道,利用多尺度分解方式对地震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相当于对实测地震资料进行不同尺度的细化分析,由于对不同地区、不同资料的精度要求不同,我们只要使用不同的尺度进行小波变换处理,就可以得到去除原信号的细部巨变(噪声干扰)特征的信号。同时,我们对小波变换处理后重构的地震信号与原信号进行了对比分析,误差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我们还利用MATLAB语言及其小波工具箱,实现了对地震资料的去噪处理。  相似文献   

6.
利用小波变换对接收的瞬变电磁信号进行多分辨率分析,通过分解与重构,从中提取有效信号,去除干扰信号,得到去噪后的信号。该方法能有效地去除干扰信号,又不会损失有用信号。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去除瞬变电磁晚期信号的噪声干扰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地震信号处理的若干环节中,将有效信息从含有噪声的干扰背景中提取出来,进而提高地震数据信号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成为地震信号处理的关键一步。利用小波变换方法可对地震信号进行去噪,更准确地将有效信号和噪声区分开来,并可在最大限度去除噪声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保留有效信号。本文结合小波变换的阈值去噪方法,探讨小波变换技术在地震信号去噪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测量电场和磁场分量的过程中,由于地质因素、工频、人文干扰和其他外界因素以及观测系统所造成的干扰等,常常会使实际数据含有噪声,从而影响到视电阻率和相位的计算以及后续的正反演工作。为提高处理效果,在已有快速算法的基础上,将改进阈值的TI小波去噪法应用在大地电磁信号去噪中。利用该方法对大地电磁信号去噪,可以达到既有效去除噪声又较大程度地维持原始信号形态的目的。在对实测大地电磁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后的结果显示,该去噪方法使信号数据的突变现象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减少,并使时间序列、视电阻率曲线和相位曲线的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因而具有较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9.
刘俊成  赵强 《世界地质》2017,36(2):570-578
地震信号去噪能有效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和分辨率。二代小波变换可以在不同尺度上对含噪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和多分辨率分析,实现窗口宽度自适应调整的局部化分析。但小波变换阈值法在去噪过程中会在信号的不连续邻域会产生伪吉布斯效应,而平移不变量阈值去噪方法通过平移-去噪-平均的思想可以很好的解决该问题。因此本文在已有的二代小波变换阈值去噪的基础上将平移不变量这一改进方法应用于二代小波变换中,实现了对地震信号更加快速有效的去噪处理,并在模拟数据试算和实际数据试算中取得了良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10.
常规的随机噪声压制方法面临着噪声频带与有效信号频带重叠,在压制噪声的同时对有效信号造成损害的局限性,基于小波变换和奇异值分解的思路,提出了一种小波变换与奇异值分解相结合的去噪方法,以单道信号作为处理单元,通过小波变换得到小波系数矩阵,并对此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进而求得能够反应信号与噪声变化的奇异熵,根据奇异熵确定阀值,进行SVD重构小波系数矩阵,最后小波逆变换重构信号,达到去除随机噪声的目的。此种方法对满足高斯白噪和不满足高斯白噪条件的随机干扰,均有去除效果。经理论信号与相关实际资料的处理证明,这种小波变换与奇异值分解相结合的去噪方法有效而实用。  相似文献   

11.
遥感和多源地学数据图像处理技术及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像处理技术用于遥感、物探、化探、地质、矿产和地理等多种数据的综合处理具有广阔的前景。它灵活、方便,可快速、直观、定量地从综合信息中发现和提取那些用常规方法难于获取的地质矿产信息,以便科学地进行基础地质研究和矿产资源综合评价。本文介绍了用图像处理技术在I2S/101大型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中处理多源地学数据的方法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电磁法用于矿产勘查面临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目前电磁法(主要指瞬变电磁法、甚低频电磁法)用于矿产勘查时所面临的仪器灵敏度、解决地质构造、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发射功率等几个问题的思考,认为实际工作中的电磁效应是被噪声干扰了的,与理论上的电磁效应的数据也相去很远,从而造成有用异常与噪声混杂,无法区分.克服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就是从仪器上下功夫.应尽快开展电磁法用于中浅部地质构造的研究工作.电磁法不是万能的,却又是可利用的,应引起我们更多关注.以进一步推动电磁法在矿产勘查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国外勘查地球物理的若干进展——1996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1996年国外发表的勘查地球物理文献,概要列举了物探方法发展的新前沿。在矿产勘查方面介绍了金属矿预测和普查工作的新进展以及金伯利岩、滑石矿床的找矿方法和实例。在环境勘察方面,回顾了电法在水质调查中的应用,介绍了物探方法在城市垃圾场调查、煤矿闭坑善后工作、城市人工物理场环境效应调查中的应用以及滑坡和洞穴调查中新采用的方法。在区域和深部地球物理调查方面,概述了西方国家近年来实施的矿产勘查开创计划、大规模的电导率结构研究和南极磁异常图的编制。在新技术新方法方面,介绍了新的航空电磁系统———FLAIRTEM、电(磁)法中非接触数据采集技术、谱激发极化法在环境调查中的应用、探测油气蚀变柱的区域勘查新方法和海洋重力仪。  相似文献   

14.
张学书  秦德先  念红 《物探与化探》2004,28(6):485-488,499
金平地块位于扬子克拉通西南缘,该地区岩浆熔离型铜镍硫化物型矿床产于与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有成因联系的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体中,赋矿围岩及矿石的物性特征与其它非含矿岩石具有明显的差异,对航测所获得的特定频率(900 Hz)电磁异常及磁异常进行分析,结合地面地质检查和物化探测量工作,对有望成矿潜力区进行快速远景评价.  相似文献   

15.
At present, most, if not all zinc is being produced from the mineral sphalerite. With the exception of its piezoelectricity and in some cases its density, sphalerite has no salient physical properties to routinely allow its direct detection by geophysical methods. Although the mineral usually occurs with other sulfides, which do respond to various geophysical techniques, detection of zinc‐bearing deposits is often difficult. In this paper, physical property measurements from numerous, mainly Australian, deposits are presented, together with examples from various geophysical surveys. The results are used to suggest the most effective geophysical technique for the direct detection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zinc‐bearing deposits. Induced polarisation is probably the most effective technique for unmetamorphosed sediment‐hosted deposits and for carbonate‐hosted deposits, whereas electromagnetics is usually the most appropriate method to use for volcanic‐hosted deposits and for sediment‐hosted deposits that have been strongly metamorphosed. Magnetics is the best technique for skarn and ‘Cobar‐style’ deposits. However, it must be emphasised that usually more than one geophysical technique is required before a prospect can be considered to have been thoroughly explored.  相似文献   

16.
陈伟军 《地质与勘探》2017,53(3):528-532
甚低频电磁法是一种基于电磁原理的地球物理手段,该方法对寻找受断裂构造控制的脉状矿床效果显著。在矿床勘查中,一般利用目标矿区(及外围)地质体对电磁波作用反映的物性特征进行扫面工作,用以快速发现覆盖层之下的矿化构造系统。本文通过对大兴安岭西南段某铜多金属矿点的实际应用,发现矿区内存在明显的甚低频异常,该异常为矿致异常,展示了良好的成矿前景。实践表明,在具备甚低频电磁法应用的地质、地球物理条件的前提下,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技术处理,并结合矿区针对性的地质研究,能够有效地揭示覆盖区断裂构造体系的产状及空间展布规律,达到对隐伏-半隐伏金属矿床快速评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矽卡岩型多金属矿是我国重要的成矿类型之一,通常利用频谱激电(SIP)、瞬变电磁(TDEM)、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及高精度磁测等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从直接和间接角度寻找这类矿床。该文介绍了以上方法的应用现状,探讨了物探方法在寻找矽卡岩型矿床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李红红  周云轩 《世界地质》2000,19(4):385-391
为扩大布敦花铜矿远景储量,寻找陷伏矿床,对布敦花铜矿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已知矿体的地球物理特征,建立成矿地球物理模型,进而利用已获得的各种物探信息对矿区及其外围进行找矿远景和靶区的预测。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寻找隐伏矿、深部矿,以四川通安—小牛场地区为研究平台,开展了矿产远景调查,提出了将重力、航磁、地磁、激电等物探手段有机结合,综合应用于西南山区矿产调查的思路,并列举典型实例,逐步分析各种物探异常,最终实现从圈定找矿重点区到确定矿体平面分布形态的目的。以期这一重、磁、电相互结合的模式对今后西南山区的矿产勘查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