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用不同层次方法分析南海及其北部沿岸的地壳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地壳稳定性的层次,一般从高到低,从大到小可分为3个层次。高层次着重从岩石圈块体运动和大区域的大地构造因素分析岩石圈块体的活动性;中层次着重从地壳块体运动和区域构造因素分析地壳块体的稳定性;低层次着重从地壳浅层的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从这个意义来说,地壳稳定性分析从大到小可分大区域、中区域和小区域3个层次,大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是概略评价,而小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则是详细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南海及北部沿岸不同层次的地壳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南海中央海盆岩石圈厚度和地壳年代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陈雪  林进峰 《海洋学报》1997,19(2):71-84
在洋中脊、停止活动的脊岭、深海的岩石圈断裂的裂缝和熄灭的海底火山等4种类型地区,建立3个岩石圈厚度和热传导模型.得到这些模型的解是相同的.求解得岩石圈内和软流圈顶层的温度分布公式、利用热流计算岩石圈厚度和地壳年龄公式;计算中央海盆的地壳年龄和岩石圈厚度;并列表和作出中央海盆岩石圈厚度和地壳年龄图.根据它们的特征,把中央海盆分成3个区,并分别讨论其岩石圈的厚度、地壳年龄和热流分布的特征;分析南海的形成和演化,指出南海经历过三幕海底扩张.  相似文献   

3.
南海北部陆缘的地壳结构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研究发现,南海北部陆缘地壳厚度从陆架、陆坡至深海平原呈阶梯状减薄。上地壳薄,下地壳厚,上地壳厚度占整个地壳厚度的百分比在16.0% ̄44.9%之间,约为1/5 ̄1/3。下地壳下部存在高速地壳层,陆缘东部普遍存在,中部和西部则零星出现;推测这种地壳层在新生代前的地壳中已存在,但厚度较薄,在新生代张性构造运动中,熔融的上地幔基性岩浆侵入到地壳底部,或进入下地壳,冷却后形成高速地壳层。陆缘地壳结构存在横  相似文献   

4.
南冲绳海槽及其邻域的磁性基底与地壳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域的基底断裂构造十分发育。EW、NEE和NE向基底大断裂宏观上构成和控制区域地质构造的基本格架;NS、NNW和NW向断裂多为张扭性平移断层,它们对基本格架起强烈的分割破坏和错断作用,形成和控制次一级区域差异性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特征。东海陆架边缘隆起带磁性基底埋深一般为3~4km.基底由前中新世变质岩系及不同时期形成的火成岩类组成。地壳厚度为24-28km,为大陆地壳。南冲绳海槽盆地磁性基底埋深一般为5~7km,可划分出4个次一级盆地。基底极可能由前中新世以来海槽张裂运动所形成的玄武岩层或部分变质岩系组成,靠近陆坡坡脚处可能包括前第三纪的老地层。地壳厚度为15~20km,地壳为亚大洋型。  相似文献   

5.
大洋型地壳构成将近三分之二的地球硬质壳层 ,也许这种趋势从地球年轻时候起就保存下来了。至今一般都认为 ,在太古代 (超过2 50 0Ma前 ) ,当地幔的温度是现代的 3倍时 ,在扩张过程中形成的洋壳具有另一种组分。这可以根据保存下来的太古代大洋岩石圈的标本来加以审核。通常岩石圈在俯冲返回地幔时多次被改造 ,但其被命名为蛇绿岩套的个别组分保存在板块碰撞和造山运动区。来自北京和一批美国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研究了不久前在北京东北 2 50km的华北克拉通区域发现的蛇绿岩套。华北克拉通包括含有片麻岩、角闪岩、云母片岩、白云石化大理岩…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海平面变化及其地壳动力学含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中国沿海26个验潮站资料,计算了海平面年平均值,并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平均升降速率。研究发现,在近百年来世界气候变暖、海面普遍有所升高。认为这种差异变化,除了气候等因素以外,主要取决于地壳动力学方面的因素,作者进一步结合现今地应力场和相邻板块活动情况及中国大陆块体变化,深部地幔物质上涌等地壳动力学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研究。表明,中国东部沿海南升北降的海平面变化格局与周围板块向大陆的推挤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7.
地壳垂直运动可直接由几何水准重复联测求得,但重复联测实施起来非常困难。本文给出了由验潮得到的平均海面变化推求地壳垂直运动的新方法,从理论上和实际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说明了用该方法求地壳升降运动是可行的。本文得出了中国沿海近几十年均衡意义下的平均海面上升速度为1.3mm/a,误差为±0.25mm/a;并给出了中国沿海各验潮站地壳垂直运动毫米级的年变化数值,其年平均升降值为0.02mm/a是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8.
贾国宪  王俊勤  闫军令 《海洋测绘》2004,24(3):20-23,27
航天测控站分布在全球不同的板块,其站址坐标随地壳形变而发生变化。分析了中国大陆区域的地壳形变运动速率,讨论了地壳形变对航天测控站站址坐标的影响,提出了改正措施。  相似文献   

9.
南海及邻区重力场特征与地壳构造区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八五”新编南海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图,结合磁力,地震等其它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认为南海西缘的越东大断裂自中生代后期以来表现为右旋走滑,而且切割岩石圈,断裂以西为挤压环境,而东面则处于拉张环境;沿115°20’E南北延伸的中沙东大断裂是北部中西沙陆核与东沙块体南部太平-永署陆核与礼乐滩块体之间的分界,这两条大断裂对南海海盆的形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南海北部地球物理特征及地壳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岩 Sekine  M 《热带海洋》1996,15(2):37-44
为了研究南海地壳结构,中国和日本合作在南海北部首次进行了以炸药为震源的综合地球物理调查。经初步分析其地壳结构主要特征为:南海北部地壳分为沉积层、上地壳层、中地壳层及下地壳层。大陆架及上陆坡地壳厚度大、稳定。下陆坡地壳厚度除中地壳外,其他壳层厚度减薄且不稳定。深海盆地壳分3层,厚度虽薄但相对稳定,其底部缺失7.3km·s^-1的高速层。测区内地壳总厚度:陆壳26-30km,过渡壳13-22km,洋壳  相似文献   

11.
利用平均海面推定青岛水准原点地区的地壳垂直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常利用平均海面所求某点地壳垂直运动是一种视运动,如若干年平均海面实际升降变化为V,陆地实际垂直运动为U,则视垂直运动为(U-V).在推定地区地壳垂直运动,使用平均海面数据时应注意其区域性和周期性的变化.文中以有代表性的平均海面变化结果为依据,求出青岛国家水准原点地区地壳垂直运动速率λn=(+2.2±0.5)mm/a.  相似文献   

12.
南海北部陆缘西部的地壳结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中美科学合作,在南海北部陆缘西部采集了一条地壳剖面,从阳江地区开始,经珠三坳陷、神弧-东沙隆起、西沙海槽至西沙-中沙台地.结果表明,珠三坳陷的地壳已减薄至23km,去掉新生代沉积,则只有15km厚.西沙海槽的地壳结构已具备裂谷特征,地壳强烈减薄,厚14.47km;下地壳有高速地壳层,层速度为7.1km/g,厚6.7km.说明在新生代,南海北部陆缘西部受过强烈拉张,地壳减薄;上地幔部分熔融物质沿强烈拉张处侵入到地壳底部,使其地表形成裂谷.在西沙海槽的南部和北部,地壳结构差异很大,推测这里可能是由两个古老地块沿西沙海槽缝合起来,新生代早期的张性事件,又将这条古缝合线拉开,形成新生代裂谷──西沙海槽.  相似文献   

13.
南海北部地球物理特征及地壳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南海地壳结构,中国和日本合作在南海北部首次进行了以炸药为震源的综合地球物理调查。经初步分析其地壳结构主要特征为:南海北部地壳分为沉积层、上地壳层、中地壳层及下地壳层。大陆架及上陆坡地壳厚度大、稳定。下陆坡地壳厚度除中地壳外,其他壳层厚度减薄且不稳定。深海盆地壳分3层,厚度虽薄但相对稳定,其底部缺失7.3km·s-1的高速层。测区内地壳总厚度:陆壳26—30km,过渡壳13—22km,洋壳为8km。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海陆及邻域大地构造格架图"的编制为契机,块体构造学说被提出。该学说将中国海陆及邻域的地壳演化史分为5个阶段:陆核形成阶段、古全球构造阶段(包括成台过渡和稳化阶段)、中间阶段和新全球构造阶段,在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新全球构造阶段构造演化的基础上,将块体和结合带赋予新的定义和内涵,作为板块之下的二级构造单元,用以表示古全球构造阶段的大地构造单元。二叠纪末期,聚合的Pangea大陆在中国及邻域存在3个块体群:劳亚块体群、古华夏块体群以及冈瓦纳块体群。古华夏块体群由众多规模不大,但地壳发育历史复杂的块体组成,蕴含丰富的大地构造信息。通过收集、整理区域构造背景和岩性地层等资料,并对各种体现大地构造演化阶段的测年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将古华夏块体群划分为华北、扬子、华南3种类型,对其演化阶段进行了详细的厘定。华北型块体于古元古代末期(约1.8Ga)完成成台过渡;扬子型块体于新元古代初(约800 Ma)完成成台过渡;华南型块体于早古生代末期(约400Ma)完成成台过渡,之后各类块体分别进入稳化阶段,直至早二叠世末一起进入中间阶段,体现了地壳演化中的同序时差现象。印支运动后,又作为欧亚板块的一部分,随板块一起参与到新全球构造阶段的演化旋回中。  相似文献   

15.
南海区域岩石圈的壳-幔耦合关系和纵向演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南海区域岩石圈由地壳层和上地幔固结层两部分组成。具典型大洋型地壳结构的南海海盆区莫霍面深度为9~13km,并向四周经陆坡、陆架至陆区逐渐加深;陆缘区莫霍面一般为15~28km,局部区段深达30~32km,总体呈与水深变化反相关的梯度带;东南沿海莫霍面深约28~30km,往西北方向逐渐增厚,最大逾36km。南海区域上地幔天然地震面波速度结构明显存在横向分块和纵向分层特征。岩石圈底界深度变化与地幔速度变化正相关;地幔岩石圈厚度与地壳厚度呈互补性变化,莫霍面和岩石圈底界呈立交桥式结构,具有陆区厚壳薄幔—洋区薄壳厚幔的岩石圈壳-幔耦合模式。南海区域白垩纪末以来的岩石圈演化主要表现为陆缘裂离—海底扩张—区域沉降的过程,现存的壳-幔耦合模式显然为岩石圈纵向演化产物,其过程大致可分为白垩纪末至中始新世的陆缘裂离、中始新世晚期至中新世早期的海底扩张和中新世晚期以来的区域沉降等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块体理论起源于大陆,通过与大洋板块学说从空间域、时间域、基本构造单元、驱动力等方面的对比分析认为,该理论也可以延伸并推广到全球范围,使得以大陆地壳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块体学说,与以大洋地壳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大洋板块学说遥相呼应并互为补充,使得全球构造理论体系趋于完善。块体理论对中国海陆构造格架演化的有效应用是勾画出了"块体构造理论"的最基本框架体系。由此得出块体的主要地学特征:首先是在块体内需要一个可以成为内核的生长中心(一般是年代古老的块体核心——元古代甚至是太古代),其后是在古老内核周边出现岩浆活动以及活化的造山带,两者逐渐依附于或是粘贴在块体核心部位的外围,使块体在后来的演化过程中体量不断增长,直到出现新的崩裂(形成新的块体)或是与其他块体一起汇聚于未来的超级大陆。其次是明确了块体的边界有3种基本类型:对区域构造有控制作用的深大断裂、主动型大陆边缘和被动型大陆边缘。块体的一般地质构造演化阶段也可以分为胚胎期、幼年时期、成长发育时期、衰亡期4个主要阶段,这4个阶段构成了块体地质演化的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7.
南海西沙海槽地壳结构的海底地震仪探测与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中德合作在南海西沙海槽首次获得的海底地震仪探测数据 ,通过震相分析和走时模拟 ,研究了该区的纵波速度模型和地壳结构特征。结果显示 ,新生代沉积层厚 1— 4km ,其下的地壳纵波速度从 5.5km·s- 1 向下逐渐增加到 6.8km·s- 1 ,下地壳未见有明显的高速层 ,地壳厚度在剖面两侧为 2 5km ,向中部逐渐减薄至 8km ,莫霍面在剖面中部上隆 ,其速度反差强烈 ,从地壳底部的 6.8km·s- 1 跳跃到上地幔顶部的 8.0km·s- 1 。这一地壳结构反映出新生代拉张裂谷的特征 ,海槽两侧地壳结构相似 ,南北呈对称分布 ,没有或很少下地壳底侵 ,与南海北部陆缘的东段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8.
李绍武  王家汉  柳叶 《海洋工程》2022,40(2):1-14,66
利用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数值方法的开源软件DualSPHysics进行数值试验,模拟斜坡式防波堤上扭王字护面块体的安放过程,研究护面块体的稳定性。首先以DualSPHysics为平台开发了护面块体的安放功能模块,并对护面块体的安放效果进行评价,实现了按指定安放密度进行块体安放。块体安放完成后,在数值波浪水槽中研究护面块体在规则波作用下的运动及受力响应,并分析护面块体失稳的典型形式和失稳标准,通过系统化的参数分析,探讨波浪要素及块体安放等因素对块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扭王字块体稳定性系数的取值范围为21.64~26.20,是规范推荐值的1.5倍左右。块体鼻轴方向的相对位置主要影响单个块体的上举脱出失稳,鼻轴方向在坡面上赤平投影图越分散,护面块体层整体上越稳定。坡面坡度变缓时,护面块体层整体下滑趋势减弱,但更易发生上举脱出失稳;单个块体缺失会加大周围块体的上举失稳概率。  相似文献   

19.
埕岛海区水下岸坡是海底不稳定活动的频发地带,存在着海底差异冲蚀、残留岗丘、沉积物块体运动等灾害地质,对海上工程设施造成极大威胁.通过对海区多波束、声呐、浅剖等声学调查资料的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水下岸坡沉积物块体运动的区域差异性进行了研究.认为埕岛水下岸坡区沉积物块体运动极为发育,受海区波浪诱发因素的控制,岸坡上部水深3~6 m的区域中,海底沉积物块体运动沿坡向深水方向水平运动的趋势明显,对海洋工程设施影响较大;岸坡下部,沉积物块体运动主要表现为向深部地层的扰动和区域性的失水塌陷压实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洋岩石圈的形成与演化主要是地球化学变异和物理变化的过程,板块构造每100~200 Ma可以完全更新大洋盆地.而岩石圈则是地球的地幔到地壳、地壳到海洋与大气的物质和能量传递与转换形成的产物,独立的阳光与演变的洋壳提供了生命在独特的海底和次海底的类似地球早期生态系统的生长环境.洋壳的形成到重新俯冲到地幔,始终伴随着海水的相互作用,海水与其他物质最终经循环又重新进入了地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