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区域成矿流体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成矿流体是富含挥发份、碱金属的含矿卤水 ,其中碱金属来源于岩浆热液、变质热液、海水及通过水岩作用从岩石中萃取等 ;而挥发份来源于地幔、水岩作用与有机质分解作用。成矿流体中的硫也是多来源的 ,硫的活度与氧逸度有关 ,高温还原环境H2 S的活度降低 ;成矿流体的同位素分馏与水岩作用强度有关 ,控制同位素分馏的基本因素是温度及水岩比值。根据成矿流体的成分及物理化学性质 ,可以分类为高温硅钾卤水、中温碳酸盐卤水及低温硫酸盐型卤水。成矿流体没有固定的来源 ,在一定地质条件下 ,任何来源的热水流体都可以形成成矿流体。控制成矿流体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热增温作用及构造作用等。文中根据地质作用类型对区域地质流体进行划分 ,可分为岩浆作用区域成矿流体 (以高温硅钾卤水为主 ,可以有高温到中低温的流体分带 ) ,沉积作用区域成矿流体 (以中低温碳酸盐及硫酸盐型卤水为特征 ) ,大洋盆地区域成矿流体 (与岩浆岩区域成矿流体类似 ,有高温到低温的流体分带 )和变质作用区域成矿流体 (变质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流体类型混合 )。  相似文献   

2.
康永孚最近在分析成矿物质来源时,提出地壳上部岩石是成矿物质来源之一.他指出,在地壳上部岩石中循环流动的地下水可以形成热卤水,热卤水可以从地壳上部岩石中溶解和淋滤出金属,卤水中的金属可以随卤水迁移到适宜的环境中成矿.这里提出了浅矿源的问题.以往在考虑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时,一般都只重视地表岩石的风化侵蚀、岩浆侵入和喷发过程中带来的成矿物质,往往忽视地壳岩石的直接来源.近年来新发现的地质事件及同位素地质学、包裹体矿物学、矿床地球化学、区域地球化学等方面提供的新资料,促使在成矿理论研究中对成矿物质来源的考虑扩大了视野,浅矿源、特别是地层矿源的重要性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认识到矿源层不仅对层状和层控矿床的成矿有决定性的意义,对与中-酸性系列  相似文献   

3.
湖南麻阳铜矿成矿机制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麻阳铜矿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特征以及成矿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初始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沅麻盆地南东侧的雪峰古陆;地下热卤水对成矿起有改造作用,成矿过程是地下热卤水将初始成矿物质溶离出来,并运移到有利的岩性-构造部位,在弱碱性还原条件下逐渐结晶成矿。  相似文献   

4.
一里坪盐湖是柴达木盆地一个以富锂卤水为主的干盐湖,蕴藏有丰富的卤水钾锂资源,目前对成矿过程中卤水的成分及其演变规律方面的研究较少.论文选取一里坪盐湖中部钻孔HC2105岩芯的石盐为主要对象,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开展了单个石盐原生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探讨恢复了一里坪盐湖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成盐期的古卤水成分.结果表明,一里坪盐湖下层石盐古卤水Li、B、K等离子浓度均高于上层石盐,这说明晚更新世成矿条件更好.古卤水中Li、B、K和Mg等离子具有正相关性,再结合对Ca离子浓度变化的研究,说明一里坪盐湖的主要物质来源为那棱郭勒河,深部卤水对其物质来源贡献较小;石盐流体包裹体中各离子浓度的演变规律与钻孔沉积韵律以及古气候变化三者基本可以拟合,从而证实盐湖卤水成分变化受到古气候变化的影响,干冷期可能更有利于富锂卤水矿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关于江陵凹陷富钾卤水的物质来源和成因机理仍未查明. 对凹陷新生代玄武岩开展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以及水-岩反应模拟实验,重点研究时间、温度、流体成分等对水-岩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卤水具有高锂低镁的特征,说明其在成因上受到火山活动的影响;研究区岩浆发生不同程度的分异,玄武岩蚀变作用强烈,表明地下热液的交代作用强烈,玄武岩通过水-岩反应为富钾卤水矿提供了物质来源;温度是流体对元素的淋滤能力的主要控制因素,高盐度流体是各成矿元素主要的迁移载体,水-岩反应是卤水形成的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简述西秦岭地区成矿环境的基础上,对该区金矿床的包裹体及氢氧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金矿床多赋存于泥盆系浅变质碎屑岩及不纯碳酸盐岩中,成矿具多期多阶段的特点.成矿流体多为富CO2的Na+-Ca2+-Cl--SO42-型低盐度热卤水,矿液来源较为复杂,以大气降水为主,并不同程度地受岩浆作用及赋矿围岩的影响.成矿是在中低温、弱还原、弱酸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在总结韩沟金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成矿物质来源、物理化学环境及成矿时代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本矿床成矿物质来自地幔和赋矿地层,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和热卤水组成的混合水.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罗布泊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硫酸盐型液体钾盐矿床,对于其矿床成因一直存在争议.基于大量盐泉、地下潜水及地表水的化学实测数据,从水文化学的角度探讨罗布泊富钾卤水矿床成因.结果表明,矿区富钾卤水钠氯系数为0.76~1.24,钾氯系数为38.58~60.49,主体表现为溶滤型卤水特征,指示有其他来源卤水混合参与成矿;首次在罗布泊...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膏矿床成因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志诚 《地质论评》1983,29(5):457-458
一、石膏矿床分类根据我国石膏矿床成矿条件特点分为四种类型:热液型、蒸发沉积型、后生沉积型、机械沉积型石膏矿床。由于成因类型不同,成矿条件、物质来源、成矿温度,硫酸钙原生沉淀矿物形式都不同,内生的是硬石膏,其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及热卤水成矿温度为200℃左右,蒸发沉积是二水石膏,后生沉积的是纤维  相似文献   

10.
中国探明硼资源主要分布于东北和青藏等地区,矿床品位低,共伴生矿物多,开发成本高,开发利用程度低,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目前,在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勘探中发现卤水中B2O3浓度达3 g/L,Li、K、Br、I、Rb、Cs含量超过工业品位,综合利用价值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江陵凹陷新生代卤水型硼矿开展水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实验地球化学分析,重点研究了古气候、构造和玄武岩等对卤水成矿的影响,探究其成因机制。研究初步认为,不同的储卤层岩性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玄武岩有强烈的蚀变,说明地下流体对火成岩发生了交代作用,玄武岩的水-岩反应是富硼卤水矿的重要物质来源;一定盐度的流体有利于硼离子的活化,高盐度流体是硼成矿元素主要的迁移载体,表生环境下干热的古气候使含矿水体蒸发浓缩是富硼卤水富集成矿的重要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
刘汉彬  金贵善  张建锋  韩娟  李军杰  张佳  石晓  徐可 《地质论评》2021,67(4):67041168-67041183
砂岩型铀矿赋矿地层方解石胶结物C、O同位素组成对研究成矿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前人在成矿流体来源定性判断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缺乏对成矿混合流体的组分特征及相关参数的定量认识。根据内蒙古东胜地区东南部皂火壕和西北部纳岭沟铀矿床赋矿地层直罗组方解石胶结物C、O同位素组成特征,建立了渗出热卤水和渗入地层水两种不同流体混合生成方解石胶结物C、O同位素组成定量成因模型,并研究了两种流体来源、溶解碳的浓度比、流体比例以及热液温度等综合因素。除少数样品方解石胶结物为地层沉积时形成外,大部分方解石胶结物是热卤水与地层水两种流体混合作用的结果,古生界有机酸脱羧作用导致热卤水中富含CO_2。东胜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流体地层水与热卤水比例为0.5~0.9,地层水所占的比例较大;热卤水与地层水溶解碳浓度比主要范围为1.5~5.0,部分大于10.0,热卤水中溶解碳浓度较高,是富含CO_2的流体。混合流体温度分为两个主要范围55~80℃、90~140℃,结合古盐度和盐度指数反演,表明成矿流体为有机与无机混合成因的低温热液流体。用砂岩型铀矿赋矿地层方解石胶结物C、O同位素组成,可定量模拟两种流体溶解碳浓度比、流体比例和方解石形成时温度等流体成矿条件,解释碳酸盐胶结物成因,以便从成矿流体角度更好地理解成矿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刘汉彬  金贵善  张建锋  韩娟  李军杰  张佳  石晓  徐可 《地质论评》2021,67(3):67040016-67040016
砂岩型铀矿赋矿地层方解石胶结物C、O同位素组成对研究成矿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前人在成矿流体来源定性判断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缺乏对成矿混合流体的组分特征及相关参数的定量认识。根据内蒙古东胜地区东南部皂火壕和西北部纳岭沟铀矿床赋矿地层直罗组方解石胶结物C、O同位素组成特征,建立了渗出热卤水和渗入地层水两种不同流体混合生成方解石胶结物C、O同位素组成定量成因模型,并研究了两种流体来源、溶解碳的浓度比、流体比例以及热液温度等综合因素。除少数样品方解石胶结物为地层沉积时形成外,大部分方解石胶结物是热卤水与地层水两种流体混合作用的结果,古生界有机酸脱羧作用导致热卤水中富含CO2。东胜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流体地层水与热卤水比例为0.5~0.9,地层水所占的比例较大;热卤水与地层水溶解碳浓度比主要范围为1.5~5.0,部分大于10.0,热卤水中溶解碳浓度较高,是富含CO2的流体。混合流体温度分为两个主要范围55~80℃、90~140℃,结合古盐度和盐度指数反演,表明成矿流体为有机与无机混合成因的低温热液流体。用砂岩型铀矿赋矿地层方解石胶结物C、O同位素组成,可定量模拟两种流体溶解碳浓度比、流体比例和方解石形成时温度等流体成矿条件,解释碳酸盐胶结物成因,以便从成矿流体角度更好地理解成矿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3.
王健  张均  仲文斌  杨清  李发科  朱政坤 《地球科学》2018,43(6):2076-2099
为限定川滇黔地区大型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来源,选择天宝山大型铅锌矿床和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中热液矿物进行流体包裹体及氦氩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1)天宝山矿床为中低温、中等盐度流体成矿,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盆地卤水;会泽矿床为中高温、中等盐度流体成矿,成矿流体也主要来源于盆地卤水,但具有不同性质流体混合特征;(2)两矿床硫化物3He/4He值范围介于0.02~0.32 Ra,证明成矿流体以地壳流体为主,但混有少量(< 5.3%)地幔成分,40Ar/36Ar值(345.0~1 698.8)表明成矿流体以饱和大气水为主;(3)综合两个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及氦氩同位素研究认为天宝山矿床和会泽矿床的形成与右江盆地演化及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4.
淄河式铁矿主要分布于鲁中地区,成因比较复杂,前人有数种观点。笔者认为,矿床成因属地下渗流热卤水成矿。铁质有多种来源,主要是卤水本身及其上升渗流过程中对各种围岩中铁质的溶滤,其次是中奥陶世和晚寒武世含膏盐地层形成之卤水对地层本身的溶解。它的成矿方式,可以在地表水体底部沉积成矿,也可在地下交代或充填成矿。淄河式铁矿的矿化特点介于内、外生矿化之间。未见与铁矿有直接成生联系的火成岩体。大量重晶石与铁矿伴生,矿床不受固定层位制约,矿物成分比较复杂。矿体厚度和厚度梯度变化较大,蚀变类型简单。矿床分布受淄河断裂带控制。  相似文献   

15.
中国探明锂钾资源主要分布于青藏、罗布泊盐湖和川西等地,资源开发成本高、难度大,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目前,在江西吉泰盆地勘探发现卤水中氯化锂浓度超过600 mg/L,氯化钾含量接近1%,锂钾含量均超过或接近工业品位,综合利用价值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吉泰盆地中生代火成岩开展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研究以及高压釜水-岩反应模拟实验,重点研究了时间、温度、流体成分等对火成岩水-岩反应的影响,探究其对富钾锂卤水物质来源和成因机制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吉泰盆地卤水具有高锂低镁的特征,表明吉泰盆地卤水在成因上受到火山活动的影响;研究区岩浆发生不同程度的分异,火成岩蚀变作用强烈,表明地下热液对研究区火成岩的交代作用强烈,火成岩通过水-岩反应为富锂钾卤水矿提供了物质来源;温度是流体对元素的淋滤能力的主要控制因素,高盐度流体是各成矿元素主要的迁移载体;地表成因的卤水中Mg/Li值主要受原岩成分控制;水-岩反应是卤水形成的重要过程,而地表蒸发浓缩是卤水成矿最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大营子金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为:成矿流体属Na+-K+-Ca2+-Mg2+-F--Cl-型;盐度为中低等;成矿温度为280℃;成矿压力约为74.7 MPa;成矿深度约为地下3 km.属中温中深成热液矿床.矿床形成于中性-弱碱性且丰对还原条件下;成矿流体为混合来源,为先期岩浆热液叠加了后期地下热卤水所致.  相似文献   

17.
重晶石是渗流热卤水成矿的重要成因标志 丘赫洛夫(1974)曾指出:"硫酸钡沉积,极大多数可能是卤水在海底卸载所致"(见文献[3]).我们同意重晶石的生成大多与卤水有关,并认为它是渗流热卤水成矿的重要成因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8.
湘西黔东地区铅锌矿成因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通过实地观察、收集整理大量资料认为:湘西黔东地区铅锌矿床为加拿大派纳派因特式以锌为主的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矿床成因为热卤水成因,成矿金属物质以幔源为主、壳幔混合,矿质硫来源于矿层上覆中上寒武统白云岩中的膏盐,成矿温度为中—低温,含矿溶液为热卤水,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晚期,加里东早期形成矿源层、晚期改造矿源层形成矿床。保—铜—玉深断裂带是成矿金属物质来源的主要通道。本区是寻找以锌为主的铅锌矿较有前景的地区。  相似文献   

19.
袁士松 《矿产与地质》2007,21(4):404-409
阳山金矿床位于甘肃省文县。区域构造演化分析、成矿年代学研究及野外地质观察表明,矿区岩浆岩与金成矿在空间及时间上均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对阳山地区区域地层成矿元素含量及阳山金矿各类矿石成矿元素含量分析,厘定了泥盆系三河口组为阳山金矿床的矿源层。进一步研究矿床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流体包裹体等测定结果后认为,阳山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复杂,具有地层和岩浆岩双重来源特征;成矿热液来源具有岩浆热液、地下热卤水、变质热液以及大气降水多种来源;自三叠纪以来,与区域构造演化有关的多次岩浆热液活动与阳山金矿成矿作用存在密切相关。综合分析认为,阳山金矿床成矿模式具有复合成矿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在岩溶及其伴生的成矿作用发生的同时,来自溶解岩石中被分离出的有机质、地表水携带的陆生植物及由含矿卤水自深部或它地搬运的有机化合物与其它岩溶液填物一起沉积于岩溶洞穴中.根据它们的不同来源及受到岩溶成矿的影响程度,可区别出改造型、继承型、搬迁型、原生型有机质.由于有机质的热稳定性低,因此能较好地反映岩溶的性质、演变过程及其中成矿的特点.研究岩溶型铅锌矿床中有机质的类型、变化、分布规律,有助于矿床成因研究,指导找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