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碳酸盐岩石Pb—Pb和U—Pb地质年代学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碳酸盐岩石Pb-Pb和U-Pb地质年代学的应用,对原生只作用和沉积变质作用的年龄测定做了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总结了这方面的显著发展,讨论了碳酸盐岩石U-Pb和Pb-Pb计时器的功能,概括其主要优缺点和未来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采自西麻山煤矿附近的麻山群黑云斜长片麻岩中,分离出了较多的锆石。采用单颗粒锆石逐级蒸发沉积法对其进行了定年研究,获得的10粒锆石的207Pb/206Pb年龄相当一致,平均值为527.5±4.4Ma。所测岩样经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均未发现有显著的后期叠加变质作用,因此,可以认为所测样品的主变质作用发生在寒武纪早-中期,而不是早前寒武纪。麻山群的原岩时代可能也不全是早前寒武纪,而更可能是一个较复杂的岩石构造地层单位,需要将其解体、重新认识和命名。  相似文献   

3.
东秦岭陡岭群变质杂岩Sm-Nd、Rb-Sr、40Ar/39Ar、207Pb/206Pb年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沈洁  张宗清  刘敦一 《地球学报》1997,18(3):248-254
本文用单颗粒锆石逐级蒸发207Pb/206Pb、SmNd、RbSr、40Ar/39Ar年代学方法对东秦岭陡岭群变质杂岩的形成时代、变质时期和构造归属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陡岭群变质杂岩形成于早元古代,年龄为2000Ma左右,在其形成后遭受了多期变质作用。片麻岩SmNd等时年龄1878±256Ma(εNd(t)=+2.8±2.6)代表了SmNd同位素系统重新发生均一化作用的时间。主期变质作用发生在833±17Ma(角闪石40Ar/39Ar高温坪年龄);另一期变质作用发生于422±16Ma(片麻岩Rb  相似文献   

4.
以泥盆系占优势的南秦岭成矿带中存在有重要的Pb-Zn-Ag,Au,Hg-Sb及Cu矿床。它们形成中晚古生带扬子地块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的沉积盆地演化与造山期中,成矿系列显示出时间与空间的演化特征,构在了一个热水沉积成矿系列,成矿发生于一个热旋回中,各种矿化有相似的物源,每一种地质事件都有特定的金属富集及富集在型和大型矿床是该地区构造-岩浆变质变形作用的最终产物。  相似文献   

5.
简平  杨巍然 《地质学报》1997,71(2):133-141
以U-Pb单颗粒锆石同位素稀释法,角闪石^40Ar-39Ar坪年龄和Sm-Nd全岩及矿物等时线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大别造山带西部熊店榴辉岩的峰变质年龄,可能的原岩年龄和退变质年龄,建立了这一榴辉岩的构造-变质时间序列,提出了大别地区在加里东期榴辉岩的确凿证据,  相似文献   

6.
华南火成岩中捕获锆石的早元古代-太古宙U-Pb年龄信息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以火成岩中捕获锆石为测年对象,用单颗粒锆石U-Pb稀释法,对华南地区扬子地块南部和华夏地块进行了比较广泛系统的取样和测年工作。测年结果表明,华南地区火成岩中普遍存在早元古代-太古宙的捕获锆石,最大年龄达3.1Ga,表明华南地壳深部在较大范围内存在早元古代-太古宙的地壳再循环物质,华南大陆地壳可能最初形成于3.1Ga之前。根据捕获锆石年龄信息,华南早元古代之前大陆地壳生长集中于~3.1Ga,~2.7Ga,~2.5Ga,~2.2Ga和1.8-2.1Ga几个时期。  相似文献   

7.
安徽大别、苏北和山东胶南是世界上第三个发现含柯石英榴辉岩的地区。在关于苏鲁皖超高压变质带大地构造背景的学术讨论中,其时代问题成为当前争论的焦点。本文用锆石U-Pb法得到碧溪岭榴辉岩体谐和图上交点年龄2774.5±24Ma以及t(~(207)Pb/~(206)Tb)平均表面年龄2662Ma,提供了榴辉岩的原岩和超高压变质作用可能形成于晚太古代的信息;并用多硅白云母Ar-Ar法测得661.7±13Ma的退变质年龄,也表明本区榴辉岩可能是前寒武纪的产物;此外,还测得围岩大别群斜长片麻岩中的白云母以及榴辉岩中晚期交代的普通角闪石的Ar-A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92.55±3.85和230.70±4.61Ma,代表后榴辉岩(posteclogite)的印支期区域动力变质作用改造年龄。笔者对已报道的榴辉岩Sm-Nd年龄的地质意义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含石榴子石Sm-Nd矿物等时线定年法潜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8.
冀北红旗营子群同位素年龄及其时代归属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冀北红旗营子群不整合于太古界变质基底岩系之上,对其时代归属尚存在不同认识。通过对使用不同方法和测定对象所获得的30余件位素年龄数据,结合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深入的分析研究,认为单颗粒碎屑锆石U-Pb法2450Ma,代表红旗营子群生成的最大下限年龄;而变质锆石及花岗岩中的锆石U-Pb年龄均在2000Ma,是该群的上限年龄。  相似文献   

9.
桑干地区大同-集宁一带孔兹岩系分布区有大量早元古代花岗岩发育。依据矿物组成和地质特征,这些花岗岩可分为两种类型:大规模的石榴石花岗岩和小规模的淡色花岗岩。花岗岩中长石Pb同位素组成显示,石榴石花岗岩是孔兹岩系部分熔融的直接产物,而淡色花岗岩不是孔兹岩系简单的部分熔融产物。石榴石花岗岩中锆石U-Pb一致年龄为1836±18Ma,代表石榴石花岗岩的形成年代。淡色花岗岩的锆石U-Pb一致线上交点年龄为1912±98Ma,形成略早。孔兹岩系207Pb/204Pb值整体上高于华北麻粒岩下地壳,具有上地壳的Pb同位素组成特征,其沉积原岩应该来自华北晚太古代形成的大陆地壳。根据深成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的年代学资料,可以确定桑干地区早元古代如下构造-热事件序列:小基性岩体侵入(2.2~2.3Ga)、早期淡色花岗岩生成(2.1~1.9Ga)、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剪切作用和大规模石榴石花岗岩发育(1.84Ga)、伟晶岩的形成(1.80Ga)和基性岩墙群的出现(1.77Ga)。大规模石榴石花岗岩形成于构造-热事件峰期  相似文献   

10.
张家口水泉沟碱性杂岩体单颗粒锆石^207Pb/^206Pb年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用单颗粒锆石铅蒸发-沉积法分析张家口地区赋金水泉沟碱性杂岩体形成时代,保持封闭体系3颗锆石的^207Pb/^206Pb值表面年龄在1607-1667Ma之间,与锆石U-Pb法上交点年龄(1718±65)Ma基本一致,水泉沟碱性杂岩体是16-17亿前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华南火成岩中捕获锆石的早元古代——太古宙U—Pb年龄信息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甘晓春  赵风清 《地球化学》1996,25(2):112-120
本文以火成岩中捕获锆石为测年对象,用单颗粒锆石U-Pb稀释法,对华南地区扬子地块南部和华夏地块进行了比较广泛系统的取样和测年工作。测年结果表明,华南地区火成岩中普遍存在早元古代-太古宙的捕获锆石,最大年龄达3.1Ga,表明华南地壳深部在较大范围内存在早元古代-太古宙的地壳再循环物质,华南大陆地壳可能最初形成于3.1Ga之前,根据捕获锆石年龄信息,华南早元古代之前大陆地壳生长生长集中于 ̄3.1Ga,  相似文献   

12.
李献华  刘颖 《矿物学报》1996,16(2):169-177
S型花岗岩中含有残留锆石并经历过后期Pb丢失事件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这使得其锆石U-Pb体系呈现出复杂的多阶段演化特征,虽然离子探针对各种复杂锆石U-Pb体系定年最为有效,但因其昂贵的成本使其应用受到限制,目前较为常用的仍是常规化学-质谱分析方法,在现有实验Pb本底水平上恰当地选择单颗或多颗粒锆石进行分析,是获得高质量U-Pb年龄数据的关键,桂北三防岩体含有残留锆石并经历过期Pb丢失事件,使其锆石  相似文献   

13.
华北地块北缘金,多金属成矿地质背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昌勇 《辽宁地质》1998,(4):241-250
华北地块北缘是我国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根据区域地质建造特点、构造性质将研究区划分为5种成矿地质背景。不同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有不同的成矿特点:变质基底区,主要形成沉积变质改造型Cu-Fe-Au-Pb-Zn成矿系列;盖层区,主要在中晚元古代沉降区形成Pb-Zn(Ag)沉积成矿系列、Pb-Zn(AgAu)沉积改造成矿系列;地槽区,主要形成中酸性岩浆热液多金属成矿系列,火山-次火山热液金、多金属成矿系  相似文献   

14.
河南箕山登封群单颗粒锆石^207Pb/^206Pb同位素年代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河南箕山登封群老袋窑组变流纹斑岩进行了单颗粒锆石^207Pb/^206Pb同位素年龄测定。研究表明锆石属典型的岩浆结晶产物,其年龄值为2501.94±0.70Ma,它与登封群下部火山岩的Sm-Nd年龄(2514±42Ma)非常接近,这说明箕山地区登封群火山作用时限很短(10Ma±),是一套完整的花岗-绿岩建造,和嵩山地区登封群属同一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并不能划分出早元古代岩石建造。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道县虎子岩片麻岩包体的岩石学特征和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道县虎子岩碱性玄武岩中片麻岩包体的岩石化学,Nd同位素模式年龄TDM和颗粒锆石U-Pb法测年结果,确定了本区片麻岩包体的变质反应,变质相和原岩类型,恢复了本区前寒武纪地壳的形成和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6.
山西五台山地区早前寒武纪年代构造格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根据作者等近10多年来在五台山地区的早前寒武纪同位素的地质研究,采用单颗粒锆石U-Pb,单颗粒锆石发Pb,常规锆石U-Pb,全岩Pb-Pb,全岩Rb-Sr,全岩Sm-Nd和角闪石^40Ar-^39Ar等多种同位素测定方法获得的27个数据,并以单粒颗锆石U-Pb法的9个年龄作为定年的基准,通过与其它同位素测年结果相互印证的综合研究,遂对五台山地区早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年代给予了更进一步的限定,同时勾  相似文献   

17.
云南岔河铜矿成矿时代与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学  邵树勋 《地球化学》1995,24(2):180-187
早元古界岔河变质岩中铜矿石黄铜矿的Pb-Pb等时线年龄为951±36Ma,属于晋宁运动早期的成矿作用。矿石稀土分配模式与围岩相似,二者均以富轻稀土为特征,Eu轻微亏损,矿床成因与含铜变质岩系有关。黄铜矿的δ34S值分布范围为-12.47‰--5.32‰,平均值为-8.93‰。含矿岩系形成于近海开放体系中。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区域地层Cu、Mo、S的丰度较高,比泰勒的地壳丰度值高3-10倍。Cu在矿化过程中,变质作用和构造控制有重要意义,地层中的成矿元素在有利的构造部位沉淀,形成浸染状矿化和石英硫化物脉。该矿床属于火山-沉积变质矿床。  相似文献   

18.
碳酸盐岩Pb-Pb同位素测年是地质年代学一个新的分支,本文利用这一技术,直接测定了内蒙古地区腮林忽洞组年龄,是本区首次直接获得地质年龄,不仅为碳酸盐地区确定地质年代提供了新的方法,同时对本区地层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本文期待引起同行讨论,使这一新方法在地质研究应用中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道县虎子岩碱性玄武岩中片麻岩包体的岩石化学、Nd同位素模式年龄TDM和颗粒锆石U-Pb法测年结果,确定了本区片麻岩包体的变质反应、变质相和原岩类型,恢复了本区前寒武纪地壳的形成和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20.
直接测定内蒙古腮林忽洞组碳酸盐岩Pb—Pb同位素年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碳酸盐岩Pb-Pb同位素测年是地质年代学一个新的分支,本文利用这一技术,直接测定了内蒙古地区腮林忽洞组年龄,是本区首次直接获得地质年龄,不仅为碳酸盐地区确定地质年代提供了新的方法,同时对本区地层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本文期待引起同行讨论,使这一新方法在地质研究应用中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