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洋环境工程地质学是近年来形成的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很强的地质科学.它在海洋工程建设和海洋开发上,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前导和基础作用.海洋土质学,它是海洋环境工程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成因土质学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不同海域,不同沉积类型的海底沉积物的沉积环境、沉积特征、成分、沉积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从中分析探讨不同沉积类型的海底沉积物的物理、力学性质与它的形成环境、物质组成、物理化学特征、微结构特征的相关关系.这个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对研究海洋沉积物的工程地质性质的形成机理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上也将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海洋开发和海洋工程建设提供工程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卢博  李传荣 《海洋学报》2002,24(2):94-100
以第四纪地质土质学的显微结构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珠江口外海沉积物工程地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电子探针等微区分析方法深入分析软土结构、微结构的组构和层理以及分类特征,结合原状样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研究颗粒接触、堆垒、孔隙等现象与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分析研究表明,珠江口外海沉积物存在着6个微结构类型,其中混合接触结构的底质类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3.
台湾海峡西岸第四纪有孔虫与地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序言台湾海峡西岸的第四纪地质工作,解放前,只是在地质矿产调查,土壤调查时涉及到一些。而第四纪有孔虫的研究工作更是空白。解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伴随着福建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工作的开展,积累了相当数量的钻孔和地表资料,出现了系统地研究第四纪地质的新局面。1977—1980年,我们与福建省水文工程地质队协作,对福建沿海一些钻孔中的有孔虫等化石,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主要根据五个钻孔(图1)岩心中的有孔虫、硅藻等化石群特征,参考有关资料,就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州盆地、闽江口和厦门筼筜港地区的第四纪地层的划分、第四纪海侵层的沉积环境和第四纪地层发育史,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渤海湾西岸第四纪介形虫化石群非常丰富,类型多样,具有海生、陆生、海陆混生等多种群落,在该区巨厚的第四纪沉积物中分布相当广泛,为划分海、陆相地层,揭示介形虫动物群的分布规律,确定第四纪海侵期次、古地理变迁、新构造运动和区域地质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本文根据四十多个钻孔(包括三个渤海底质钻孔)的化石标本,并参考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微古组、地科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等单位的廿多个钻孔的鉴定成果,对渤海湾西岸第四纪海相及海陆过渡相介形虫化石群作如下分析,并针对有关问题做一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我国第四纪地质研究工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共有100多个单位的近千人从事第四纪地质研究工作,其中副研究员以上及相当职称的有近百人,他们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地质矿产部、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和国家海洋局等系统,现将主要单位简列如下.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心(青岛)、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河北省正定)、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地质研究所(北京)、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广州)、海洋地质综合研究大队(上海)、岩溶研究所(桂林)、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北京)、西安地质学院水工系(西安)、长春地质学院水工系(长春)、成都地质学院水工系(成都)、武汉地质学院地质系(武汉)、河北地质学院地质系(河北省宣化)等,各省(区、市)地质局所属的水文地质队和区测队等也有部分人员从事第四纪地质研究.  相似文献   

6.
南海北部大陆架海底沉积物物理性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物理(声学的、工程地质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方法,综合分析了沉积物结构特征和工程力学性质,研究了颗粒接触、堆垒、孔隙等现象与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沉积物声学物理参数和应力一应变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北部大陆架海底沉积物有6种结构类型,其中混合接触结构类型的沉积物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声速,浅层海底存在着高、低声速分层的中尺度结构。  相似文献   

7.
海底沉积物在应力-应变过程前后的微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自1925年太沙基提出的“蜂窝状结构”概念以来,有关土和沉积物微结构分类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1-3].高国瑞[4]则研究分析了我国沿海海相沉积物的微结构类型和工程性质,梁元博等[5]提出典型堆垒结构和颗粒孔隙取向的海洋沉积物微结构模式,卢博等[6-7]对南海海底沉积物微结构影响物理力学性质以及提出的微结构分类研究,丰富了我国海底沉积物结构和微结构的微区分析研究.本文试图通过沉积物在应力一应变过程中的微区变化特征分析研究,为海底工程地质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8.
第四纪地质涉及地球史上最后1.81Ma,对其地质过程的研究是环境地质学的基础。第四纪未固结沉积物提供的砂、砾石等建筑材料,耗量极大,被认为是现代文明最重要的矿物资源。第四纪沉积物的重要价值还在于:①大约70%的人口居住在海岸平原和洪积平原;②绝大多数土木工程(建筑、桥梁、公路、港口等)坐落在第四纪未固结沉积层之上;③农林业生产主要在第四纪沉积层和土壤上得以发展;④第四纪沉积常常形成大的含水层,为工业和民用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然而,在很长一个时期,第四纪地质被绝大多数巴西地质学家所忽视。1971年,巴西地质…  相似文献   

9.
地质矿产部于1988年5月26—29日在青岛市举行科研成果评审会,对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承担的部控“海南、西沙礁相第四纪地质研究”和“中国浅海及其相邻陆区第四纪层型剖面对比”两项科研成果进行评审.评委会由地矿部科技司总工程师王福庆高级工程师任主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赵一阳研究员、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邵时雄研究员和地矿部石油海洋地质局代表杨邦昕工程师任副主任,范德廉研究员等20多位有关专家受聘参加评审工作.评委会听取了两个课题组的成果汇报,进行了认真地评议.评委认为这次提交的两  相似文献   

10.
根据工程地质钻探资料,对舟山—岱山岛间西部海域第四纪沉积物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本海区第四纪海底土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高压缩性、抗剪强度低等特征.统计表明,物理指标之间、力学指标和物理指标之间因参数的不同,相关性和变异性具有明显的不同,且随着地层深度的变化,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异系数变化较明显.物理指标和力学...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及毗邻海域第四纪地质图”海区编图会议于1983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在上海召开.来自地质矿产部南海地质调查指挥部、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地质调查局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等八个单位的2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及毗邻海区第四纪地质图”主编、研究员张宗祜,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杨启伦在开幕式上讲了话,指出:编制“中国及毗邻海域第四纪地质图”对我国的地质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这次编图被列为地质矿产部重点科研项目.海区部分的编图又对整个图件的完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海区编图的完成打好基础.负责海区编图的南海地质调查指挥部、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个单位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编图工作进展及编图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会上还展示了30多幅图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土工实验分析,发现河北南堡-曹妃甸海域沉积物主要由淤泥、粉砂、黏土和粉土组成,约占总沉积物的85%,另含有少量的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细砂和中砂。综合归纳南堡-曹妃甸海域的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影响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差异性最突出的因素即海底地形地貌、潜在地质灾害分布,结合海底土质类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等条件,将研究区划为4个工程地质区,分别为近岸水下岸坡混合土工程地质区(Ⅰ)、侵蚀平原、洼地砂质土工程地质区(Ⅱ)、侵蚀洼地混合土工程地质区(Ⅲ)、陆架堆积平原细粒土工程地质区(Ⅳ)。通过海洋环境因素、灾害地质条件、地震活动性、海底土体稳定性等方面对各工程地质区进行海底稳定性评价,4个工程地质区的稳定性分别为Ⅰ区:不稳定区;Ⅱ区:较稳定区;Ⅲ区:较不稳定区;Ⅳ区:稳定区。研究成果对该地区的海底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前言     
作为地质学重要分支的第四纪地质学,近二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第四纪沉积物中包含着挽近地质时期许多重要事件的物质记录.查明这些事件的质和量的特征及其作用机制,不仅对了解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近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将为古地质过程的解释及地质历史的重建提供基础.其次,第四纪沉积物分布最广.第四纪的沉积作用和其它地质作用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第四纪地质学已经成为许多重要地质学分支,诸如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灾害地质学和砂矿地质学的基础,从而受到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陆架浅表大部分被巨厚的松散沉积物所覆盖 ,这里是海洋沉积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的共同研究领域。随着21世纪到来 ,以及新一轮以资源、环境和权益为目的的国土资源大调查的展开 ,对海洋第四纪地质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第四纪地质图是区域第四纪地质研究的高度综合概括 ,应该作为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重要成果图件之一。海洋地质所近年试编了1∶500000八滩镇幅第四纪地质图 ,范围120°~123°E,34°~36°N。图面内容包括沉积物成因类型及时代、底质类型、应用第四纪、附钻孔地层表等4部分。编图取得如下学术进展 :(1)对…  相似文献   

15.
前言     
我校海洋地质系的创建,可追溯到50年代末在青岛成立的山东地质学院,经30多年的风风雨雨,艰苦创业,特别是经历了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时期的迅速发展,目前海洋地质系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设有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勘探、海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理和旅游经济地理5个专业。其中海洋地质设有博士学位,地球物理勘探、海洋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设有硕士学位。这几个专业已成为我校海洋学科的一个特色,且具有理工兼顾的双重性质。  相似文献   

16.
《渤海地质》专著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是我国内海,通过渤海海峡与黄海相连.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在国家科委的领导和组织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地质研究室与其它单位一起,曾对渤海的表层地质地貌状况开始了调查,取得不少资料,同时开展了人工地震和重力试验性测量;随后又进行了几次系统的地质地貌和海底工程地质的调查研究.近几年又进行了海底第四纪地层的钻探取芯工作,为研究渤海的形成取得了重要的资料.本书是根据这些调查研究取得的资料,并参考有关单位研究成果而编写的.  相似文献   

17.
辽东半岛东部庄河海域分布有大量的人类工程活动设施,研究其工程地质特征和开发适宜性有助于提升海洋工程开发的安全和效率。利用海洋高精度地球物理调查、海底沉积物表层取样和历史工程地质数据收集等方法获取的各类调查数据,对庄河海域海岸带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调查资料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水深在11.5~15.6 m、坡度较小、海底地形较为平坦、存在4个连续声学反射界面;海底存在软弱土层、埋藏古洼地和埋藏古河道等不良地质因素。表层沉积物液塑限性质测试结果表明,研究区海底沉积物较为稳定,不需考虑软土的震陷问题。综合分析研究区各类地质影响因素,认为研究区各类环境指标较为稳定,适宜开展海洋工程开发活动,但是具体施工时需要重点考虑探测到的各类不良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18.
海底沉积物声学物理力学性质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Stoll、Hamilton等分别从理论和实测方面出发研究海底沉积物声学与物理力学性质关系,这两类研究都是将声学性质作为独立性质从沉积物的物理性质中提取出来,以两者作为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割裂了其内在统一性.本文不试图建立声学与物理力学性质的经验方程,而是综合考虑海底沉积物声学、物理力学性质,对南海大陆坡和人陆架沉积物进行聚类研究,分析南海海底沉积物共有的性质.研究表明聚类分析方法为海底沉积物性质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类手段,通过聚类,得出如下结论:(1)声速与孔隙度、密度等物理力学性质存在着明显的单调相关性,可以通过某些物理力学参数来预报沉积物的声速,同时可以通过测量沉积物声速反演沉积物的某些物理力学参数;(2)海底沉积物的声速和地文单元、沉积物的颗粒成份组成有关;(3)火陆坡黏土质粉砂、粉砂、砂质粉砂和大陆架粉砂、砂质粉砂、粉砂质砂的压缩波速依次增大,切变波速依次减小;(4)海底沉积物声学与物理力学性质聚类分析研究,可以作为海底沉积物的声学探测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陆架沉积是海洋地质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共同研究的对象.我国陆架海底沉积调查已有几十年历史,编制了大量底质类型图件,但却未能编制第四纪地质图.只是在近几年才开始尝试编制海底第四纪地质图.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利用底质调查资料编制第四纪地质图,其中主要涉及海洋地质学上的“残留沉积”,“现代沉积”在第四纪地质图上如何处理,陆架表层沉积物成因类型如何划分,沉积物地层时代如何确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珊瑚礁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为适应珊瑚岛礁工程建设的需求, 珊瑚礁研究得到较快发展.珊瑚礁是发育于热带海洋环境中由生物作用和地质作用共同形成的地质体, 是一种特殊的岩土介质类型.雷州半岛西南部珊瑚礁区无论在其物质组成还是发育环境上都具有独特性, 该区海洋水动力作用在珊瑚礁体不同部位强度不同, 具有明显的分带性, 是造礁珊瑚生态环境和碎屑沉积分带的主要原因, 它与珊瑚礁地貌分带、珊瑚礁工程性质相结合, 形成了珊瑚礁不同的岩体结构和工程地质分带.在分析了该区地质背景、岩体结构和工程地质分带等的基础上, 对雷州半岛西南部珊瑚礁区场地稳定性进行探讨, 为该区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