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充分利用四川盆地气候资源,建立优质的稻,油,果,菜,粮经作物“三高”农业示范区,从气候角度论证了建立“三高”农业区的适应性及其对策建议,以及以示范区农业稳定高产来带动全川的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
黄木公 《广东气象》1995,(1):30-31,28
生姜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作一年生栽培,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热带多雨森林区。以往连县只有零星种植,近年来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93年全县生姜种植面积达1000公顷,年产生姜17300多吨,产值达4150多万元。为充分利用山区气候资源,进一步做好发展当地“三高”农业的气象服务工作。本文从气候角度分析生姜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工生善生长发育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生姜在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气候条件下,在其物种形成的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喜温;怕高温不耐寒;喜明,怕强光;喜湿,怕旱怕涝的特点。1…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产是在自然的、多变的气候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过程,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与天气、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因而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掌握当地的天气、气候知识及天气、气候预报信息。气象部门本身就是个面向社会和公众的服务部门,气象为农业服务是气象服务的首要方面。建国50多年来,我省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相似文献   

4.
蒋斌  虞志通 《贵州气象》1997,21(3):32-34,22
1前言发展农业生产,离不开气象科技,只有顺应天时,充分了解本地的气候资源及其分布规律,才能更合理地确定农。林、牧等各业的发展比例,为促进大农业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气候资源分布特点,才能提供作物引种,合理布局及建立稳产高产耕作制度的科学依据;只有进行农业气候适应性的研究和论证,才能确定调整种植结构,选建生产基地,发展名。优。特产品等。本文通过近十年几个主要气象因子的统计,与前十年作了比较和分析,提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气候资源是农业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应该充分利用。2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5.
王玉衡 《内蒙古气象》1994,(2):26-26,34
哲盟棉花覆膜农业气象实用技术王玉衡(哲盟气象处)1前言哲盟棉花开发的目的是为适应当前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发展“三高”农业,特别是经济作物的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高产低收入、经济效益差的落后生产方式,为兴哲富民做贡献。按哲盟的自然气候特点,采用地膜覆盖增...  相似文献   

6.
气象卫星发展是国家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卫星资料在气象预报预测、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中充分应用是气象卫星发展的根本目的。文中回顾了2005—2015年我国气象卫星业务服务能力提升进展情况,并对气象卫星资料在数值预报、天气分析、气候与气候变化、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农业气象等领域应用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未来气象卫星技术发展和应用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气象科技兴农是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气象部门的共同任务,是全体气象工作者的共同使命”,新时期气象工作的新任务。全省气象工作者充分运用天气预报、农业气象、气候资源利用、人工影响天气、卫星遥感监测等高科技手段,紧紧抓住为领导层的决策服务和为广大农民服务两个重点,逐步形成了科技为依托,服务为基础,效益为重点,点面结合的工作特色,为全省粮食产量突破250亿公斤做出重要贡献。一领导重视、统一认识是做好科技兴农工作的基础气象科技兴农是气象部门发挥科技优势为农业服务的重要任务,对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达州气候》、《达州世纪气象灾异 (190 1— 2 0 0 0 )》是由达州市农业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廖祟明编写的两本气象科技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内容丰富 :《达州气候》是达州市的第一部气候专著 ,不仅重点介绍了建国以来达州的天气和气候特征、气候资源 (要素 )、气候区划、气象灾害、作物气象、气候变化、气候成因等 ,而且详细列出了建国以来发生的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影响和危害。《达州世纪气象灾异 (190 1— 2 0 0 0 )》则详细介绍了达州气象灾害综述和 190 1- 2 0 0 0年一百年逐年的重大灾害性异常性天气事件。2 用途广泛 :该书既…  相似文献   

9.
2006年度我院申请的“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控制技术研究”、“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灾害天气精细数值预报系统及短期气候集合预测研究”已分别于2006年10月9日和14日顺利通过了由科技部组织的可行性专家论证。“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控制技术研究”项目于2006年11月2日、“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和“灾害天气精细数值预报系统及短期气候集合预测研究”项目于11月9日分别由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组织完成了课题评审会。  相似文献   

10.
实施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程发展“两高一优”农业胡敬松(甘肃省气象局兰州730020)气象与农业的关系极为密切。农业生产在自然条件下作业,其发展不仅取决于农业自然资源及其利用效率,而且还依赖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我省气候资源丰富,但又是一个多气象灾害的省...  相似文献   

11.
陕西南北狭长,地势走向呈南北高、中间低,西部高、东部低;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处于我国东南湿润区向西北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气候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有利于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长。陕西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需求迫切,四大基地中的“渭北绿色果业基地”、“陕南现代中医药基地”,六大特色产业中的“果业”、“畜牧业”是为农服务的重点。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农民对气象科技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如何进一步加强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在气象科技为农业服务过程中,应搞好农业气象长,中,短期预报相结合,天气,农气和农业相结合,科研,业务和应用相结合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在充分重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实际服务经验,主要探讨了气象为农业服务的发展思路和途径方向。  相似文献   

13.
1《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欢迎下列来稿 1.1科技论文和其他科技稿件:与高原和山地密切相关的天气、气候、气候变化、生态与农业气象、大气物理与大气探测、国内外气象科技发展等方面的科技成果,包括研究论文、技术报告、综述等。  相似文献   

14.
《四川气象》2006,26(2):48-48
1《四川气象》欢迎下列来稿 1.1科技论文和其他科技稿件:天气、气候、农业气象、大气探测、卫星遥感、气象通信、人工影响天气、计算机应用、气象仪器、气象与各业、国内外气象动态、气象译文、气象科技服务、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论文、综述、气象业务总结报告等。  相似文献   

15.
王莘 《青海气象》2005,(1):9-12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用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总揽全局,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继续实施科技兴气象、拓展领域、人才强局战略,努力提高天气预警预报和气候预测预估水平,切实增强气象事业发展能力,努力开创气象事业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金秀大瑶山旅游气候资源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金秀县气象站资料,对金秀大瑶山旅游区的气候特征、旅游气候资源、影响旅游安全的重要天气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定量评估,旨在为全面、合理地开发利用金秀大瑶山旅游气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西瓜早熟气象系列化栽培技术”摘要赵凡衍,刘长民,赵惠丽(咸阳农业气象科研所咸阳·712034)(咸阳市气象局咸阳·712000)西瓜早熟气象系列化栽培技术优于一般早熟栽培技术。该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西瓜的生理生态特性与天气气候因素的匹配关系,解决了充分...  相似文献   

18.
1《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欢迎下列来稿1.1科技论文和其他科技稿件:与高原和山地密切相关的天气、气候、气候变化、生态与农业气象、大气物理与大气探测、国内外气象科技发展等方面的科技成果,包括研究论文、技术报告、综述等。  相似文献   

19.
1 引言有效地估计气候生产潜力,对于科学开发气候资源,变气候资源优势为农业生产优势,规范农作物布局,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粮食作物气候生产力研究成果已在评价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和调整种植业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  相似文献   

20.
安康地区位于陕西最南端,北靠秦岭,南依大巴山,汉江横贯其中,国土总面积2352924km‘,全区总人口289.28万人,耕地面积27万ha,林地面积28万ha,辖一市九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是陕西省贫困地区之一。在这样的环境中,该怎样发展气象产业呢?1走气象产业与农气服务一体化的新路子根据安康地区以服务农业为重点的特点,气象产业应当走与农气一体化的服务路子。要结合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搞好气候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在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防御对策的系列化服务上下功夫;在本区农业气候区划的基础上,认真搞好十年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