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全国第五届青少年地震科学夏令营烟台总营,于七月十九日在烟台开营,二十四日结束。来自全国十三个单位的二百余名优秀青少年,地震业余测报员参加了夏令营。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颙、科技监测司司长陈鑫连、处长王国治,山东省地震局局长秦国柱、烟台市副市长李皆荣等领导同志出席了开营式,并讲了话。 营期,营员们游览了烟台市,参观了烟台地震台、刘公岛中日甲午战争旧址,考查了红石山火山口,听取了马宗晋研完员的地震科普知识报告。营期,开展了地震科学小论文评选活动,还组织了海滨游泳活动。夏令营使营员们学到了知识,增长了,  相似文献   

2.
由国家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学会举办的、福建省地震局和福建地震学会具体组织的全国第六届青少年地震科学夏令营于1987年7月23—30日在福建省开展了话动。本文介绍了这次“开放型”的福建营活动以及内地和香港青少年对祖国一往深情等概况。  相似文献   

3.
全国第七届青少年地震科学夏令营于1988年7月23日在山西大同开营.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118名营员参加了夏令营.山西省副省长吴达才同志任名誉总营长,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颙任总营长;孙国学(山西省地震局局长)、王国治(中国地震学会科普委员会主任)、韩文(大同市副市长)、高葆珍(雁北行署副专员)、王文学(忻州行署副专员)任副总营长;陈运泰(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任总辅导员、张少泉(副研究员)、苏宗正(高级工程师)任辅导员;苗良田(副总工程师)任秘书长.营期,营员们游览了雕饰奇伟的云岗石窟、峻极神工的应县木塔、气势雄伟的华严古寺、巧夺天工的浑源悬空寺和绝塞名山——恒山、清凉胜境——五台山等名胜古迹;考察了大同火山和五台山地质、地貌;参观了大同中心地震台;聆听了地震科学知识讲座……,丰富的营期生活使营员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激发了对地震科学事业献身的志趣.7月29日在五台山举行了闭营式,营员们怀着依依惜别之情踏上归途.下图为营期活动拾萃.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地震局文件精神,今年第十七届全国青少年地震科普夏令营分别在昆明和井岗山举行。参加夏令营的营队有北京、福建、广州、内蒙、江苏等15个省市、自治区,约300人。新疆地震学会根据我区具体情况,组营参加了昆明营的活动,来自天山南北的11名各族青少年参加了在昆明举行的本世纪最后一届青少年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盛会。新疆营的代表在活动中不仅接受了防震减灾教育,参观了丽江地震遗址,而且广交了各地的朋友,相互交流了经验,体验了集体生活,受到一次极好的锻炼。在辅导老师的带领下,新疆营圆满完成了这次任务,并受到总…  相似文献   

5.
2004年7月30日至8月8日,中国地震学会与日本地震学会在日本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青少年赴日地震科技考察夏令营”活动。中国地震学会派出由张国民副理事长为团长、由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北、广西、四川、云南、甘肃、新疆、西藏等地的青少年共58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这次活动。  相似文献   

6.
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批准 ,由中国地震学会和台湾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共同组织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地球科学夏令营 ,于 2 0 0 1年 7月 3 1日~ 8月 1 8日在台湾和大陆分别举办。中国地震学会组织大陆 1 4个地区的 67位营员赴台湾参加了“台湾营”的活动 ;台湾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组织台湾的 1 6位营员与大陆的 1 1位营员参加了“大陆营”的活动。中国地震学会和台湾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的组织者经过精心策划和友好合作 ,在双方2 0 0 0年于北京成功举办首届海峡两岸地球科学夏令营的良好基础上 ,本届夏令营再次取得了圆满的成…  相似文献   

7.
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和1978年5月18日海城官屯6级地震,是继1969年7月18日渤海湾7.4级强震后,沿郯城—庐江深断裂地震活动带朝北东方向移动到辽东半岛西北缘的又一次大陆强震活动,在此对海城地区地震地质背景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8.
1992年7月份在首都圈地区(38.5°—41.0°N,113.0°—120.0°E)范围内,共发生 M_L≥2.0地震9次,其中小于等于2.5级地震7次,震级最大为7月22日宁河 M_L4.9地震,活动水平相对偏低(见下表)。  相似文献   

9.
1992年7—12月在全国范围内共发生 M_S>4.5级地震21次,其中4.5—4.9级地震7次,5.0—5.9级地震10次,大于6的地震4次。大陆地区仅发生6级地震1次,即1992年7月30日西藏尼木发生的 M_S6.5地震。地震活动总体水平持续偏低(见下表)。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菲两国政府科学技术合作第六次会议议定书,国家地震局地震考察小组一行四人于1984年7月10日—24日考察访问了菲律宾。本文概述了考察组在菲的主要考察活动、菲律宾的地震和火山活动、观测和研究体制、地震观测和研究以及火山的监测预报研究等情况。  相似文献   

11.
华北(33°—42°N,111°—125°E)范围内,1992年7月份共发生8次M_L≥3.0地震,其中最大的一次事件是1992年7月22日的宁河M_L4.9地震。本月地震活动强度比上月有所增强,但主要属于唐山余震区的起伏活动,请见下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四川省汶川县8.0级地震前给出的趋势异常,即中国大陆M≥7.7级地震活动成组性和苏门答腊—中蒙交界地区M≥7.7级地震震中南北往返迁移等。文中根据中国大陆M≥7.7级地震活动成组性特点,指出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的发生可能标志着自2001年至今形成的M≥7.7级地震活动组结束。但是,中国大陆未来3年有发生7级地震的可能。鉴于特定区内的地震活动特点,文中指出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5.1级地震可能是华北地区未来发生大震的震兆。  相似文献   

13.
1 河北省地震活动概况据河北省地震台网测定,1992年1月1日至12月30日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共发生地震1863次,其中M_L<2.0级地震1606次,2.0—2.9级231次,3.0—3.9级15次,M_L≥4.0级地震3次,最大地震为7月22日宁河(39°17′N,117°56′E)M_L≥4.9级,河北省M_L≥3.0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地震学会和甘肃省地震局联合举办的“中国 8级大震研究及防震减灾学术讨论会”将于 2 0 0 1年 6月 2 5~ 2 7日在兰州市召开。会议活动安排有 1大会报告 ;2专题报告 ;3学术论文报告分组讨论会 ;4会后考察。会后考察为2个路线。 1线 :兰州—海原—古浪—敦煌 (6月2 8日~ 7月 3日 ) ;2线 :兰州—天水 (6月 2 8日~ 7月 1日 )。欲参会者请与中国地震学会有关专业委员会联系中国8级大震研究及防震减灾学术讨论会将于2001年6月25~27日在兰州召开@董泰  相似文献   

15.
一般情况1989年6月末,在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有震群发生的日本伊豆半岛以东近海,继5月下旬持续约3周的震群之后,又出现了频繁的震群活动。从6月30日到7月11日凌晨,地震总数超过21000次,其中有感地震464次,最大震级5.5(7月9日,两次),其次还有一次5.3(7月7日),一次4.9(7月5日),一次4.7(7月7日),震源深度5—10公里,最高烈度(静冈县伊东市)为日本气象厅烈度标度的5度,属近10年来最大的震群。在近一个月  相似文献   

16.
地震震级是监视、研究和预报地震的主要地震参数之一。震级的精确程度直接关系到地震研究工作的质量。在地震震级测定工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不少问题;就烟台台网而言,同一地震不同台站所测震级有很大出入,最大相差可达一级。即使同一台站对于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地震所测震级也有偏高或偏低的现象。为了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和寻求解决的办法,本文就1979年7月以来烟台台网(烟台、莱阳、长岛、蓬  相似文献   

17.
陈有发  陶淑芬 《地震研究》1993,16(2):217-218
本文研究了1966—1976年间华北断块区地震幕活动与大华北地区1960年2月—1977年1月气温异常时空演化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华北地区1960年2月(增温)和1971年1月(降温)以及1975年9月和1976年2月(增温)的气温增温—降温过程与地震幕活动开始和结束时间相关联;2.气温异常时间与范围之间以及它们与地震能量之间有较高的可信度;3.1960年2月—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时的16.5年可按0.618~N划分18个时段,地震幕中单个地震及天气增温的时间恰好位于某几个时段中。  相似文献   

18.
2017年3月3日长岛发生M3.9地震,震源深度10km.此后,震中出现密集小震活动,并持续至今,形成显著地震序列.该序列的发生使得长岛窗继2015年7月、2016年2月后再次出现开窗活动.此次地震序列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大竹岛—威海北断层,呈NWW—SEE方向分布,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9~13km.对长岛M3.9地震序列进行了地震活动性研究.通过对本次长岛窗频次、蠕变、地震参数特征及序列机理与发震构造的分析推测出长岛震群为前兆震群.  相似文献   

19.
岫岩MS5.4地震前烟台形变异常特征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杰  李希亮  刘瑞峰  范军  赵小贺 《地震》2006,26(3):71-78
运用直接调和分析和速率合成方法对岫岩地震前后烟台形变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岫岩5.4级地震前,烟台地区形变观测资料出现了短临前兆异常,此次异常很可能是岫岩发震断层活动引起了相关的蓬莱-威海断裂活动,最终导致区域应力场增强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2003年7月21日、10月16日在云南省大姚县先后发生了6.2、6.1级地震。7月21日6.2级地震造成16人死亡、72人重伤、515人轻伤;直接经济总损失59190万元(云南省地震局,大姚6.2级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报告,2003年7月29日)。10月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