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广东省大宝山斑岩型铜矿床勘查突破及其区域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替资源勘查是广东省大宝山铜多金属矿近十五年的主题之一。本文在介绍矿床地质的基础上,回顾了大宝山英安斑岩中斑岩型铜矿的发现过程。陡倾细脉状石英硫化物是大宝山斑岩型铜矿的主要矿化形式,脉体倾向290°~310°,倾角65°~75°,脉幅主要为0. 5~10mm,脉频平均约22条/m。通过查明英安斑岩与铜多金属矿化之间的关系,将勘探线方向调整为120°,钻孔尽可能大角度穿切石英硫化物脉体,成为斑岩型铜矿勘查取得突破的关键。大宝山英安斑岩墙是早侏罗世晚期(175Ma前后)沿大宝山逆冲推覆构造侵位的浅成岩,铜硫多金属矿化与之相关。铜矿化强度与(黄铁)绢英岩化、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关系十分密切,蚀变分带较为发育,是特殊类型的斑岩铜矿。铜矿化品位主要为0. 10%~0. 60%,平均品位0. 43%。250m高程以上的大宝山英安斑岩墙中,初步估算新增铜资源量可达大型规模,深部依然是其找矿主攻方向。在粤北—赣南地区,加强与英安斑岩相关的铜、铅、锌、金、银等多金属找矿勘查工作,有望在该区落实一个北东向斑岩型铜多金属成矿带。  相似文献   

2.
木龙沟—黄龙铺地区已探明小型—大型钼—铼—稀土矿床20多处。矿床成因类型有斑岩型、斑岩—矽卡岩型、矽卡岩化爆破角砾岩型和碳酸岩脉型四种。钼潜在资源量298万吨,已探明约76.24万吨;伴生铼潜在资源量644 t,已知约367.37 t;稀土潜在资源量为872万吨,已探明约95.31万吨。有钼就有铼。矽卡岩型和碳酸岩脉型钼矿较斑岩型钼矿富铼。2H1+3R型辉钼矿较2H1辉钼矿富铼。稀土主要产于碳酸岩脉型钼矿中,或为独立脉状。  相似文献   

3.
<正>兴蒙造山带东段是仅次与秦岭-大别钼矿带的世界第二大钼成矿区,区内发育了包括在中国规模最大的钼矿床-岔路口斑岩钼矿(钼金属量246万吨)在内的50余个矿床(点),其钼资源量约占中国钼资源量的30%,并且是最重要的铅、锌、银产地之一(Zeng等,2012,2013)。兴蒙造山带东段钼矿床类型包括斑岩型、石英脉型、  相似文献   

4.
<正>广东大宝山钼钨多金属矿床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沙溪镇,是一个大型的钼钨多金属矿床。矿区内的主要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及斑岩型钨钼矿床、层状及脉状铜铅锌硫化物矿床以及风化淋滤型的褐铁矿矿床(刘莎,王春龙等,2012)。该矿床是华南地区重要的铜、铅、锌、硫产地,也是国内著名的钼钨矿床(刘孝善,周顺之等,1985),前人对于大宝山钨钼多金属矿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是在其成矿的区域地质条件、成矿机理以及成矿模式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刘孝善,周顺之等,1985;刘姤群等,  相似文献   

5.
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矿床历史悠久,矿种众多,是华南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之一。以大宝山斑岩型钼矿为研究对象,对以往的地质勘探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并运用三维地质建模方法,构建了钼矿床的矿体模型和品位-吨位模型,从可视化角度立体分析钼矿体的空间形态和展布,为进一步开展综合信息三维预测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中国钼矿主要矿集区及其资源潜力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钼矿是中国的优势矿种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分布。矿床成因类型以斑岩型、矽卡岩型和热液脉型为主,成矿时代以中生代和新生代为主。新世纪,随着科技进步,钼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带动了中国钼矿的勘探和开采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找矿新突破,特别是在非传统的钼矿产区发现了许多大型和超大型钼矿,使中国钼矿资源量有了大的突破,基本上改变了过去"南钨北钼"的原有格局。本文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钼矿资源特点,并综合考虑岩浆、构造、地层、流体、成矿时代等因素,初步将中国钼矿划分为17个大的矿床集中区(矿集区),简单介绍了矿集区的基本地质特征和成矿特征,给出了几个最重要矿集区的区域成矿模式,同时根据已有资料和找矿新进展,对主要钼矿矿集区进行了资源潜力分析,并对中国钼矿找矿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东秦岭钼矿床及其深部构造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秦岭地区分布14个大型、中、小型的钼矿床,构成了长200 km、宽20 km的巨量钼矿化集中区.根据对钼矿床特征分析,矿床形成在燕山期活动的中酸性小岩体内部、接触带和外围,岩石类型主要有花岗斑岩和石英二长岩,它们具有较高的酸、碱和钾含量特征.主要的矿床类型有:①斑岩型钼矿;②斑岩-夕卡岩型钼矿;③夕卡岩型钼矿;④爆破角砾岩型钼矿;⑤热液脉型钼矿.尽管这些矿床类型不同,但是他们都与花岗斑岩的活动有关,深部格子状构造控制了一系列中酸性花岗岩浆的侵位和构造-岩浆-流体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8.
东昆仑之祁漫塔格成矿带是一个多金属多类型矿产富集带,是我国新的十大找矿资源潜力地之一.近年来,此带中的斑岩型铜钼矿找矿取得了新突破,成为本区找矿工作的一个新亮点.位于祁漫塔格成矿带东侧之骆驼峰地区有大量的物化探异常,已发现了斑岩型铜钼矿、夕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及热液脉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共同构成了斑岩型铜钼矿的岩浆热液成矿系列.通过总结区域及骆驼峰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分析斑岩型铜钼矿找矿前景,认为该区具有形成斑岩型铜钼矿的良好条件,加大找矿工作力度有望取得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9.
重点论述了灵宝钼矿资源的主要分布范围、地层构造、成矿类型、地质条件及成矿地质背景;境内已发现了南、北两个区域成矿带,有斑岩和脉岩型两种矿化类型,发现了6处钼矿点及与其伴生的多金属矿床;矿石类型以浸染状为主,品位变化较大,矿体主要受岩株或岩脉所控制.对目前灵宝钼矿资源开发现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今后钼矿资源的综合勘查和开发方向提出了建议,证明了在灵宝地区具有进一步寻找钼矿资源的较好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东秦岭钼矿床及其深部构造制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东秦岭地区分布14个大型、中、小型的钼矿床,构成了长200km、宽20km的巨量钼矿化集中区。根据对钼矿床特征分析,矿床形成在燕山期活动的中酸性小岩体内部、接触带和外围,岩石类型主要有花岗斑岩和石英二长岩,它们具有较高的酸、碱和钾含量特征。主要的矿床类型有:①斑岩型钼矿;②斑岩.夕卡岩型钼矿;③夕卡岩型钼矿;④爆破角砾岩型钼矿;⑤热液脉型钼矿。尽管这些矿床类型不同,但是他们都与花岗斑岩的活动有关,深部格子状构造控制了一系列中酸性花岗岩浆的侵位和构造-岩浆-流体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