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一、引言位于我国南沙群岛的南部海区,是我国气象资料最缺乏的海区,在这一海区内,不但没有普通气象观测站,而且离周围国外陆地气象观测站距离远。在国内,有关这一海区水文气象方面的专业调查资料,以及用实地调查资料进行专门的分析研究,乞今甚少。多年来,主要靠为数极少的船舶气象报来填补这一海区的空白,为这一海区的天气预报提供依据。近年来,国内对这一海区的定时天气预报和许多气象学者对这一海区的研究有所注意,由于资料和时间的连续性都缺乏,因而对天气预报和研究带来一定困难。现将我所“实验3”号船在  相似文献   
2.
克停哈尔铜锌矿床是近年来在东昆仑造山带西段新发现的一处矿床,并且在隐爆角砾岩中发现了锌矿体,为查明隐爆角砾岩成因及与成矿的关系,对隐爆角砾岩进行了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的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w(SiO_2)为64.13%~66.54%,w(Al_2O_3)为14.55%~15.59%,w(Na_2O+K_2O)为6.29%~7.24%,K_2O/Na_2O比值为0.87~1.17,A/CNK比值为0.971~1.121,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稀土元素总量中等,轻稀土元素富集,中等负铕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活泼不相容元素(Th)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Ti、P、HREE),总体反映具壳源为主的花岗岩特征,形成于碰撞造山晚期并开始向陆内造山伸展环境转变,至少存在2期爆破3期成矿,第二期爆破是铅锌矿的主要成矿期。  相似文献   
3.
骆驼峰铜钼矿床是祁漫塔格成矿带新发现的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片麻岩类;岩浆岩以印支期花岗闪长岩类为主,花岗闪长岩为区内主要含矿岩性;构造以北东向张性断裂为主,为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区内地表及外围矿体以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为主,深部矿体以斑岩型钼矿为主,总体形成以含钼斑岩体为中心的斑岩型钼矿,外围为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的岩浆热液成矿系列,从地表向深部总体具绿泥石化—钾化—硅化+绢英岩化的矿化蚀变分带特征,初步建立了“上铜下钼”的成矿模式,今后的找矿思路是加强对斑岩体时空分布、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对比的研究,进一步建立找矿模型,为祁漫塔格地区乃至东昆仑地区铜钼多金属矿床的找矿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境内环绕柴达木盆地周边的金矿床十分发育,是中国金矿的重要产地,素有“金腰带”之称。通过对“青海金腰带”的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青海“金腰带”的形成主要受两期造山作用控制。加里东期—华力西期,柴达木陆块向北与欧龙布鲁克陆块碰撞,导致原特提斯洋发生闭合,形成柴北缘滩间山金矿田和赛坝沟金矿床;印支期,巴颜喀拉陆块向北与东昆仑陆块碰撞,导致古特提斯洋发生闭合,形成五龙沟、大场、沟里金矿田和满丈岗金矿床。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笔者提出该地区金矿床的形成与壳幔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幔源物质对金矿床的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均具有重要贡献,主要金矿床的时空分布也与基性–超基性岩相关。因此,基性–超基性岩发育的位置是在该地区寻找造山型金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5.
海洋科学考察受海洋水文气象条件的影响密切相关,气象人员现场提供中短期水文气象预报,是安全航行和完成任务的重要条件。因此,认真分析天气,提高预报质量,随时掌握有利时机,使考察工作收到明显效果。正是本文提供的预报实践。  相似文献   
6.
东昆仑之祁漫塔格成矿带是一个多金属多类型矿产富集带,是我国新的十大找矿资源潜力地之一.近年来,此带中的斑岩型铜钼矿找矿取得了新突破,成为本区找矿工作的一个新亮点.位于祁漫塔格成矿带东侧之骆驼峰地区有大量的物化探异常,已发现了斑岩型铜钼矿、夕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及热液脉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共同构成了斑岩型铜钼矿的岩浆热液成矿系列.通过总结区域及骆驼峰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分析斑岩型铜钼矿找矿前景,认为该区具有形成斑岩型铜钼矿的良好条件,加大找矿工作力度有望取得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7.
林贵 《气象》1988,14(10):29-31
本文根据1984年以来每年夏季对南沙群岛南部海区的考察和连续实测的水文气象资料,参阅台风年鉴、有关气候图集等,概述了曾母暗沙的气候概况。对开展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和区域性海洋天气预报及舰船在这一海区连续作业都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