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关于电子地图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地图(或GIS)人机交互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GIS人机交互界面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而且向着人性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尽管目前大多数的电子地图或GIS软件在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某些方面(如文件、视图的操作等)趋于相同,但GIS软件的人机交互界面仍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人机界面设计标准,这也就导致了软件人机交互界面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给工作和交流带来很多不便。本文在分析研究电子地图的交互界面设计研究现状、界面设计影响因素、人机界面类型等基本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以地图为中心(Map-Centered)的多媒体电子地图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原则。依此原则提出以地图为中心的电子交互界面的设计方法,该方法是以地图为核心,地图在多媒体电子地图中扮演着人机交互界面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电子地图是传统纸质地图的模拟与发展,是可交互的多功能的可视化集成地图,可以直观、生动、形象地表达地理要素实体。本文从电子地图的定义、特点及制作流程入手,介绍电子地图的可视化设计表达,给出一些电子地图的可视化表达的原则与经验。  相似文献   

3.
多媒体电子地图设计的艺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图产品本身就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体,作为地图产品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多媒体电子地图对艺术性的要求更高。本文介绍了艺术应用在多媒体电子地图设计中的重要性,从地图界面的构图、音乐和交互技术等方面探讨艺术应用的问题,并提出了艺术应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多媒体电子地图的信息传递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将多媒体技术引入电子地图的编制,为空间信息可视化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表达方式,同时也对地图信息的传递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多媒体电子地图实现了制图者和用图者之间的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交互,从而使地图设计更具有用户化的特点;而且多媒体电子地图可以提供查询、量算、统计、分析等手段用以挖掘数据间的关联性和发展趋势,加强地图的社会功能。在多媒体电子地图(集)的设计中,应根据地图(集)编制的目的和用户类别确定地图(集)系统的信息总体流向,用一系列的节点(热区)和不同类型的链接来组织地图(集)的信息流程,将地图(集)的主要信息有重点、有层次地传递给地图的用户。  相似文献   

5.
图标是地图可视化系统中交互功能符号化的主要形式,图标设计是地图可视化系统符号设计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普通软件界面中图标类型的总结和常见问题的分析,认为能否最大限度地缩短认知距离是图标设计成败的关键。最后,提出了在地图可视化系统中进行图标设计时应采取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并给出了图标设计实现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文件在丰富地图集内容、增强交互性与表现力的同时往往影响了地图集对用户操作的响应速度,并且已经成为多媒体电子地图集开发中的瓶颈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多媒体电子地图集操作速度的各种因素,然后以《福建省生态环境多媒体电子地图集》的数据组织方法、系统结构、操作功能、地图界面和多媒体要素设计为例,说明如何设计并实现对用户操作快速响应的多媒体电子地图集。  相似文献   

7.
地图可视化系统中交互功能的图标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标是地图可视化系统中交互功能符号化的主要形式,图标设计是地图可视化系统符号设计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普通软件界面中图标类型的总结和常见问题的分析,认为能否最大限度地缩短认知距离是图标设计成败的关键.最后,提出了在地图可视化系统中进行图标设计时应采取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并给出了图标设计实现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8.
地图可视化系统用户界面是实现用户和地图可视化系统交互的关键环节,但对这一情况目前地图学界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首先拓宽用户界面的概念并介绍了地图可视化系统用户界面元素,通过分析现有地图可视化系统用户界面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基于认知规律的地图可视化系统用户界面设计原则,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9.
图标是地图可视化系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标设计是实现用户和地图可视化系统交互的关键环节,但对这一情况目前地图学界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文中阐述了图标在普通软件中的应用、作用以及用户如何去认知图标,并对地图可视化系统中图标设计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地图可视化系统中图标设计的一般原则,并给出了图标设计实现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0.
现时的电子地图与以往的相比,可以说是品种繁多、技术成熟、界面精美,而且正在向3D地图的方向迈进。电子地图除功能表现出灵活性、多样性以外,图上信息获取的方式也更加人性化,因此,电子地图的界面设计要在强化原有视觉效果的基础上,力求以更强的视觉冲击来提高电子地图的表现力。为此获取真实的用户体验数据是有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从使用者对地图界面及其要素的视觉感受特点出发,通过物理—心理—生理学的方法对电子地图界面怎样设计才能为使用者所接受的问题进行实验研究,改进地图界面的设计方法,是实验系统设计和制作的实际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1.
Digital "softcopy" maps are becoming the norm—replacing static paper maps in applications from wayfinding to scientific research. As a result, the design of interface tools that allow users to manipulate map parameters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is likely to become as fundamental to cartography as the design of maps themselves. This article presents some principles for the design of interfaces to geo-referenced data. These principles are summarized in a hierarchical approach to interface design with conceptual, operational, and implementational levels. This hierarchical approach leads designers from questions about the goals of the system and the users of that system to the creation of tools to accomplish those goals and interface controls that allow effective interaction with the tools. The article goes on to describe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principles to a prototype geographic visualization system designed for exploration of spatial data sets and visualization of reliability of both data and data abstractions associated with environmental change. The prototype involves a synthesis of concepts and methods derived from cartography, scientific visualization, and 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 into a system for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and 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相似文献   

12.
网络地图人性化界面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郑束蕾  陈毓芬 《测绘学院学报》2005,22(4):300-303,306
目前网络地图发展迅猛,但界面设计缺少理论指导,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文中首先研究了网络地图的特点和界面内容,对目前网络地图界面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归纳.接着提出了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一般性网络地图界面设计原则.最后,对网络地图的用户层次进行分类,举例说明上述设计原则在人性化网络地图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曹亚妮  江南  张薇  王驹 《测绘科学》2010,35(2):24-26
电子地图符号测试系统对提高电子地图符号的信息传输效率,与用户达成认知的一致性、准确性,促进电子地图符号的发展等都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分析了现有电子地图符号测试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可用性理论在电子地图符号测试系统中的应用。最后,分别从功能设计、界面设计、测试项目设计、测试环境设计等四个方面研究了电子地图符号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法,并用VC++语言对其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14.
Web环境下SVG地图浏览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SVG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基于XML的用于描述矢量图形、图像的标准规范,该规范的制定对网上矢量地图数据的共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SVG的矢量地图十分有利于地理空间数据的传播。文中首先分析了目前Web环境下矢量地图发布存在的问题,之后介绍了SVG的有关情况,最后基于Adobe的SVG Vie—wer2.0设计并实现了一个SVG地图浏览器,着重研究了3个问题,即矢量地图数据在SVG文档中的组织与编码,地图浏览器界面的设计以及若干地图操作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基于GPS与GIS集成的车辆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基于GPS与GIS集成的车辆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探讨了导航系统中电子地图的空间数据组织 ,提出了GPS信号与GIS路网数据匹配、快速的邮路选择、最佳路径选择、地图随驾驶方向快速实时旋转技术及语音提示、语音识别技术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任忠斌  孙庆珍 《测绘科学》2010,35(2):145-146
针对多媒体电子地图集界面设计中可用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入了可用性理论对多媒体电子地图集界面设计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在研究中首先介绍了可用性及其在电子地图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影响多媒体电子地图集界面设计的因素,然后运用可用性实验的方法找出了多媒体电子地图集在界面布局、色彩设计和工具图标方面出现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本研究为多媒体电子地图集界面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A research agenda is presented which addresses the current role and potential of map displays. By considering the geospatial data used in visualization, the form and design of maps, the purposes for which map displays are created, the nature of the map user community, and the technology employed to visualize geospatial data, a thorough overview of the nature of cartographic visualization is given. Under the same themes, and sourced in cartographic tradition, cartographic practice and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ies, a series of possible research avenues are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t links between representation and the user interface, map user cognition and the geospatial database are stressed.  相似文献   

18.
王美珍  沈婕  龙毅 《测绘科学》2007,32(5):130-131,120
在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发的声图系统下,围绕"建设银行网点分布"这一主题,采用超媒体数据模型,设计和实现了南京建设银行网点分布超媒体电子地图。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子地图的整体框架设计、模型设计、界面设计、功能设计和符号设计方法,以及超媒体电子地图的实现方法,最后总结其特点并对超媒体电子地图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The Cartographic journal》2013,50(3):218-233
Abstract

This study uses cartometric techniques to reveal cartographic design considerations operative in Frank H. Galbraith’s 1897 railway mail service training maps. Galbraith’s maps make extensive use of humorous cartouches intended to serve as mnemonic devices for learning railway mail service routes. Poisson and quadrat point pattern analyses are performed on all eight maps in the serie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mimetic symbols are clustered along the railway mail routes or dispersed throughout the mapped spaces to achieve better graphic balance. Evidence overwhelmingly indicates that the placement of the mnemonic symbols was primarily driven by design considerations. The study therefore proves that it is possible to use cartometric techniques to deconstruct the map document to determine the cartographic design principles operative during the map's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