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农业生态地质调查内容与方法--以河北平原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区域农业生态地质调查,是我国建设可持续农业及农村经济、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保证。区域农业生态地质调查要以关键带的地质环境演化和对农业的影响来划分并确定调查的时段和重点,深部以编为主,浅部以验证调查为主;总体上为网膜控制,灰度界线,其工作精度由下部至上部逐步提高。以河北平原为例,划分了4个层段:地表层段,为调查重点,作为综合成果的主体;全新统上段和全新统层段,分别以洛阳铲和浅钻验证调查为主;第四系层段,开发已有资料,以编为主。综合性调查成果的主图及图例表反映调查区域的农业生态地质条件,镶图及辅表反映调查区域的农业生态地质工程区划等,剖面图辅助揭示区域农业生态地质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2.
李运怀  彭苗枝  杨潘 《城市地质》2021,16(3):241-247
桐城作为合肥经济圈成员之一、长江经济协作区腹地,地质资源丰富,地质环境复杂,城市地质资源与城市地质环境统筹协调发展是城市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查明桐城市地质资源、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结合地方发展建设需求,按照均衡桐城市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综合统筹桐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思路,将桐城市划分生态保护区、特色农业区和工程建设区,并提出地质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生态保护区以保护为主,建议发展桐城小花等特色农业,合理开发地质遗迹与矿产资源;特色农业区以农业生产为主,对湿地资源开展保护;工程建设区是桐城市城镇和工程建设最适宜区.  相似文献   

3.
矿山环境调查评价与综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进德  马军 《西北地质》2003,36(C00):168-171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矿山环境基本状况,分析了当前矿山环境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指出了矿山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综合研究工作的总体思路,主要阐述了矿山环境调查、评价与综合研究的工作重点.包括组织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专题研究、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项目工作进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庆华 《中国地质》2004,31(Z1):30-39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开展的,旨在服务于浙江农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应用性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项目开展以来,通过土壤地球化学、农业地质背景、浅层地下水、农产品安全现状、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主要特色农产品立地地质背景及海岸带地质环境的调查研究,在农业生态地质填图与土壤地质分类、农产品安全现状评价、名特优农产品适生地质环境建模、土壤元素时空演变、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迁移富集机理、污染元素同位素示踪技术应用、多参数综合地球化学制图方法及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和三维显示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相似文献   

5.
区域地质调查中农业生态地质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山东临淄城幅、青州市幅及河北龙华镇幅、流常幅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开发农业生态地质研究,总结出应主要从基础地质调查、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水文地质调查3个方面与农业生态结合。基础地质地貌条件控制着农业的布局、土壤的地球化学背景,且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营养元素含量等;其中水文地质特征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河北元氏丘陵山区农业生态地质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态地质类型是农业生态地质调查研究综合性成果之一,是其调查填图的基本单位,利用把地质环境与农业生态作为一整体系统的思路,确定了农业生态地质类型划分的原则;整体系统中的主导因素,地上农业生态质量差异和宏观识别特征明显,研究区区有农业生态地质类3个、型16个,而且不同类型上农业生态质量特征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江苏农业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10年来,江苏已开展并完成了大量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现代农业地质环境调查研究方面的丰富资料。本文通过对江苏农业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的有关资料分析比较,总结了江苏农业地质环境调查研究深入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探讨了江苏进一步开展农业地质环境环境调查研究的有利因素及主攻方向,指明了今后工作的前景,认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特色农产品产地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水土地质环境监测网建设等应作为江苏农业地质环境调查研究近期主要成果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生态地质调查以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为基础,查明调查区生态地质现状和主要生态地质问题,研究生态环境与地质条件之间的联系,并开展生态地质综合评价。笔者利用在大凉山区和三峡库区生态地质调查的探索经验,总结了西南山区生态地质调查与评价思路和技术方法,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地质条件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基础和孕育环境,地质条件通过制约土壤、水文、地形地貌、动力作用、地质灾害等生态地质条件,而制约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环境发展差异。(2)西南山区成土母质主要是下伏基岩原地风化或风化后近距离迁移形成的,存在明显的岩石-土壤-植被物质传导链条,地质条件是制约该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3)对地质建造和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的分析和研究,是在该地区进行生态地质调查的基础。(4)提出了西南山区生态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工作思路、工作内容、技术路线和主要技术方法。该成果可为西南山区开展生态地质调查提供借鉴案例,同时对生态地质学科的建设和全国生态地质调查方法体系的建立也具有一定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业地质研究进展及主要研究问题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回顾国内外农业地质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地质和农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我国当前农业地质的六项主要任务,即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地区性农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发展规划、污染土壤的修复机制和修复技术研究、区域农业地质环境改造利用与农业生态地质工程、地质体有用性的发掘和合理开发利用等。最后,指出了农业地质的学科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地质在大农业中的应用实践和潜在的应用需求进行综合分析与讨论,为农业地质的发展展现出广阔的前景,就地质与大农业的结合提供了事实和理论依据,并以此归结出农地结合( 即地质应用于农业) 的主要领域及其相应的农业地质工作、研究内容和相关学科。  相似文献   

11.
自2004年以来,丽水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立足于生态资源的优势与环境保护,着力实施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林业、生态城市、生态旅游、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安全等八项工程,随着生态市建设的全面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项经济建设与地质工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矿产地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工程地质等基础地质工作在提供矿产资源保障、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城镇化进程、重大工程选址选线等方面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服务和支撑;  相似文献   

12.
生态地质(学)是研究生态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的科学。通过“承德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综合地质调查”项目的实践,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山区、基于地质建造的生态地质调查思路和技术方法框架。按照全域背景(基准)调查—重点小流域调查—生态关键带解剖3个层次开展工作,逐步深化对承德市生态地质特征和作用规律的认知。通过全域1:25万地质建造分析与编(填)图,查明生态地质背景,划分生态地质单元,快速筛选生态资源优势区和生态环境问题区;针对筛选出的生态资源优势区和生态环境问题区,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重点区1:5万调查,以查明优势资源特征,评价生态环境风险;开展重要地质建造典型生态关键带1:1万调查与研究,揭示生态地质系统三维结构特征和相互作用机理,为综合监测和生态系统演变趋势预测提供依据。构建了生态地质调查“需求—调查—转化”体系框架,依据生态地质调查成果,为承德市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修复,提出了相应的地学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华南西部滨海湿地调查及主要成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遥感、单波束测量、地质取样、海水取样、钻探、地下水采集与监测等多种调查手段及工作方法,首次在我国华南西部开展1∶10万滨海湿地地质调查与生态环境评价工作,对滨海湿地类型及分布、滨海海域地形地貌、沉积物环境质量、海水环境质量、生态地质演化、地下水化学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项目系统查明了该区滨海湿地类型、分布、生态环境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湿地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构建了华南西部滨海湿地地质调查技术方法体系和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提出了滨海湿地保护和恢复的建议,为后续我国南方滨海湿地调查提供了示范。  相似文献   

14.
对黄河下游第四系覆盖区的综合地质调查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点。根据该地区的地质情况,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土地资源调查、基础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调查、农业地质区划、农用矿产调查、水工环地质调查、旅游地质及城市地质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要力争解决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与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建立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的综合体系,为黄河下游第四系覆盖区工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历时两年的安宁河流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在阐述安宁河流域生态地质环境开发与保护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态地质环境对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开展了生态地质环境综合开发与保护区划及其开发模式分析,最后提出了生态地质环境综合开发与保护的基本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洪波  肖桂珍 《西北地质》2003,36(C00):130-133
本文主要叙述了环境影响评估的目的任务、评估思路、工作方法以及矿山环境生态恢复治理等。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工作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行政监督管理工作相结合,也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变为矿山企业保护环境、防治地质灾害、实施生态恢复与治理,建设“绿色矿山”的自觉行动,促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17.
《地质通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的地质学综合性学术月刊,力求及时全面报道地质调查、地质科研和相关领域中基础性、前沿性、交叉性的调查研究成果,以及地学应用基础研究、技术方法应用等方面的创新性成果,要求文章能够引起读者的广泛兴趣并注重成果资料的第一手研究。本刊涵盖的主要专业领域及学科内容包括:基础地质、经济地质、海洋地质、能源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地质调查信息,也包括若干边缘学科、综合学科,如地球系统科学、地球物质科学、生态环境地质学、地球化学生态…  相似文献   

18.
《地质通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的地质学综合性学术月刊,力求及时全面报道地质调查、地质科研和相关领域中基础性、前沿性、交叉性的调查研究成果,以及地学应用基础研究、技术方法应用等方面的创新性成果,要求文章能够引起读者的广泛兴趣并注重成果资料的第一手研究。本刊涵盖的主要专业领域及学科内容包括:基础地质、经济地质、海洋地质、能源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地质调查信息,也包括若干边缘学科、综合学科,如地球系统科学、地球物质科学、生态环境地质学、地球化学生态…  相似文献   

19.
鲁西北覆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方法与技术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促进鲁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查清该区生态地球化学环境,迫切需要开展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鲁西北覆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以区域地球化学方法为主体,结合土壤地质、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地球物理、遥感地质、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该区的区域农业、城市、主要名特优产区、主要地方病流行区等地域的生态地球化学环境进行评价;建立鲁西北覆盖区多层次生态地球化学信息系统,为山东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区域生态地球化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农业生态地质调查初探——以辽宁鞍山南部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鞍山南部地区农业生态地质调查为例,阐述了通过测定主要元素在土壤中的分布,综合评价农业生态地质背景,从而研究土地种植适宜性及土壤环境安全性和治理对策,进而讨论在辽宁省开展农业生态地质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此外,对特种经济作物南果梨专项调查表明,土壤中铁、锰、镁、钾、钴元素含量决定了南果梨的独特品质,以变辉长岩或片岩和花岗岩混合岩为成土母岩地区是南果梨生长的最佳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