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以河北省无公害蔬菜基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为基础,深入分析现有评价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合理化建议,探讨蔬菜基地与农业生态地质的关系。简要论述了河北省无公害蔬菜基地环境质量现状及评价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展开农业生态地质调查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广饶县蔬菜基地生态地质环境质量,通过对水、土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重点研究了四大蔬菜基地的生态地质环境特征,结果表明四大蔬菜基地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好,蔬菜质量也达到无公害标准。发现在花官乡及稻庄镇存在土壤硒元素富集区,大蒜及芹菜中硒元素含量也较高,对引导当地绿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根据表层土、深层土的采样研究资料,获取了江西某蔬菜基地的土壤主要重金属元素基准值,分析了5种重金属元素在该区表层土中的分布、分配及相关特点,分析了元素的迁移特征。对该蔬菜基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作了初步评价,并提出了合理调整的相关建议。研究发现,该蔬菜基地表层土(耕作土层)中Cd、Hg、Pb存在明显的积聚现象。局部地段土壤中已超出了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蔬菜产地以及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成了"不安全生产区"。同时发现区内重金属含量本底值并不高,重金属的污染积蓄主要与人类生产活动有关,可能来源于长期不合理的施肥与喷药。  相似文献   

4.
福州市主要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为兴 《福建地质》2007,26(2):100-107
采集了福州市不同区、县(市)主要蔬菜基地的土壤样品与蔬菜样品,分析其中Pb、Cr、Cd、As、Hg等重金属含量特征,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和比较了各种蔬菜的重金属富集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福州城郊区蔬菜基地的土壤与蔬菜中重金属含量高于其他区域.叶菜类蔬菜中的重金属含量相对高于其他种类的蔬菜,蔬菜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为叶菜类>花菜类>根菜类>瓜果类>茎菜类;不同重金属元素富集顺序为Cd>Hg>Cr>As>Pb.  相似文献   

5.
华北地区某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华北地区某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利用污染指数法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应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Cd、Hg、Cu、Zn)在三种暴露途径下的健康风险作出评价。结果表明,该蔬菜基地土壤已受到重金属Cd、Hg、Cu不同程度的污染,但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4种重金属在三种暴露途径下的非致癌风险大小顺序均为HgCuZnCd,非致癌风险均小于1,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的非致癌健康影响。三种暴露途径下的致癌风险均低于可以接受的水平10-6,表明Cd的致癌风险较低,不会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6.
吴振慈 《江西地质》1999,13(2):111-114
信江呈“U”字形流经鹰潭城区,信江北岸夏埠乡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准备建成新的城市中心,可是夏埠乡十余平方公里的土地均为肥沃的稻田和城市蔬菜基地,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地面标高又低于信江雨季水位,工程地质条件也远不如信江南岸。南岸320、206国道两侧大片低平丘陵地区可作为新的城市规划区。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某蔬菜基地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别用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成都市蔬菜基地蔬菜中Cd、Pb、Zn、Cu、Hg、As的含量和相应的土壤中Cu、Zn、Pb、Cd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蔬菜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蔬菜中Cd、Zn、Cu、Hg主要来自土壤,Pb、As主要来自大气降尘。温室种植能有效地避免蔬菜Pb、As的污染。温室无土栽培应注液培养基中的重金属含量,以免导致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8.
对乌鲁木齐市某蔬菜基地富硒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物效应分析可知,以硒含量大于等于0.4 mg/kg标准圈定富硒土壤面积约52.89 km^2,硒含量均值为0.78 mg/kg;富硒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养分元素含量适量丰富,农作物富硒效应较好,安全性较高。通过对土壤中硒元素赋存状态分析,发现区内土壤中存在大量土壤缓效硒,潜在供硒能力较强,且对植物吸收有利的有效硒占比达4.02%;土壤中硒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总硒的含量,还与土壤pH、有机质等有一定关系;农作物中硒的含量水平可能受土壤中有效硒、总硒、有机质、pH等多个因素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9.
救荒野豌豆对污染土壤中Cd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Cd单一和Cd、Zn复合污染对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 L)生长及吸收富集重金属元素Cd的影响.以武汉市郊某蔬菜基地的农田土为试验土壤,分别加入5种质量分数的Cd(5,20,50,100,200 mg/kg),Zn的添加质量分数为150 mg/kg,模拟污染土壤进行盆栽试验,每盆移栽生长一致、数量相同的植株幼苗.结果表明:植株根、茎、叶、豆中的w(Cd)随着土壤中w(Cd)的增加而增加,且根>茎>叶>豆.当土壤中的w(Cd)=5 mg/kg时,根部的富集系数达到了17.18.但是,随着w(Cd)的增加,富集系数逐渐减小.在Cd、Zn复合污染的情况下,植物对Cd、Zn的吸收存在着协同效应,尤其是根部对镉的吸收有显著的提高.救荒野豌豆不仅能在高含量的镉污染土壤中正常生长,而且其根部的w(Cd)要远远大于地上部分,说明它是一种镉的排异植物.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广州地区蔬菜基地有机污染物的分布情况,选取了6个代表性基地进行调查采样,测试分析了表层土壤、蔬菜及灌溉水中15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化合物、16种多环芳烃(PAHs)化合物和19种有机氯农药(OCPs)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及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在15种PAEs化合物的总质量分数(w(ΣPAEs))中,土壤样品为158.0~4 321.0 ng/g,蔬菜样品为1 134.0~48 576.0 ng/g;水样中15种PAEs化合物的总质量浓度(ρ(ΣPAEs))为632.0~14 271.0 ng/L;就单个化合物而言,以DiBP、DBP、DEHP三种污染物为主,其三项之和占所有PAEs质量分数的97.5%~99.1%;在16种PAHs化合物的总质量分数(w(ΣPAHs))中,土壤样品为28.48~1 121.96 ng/g,蔬菜样品为238.09~1 000.61 ng/g;水样中16种PAHs化合物的总质量浓度(ρ(ΣPAHs))为338.21~1 239.78 ng/L;在19种OCPs化合物的总质量分数(w(ΣOCPs))中,土壤为0.04~71.28 ng/g,蔬菜为1.08~9.18 ng/g.总体上看,各基地土壤中DBP质量分数均超标,多环芳烃类在灵山、花东、黄埔菜地土壤中存在轻微污染,有机氯农药均未出现污染.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满足城镇规划建设尺度(1:10000~1:50000)需要的工程地质评价方法,本文以三峡库区巴东县新城区所在的扇形斜坡区为例,系统建立了山地区域大比例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工作程序,包括地质环境要素调查、地质环境信息系统(GEGIS)建立、因子体系选定与图层编制、因子赋值与权重确定、数学模型选择、图层迭加计算、结果分析与检验、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与区划,初步探索了地质环境功能区划的基本内容。基于MapGIS技术,采用1:16000的航摄地形图,通过系统的野外调查和分析计算,编制了巴东复杂斜坡区的高程、地形坡度、冲沟密度、山洪危险、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类型、基岩埋深、三峡水库175m水位浸润区埋深、三峡水库175~145m水位变动带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斜坡变形或岩土应力集中区埋深、地震动参数异常和人类活动方式等12个因子图层。通过巴东复杂斜坡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计算、抽样检验和分区评价,提出了地质环境功能区划:A级区是1、2级工程地质环境质量区,面积约6.6km^2,占全区面积的36.8%,地质环境容量大或较大,这类区域可规划为城镇集中建设区;B级区是3级工程地质环境质量区,面积约5.6368km^2,占全区面积的31.52%,地质环境容量中等,这类区域可以作为林、草或休闲地和农村社区,沿江地段规划码头、港口等;C级区是4、5级工程地质环境质量区,面积约5.64km^2,占全区面积的31.5%,是历史滑坡多发区,地质环境容量较小或小,这类区域可开发为果园和城镇蔬菜基地,不宜规划为永久建筑区。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地台东部晋冀鲁京津地区早奥陶世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冯增昭 《沉积学报》1986,4(4):28-40
一、前言早奥陶世时期的“华北地台”是一个十分广阔的碳酸盐台地,西至贺兰山以西,南至祁连山、秦岭、伏牛山、大别山,东至渤海和东海,北至阴山以北,包括陕、甘、宁、蒙、晋、冀、鲁、辽、吉、豫、皖、苏、京、津等十四个省、市、自治区的全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地台之一。本文涉及的范围乃华北地台东部的腹地,即西至黄河,东至海,南至陇海路,北至内蒙;乃晋、冀、鲁、京、津的全部或大部地区,也包括豫北、苏北、辽西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3.
前言明清以来,我国产铜中心,渐移西南,尤以川西、康东、滇北、地理上极接近的区域为最著。北起四川彭县白水河,中经川西的洪雅、峨眉、康东的天全、宝兴、荣经、越巂,以迄西康东南的会理,滇北的东川、巧家、宣威,滇中的路南、易门,滇西的保山、永胜等县,旧矿甚多,蔚为我国西南最重要的产铜地  相似文献   

14.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对环境影响突出。在区域尺度,基于普遍性、区域性输入—输出因素通量模型,估算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重金属的年净通量,进而开展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环境预测预警。预警主要通过由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与其概率空间分布相结合的概率克里金法模型获得的因子污染概率进行。预警因子浓度阈值取自土壤环境质量国标标准二级标准。分析显示,研究区水田土壤的生态地球化学环境重警因素主要来自Cd,Hg,Ni,Cr,旱地土壤重警因素主要来自Cd,Hg,Ni,园地土壤重警因素主要来自As,Cr和Ni。如果不改变现在的发展方式,到2025年,水田土壤生态地球化学环境重警区域有江门市的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开平市、鹤山市,整个中山市,广州的南沙区、番禺区,肇庆市的鼎湖区、端州区、高要市,以及珠海的斗门区。旱地重警区域主要为广州的番禺、南沙,白云区、黄埔区、罗岗区及花都区,佛山的高明、南海、顺德、禅城区,肇庆的四会,中山的小揽、古镇、三角、东升,珠海的斗门、金湾等,以及江门的市区、新会市、开平市和台山市。园地重警区域有广州的南沙、番禺区、花都区,惠州惠东县的北部等,珠海的斗门、金湾和坦洲,佛山的顺德区、南海区、禅城区、三水区等地。  相似文献   

15.
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幅员广大,海域辽阔,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广大地质工作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大规模区域地质、区域地球物理调查和区域地球化学扫面,以及矿产普查勘探和相应的地质科学研究,在全国范围内,累计发现各类矿产168种,矿产地和矿化点20多万处。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51种,矿区16000多处。煤、钨、锡、锑、钼、钒、钛、铅、锌、稀土、石墨、滑石、重晶石、萤石、菱镁矿、石膏、膨润土、岩盐、硅灰石、硅藻土等20多种矿产的探  相似文献   

16.
新疆境内的天山地区,地层发育齐全,沉积建造多样,岩浆活动频繁,构造类型复杂,矿产种类繁多.矿产种类比较齐全,燃料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稀土元素、化工、建材和其他非金属等均有发现,特别是新疆的锰、钛、钒、钨、钼、铝、汞、钠硝石、磷、菱镁矿、食盐和芒硝等几乎全产于天山,煤、铁、铝、锌、重晶石、石灰岩和粘土矿等,也都产于天山.天山矿产具有矿种多、分布广、类型复杂,配套基本齐全的特点,是目前新疆矿业开采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对本区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是在综合大量地质普查和矿区勘探资料的基础上,试图对天山地区矿产形成的基本特点,矿床成因分类和主要分布规律等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不足和错误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7.
赣西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是一套重要的铀等金属的含矿岩系,其中观音堂组碳硅泥岩是典型的黑色岩石类型。运用地球化学方法,对这套灰黑色泥质岩的元素地球化学及古环境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碳硅泥岩黏土类矿物含量55%~59%,SiO_2,Al_2O_3,Fe_2O_3,K_2O,MgO平均含量分别为69.47%,11.39%,3.32%,2.76%,1.57%;化学成分表现为高硅低铝低钾低镁特征,有机碳平均含量5.82%,属富碳黑色岩系。对比中国东部泥质岩,其Ni、V、U、Ba、Cd、In、Tl、Se、W、Mo、Cu、Zn、Au、Ag、As、Sb等元素有相对富集的特点。从碳硅泥岩层的上部到下部,SiO_2、Na_2O、Ni、Mo含量逐渐增高,Al_2O_3、K_2O、TiO_2、H_2O^-、LOI、Cr、Th、Ba、Ga、Li、Be、Rb、Sc、Sn、Bi、Cu、Pb、Zn、Ag、REE则显示逐渐降低趋势。主量或微量元素的判别参数或图解显示,碳硅泥岩的物源以陆源碎屑岩为主,是在一个沉积速率较小、且较稳定的深水还原环境下沉积的,从早期到晚期,物源区呈现风化作用逐渐增强、气候环境越来越湿润、盆地水质越来越淡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我国金矿床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较为缓慢,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相继有了进展,并在贵州的板其、丫他、戈塘、册阳、苗隆、丹寨,四川的东北寨、桥桥上,陕西的李家沟、二台子,河南的蚕头山,湖北的牛山、花梅脑、鸡冠嘴、鸡龙山,江西洋鸡山,安徽的马山、新桥、东至,江苏溧水,湖南的康家湾、高家坳,广西的金牙、坡岩、高龙、民安等地区发现了几十个金矿床(点)。并积累了一定的地质资料、找矿经验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矿产资源丰富,有色金属和非金属为其优势矿产.全省已发现矿产111种,探明储量的83种,约占全国探明储量矿种数的57%,根据对已探明的储量数字统计,名列全国前五位的矿种有37种,居全国首位的有锑、钨、铋、独居石、石煤、萤石、重晶石、长石、海泡石等矿.此外,高岭土、石墨、硅灰石、硼、金刚石、锰、汞、铷,铀等在全国也占重要地位.矿床类型齐全,规模大、中、小皆有,特大型矿床也不乏其例.省内矿产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  相似文献   

20.
以牦牛坪稀土矿区下游水系沉积物剖面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矿山开发对河流沉积环境演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水系沉积物剖面中的元素含量变化可分为0~10 cm、10 ~ 30 cm、30 ~ 40 cm、40 cm以下4个沉积时期.应用放射性核素21opb确定沉积年代,得出1910年至今,河流的平均沉积速率大约为0.45 cm/a.根据沉积速率变化趋势将沉积分为4个阶段:1910 ~ 1940年,沉积厚度大约为5 cm,平均沉积速率为0.168 cm/a,该阶段K、Na、U、S、Mo、Mn、Pb、F含量逐渐降低;1940 ~1990年,沉积厚度大约为22 cm,平均沉积速率为0.44 cm/a,浅层的12 cm呈现低K、Na、U、S、Mo、Mn、Pb、F,相对高pH、N、P、有机质的特征,深层的10 cm呈现相对高K、Na、U、S、Mo、Mn、Pb、F的特征;1990 ~1999年,沉积厚度约为8 cm,平均沉积速率为0.889 cm/a,该阶段呈现低K、Na、U、S、Mo、Mn、Pb、F,相对高pH、N、P、有机质的特征;1999年至今,沉积厚度大约为10 cm,平均沉积速率为0.909 cm/a,该阶段呈现低pH、N、P、有机质,高K、Na、U、S、Mo、Mn、Pb、F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