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针对数字化建设中涉及的多类型、多精度、多源、动态非线性最小二乘测量参数平差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算模型。该模型通过构造适当的差分点列,避免了一阶或二阶导数计算,对于模型复杂或者导数不存在的函数模型而言,具有适应面广、算法简单等特点,为广义非线性数据处理中的参数估计问题的解决开拓了又一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扰动重力梯度的非奇异表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局部指北坐标系中用地心球坐标来表示扰动重力梯度张量,当计算点趋近于两极时,由于Legendre函数的一阶和二阶导数以及分母上所含余纬的正弦函数,将导致扰动重力梯度张量的计算出现无穷大。因此,本文引入了Legendre函数的一阶和二阶导数以及 无奇异性的计算公式,并且进一步推导了 无奇异性的计算公式。在将Legendre函数的一阶和二阶导数以及 、 无奇异性的计算公式代入到扰动重力梯度张量各分量的求解中时,又充分考虑了m等于0,1,2以及其它量时的复杂情况,建立了扰动重力梯度张量各分量无奇异性的详细计算模型。通过模拟实验表明,本文所建立的详细计算模型不仅能够完全满足当前卫星重力梯度张量计算的精度要求,而且模型稳定、可靠、易于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3.
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其数值精度和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完全正常化的缔合Legendre函数及其导数的计算精度和稳定性.总结了各种常见的计算缔合Legendre函数及其导数的方法,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数值测试,分析了其精度和效率情况,提出了改进缔合Legendre函数及其导数计算精度和效率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各国正大力倡导的“数字国家”、“数字城市”、“数字矿山”等科学工程构建中的数据处理是基础和核心 ,其数据又具有多源、多维、多类型、多时态、多精度并具有非线性特征等特点 ,其数据处理的参数估计模型大都是复杂的非线性函数模型 ,模型中的参数有非随机参数 ,也有随机参数 ,这些系广义非线性数据处理 ,应采用广义非线性动态最小二乘数据处理的理论、方法来完成。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解算模型和解算方法 ,将问题分离 ,转换成单变量的一般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求解。先按非线性拟合模型线性逼近法求得靠近真值的最优初值 ,再按非线性最小二乘解算方法求解参数估值。本方法使原来的高维方程得以简化 ,还不用计算二阶导数 ,大大简化了计算难度 ,并大大减少了迭代次数和计算工作量。  相似文献   

5.
总强度磁异常各阶垂向导数换算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磁异常垂直导数换算在磁性目标解释推断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总强度磁异常各阶垂向导数频率转换因子的滤波特性,指出常规傅立叶变换法在求解总强度磁异常各阶垂向导数时,观测数据中高频噪声会显著放大,甚至会淹没掉真实信息。从理论上证明了总强度磁异常沿垂直方向的积分和各阶导数均为调和函数,在此基础上,提出联合采用空间域和频率域运算求解其沿垂直方向的各阶导数。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利用频率域转换关系,计算平面上总强度磁异常沿垂直方向的积分值;选择三点二阶中心差分或双三次样条曲线函数法计算总强度磁异常垂向积分值沿水平方向的二阶导数;最后将二阶水平导数代入拉普拉斯方程求解出总强度磁异常的垂向一阶导数;以总强度磁异常及其垂向一阶导数沿水平方向的二阶导数为基础,结合拉普拉斯方程,可进一步求解出总强度磁异常任意阶垂向导数。同时,为了研究提出方法的有效性,采用球体磁场模型进行验证,并首次推导了地磁场方向和磁化强度方向不一致时,球体总强度磁异常沿垂直方向的一阶和二阶导数表达式。经研究表明:提出的方法换算得到的垂向导数结果精度明显优于常规傅立叶变换法换算结果,且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尤其是在计算高阶导数时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在地球重力场问题中,常用到完全正常化缔合勒让德函数及其导数、积分的递推关系。当前流行的地球扰动位模型均采用完全正常化的缔合勒让德函数,用此类模型可以高效方便计算各种扰动重力场元。随着本世纪多个新一代卫星重力探测计划成功实施,高阶或超高阶地球重力场模型的研究备受学界的关注。有关完全正常化缔合勒让德函数的递推关系对于高阶重力场模型具有特别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用初等微积分导出了若干新的递推关系式。同时还推导了正常化缔合勒让德函数及其导数、积分的检核式,这些检核式涉及地球位的球谐级数的数学性质。  相似文献   

7.
建立DEM快速算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罗冀华 《测绘科学》2003,28(4):30-32
在数字高程模型建立过程中 ,分析了距离权内插模型存在的缺陷 ,提出从选择附近点、考虑方向影响、数据点偏导数估计及减少计算误差等四个方面对模型进行修正。从而形成了DEM生成的快速算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动态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仿真系统中伪距计算精度与实时性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基于三阶Hermite插值的实时高精度伪距计算方法。首先通过插值算法获得卫星轨道并调整误差项计算顺序来优化伪距计算方法,然后在已知两个节点处的伪距及其导数后,采用三阶Hermite插值算法计算伪距变化模型参数,其中伪距导数通过二阶Lagrange插值多项式的求导公式求得。高动态仿真结果表明,在时间间隔取1s时,最大伪距误差为0.638mm,标准差为0.172mm。  相似文献   

9.
根据初等代数的基本原理,推导了一种缔合Legendre函数二阶导数的快速稳定递推算法。数值测试结果表明,在阶次高达3 600时,该方法与其他几种现有方法的计算精度相当,但计算效率比其他方法提高了一倍以上,并且该方法没有奇异性,适用于快速精确地计算任意纬度的缔合Legendre函数二阶导数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不同等级测量控制网的联合平差,介绍一种不使用导数的解析方法,该方法一方面克服了传统平差中由于起算数据误差对低级网的精度影响,而使加密的精度逐次降低的缺点;另一方面,完全避免了导数的计算,大大减少了计算工作量。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部部分地区1∶5万地形图数据尚未完成,给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极大不便。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遥感技术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高分辨率影像获取能力的提高为大比例尺地物特征的提取提供了数据可能。本文采用SPOT5遥感影像,以1∶5万地形图图式标准为依据,进行青藏高原其香错地区地物判读,结果表明SPOT5能基本满足1∶5万地形图制图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判读结果,可采用多时相、多分辨率影像进行1∶5万地形图地物判读。  相似文献   

12.
基于特征的遥感图像信息融合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基于图像特征的遥感图像信息融合是在突出目标地物的空间结构和纹理特征情况下的信息融合。本文在数字图像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理论基础上,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目标地物边缘进行信息增强,然后与多光谱遥感图像进行特征信息融合。在融合过程中,首先对多光谱图像中的R、G、B三个波段的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得到相应的低频图像,并对特征增强后的高分辨率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再将分解后的高频图像分别与低频图像进行融合,最后经RGB合成为彩色图像。该方法既改善了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同时也保留了原图像的光谱信息。本文最后通过融合实验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3.
陈小琥  周旭  陈军 《测绘科学》2006,31(1):96-97
分布式GIS是解决跨平台、跨地域实现多软件平台及远近程数据与系统互操作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若干个主要分布式GIS的实现技术手段和方案,探讨了各技术方案的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传统的分图幅、多文件存储管线GIS数据弊端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非文件存储与多数据单元构建城市综合管线GIS系统的新方法,并对这种方法的优越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结合浙江丽水城市综合管线GIS系统的项目建设,文中还给出了利用这种方法构建城市管线GIS系统的具体过程,以期对其它城市的同类系统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地理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框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地理信息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具有分布式、数据量大、格式多样以及商品性和共享性等特点,随着地理数据的内容和种类的增加,共享的需求和难度也日益显现。本文总结了当前实现地理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途径和方法,即数据格式转换与直接访问、地理数据互操作、基于GML的共享、网格与数据网格、地球科学标记语言以及符号多接口显示技术。最后提出地理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框架,其中数据网格是基础和保障,互操作规范是核心和关键,符号多接口显示技术和地球科学标记语言等其他共享和互操作技术是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6.
地学信息图谱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齐清文 《测绘科学》2004,29(6):15-23
地学信息图谱的研究已经从科学概念和定义、模式的研究,发展到对功能、作用等深层次问题的挖掘,以及向实际应用阶段迈进。本文首先介绍本研究组在地学信息图谱方向上的探索性研究总体思路,进而阐述相关领域的图谱对地学信息图谱研究的新启示意义,概述了我们在该方向上的理论研究成果,包括理论体系的建立、新的理论热点问题,并对地学信息图谱中的几个关键因子(尺度性因子、层次性因子、抽象度因子等)进行了透彻分析。在方法和技术进展部分,阐述了我们在地学信息图谱的自动/半自动归纳和提炼方法和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以及地学信息图谱参数设计、地学基本单元的三维表达与虚拟重组等方法和技术。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们开发的地学信息图谱基础平台的设计和开发成果。最后,对黄土高原地貌形态信息图谱、中国多尺度水系网络信息图谱、中国综合自然景观信息图谱等实例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的初步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是在生态环境调查与动态监测基础上,利用生态环境基础与动态数据库的大量数字信息,经过图形思维与抽象概括,以计算机多维动态可视化技术,显示生态环境及其各要素空间形态结构与时空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与手段。本文对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进行了初步研究与探讨,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研究的意义、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要达到的目的与要求作了初步分析,重点阐述了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设计与建立的方法和步骤,包括: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指标体系的确定、类型的概括与提炼、界线的概括与生成、数据库的设计、计算机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数学模型的建立等。  相似文献   

18.
DMC卫星影像及其灾害监测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张永红  张继贤  龙燕 《测绘科学》2006,31(1):58-59,63
DMC是第一个面向灾害监测的成像小卫星星座。目前由英国、尼日利亚和阿尔及利亚、土耳其各自拥有的一颗中低轨卫星组成,中国拥有的DMC+4卫星即将加入。本文介绍了DMC卫星传感器及其影像特征,并概述了DMC星座2004年3月组网运行以来,DMC影像在全球灾害监测以及对辅助人道救援行动中的应用案例,显示了DMC在灾害监测和资源调查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动态数据库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田娇娇  唐新明  杨平  汪汇兵  翟亮 《测绘科学》2006,31(1):123-124,136
现有的时空数据库模型不能完全满足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动态数据库的要求。本文分析总结了常用的空间数据库模型的结构和功能,提出了动态“版本-差量”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动态数据库进行了建库试验。试验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的描述和管理复杂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方便的查询任意时刻的空间信息及其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一种改进的等高线断点连接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雪莲  胡鹏  白轶多 《测绘科学》2006,31(1):111-114
介绍了几种现有的等高线断点连接方法,并在最小点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断点连接方法。此方法在判断断点间距离大小之前先对等高线进行预处理,即将各条目标等高线自动赋予不同的颜色值,然后将图幅进行格网划分,在不同网格内搜索断点,根据颜色的差异及距离的远近自动进行等高线连接。此方法连接的准确率高于一般的断点连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