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赞  梁盛 《海洋科学》2003,27(9):12-15
为探索珍珠培育的新途径 ,提高珍珠养殖的经济效益 ,利用马氏珠母贝(PinctadamartensiiDunker)进行第二次插核育珠 ,结果表明 :二次插核珠的珍珠层6个月就达418μm±105μm ,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优质珍珠的产生率达40% ,育珠贝的存活率达95% ,在每只贝插一珠核的情况下留核率仍高达0.95 ,二次插核对马氏珠母贝的重复利用率为34%。因此 ,马氏珠母贝二次插核培育珍珠技术 ,能重复利用贝体 ,缩短育珠期 ,提高珍珠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珍珠生长激素在合浦珠母贝育珠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启增  黎辉 《热带海洋》1998,17(4):44-50
以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 (Dunker)作为珠母贝进行插核育试验,分别以其左、右边外套膜作为小片,并用珍珠生长激素浸泡小片,两个试验用珍珠生长激素浸光怕小片各插核育珠贝200个,空白对组用海水浸泡小片插核育珠贝207个,育珠时间为6个多月。试验结束时,实验组珍珠的正圆珠率,白色珍珠比例以及珠层厚度在比空白对照组分别提高了9.28%,22.57%和52μm。  相似文献   

3.
不同季节的企鹅珍珠贝游离珠植核效果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雷州流沙港湛江海洋大学珍珠研究室实验基地分别于春、夏和秋季进行了企鹅珍珠贝游离珠植核实验。其中,春季插核的死亡率最低,为15.1%--16.2%,留核率最高,为10%左右:而夏季插核的死亡率最高,为63.56%,留核率也仅为2.22%:秋季插核的留核率最低,仅收珠1颗,留核率为0.35%,死亡率也较高,为54.4%。结果表明,春季是企鹅珍珠贝较适宜的插核季节。  相似文献   

4.
以合浦珠母贝Pinctadamartensii(Dunker)作为珠母贝进行插核育珠试验,分别以其左、右边外套膜作为小片,并用珍珠生长激素浸泡小片。两个试验组用珍珠生长激素浸泡的小片各插核育珠贝200个,空白对照组用海水浸泡小片括核育珠贝207个,育珠时间为6个多月。试验结束时,实验组珍珠的正圆珠率、白色珍珠比例以及珠层厚度比空白对照组分别提高了9.28%,22.57%和52μm。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3种中药对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插核手术后体重日增长速度、伤口的愈合效果及其对珍珠质量的影响。试验采用白藜芦醇、芦荟胶和云南白药对插核伤口进行单次处理(插核手术后及时处理)和3次处理(手术后第5天和第10天分别进行第2次和第3次处理),对体质量日增长速度、愈合率和珍珠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  相似文献   

6.
利用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 J.)培育大型珍珠,是当今国内外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和海南行政区水产研究所经过八年的协力合作,在大珠母贝的生物学、游离有核养殖珍珠、人工苗培育、病虫害防治以及新型珠核等几方面都取得重要阶段成果。如在游离有核养殖珍珠的试验研究中,由于解决了插核前期处理和  相似文献   

7.
三倍体和二倍体合浦珠母贝育珠比较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人工诱导培育的三倍体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D.)进行插核育珠试验,并同处理组内的二倍体同胞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倍体合浦珠母贝的留核率和正圆珠比率分别为81.0%和58.8%,而二倍体则为71.3%和37.8%;在非正圆珠中两者的污珠率差别不大,但三倍体的尾巴珠和素珠的比率明显低于二倍体;三倍体的正圆珠珍珠层平均厚度和平均重量分别为381μm和163mg,二倍体分别为265μm和105mg,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初步表明,利用三倍体合浦珠母贝培育珍珠,能缩短育珠期,提高珍珠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从市场角度探讨养殖有核珍珠的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殖有核珍珠是指珍珠贝在人工养殖(含插核)下形成的珍珠。这类珍珠 ,大多数用于装饰品 ,只有少数供医药用。随着养殖珍珠饰品业的大发展 ,珍珠及其饰品的质量问题也凸现出来了。具体地说 ,在珍珠饰品市场上 ,一些商人为了追求眼前利益 ,把一些劣珠或下等珍珠 ,通过加工变色、抛光和修饰后流入珍珠市场 ,蒙骗顾客当作好珠或上等项链出售。一些顾客 ,买了这些项链佩戴不久 ,珍珠层很快磨损 ,色彩很快消失。这种情况发生后 ,给整个珍珠市场以极大的冲击 ,所造成的影响也是难以估量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抓好珍珠质量关。要抓好珍珠质量关…  相似文献   

9.
分别用锥形笼吊养法和塑料笼吊养法进行企鹅珍珠贝植核母贝的术前处理、在核位的左袋和右袋进行植核培育游离珍珠。经过13~15d的术前处理,锥形笼吊养法和塑料笼吊养法养殖的母贝成活率分别为93.67%和85.67%。经2个月休养,左袋插核的育珠贝死亡率和留核率分别为41.85~42.76%和10.34~12.96%;右袋插核的育珠贝死亡率及留核率分别为39.0%~40.0%和19.67%~20.00%。结果表明,合适的企鹅珍珠贝术前处理方法为锥形笼吊养法,合适的植核部位为右袋。  相似文献   

10.
三角帆蚌人工育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角帆蚌造型珍珠、外套膜无核珍珠、外套膜有核珍珠和内脏团有核珍珠培育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包括造型珍珠培育的模核种类及其特点、手术蚌的选择、植核手术操作要求等,外套膜无核珍珠、有核珍珠培育制片蚌和育珠蚌的选择、手术操作等,以及内脏团珍珠培育的制片蚌、手术蚌选择、植核部位和存在的技术问题等,提出了开展内脏团植核培育优质大型高档珍珠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3 种中药对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插核手术后体重日增长速度、伤口的愈合效果及其对珍珠质量的影响。试验采用白藜芦醇、芦荟胶和云南白药对插核伤口进行单次处理(插核手术后及时处理)和3 次处理(手术后第5 天和第10 天分别进行第2 次和第3 次处理), 对体质量日增长速度、愈合率和珍珠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休养期各组体质量日增长速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早期几乎全为负增长(0.06~?0.26 g/d), 第16 天基本恢复正常生长水平, 达到0.54~0.93 g/d, 后期云南白药单次处理组的增长速度最快(1.52 g/d), 显著高于对照组(0.34 g/d)(P<0.05), 但处理次数对体质量增长的影响不大。各试验组愈合率均较高, 10 天时试验组的愈合率达90%以上(90.7%~99.2%), 显著高于对照组(79.8%)(P<0.05), 其中云南白药处理组的愈合率最高。各处理组的商品珠比例(87%~90%)均较高,但优质珠比例各组差异较大, 最高的是白藜芦醇和云南白药单次用药组, 分别为52.4%和54.8%。上述结果表明, 中药处理对伤口的愈合和珍珠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中, 白藜芦醇或云南白药对伤口单次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企鹅珍珠贝游离珠插核效果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借鉴马氏珠母贝插核技术培育企鹅珍珠贝(Pteria(Magnaxicula)pengui Roding)游离珠时,死亡率为23%,留核率为11.1%,死亡高峰出现在施术后的第2~7天,脱核高峰出现在施术后第2~10天,生理状态在施术后17d左右进入稳定期。70~90d后基本恢复,可结束休养进入珍珠育成。另外,为提高成珠率和成活率,植核用贝要经人工养殖驯化,采用开放式与笼养相结合的养殖方式;术后可采用室内与海区相结合的休养方式。  相似文献   

13.
王宜兴 《海洋科学》1984,8(1):36-39
能产生名贵珍珠的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Dunker)是一种栖息在近岸内湾的暖水性双壳类,是国内外珍珠养殖的主要母贝。 珍珠养殖包括母贝养成和植核育珠两大部分。从母贝育种至养成可供植核的大贝,不论从珍珠养殖的生物学考虑还是从企业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14.
不同因素对黑蝶贝插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蝶贝Pinctada margaritifera(Linne)插核存在的问题是手术后死亡多、脱核率高。为解决这个关键问题,作者把影响黑蝶贝插核的因素,即母贝性成熟度(A),排贝时间(B),插核部位(C)和术后休养方式(D)都联系起来,用正交表安排成四因素三水平试验。于1987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手术后的黑蝶贝,留核的最优条件为D_3C_3B_1A_2,即手术贝以贝笼休养,每贝插“左右袋”(二核),术前母贝处理14—16h,挑选性腺较丰满贝插核。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生态调查和生理生化方法,对植片后的1龄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研究,拟探讨珍珠形成和钙代谢的相关性。定期测定珍珠囊和珍珠的重量、直径及水温,同时取其鳃、围心腔和外套膜组织进行酸、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及钙含量等测定。结果表明,1龄植片后的三角帆其蚌珍珠囊和珍珠在一周年之中出现三次快速生长期。外套膜中的酸、碱性磷酸酶均在165d时升至最高。鳃组织中钙含量显著高于围心腔和外套膜。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珍珠囊和珍珠的重量、直径分别与三种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外套膜中的钙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同时,外套膜中的钙含量与三种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水温与外套膜、围心腔中的钙含量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与三种组织中的酸性磷酸酶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提示:鳃是三角帆蚌钙吸收、贮存和钙调节的重要器官,形成珍珠的钙一部分来源于循环系统,另一部分可由外套膜直接从环境中吸收,碱性磷酸酶对珍珠生长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术前处理和室内水池休养对提高珍珠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在近几年的珍珠生产中发现,育珠贝成活率很低,从母贝植核到收珠,育珠贝成活率不到50%,有的仅在休养期就死亡50%~60%;其次,育珠贝的留核率,平均只有25%~35%,而所产珍珠颗粒小、珠层薄、形状差、销路不畅,造成珍珠养殖场生产效益差,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为此,1995年4月1日~10月31日,作者在湛江水产学院珍珠试验场进行了一系列提高珍珠产量和质量的试验工作。其中以术前处理和室内地休养效果最显著。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1.1.1试验用贝选自湛江市硇洲岛、徐闻县和安镇以及雷州市覃…  相似文献   

17.
大珠母贝游离珍珠培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2010年,在广西涠洲岛进行了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 Jameson)游离珍珠培育实验。实验过程中采用解剖法优选植核核位、几种术前处理方法和低温处理小片贝制备外套膜小片等技术,旨在提高育珠贝留核率、成珠率和优珠率。结果表明,在大珠母贝内脏囊缩足肌左右两侧各有一个适合培育游离珍珠的核位,分别称为左袋和右袋,实际操作中只有左袋可以植入珠核培育游离珍珠;不同术前处理实验组的植核贝休养期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留核率、成珠率显著差异(P<0.05),其中采用传统术前处理和低温处理相结合的综合术前处理方法可有效提高留核率、成珠率平均达78.2%和80.1%;低温处理小片贝与传统方法制备的大珠母贝外套膜小片的育珠效果(成珠率、优珠率、正圆珠比例)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在实验温度范围内,成珠率、优珠率、正圆珠比例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增高,在4~8℃达到最好育珠效果,成珠率、优珠率和正圆珠比例分别达到98%、53%和30%左右;在术后休养期,植核贝吐核高峰出现植核后5~15 d,手术伤口愈合时间为15~20 d,育珠贝的死亡高峰出现在术后的第20~30天。在水温25~30℃条件下,珠核表面形成珍珠层的时间为45 d左右。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们在国家水产总局南海水产研究所及其所属广州珠核厂的支持和协助下,采用广东省出产的白色大理石,试制成功养殖珍珠用的珠核。用白色大理石制成的珠核,比重近2.8,硬度大于3而小于4,表面同贝壳珠核同样光滑,形状比贝壳珠核更园(按直径1厘米以上的白色大理石珠核三度测径的差值都  相似文献   

19.
海水珍珠漂白中发生斑点腐蚀原因及其抑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小丽 《海洋科学》2001,25(11):44-48
初步研究了海水珍珠漂白中引起珍珠产生斑点腐蚀的外因和内因。通过漂白剂浓度,配方pH值,漂白配方及漂白温度等因素对珍珠长麻的影响,阐述了珍珠发生斑点腐蚀的主要原因;解释了珍珠轻度腐蚀后斑点自然消失的现象;提出了抑制珍珠发生斑点腐蚀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位于北部湾畔的广西北海市,是我国名闻遐尔的“合浦珍珠”,也称“南珠”的故乡,全国50%左右的海水珍珠就产自此地。从1993年起,北海的珍珠养殖业迅猛发展,曾经有过辉煌的记录。然而,近几年来,由于珍珠单产和质量急剧下降,使许多珍珠生产者连年亏损,陷入困境,生产难以为继。分析了北海珍珠养殖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对策,并对政府如何加强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