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什么是暗夜星空?暗夜星空保护是指通过控制和治理光污染,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发展符合标准的暗夜保护,推进以星空保护、星空科普和星空旅游为基本内涵的星空文化产业,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夜间环境、关爱美丽星空。不久前,我国西藏自治区的"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那曲"和"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阿里"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暗夜顾问委员会正式收入"世界暗夜保护地名录",成为我国首批得到国际组织认可的暗夜保护地,填补了我国暗夜保护地在国际名录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光污染     
《地球》2013,(12):55-55
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3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相似文献   

3.
臧敬 《地球》2012,(3):17-18
年少轻狂的时候,也曾常常仰望星空,叩问:人类是从哪里来的,自己又将走向何方?长大成熟之后,抬头已看不见星空,也不去琢磨这些深奥的问题,因为整日要想着房子、车子,以及孩子的事儿。不过这些问题,有人替我们想,因为他们就是吃这口饭的——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们。现代中国人来自何方,北京猿人是不是我们的直系祖先,这是最近20多年来中外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界一直激烈争论的学术焦点。作为非考古  相似文献   

4.
姜建军 《地球》2009,(4):15-19
中国是世界上地质遗迹资源比较丰富、分布地域较为广阔、种类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我国在开展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中,通过多年探索,逐步形成了通过建立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和地质公园的方式来实现保护地质遗迹的目的,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通过地质公园的建立,既有效地保护了地质遗迹资源,又充分利用地质遗迹的科学和观赏价值来推进地学研究、科普教育、地学旅游,从而达到提高公民素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目地。  相似文献   

5.
新疆博斯腾湖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治理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对地处干旱内陆的新疆来讲,是极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近50年的流域和湖区大规模开发,博斯腾湖在发挥巨大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通过实施保护工程,加强宏观调控,保护其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袁立明 《地球》2011,(9):27-28
中国虽然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产业集中度过低等原因,中国稀土只能以很低的价格出口国外,稀土卖了个“土价钱”。“中国要理直气壮地保护稀土资源。再不保护,我们就愧对子孙后代!”五矿商会原副会长、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对媒体说。  相似文献   

7.
姚鹏飞 《地球》2012,(11):1-1
自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至即将召开的十八大,中国走过了不平凡的10年。一系列改革开放的举措继续推进中国社会的稳步前行。这10年间,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巨大的起伏和跌宕,而中国经济成为了这个格局中的稳定剂。经济的稳定必然是以可持续的资源供给为前提,可持续的资源供给则必然又是整个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包括土地在内的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8.
本刊编辑部 《地球》2012,(11):14-15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土资源部门如何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需求的同时保护资源?我国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存在哪些机遇和挑战?就此,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接受了媒体记者的专访。十年成绩记者:10年来,国土资源部门在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上取得了哪些成就?徐绍史: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的发展中大国,面临着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耕地保护难度增大、用地粗放浪费等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  相似文献   

9.
姚鹏飞 《地球》2012,(6):1-1
民以食为天,粮以田为本。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重要的生产要素。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保护耕地的重要性。近年来,经济发展占用了大量优质耕地,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部分农用地非农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我国每年净减少的耕地达数量惊人。目前,协调保护耕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高耕地保护绩效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创造、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农业实践经验和科学技术知识,  相似文献   

10.
蓝颖春 《地球》2012,(12):50-52
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经济和矿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矿业领域的资源高效利用问题、黄金保护问题、利益分配问题、安全生产问题等等都被提到一个更高的议事日程。矿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地球》2020,(6)
正国家公园概念起源于美国,以资源保护(Resource Protection)和访客体验(Visitor Experience)(或理解为"访客服务")为管理目标。资源保护是指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要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杜绝所有开发行为;访客服务源于国家公园"全民公益性"特征,是在限定条件下,接待以教育、科研、文化、游憩为目的的到访者。显然,资源保护和访客体验的实现常常存在冲突,双重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动态博弈过程。若我们将国家公  相似文献   

12.
中国湖泊污染状况的基本评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湖泊是重要的地表水资源,它们与湖泊周围人群的生活密切相关。由于受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湖泊所受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盐化(重金属化)、富营养化和酸化正在使水质日益恶化,使人的生存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环。如何正确评价中国湖泊的污染状况,合理利用湖泊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试图通过对中国湖泊污染状况的基本分析,唤起人们对湖泊环境的重视,并提出因地制宜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地球》2015,(11)
<正>仰望星空的时候,偶尔你是否会想起那首儿歌"一闪一闪亮晶晶,漫天都是小星星……"?天空中的星星我们无法近距离欣赏,但近在眼前、像星星一样闪亮的水晶,也许可以弥补这种遗憾。10月28日,江苏省东海县东海水晶博物馆举行了"中国水晶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东海馆""捷克水晶展示馆"以及"水晶大王回归展""中国地质博物馆馆藏精品展"揭牌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5,(10)
<正>气候变化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也必须在可持续发展中得以解决。国际社会应当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保护气候,实现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费不断增加,资源和环境负荷加重。因此,中国迫切需要处理好发展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积极探索通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能效提高、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有效途径,切实  相似文献   

15.
蓝颖春 《地球》2012,(11):28-31
耕地是土地资源中的精华,也是重要的环境因子,耕地保护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据国土资源部耕地司负责人介绍,在保护耕地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土资源系统各部门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总要求,不断提升保发展、保资源、保民生的能力和水平,建立起了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全面管护的制度体系。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基本  相似文献   

16.
《地球》2015,(8)
在7月11~12日举行的"土壤与生态环境安全——国际土壤年在中国"高层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在主持论坛时说,土壤是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基础,在维护粮食安全、水安全、能源安全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2013年12月第68届联合国大会将2015年定为国际土壤年,并已在全球范围内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我国的土壤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对耕地保护工作专门做出重要批示,强调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必须要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要运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17.
正"土生万物,地发千祥"。这句话的意思是,土地是万物生存的基础,如果没有土地,世间一切生物都将销声匿迹。土地是我们值得守卫的珍宝,保护土地资源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在第23个全国土地日来临之际,《地球》杂志就我国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海洋大国,海域划界是主权之争,主权的背后是资源的问题.摸清家底,才能在国际事务中争取主动,才能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因此,提出“丈量海洋国土,维护国家主权;调查海洋资源,合理利用海洋;保护生态环境,防治地质灾害”的主张.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统筹规划海洋事业,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才能实现中国海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地球》2012,(11):13-15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土资源部门如何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需求的同时保护资源?我国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存在哪些机遇和挑战?就此,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接受了媒体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20.
姜建军 《地球》2010,(6):68-75
十年是一个年代,也是人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一个契机。中国的国家地质公园计划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组织实施,迄今已逾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地质公园在推动我国地质遗迹资源保护、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地质公园数量最多.类型多样、分布而广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