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地震信息中心(EIC)在日本国立大学联合地震观测台网的地震预报项目中发挥着中心作用,并对所有在日本观测到的地震数据进行存档。EIC还建立了一个数据库,并开发软件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地震预报问题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地震预报这个世界性科学难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地震工作者。围绕着要不要进行地震预报研究,地震能否预报这个问题,世界各国的科学工作者、政府官员、社会公众等争执不断,乐观论与悲观论并存。该文综合介绍了近期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部分学者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及当前地震预报研究的某些动态进展。  相似文献   

3.
1999年4月日本制定的“推进新的地震调查研究——推进地震观测、测量、调查及研究的综合性基本措施”,迄今已有10年。其问,日本地震调查研究的环境正在发生着变化。例如,预测今后30年中将以很高的概率发生造成重大灾害的东海、东南海、南海和首都直下型等地震。  相似文献   

4.
日本东海大地震预测预报百年沉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该地震带上分布着一连串海沟、列岛和火山,板块移动剧烈。日本群岛又恰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下,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等运动,产生火山爆发与地震。日本每年平均有感地震1000次,仅东京就有40次。  相似文献   

5.
这次国际会议于1988年12月13日到16日,在日本东京召开。历时四天。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是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河野长教授。与会的有120多名世界各国学者。其中日本的有80人左右,其余40名左右来自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讨论会的主题围绕着东部亚洲和西太平洋大陆边缘的构造问题。众所周知,在东亚和西太  相似文献   

6.
张佑一 《地球》2011,(9):6-9
最近国家海洋局的事情比较多,一方面,正积极准备着,向渤海漏油的肇事者美国康菲石油公司进行生态补偿诉讼;一方面,还得密切关注日本福岛核废物对中国海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薛艳  朱元清  尹继尧  宋治平  刘杰 《地震》2012,32(3):67-77
本文应用Morlet小波变换定量分析了日本不同区域地震活动的周期特征。 结果表明, 日本各区域存在着稳定的地震活动周期, 其中北部地区的显著周期为20年和50年左右; 中部地区为100年左右; 南部地区20年和50年左右。 1840年以来8级以上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显示, 日本南部地区仍存在可能发生特大地震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述日本的地质构造、火山、地震活动的轮廓和特点;重点报导作者在日本现场考察活动断层和火山的结果;对日本在地学领域研究的特点、经验及趋向进行了概括相评述。  相似文献   

9.
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9.0级大地震及其引起的惨烈破坏性海啸袭击日本的一周后,伴随着一系列强余震(6级以上地震已有大约50次,Eos将刊出),次生灾害仍在加剧:对失踪者的可怕的搜寻结果死亡人数预计约1万人;40多万无家可归者和100万缺水者需要紧急援助;还有在东京  相似文献   

10.
茂木清夫教授是日本著名的地震学和岩石力学专家 ,曾先后担任日本地震防灾对策加强地区判定会委员、地震预报联络会关东部会长、东海地区地震预报判定会委员、地震预报联络会委员、日本学术会议地球物理学研究联络委员会委员、日本学术会议地球物理学研究联络委员会地震预报小委员会委员和日本地震学会会长。 1 989年 1 2月 2 8日 ,他从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所长的位置退休后 ,仍一如既往致力于地震预报事业 ,目前担任着地震预报联络会会长、(财 )地震预报综合研究振兴会理事。茂木先生 1 92 9年 1 2月 2 8日生于日本山形县 ,1 950年高中毕业…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0月23日,日本新县中越地区发生M7.0强烈地震,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综合介绍了这次地震的破坏情况和对日本社会、经济的影响,日本政府应急救援工作,发震和构造背景及历史地震记录和这次地震的经验教训及启示。概述了日本的地震管理和应急救援体制,地震预报计划的沿革,日本推进地震调查研究的方针政策以及对日本地震防灾体系的评价等情况。  相似文献   

12.
日本国民对于地动屋摇的现象已司空见惯,而且也时刻准备着面临"大地震"的来袭,然而,即使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国家而言,上周的地震和海啸带来的灾难也难以想  相似文献   

13.
自1980年初以来,在日本岛弧地区加强了对晚第三纪火山岩与沉积岩的古地磁研究。我们在此对日本东北部及日本西南部的古地磁工作进行评述,这些工作推断出在21Ma到11Ma期间日本东北弧绕垂直轴逆时针旋转了47°,而日本西南弧顺时针旋转了56°。两弧旋转过程给出日本海张开的时期和方式的合理估计。  相似文献   

14.
根据日本大地测量学理事会的建议,日本地震预测研究计划自1964年开始运行。经过30多年对地震前兆的深入研究,日本大地测量学理事会对研究计划进行了详细评审,做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计划,命名为“新地震预测观测和研究计划”,这个为期5年的新研究计划于1998年8月被提议,于1999年开始执行。  相似文献   

15.
第五篇介绍了日本地震学会代表团访华期间就地震预报及有关问题发表的一些看法:如日本提高地震预报水平的两个途径、日本两个有希望的前兆手段、日本对观测强化地区的一些做法,并对地震云预报地震的观点提出了否定的看法等。  相似文献   

16.
环太平洋地震带在空间、时间和成因上与各类板块边界的地质构造活动密切相关.不同板块边界类型有不同的地震频度、强度、震源深度和分带性.我国东北部大陆边缘(吉林、黑龙江)属于日本深海沟消亡板块的一部份,并且位于深源地震亚带部份.鉴于沿日本岛弧系发生的深源和浅源地震之间存在着一种时间对应关系,所以我们可以利用日本岛弧发生的浅震来预测我国东北的深源地震.  相似文献   

17.
以日本南海海沟地震为例,介绍了日本对该次地震发生概率的研究,展示了日本南海海沟地震引发的地震动灾害、海啸灾害及其他方面灾害评估的方法和结果,为合理应对日本南海海沟地震以达到防震减灾目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2007年7月16日日本新潟县柏崎市附近海域发生MW6.6地震(日本气象局震级MJMA6.8)。该地震引发世界最大核电厂——柏崎刈羽核电站多起核安全事件,是世界范围内有记载的对核电站影响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本文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详细介绍了该地震对柏崎刈羽核电站造成的影响,文章最后概述了日本、国际原子能机构对该地震的反思以及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9.
近年日本的隧道施工与抗震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日本国家TC28委员会提交的一份当前日本地下工程施工技术报告,介绍了当前盾构工法、NATM工法在日本城市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同时还介绍1995年阪神大地震以后,在日本隧道结构中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20.
李晓帆  孟令媛  闫伟 《中国地震》2015,31(1):133-140
2011年3月日本MW7.3地震51h之后,发生了东日本MW9.0地震并引发巨大灾难。地震学家多角度、多方法探讨了两次地震之间的关系,结果判断日本MW7.3地震是东日本9.0级地震的前震。本文计算了MW7.3前震和2005~2011年沿日本海沟一系列7级左右地震对MW9.0地震的静态库仑应力,结果显示其并未直接触发MW9.0主震,但对主震震中位置及周边区域的应力加载效应是明确的。利用Suito等(2011)基于GPS数据计算的板间地震滑移速率,分析了一般地震与有广义前震的地震在震后和同震释放能量的不同来分析2005年以来日本海沟发生的5次7级左右地震与MW9.0地震的关系。总的来说,日本MW7.3地震是东日本MW9.0地震的前震,从长时间尺度的GPS时间序列分析来看,2005~2011年日本海沟一系列7级左右地震可能是东日本MW9.0地震的广义前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