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义民  卜瑞荣 《地震》1989,(1):63-66
深井水位的振荡现象,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大量的观测结果表明,深井水位可以很好地记录到地震波引起的水位振荡,同时还可以记录到气压突变、大风、雷雨等其它成因的水位振荡。药树井除记录到上述振荡外,还记录到大量成因不明的水位振荡,笔者称其为未知型振荡。本文通过对各类水位振荡特征的对比分析,说明了未知型水位振荡的特点,并对其成因提出了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2.
地震引起的深井水位振荡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震往往能引起深井水位变化,国内外均有这方面的报道。从形态上可将这种变化分为两种:一种是瞬时的阶跃变化;另一种是持续的振荡变化。前者主要对应近震,后者主要对应远大震。本文着重谈后一种变化。 根据苏鲁豫皖、京津唐水网及外围地区共约200口观测井的初步调查,其中有20余口井具有记录地震引起的地下水位振荡现象的能力。我们对比了数百张水震图资料,分析了多  相似文献   

3.
我们率先用钻孔应变仪观测资料研究了地球自由振荡. 泰安地震台有差应变和体应变两种钻孔应变观测仪器,都观测到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 体应变仪观测到地球的球型振荡,而差应变仪观测到地球的环型振荡. 两种观测还记录到环型振荡与球型振荡相互的耦合作用. 观测也记录到明显的一些振型的谱线分裂现象. 用直接观测到的高质量的环型振荡资料求解了0T8~0T19等主要振型的Q值. 根据两个方向的剪应变观测数据,求解了环型振荡的最大剪应变方向,发现这个方向是相当稳定的. 这种研究表明,高精度钻孔应变观测仪是一种理想的地壳形变观测仪器,可以为地球自由振荡研究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用本溪自流井数字化水温观测资料,采用直接计算功率谱密度的方式对印尼苏门答腊9.0级大地震激发的球型自由振荡进行了提取,准确检测到了0S2~0S9低频基型球型振荡,并且还检测到了2个谐频球型振荡:1S2、1S3。用该井数字化水温观测资料提取了0S2、0S3、0S4共3个振型的分裂,虽然3个振型均只得到2个单峰,但地球自由振荡谱线分裂现象的检测为研究地球的深内部结构提供了新的、不同类型的观测资料。研究表明,用本溪自流井数字化水温观测资料可以提取到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振荡,这就为地球自由振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观测手段。  相似文献   

5.
台湾海峡7.3级地震水震波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庄光国 《地震》1999,19(2):199-203
台湾海峡7.3级地震是90年代地震活跃期在我国的一个标志地震。根据全国81口一观测井水震波资料,对其水位振荡、水位阶变、记震距离等方面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次地震显示水位振荡快衰减也快以及水位阶变多、幅度大和不存在最佳记震距离等主要特征,水震小存着丰富的地球信息内涵,这对地震孕育、发生信息的提取有其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多种描述复杂现象的非线性方法处理了多台多项多年的前兆观测资料,通过“场”、“源”特征差异性的对比求得地震危险地点是一个能量“振荡”型积累的地区,具体表现为它是在前兆异常演化过程中出现的异常从属度最高、自相似性变化最大、前兆分维数下降最多的地区,而且还是在地震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熵值相对较低的地区。研究结果还表明,震中位置的不确定性随着发震时刻的逼近而不断减弱  相似文献   

7.
王六桥  李善因 《地震学报》2001,23(5):530-535
简略地介绍了双重介质含水层模型;推导出引潮力作用下双重介质含水层中渗流运动的偏微分方程;将此泛定的方程与潜水的Boulton方程进行数学类比,从而得出一个新的迟后给水项,为解释固体潮致井水位振荡相位滞后现象奠定了物理基础;通过对该泛定方程的分析,还发现该迟后给水项与深部含水层中存在的一种潮汐液流振荡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8.
在陆内水体内激发气枪震源,利用其气泡振荡产生的地震波可以研究地下结构及速度变化.与海洋激发环境不同,陆内有限水体会影响气泡的振荡过程.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球对称情况下气泡在有限水体内的振荡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发现气枪震源在陆内水体内的气泡振荡存在临界大小,与气枪激发时产生的激波有关.模拟结果表明,水体较大时(半径大于100 m),可以继续使用无限水体模型;当水体较小时(半径小于50 m),固液边界反射的激波会改变气泡处的压力,进而改变气泡振荡过程,显著地提高气泡振荡的频率,降低振荡的幅度.相关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观测相符,为陆内小水体中气枪的高频源场信号特征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基于有限水体的气泡振荡过程分析有助于提升对陆内水体气枪激发过程的理解,为气枪选址、设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海洋对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半干旱区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41%,由于增温显著、降水稀少,导致生态脆弱、生存环境恶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相对敏感.海洋作为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调节器,在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现代气候变化,海洋活动对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率的影响不可忽视.文章回顾了近百年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总结了海洋活动对其变化影响的研究进展,重点归纳了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以及El Ni?o和La Ni?a等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的影响;概述了不同海洋振荡因子协同影响干旱半干旱气候变化的机制.研究表明:全球干旱半干旱区在近百年来表现出显著的强化增温现象,呈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干湿变化特征;该变化特征与海洋年代际尺度振荡因子有密切关系,由于海洋振荡因子的不同位相组合显著改变海陆热力差,进而影响西风急流、行星波及阻塞频率,导致干旱半干旱区温度及干湿特征发生改变.随着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的加剧,未来的海洋活动变化对其影响将出现新的特征,这将增加干旱半干旱地区未来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加剧干旱半干旱区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LN-3型数字化水位仪的观测资料,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获得了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0S3~0S30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检测到2S1、1S2、1S3、2S5和2S6等5个谐频球型振荡,同时记录到一些明显的振型的谱线分裂现象。用水位观测资料提取了0S3、0S4和2S1等3个振型的谱线分裂周期,虽然3个振型均只得到2个单峰,但地球自由振荡谱线分裂现象的检测为研究地球的深内部结构提供了新的、不同类型的观测资料。研究表明,用数字化水位仪的观测资料可以提取到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振荡,为地球自由振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观测手段。  相似文献   

11.
埋藏基岩断裂对地震波动影响的超声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球表层的地质构造对地震波动有不容忽视的影响,研究其规律,对于探查地壳结构乃至了解地球表层动力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应用超声模拟方法,从基岩断裂对波传播和波场分布的影响以及基岩断裂倾向对地表地震动频率的影响三个方面研究了埋藏基岩断裂对地震波动的影响,揭示了一系列现象和规律。  相似文献   

12.
新墨西哥州SOR中间层钠层结构的季节和夜间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98年1月至2000年5月美国新墨西哥州Starfire Optic Range (SOR:35°N,106.5°W)钠风场、温度激光雷达共46个观测夜的数据,分析大气中间层钠层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钠层丰度变化显示出很强的年振荡现象,其平均值为5.06×109cm-2,最大值出现在11月份,最小值出现在6月和7月份. 钠层均方根宽度的平均值为4.30km,中心高度的平均值为91.60km. 均方根宽度和中心高度变化显示出较明显的半年振荡特征. 年平均钠层夜间变化显示出潮汐的影响,丰度夜间变化在午夜前最小,日出前达到最大. 白天光离化作用和夜间复合过程,与潮汐动力学一起,导致钠层丰度发生较大的夜间变化.  相似文献   

13.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和ENSO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观测资料的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与ENSO的相互关系.一方面,在E1Nino事件发生之前,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尤其是在赤道中西太平洋地区)异常偏强,通过海一气相互作用它可能是E1Nino的一种重要激发机制.同时,赤道中西太平洋地区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异常加强同东亚中高纬度地区30-60天振荡的加强和强东亚冬季风有关.另一方面,ENSO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也有重要影响,在E1Nino期间,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明显减弱;其结构明显趋于正压性.  相似文献   

14.
横向各向同性(VTI)介质中非线性地震波场模拟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值计算方法是考察非线性弹性波在介质中(如岩石)传播特征的重要手段.非线性弹性波的数值模拟存在陡峭间断面(点)、数值振荡以及误差的指数级增长等现象而破坏数值解的稳定性、收敛性,能否消减上述现象的不利影响成为制约数值方法有效与否的重要因素.文中同时引入了FCT算子和幅值限制器,采用中心差分格式对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VTI)介质中的二维非线性弹性波进行数值模拟,从而克服了上述困难;介绍了适用于非线性弹性波的吸收边界条件,给出了差分方程的稳定性条件.在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后成功地获取了二维VTI介质中非线性弹性波的三分量地震正演记录,表明非线性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波形畸变等现象.  相似文献   

15.
多次透射公式(MTF)物理概念简单,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时空解藕的高精度波动数值模拟。然而,MTF与其它局部人工边界条件类似,存在数值模拟失稳问题,如高频振荡便是可能出现的失稳现象。本文在分析MTF高频振荡失稳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波动有限元数值模拟中消除MTF高频振荡失稳的一种措施,即在整个有限元数值模拟区内施加与应变速率成正比的较小粘性阻尼;同时,讨论了这一稳定措施的有效性及其对数值计算精度的影响,并通过数值试验检验了这一稳定措施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消除高频振荡失稳的措施行之有效,且只对波动有限元数值模拟中无意义的高频分量具有抑制作用,而对有意义的较低频段内的波动有限元数值模拟精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贺双进 《地震》1989,(4):78-80
地震引起深井水位振荡已为人们所知。渭南双王井能较好的记录远震引起的井水位振荡现象,全球7.5级以上地震和我国6级以上地震,都能基本记录到。通过对震相丰富、图形清晰的远大震水震图的研究,推算出震中距、震级、发震时间的计算公式。 一、震中距 在研究水震图时,先把水震图开始初动时间设为t_a,最大振幅的出现时间为t_b,结束  相似文献   

17.
前驱地震波的试验研究及波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含预置裂纹的有机玻璃试样在加载实验过程中,大破裂之前出现的长周期、小振幅低频事件,并与大地震前可能出现的同类现象(即前驱地震波)进行了对比研究,根据波形记录和频谱分析得出:前驱地震波是地壳介质的长周期波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前兆特征,具有短临前兆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双频道频谱激电非线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双频道激发极化法,在封闭条件下和三维大水槽中,对40余块各种天然矿物标本进行了频谱激电非线性效应研究.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当电流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将出现激电非线性现象.用双频道频谱激电方法,将得到锯齿状频谱曲线.不同类型的矿物,锯齿状频谱曲线具有不同的特征,为评价激电异常源性质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纬Wakkanai站与低纬Okinawa站的垂测数据,得出电离层峰区垂直漂移的频谱结构.结果表明,漂移除具有周期在24h之内的潮汐分量外,低纬站还呈现出值得特别注意的2.1d的周期振荡.作者认为,低纬垂直漂移的振荡行为,主要是电场的波动分量引起;这种波动电场包含潮汐振荡与行星波两日振荡的成分.峰值电子浓度的振荡最直接地是由中性大气温度控制;而峰高的波动起伏,则主要是电场振荡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川西须家河组在钻探过程中经常发生井漏。该储集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特征,属于裂缝性致密碎屑岩储层,在一定压力下,造成了钻井液沿天然裂缝渗透;具有异常压力特征,在钻开致密异常压力地层时产生诱导裂缝而发生井漏。根据钻井液漏失现象在成像测井图像上的特征,提出了应用成像测井技术确定川西须家河组漏层及漏失性质的方法。通过2口井的成像测井实例分析,说明了成像测井技术可以为钻井泥浆配制、钻井施工与防漏与堵漏方案制定提供可靠、直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