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8篇
地球物理   2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强震前油井动态异常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介绍了我国几次强震前油井动态异常的震例资料,初步总结了强震前油井动态异常特征,认为利用油井动态异常进行地震预报探索是一种有希望的前兆方法。  相似文献   
2.
试论地震预报研究——是经验论性的、抑或是确定论性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六桥 《地震学报》1997,19(1):99-101
人类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一直在使用着两种类型的研究方法:其一是经验论性的研究方法(简称RRE);其二是确定论性的研究方法(简称RRD).我给这两种方法各自下了一个定义.可以说RRE是当今世界地震预报研究的主流.人类开展RRE工作已近30年了,对它的总结应从它的定义出发,根据它的表现形式,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来进行.我认为由于RRE的开展,人类已预报了许多次大地震,中国1975年海城地震预报的成功以及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地震前这种短临异常现象的普遍存在。在新疆米泉县魏家泉5号井(XMW-5)用浮子式自记水位计对这种异常现象进行了长达九年的连续观测,其间共捕获到4次异常事件。观测表明,这种异常现象的水位曲线有着特定的形态。对这种异常水位曲线的典型形态进行分析后,作者认为这是由于震前一种未知的快速变化的应力场压缩观测水层造成的弹性形变渗流效应,由此提出了“在矩形脉冲状变构造力作用下单一水层二维径向非稳定流弹性渗流模式”的成因假说。据此,从理论上定量地合成了异常水位曲线。该假说构成了作者“弹性形变渗流理论”(The Elastic Deformation Vadose theory)—EDV理论的主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王六桥  李善因 《地震学报》2001,23(5):530-535
简略地介绍了双重介质含水层模型;推导出引潮力作用下双重介质含水层中渗流运动的偏微分方程;将此泛定的方程与潜水的Boulton方程进行数学类比,从而得出一个新的迟后给水项,为解释固体潮致井水位振荡相位滞后现象奠定了物理基础;通过对该泛定方程的分析,还发现该迟后给水项与深部含水层中存在的一种潮汐液流振荡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5.
地震前后油井动态的异常变化是指油井观测系统内油、气、水动态偏离其长期平均状态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起因源于地震活动(孕震、发震及震后地应力调整)。一切非震因素引起的油井动态变化统称为干扰,这些要予以排除。研究地震引起的油井动态变化,特别是地震前油井动态的变化的目的,主要在于提取前兆信息,以便预报未来地震时、空、强三要素,同时还在于提取震源信息,积累有关地震孕育过程的科学资料。油井观测系统包括观测层位、井孔、仪器,它与地下水观测系统的区别在于前者的观测层是承压圈闭的油、气、水层,  相似文献   
6.
1984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自治区地震局的建议向社会发布了一次短期地震预报,该预报是在多种监测手段存在中期异常的背景下出现了油水井喷涌型异常后发布的。结果造成了一次虚报。事后对这次发布短期预报的主要依据——油水井自喷异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次喷涌型异常其恢复水位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与以前的震例不同,而且与作者提出的喷涌型前兆理论相违背,这表明,由作者前兆理论导出的异常恢复水位随时间对数变化的单一线性规律,可能是判定真伪喷涌型前兆的依据。这次非地震的喷涌异常,估计与距异常井约两公里的两口废油井高压注液有关,其机理类似于注水诱发地震。对此无震异常恢复水位曲线的解释表明,距井一定距离的水层中可能存在着一条断层。  相似文献   
7.
王六桥  李善因 《地震学报》1993,15(2):194-201
针对所给出的地震前井孔水位下降型前兆的一些实例,提出了一种可检验的成因机理的定量理论--排-注水理论(简称 DIW 理论).通过对饱水多孔介质受力变形的本构定律进行分析,笔者首先提出了一种排水的 DNR 模式,计算出了一组理论前兆曲线,并把它们与观测曲线对比,分析造成两种曲线差别的物理成因,修正 DNR 模式,从而得到本文的DIW 理论.文中给出了排-注水线源场的一般方程,提出并发展了域的概念.DIW 理论对该种前兆的规律性及复杂性均能给出解释.DIW 理论能定量地将孕震短临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这对地震的时间预报及检验 DD 及 IPE 孕震模式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六桥  李善因 《地震学报》1984,6(2):203-210
本文主要探讨了对承压水层上的单井,以定流量 Q 抽水时造成地面形变的可能机理.抽水形成了降落漏斗,漏斗区域内的动水压力降低导致了水层的沉降,这就等于给水层上的盖层施加了一个横向分布的载荷.若把覆盖层看做一个弹性薄板,因而计算出抽水引起的地面垂直形变、水平形变及附加应力等量值.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研究了许多震前地下油、水喷涌型异常以后,曾提出一个“在脉冲状构造力作用下单一水层二维径向对称非稳定流渗流模式”作为该异常的前兆机理。本文根据两次震前地下水喷涌型异常的观测资料,定量地验证了这种机理解释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根据这种理论反演出一些地震前局部应力场的快速变化:1979年7月9日新疆米泉县4.3级地震震前约30天,作用在该地区5号井1600米深处水层上的地下应力垂直分量突增1.3×10~5帕斯卡,持续约几十分钟后恢复正常;1983年6月1日该区5.3级地震震前4天,同一井的水层处应力突增4×10~3帕斯卡,持续11小时40分钟恢复正常;同理,估计在1965年11月13日该区6.9级地震震前2个月,应力突增1.7×10~5帕斯卡,持续几十分钟恢复正常。本文还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产油井套管变形断裂,造成油井的报废,这种现象影响了石油的生产。本文指出,由于开采石油,减低了含油层的孔隙压力,致使含油层被压缩,油层的压缩给固结在油层中的套管以一个纵向附加压力,当含油地层倾斜时,套管除受到纵向压力外,还受到一对横向水平剪力的作用。这种因油层压缩而产生的力,是造成套管变形的一种可能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