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强  徐剑 《现代测绘》2009,32(4):35-37
住宅小区建筑沉降观测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水准观测,闭合线路检核,根据观测周期和相邻位置构建沉降变形数据的时间和空间序列,用数据序列变化反映沉降过程.本文在分析小区沉降数据的特点重复性、相关性和延续性后,使用电子表格和数据库来管理沉降数据,其优势在于充分利用了传统关系数据库的成熟技术,如并发控制、事务处理、结构化查询、权限设置等.  相似文献   

2.
变形监测在建筑物施工和运营管理方面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变形监测的预测模型有很多。选取适当的变形监测预测模型对于预测建筑物的变形尤为重要。本文运用灰色模型GM(1,1)、BP神经网络和曲线拟合中的修正指数曲线对一幢大楼13期的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前12期沉降观测数据构建预测模型来预测第13期沉降观测的数据,将预测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这三种模型预测的精度。结果表明:在这一幢大楼的沉降观测预测中,修正指数曲线法预测的精度要比灰色模型GM(1,1)和BP神经网络预测的精度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石武客运专线DK709+981~DK711+200段路基工程施工为例,介绍了客运专线路基沉降观测的目的和内容,沉降观测精度指标与观测仪器的选择,沉降观测路线的布设和观测频度,并总结了沉降观测的观测方法及注意事项。通过数据分析,指导路基填筑速度和改进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和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4.
张丹  郝亚东 《测绘通报》2017,(11):77-79
高铁沿线施工期间引起地面沉降的因素错综复杂、相互影响,本文提出通过对沉降区域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等进行分层观测,根据分层观测得到地下水位变化、孔隙水压力变化等数据,并采用回归分析法构建了沉降区域地面沉降与诸影响因子的关联模型,通过对郑徐客运专线开封段进行的地面沉降监测量与同时采用二等精密水准测量得到的监测点沉降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修  滕风 《现代测绘》2006,29(3):25-26,32
根据本地实际地质状况,阐述了沉降观测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进行沉降观测工作的基本要求以及沉降观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广州干部休养所周围建筑物沉降观测数据,基于Surfer与Grapher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了沉降观测可视化数据分析,分别绘制了沉降曲线图、同期等沉降曲线图与沉降三维图,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沉降量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实验证明:基于Surfer与Grapher的沉降观测绘图,可进行多角度分析,三维效果好,为沉降观测数据分析提供了一个技术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针对沉降观测智能性分析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IS的沉降观测数据建设方法,该法以ArcEngine为开发工具,首先将沉降观测数据入库,然后开发出数据分析程序,用以完成观测数据的沉降量变化状况分析。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具有入库简单、受限小、速度快的特点,它可以完成常规的沉降观测数据分析,所建立的数据库能为其它类似监测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依据,不失为一种基于GIS的沉降观测数据处理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庄林浩  王齐林  王三军 《测绘工程》2011,20(3):74-75,80
结合广州新电视塔沉降观测项目,介绍该项目沉降观测的具体方案.结合工程实际,采用文中所述的沉降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通过25次的沉降观测,有效地监测了新电视塔在施工期间及运营期间的沉降变化情况,成果可靠,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为今后大型建筑物的沉降监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方法,结合小区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实例,分析了沉降观测数据,探讨沉降原因,为小区建筑安全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以咸阳某小区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数据为例,探求沉降观测的不同时段数据分析与预测的较优方法。应用线性回归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对封顶前和封顶后的沉降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比较两模型在不同时段进行数据分析时的结果,得到在建筑物封顶前沉降观测数据分析时,采用回归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均可,对封顶后的沉降观测数据分析时灰色系统模型则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