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涂方旭 《气象》1985,11(12):15-16
气象统计预报的实践说明,由一定的样本资料建立的统计预报方程,其拟合效果与预报效果往往存在差异。有的方程的预报效果与拟合效果差异不大,而有的方程的预报效果显著低于拟合效果。一个统计预报方程,如果预报效果与拟合效果差异不显著,就认为该方程预报稳定。反之,则认为该方程预报不稳定。根据预报量的数值特点,统  相似文献   

2.
天气数值预报中过去资料的使用问题   总被引:25,自引:10,他引:25  
顾震潮 《气象学报》1958,29(3):176-184
本文指出在天气数值预报中要解的天气方程组与我们能有的求解条件是不相配称的.因此需要研究如何把方程组化成最合适的形式而最充分地利用可能有的定解条件(特別是最可靠最完全的气象量测的分布)以使预报效果最好.在某些情形下,天气数值预报可以提成“演变”问题,从而可能使用过去的资料.作为某一气象量的初值问题,天气数值预报也可能使用一部分过去资料.而在以前的天气数值预报是并不使用过去天气资料的.本文最后讨论了这样提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回归分析是气象统计预报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定量预报方法,农MOS(模式输出统计)预报中应用很多。由一定的样本资料建立的回归方程,有的方程的预报效果与拟合效果差异不大,有的方程的预报效果显著低于拟合效果。回归方程预报效果的这种改变情况,称为回归方程的预报稳定性。一个回归方程,如果预报效果与拟合效果差异  相似文献   

4.
提高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水平是提高预报准确率的有效措施。针对当前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中通常存在的预报因子的瞬时量与预报降水的累积量这样一个时间尺度不相匹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用相应时段内预报因子的累积量预报累积降水的预报方案。经检验,用此方法处理的累积因子与降水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比瞬时因子有明显提高。以此为依据,以HLAFS数值预报产品为资料,用累积因子建立了忻州市汛期降水分县预报方程,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MOS预报方法中的分型通常是解决预报因子与预报量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的途径之一。 但是,MOS预报方法的分型,往往遇到两个问题。第一,数值预报产品资料短,分型后样本达不到适当的数量,往往影响计算和验证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能,在建立降  相似文献   

6.
用相应时段累积因子预报累积降水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焱  王兴荣等 《气象科学》2002,22(3):356-361
本文针对当前数值预报产品释用工作中通常存在的因子的瞬时量与预报降水的累积量这样一个时间尺度的不相匹配的问题,提出了用相应时段内因子的累积量预报降水的累积量的预报方案,用该方法处理的累积因子与降水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与瞬时因子相比有显著提高,以此为依据,用HLAFS数值预报产品,建立了一个降水量滚动预报系统,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模糊数学在气象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用模糊关系方程预报天气,就是利用预报因子与预报对象之间存在着的模糊关系,由预报因子通过模糊关系这个转换器作模糊变换,从而求出预报量.本文首先给出预报的数学模型,然后以实例说明用模糊关系作预报的方法和步骤. 一、预报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杨昕  张仁健 《气象学报》1998,56(4):493-499
针对均值生成函数的周期性延拓在回归分析中存在的回归前提不同,预报因子是预报量的非独立表现等缺点,给出了改进方案。实例分析计算表明:新方案可以有效地消除原方案中存在的非独立虚假相关现象,从而使得筛选出周期性预报因子更加客观。基于本方案所建立的数学预报模型,具有历史拟合率与多步长预报精度基本一致的特点,是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长期预报手段,也有一定的隐含周期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9.
MOS预报方法主要是从数值模式输出的形势预报和物理量预报资料中筛选预报因子,建立统计预报方程,制作气象要素预报。由一定的样本资料建立的MOS方程,有的预报效果与拟合效果无多大差别,有的预报效果显著低于拟合效果,这就是MOS方程的预报稳定性问题。一个MOS方程,如果预报效果与拟合效果差异不显著,就认为方程的预报性能稳定。如果预报效果显著低于拟合效果,则认为方程的预报性能不稳定。下面介绍一个判断三分类MOS方程预  相似文献   

10.
天气图的分析目前仍是气象台中、短期预报的基础工作。其分析质量的好坏,将直接或间接影响预报的成败。在1983年全省气象台的预报、服务和填图工作互检中,天气图分析的意见最多,有的不符合规范要求,有的对天气学原理注意不够,有的对青藏高原对天气的影响和西北区地方性天气气候特征不甚了解。今就互检中提出的一些问题,从分析技术的角度谈些意见。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梅雨的长期预报和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徐群  杨秋明 《气象科学》1999,19(1):9-19
本文提出了江苏省中南部两区梅雨量的一种季度预报方法,发现应用20年左右前期气候要素场找因子组建的预报方程对随后两年两区梅雨量有明显预报能力。分析表明每隔2-3年,预报因子即有相当的变化,显示出前期气候系统与地区梅雨量的隔季联系有不断调整的现象,但仍然存在一些稳定出现的前期因子群,例如前期当地区域的降水量可能通过调节深层土壤水份仍会隔季影响当地的梅雨量。  相似文献   

12.
大气中存在着各种时空尺度的扰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不同时效的预报,必须恰当地选取预报量和预报因子的时空尺度。在统计预报中,很多作者强调预报因子的物理意义,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预报量和预报因子之间的时空尺度的“统一”,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时空尺度”影响的事实和分析 天气系统的时间尺度往往是就其生命史长短而言,而空间尺度则泛指其水平和垂直方向范围的大小。研究表明,长、中、短期天气预报主要是以分析判别长、中、短期天气过程的演变为依据的。以长期预报为例,它的预报对象是长期天气过程变化的产物,因此和一种大范围、长时间的大型天气过程相联系。湖南省气象台发现,当9月和9—11月乌拉尔山地区500毫巴为高值区时,来年雨季结束早,否则迟  相似文献   

13.
《气象科技》1975,(6):43-44
辽宁省锦州市气象台章国材认为目前天气预报中对预报对象的选择问题考虑较少,而是先验地把某量(例如高度场、降水量、温度等)的年量、季量、月量、旬量等当然地作预报对象。作者认为由于天气长期变化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以年为周期的周期变化,年是“实在的”而“非臆造”的天气  相似文献   

14.
多预报量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在台风路径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一鸣 《大气科学》1983,7(2):235-238
本文对通常的逐步回归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同时制作多个预报量的预报时,这方法并不十分可靠。因为这样得到的预报方程常常包含着比较大的随机误差,之所以产生上述情况,问题在于对多个预报量建立方程时,没有考虑预报量之间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对通常的逐步回归进行改进,考虑对多个预报量同时进行筛选的逐步回归。 台风路径预报的试验结果表明:由多预报量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建立的方程组,对相近预报时段的相同预报量,其影响的预报因子大体相同,而对于不同预报时段的不同预报量,则影响的预报因子有着显著的差异,这样得到的方程组物理意义比较明确,不仅有利于提高预报方程的预报精度,而且还有利于对不同预报方程的预报因子进行分析和改进。  相似文献   

15.
蒋延龙 《气象》1980,6(10):16-16
在作预报时,选预报因子和确定预报对象究竟哪一个重要呢?有的同志认为,当然是预报因子重要,只要有几个历史概括率很高的权威因子,就能作准预报。我认为这种说法还不够全面。预报因子固然重要,但预报对象定得是否合理,则更重要。如果预报对象定得不合理,就不能选到揭示天气规律性的预报因子,也就影响到预报的成败。  相似文献   

16.
对于某月(季、旬)降水量(R)的预报,较为广泛地是寻求与预报量存在一定关系的多种相关因子。用特定的方法进行处理,使得比较客观地得出预报结论。这就是“多因子相关降水预报方法”。这种方法对相关的多因子的处理有多种形式,这里介绍两种处理“多因子”相关预报方法,具有比较计算简单、客观,并能对相关因子加以筛选和加权处理,能比较直观地反映出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17.
使用2015年10月—2018年9月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集合预报系统(ECMWF EPS)逐日降水极端天气指数(EFI)预报资料,分析新疆区域降水EFI产品与强降水的对应关系并得到预报阈值。结果表明:预报的EFI与实况降水量存在正相关关系,随着降水量增加,EFI预报结果具有线性增加趋势,说明EFI对强降水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各量级降水预报的最高TS评分随着预报时效的增加而减小,且随着降水量等级的增大而减小。不同季节暴量降水发生站次为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对应的EFI阈值大都在0.4~0.6,夏季EFI值范围在0.2~0.7,夏季更易发生暴量降水。随着预报时效增加,暴量降水发生站点频次最多所对应的EFI值逐渐减小。随着降水量级增加,空报率减小幅度不大,但漏报率增加。  相似文献   

18.
风能预报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中国蕴含着丰富的风能资源,但目前我国在风能预报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几乎没有可用于风电场风能的客观、定量化的预报方法。风能预报,实际上最重要的是对风场的合理准确预报,进而得到风电量预报。通过简要介绍国际上风能预报的一些方法,如统计预报、动力预报(包括降尺度预报和集成预报)以及风电量预报,同时介绍对预报的检验和面向最终用户的预报平台的建设,希望能对我国风能预报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风能预报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蕴含着丰富的风能资源,但目前我国在风能预报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几乎没有可用于风电场风能的客观、定量化的预报方法。风能预报,实际上最重要的是对风场的合理准确预报,进而得到风电量预报。通过简要介绍国际上风能预报的一些方法,如统计预报、动力预报(包括降尺度预报和集成预报)以及风电量预报,同时介绍对预报的检验和面向最终用户的预报平台的建设,希望能对我国风能预报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水库上游入库洪水量是水库风险调度的主要风险因素。根据灾害风险分析原理,对水库调度预报服务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量预报值和径流系数估算值的准确率是影响水库调度预报服务的风险要素,从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实用风险分析模型。同时介绍了在0216号台风“森拉克”影响时,该风险分析模型在水库调度预报服务中的应用,并计算了经济效益。该模型对水利部门调度决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