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54年7月日本将海上警备队改为海上自卫队以来,迄今已历40年。在大力增加经费,加速发展海上力量的思想指导下,日海上自卫队先后完成了和正进行四次“长期防卫发展计划”和两次“中期防卫发展计划”,其海军实力得以突飞猛进地发展。尤其从1991年度至1995年度的  相似文献   

2.
日本海上自卫队约有4.6万人,原是一支用于近岸防御的小型海上力量。但为了保障其海上交通线的安全畅通和实现军事大国、政治大国的野心,90年代以来进一步突出了海上自卫队的地位。通过对海湾战争经验的全面分析,日本政府认识到,当今世界已进入一个以海军实力来衡量一国军事力量强弱的时代,海军的发展应成为国家军事力量的“领头雁”。为此,海上自卫队的预算拨款连年增加,不断装备现代化武器装备,并逐步由近岸防御型向  相似文献   

3.
《海洋世界》2009,(2):5-5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日本决定摒除和平宪法的派兵限制,于3月份让海上自卫队军舰参与在索马里海域的国际打海盗行动。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日本最大的军舰“大隅”号加入海上自卫队服役。这艘开创新级别的舰只,说是坦克登陆舰,却没有设置艏门和跳板。而是在它宽阔的甲板上设有直升机停机坪,使人一下子产生联想,并将它打人航空母舰之列。据日本海上自卫队称,建造“大隅”号的目的,是为了接替舰龄超过20年、即将退役的“渥美”级登陆舰,其大型化,是为了适应今后海上自卫队参加联合国维和活动及国内大规模抢险救灾。实际上,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艇的计划和设计,是根据对舰艇的性能要求,即使用目的而确定的,也就是说,是根据海  相似文献   

5.
2007年7月12号,韩国海军迎来了本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航母。韩国国防部低调地把这艘轻型航母称为大型运输舰(LPX)。照目前较为普遍的区分方式,世界军事评论家们将航空母舰大致分为5类:第一类是超大型航空母舰,如美国的现役核动力航母以及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  相似文献   

6.
现代登陆作战中,直升机的重要性已被证实,新造的登陆舰能装载为数不少的直升机,以发挥直升机和登陆艇的立体作战能力。这类登陆舰的船型类似航空母舰,拥有全通式飞行甲板,被称作航母型登陆舰,它们已成为沿海作战的最重要的舰种。世界上已有和正在建造的航母型登陆舰有:美海军5艘塔拉瓦级大型多用途两栖攻击舰和8艘黄蜂级多用途两栖攻击舰,英海军大洋号两栖突击直升机母舰,法海军正在建造的2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意大利海军3艘圣乔治奥级船坞两栖运输舰,以及日本海上自卫队3艘大隅级运输舰。  相似文献   

7.
王淞  邹波 《海洋信息》1996,(1):9-10
全国第一渔业大县的山东省荣成市,多年来渔业生产一直一年一大步地快速发展,预计1995年水产品总产量可达到85万吨,渔业总收入可达到70亿元,基本实现了“海上荣成”的目标。这一成绩是如何取得的?  相似文献   

8.
日本海上自卫队干部候补生学校是日军为海上自卫队培养初级军官的学校,被誉为日本“海军军官的摇篮。”学校前身为旧日本的帝国海军兵学校,1876年创建于东京的筑地,1888年迁至广岛县的江田岛,故也称“江田岛海军学校”。“江田岛海军学校”历史上曾经与美国的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和英国的布列塔尼亚海军学校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著名海校,为日本海军培养出了包括东乡平八郎、山本五十六在内的一大批著名将领,1945年随着日本的战败而被撤销。  相似文献   

9.
李媛 《海洋世界》2014,(4):32-35
<正>漂浮在海上的五星级酒店,曾经是人们梦幻中的追求。现在,这种充满浪漫情调的梦想已成为现实。乘大型超级豪华邮轮在海上旅行,已是世界许多国家游客外出旅游最时尚的选择,人们可以在海上尽情享受到世界上任何一座豪华饭店里所能享受到的一切。维京邮轮公司是芬兰的主要邮轮公司之一,于1963年正式成立。自1959年邮轮定期开通以来,维京邮轮公司就不断增添邮轮,到目前为止,大型邮轮已超过50艘。几十年风风雨雨的磨练,由早期的二手摆渡轮船发展到今天叹为观止的商舰。邮轮约载客2000余人,载车200~300  相似文献   

10.
大型海洋工程结构一般采用吊装法进行海上安装。随着海洋结构物重量的不断增大以及受到起重船吊装能力的限制,大型海上结构物浮托安装技术正成为海上施工安装的1种新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浅海固定式平台大型组块和深海浮式海洋平台的海上安装。本文介绍了海洋平台海上浮托安装的步骤、关键缓冲设备,列举了一些国内外的安装工程实例,指出了浮托法的关键技术,最后针对某工程实例,利用SESAM软件进行浮托法水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大型海上浮吊臂架结构健康状态监测,开发了大型海上浮吊光纤光栅称重传感器系统,提出了光纤光栅称重传感器设计理论,建立了传感器设计框架。通过悬臂梁理论,借助于有限元分析软件,提出了悬臂梁和受压弹性体复合结构;通过温度补偿理论与对比,提出了滤波温度补偿方案;通过迟滞效应原理,提出了双光栅式迟滞效应消除方案。进行光纤光栅称重传感器性能实验、反复性实验和稳定实验,讨论了系统的性能和可行性。并将大型海上浮吊光纤光栅实时称重系统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成功实现了大型海上浮吊负重状况监测。  相似文献   

12.
大型海洋工程结构一般采用吊装法进行海上安装.随着海洋结构物重量的不断增大以及受到起重船吊装能力的限制,大型海上结构物浮托安装技术正成为海上施工安装的1种新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浅海固定式平台大型组块和深海浮式海洋平台的海上安装.本文介绍了海洋平台海上浮托安装的步骤、关键缓冲设备,列举了一些国内外的安装工程实例,指出了浮托法的关键技术,最后针对某工程实例,利用SESAM软件进行浮托法水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13.
1995年11月7日凌晨,从蒙古大草原东移南下的一股强冷空气到达山东沿海。肆虐的狂风对海上作业船只和人员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沿海设施惨遭破坏,海上船只纷纷告急求援,就连在胶州湾停泊抛锚的万吨级货轮“新基”号也难逃此劫运。“新基”号是一艘万吨级远洋杂货轮。建造于1969年。长152.25米,宽21.4米,载重吨为17000吨。隶属北京爱恩济船务有限公司。此前已在胶州湾停泊抛锚5个  相似文献   

14.
航空母舰编队要想在远海以较高速度长时间航行和扩大其海上作战范围,就必须配备高速中途补给舰船,以随时在海上为编队扑充燃料、淡水、粮食和弹药等物品。因此,海上补给舰船是航母编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队实施海上作战的物资基础。西班牙海军的航母编队一年中有120天在海上活动,总航行时间达1500小时以上,其本身携带的燃油和物资十分有限,因此配备中途补给舰船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由于西班牙海军原来没有大型补给舰,原有的几艘加油船装载量小,速度又很低,只好租借地方的两艘油船临时使用,这不能不影响  相似文献   

15.
自1995年提出建设“海上苏东”至今已有10午时间。通过对“海上苏东”建设与发展现状分析,探索了影响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与自然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提出新世纪“海上苏东”建设应选择以法治海,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海,实施人才开发战略;优化产业结构,争创名牌战略;市场导向,推进国际化战略等四大新战略组合,以实现江苏省海洋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1982年一成立,就对我国海洋油气开发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自此,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进入一个新时期。经过15年的发展,我国海洋油气产业已成为主导海洋产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概括而言,这些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至1995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16个国  相似文献   

17.
日本是世界上研究和发展航空母舰的先驱国家之一。1922年12月27日竣工的“凤翔”号航空母舰是世界上第一艘标准型的航母,从建造第一艘航母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先后拥有过25艘各型航母:同时,在运用航空母舰作战方面,日本海军也曾创下辉煌的战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按规定只能建立自卫性兵力,不能建造大型战舰。然而拥有航空母舰一直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心愿,长期以来始终以秘密方式进行策划和运作,直到“大隅”级运输舰获准建造,其航母梦终于再成统实。  相似文献   

18.
莫杰 《海洋信息》1996,(12):3-4
随着1995年南海以迄今为止中国海上最大的中外合作流花11—1油田开发投产和1996年元月1日至今我国最大的海上崖13—1气田正式向香港和海南供气,南海北部便成为中国海上生产石油和天然气的最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新型的深水海上基础型式,桶形基础在海上风机设施设计与建设中逐步得到了发展和应用。以三桶基础为例,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海上风机多桶基础的承载特性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根据海上风机的荷载受力特点,分别探讨了三桶基础在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和力矩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得出荷载作用方向及桶间距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程度,研究成果为复合加载模式下海上风机多桶基础的承载特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海洋工程大型起重设备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大型、超大型海洋工程结构起重设备的发展和分类,对比分析世界上各主要海洋工程公司的起重船及其起重机的基本参数,提出了大型海上起重机的研究重点以及进行海上起重过程仿真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我国海洋工程起重机发展的几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