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地球化学场及其在隐伏矿体三维预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物理学"场论"的角度介绍了地球化学场的概念,并从场源、场作用及地球化学指标分布三个基本要素出发阐述了地球化学场的扩散、对流-扩散的动力学机制。首先,按照采样介质,将地球化学场分为原生的岩石地球化学场,以及次生的土壤、水系沉积物、水文和气体地球化学场,描述了组成各类地球化学场的要素。其次,将地球化学场的分析方法概括为静态的空间结构分析和动态的时空结构分析两种,提出要以场的动力学机制为基础,利用地球物理学中的正、反演理论来研究四维时空中地球化学场的发展和演化。最后,探讨了地球化学场时空结构分析与三维地学模拟两者之间彼此补充和相互验证的关系,三维地学模拟构建的场源及空间介质模型,为地球化学场的正、反演提供了初始条件,地球化学场反演的结果又可用来修正三维地质模型;探讨了地球化学场与大数据分析技术间的关系,即采用大数据的"数据驱动"的思路来挖掘其与多元地学数据之间的隐性联系,探索其与成矿过程的关联性。地球化学场与三维地学模拟、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结合将为隐伏矿体三维预测中地下成矿物质的分布和演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旭征 《地质科学》1978,13(1):73-87
地球空间中某物质系某相中某组分在一定条件下,由相中逸出的能力,称地球化学位。本文根据地球化学位基本关系式建立了因某组分的动能、位能、压力能而引起的地球化学位之和为一常数的关系,该关系称地球化学位守恒。文中指出了某含矿组分的地球化学位守恒及其转化与金属矿物沉积的关系,给出了生成富铁、富铜以及其他富的金属矿床的化学热力学根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瓦斯突出地球物理场的电磁波和弹性波响应特征,其响应是构成瓦斯突出地球物理场的介质条件所表现出来的。关键层应力墙瓦斯突出机理认为,瓦斯突出煤层由关键层和伴随层构成。关键层和伴随层在空间的分布规律和相互作用体现在物理场的差异上,把关键层(或瓦斯突出煤体)作为地球物理场中的异常体进行研究是可以利用地球物理方法识别的。突出地球物理场响应特征的研究为从地球物理研究瓦斯突出预测理论和方法提供了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4.
结构分析理论在地球化学空间场不均匀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韬  鲍征宇等 《地球科学》2001,26(5):486-490
论述了应用结构分析理论对地球化学空间场进行不均匀性分析的理论依据,研究步骤和方法,以塔北某工区作为实验区,着重对研究区地学时空场的连续性,各向异性和区域不均匀性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研究区的地质背景和指标的浓度等值线分布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5.
地球化学场时-空结构分析的方法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球化学场可定义为地球化学变量在各种尺度的区域上的分布,地球化学场是各种地质地球化学作用的对象和空间载体。成矿作用及其他各类地球化学过程都可理解为地球化学场空间结构随时间的演化,即地球化学场的时-空结构。本文把地球化学场时-空结构分析厘定为一维时-空序列的分析,二维场空间结构分析,三维场空间结构分析和数值矿床模型,时-空结构的动力学分析等4部分内容,并讨论了各自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简述赣杭构造火山岩铀成矿带区域地球物理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区域地球物理场与铀矿化的空间分布关系,代表性铀矿床(田)的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其组合类型,指出了“多位一体”的地球物理场组合是铀成矿的最佳组合。根据组合类型,对全带矿床、矿点进行分类排队,并为全带远景评价提供了依据,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振飞 《现代地质》1993,7(2):215-220
热液矿床的形成和分布是多种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在空间上表现为场。隐伏矿床或矿体的存在会由各种场的异常反映出来。多场叠合法是通过研究各种场与矿化的关系,综合分析和利用多场找矿信息来进行隐伏矿床预测的方法。本文以辽西兰家沟钼矿床为例,叙述了这种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明基岩地球化学场可被分解为地球化学同生场和后生叠加场两部分,并应用地球化学理论和R型因子分析对北京八达岭地区进行了基岩地球化学场的分解,编制了同生场和后生叠加场地球化学图,在叠加场基础上编制了综合异常分区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该区地球化学分布规律得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时域瞬变场电磁场有限差分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徐凯军  李桐林 《世界地质》2004,23(3):301-305
模拟电磁场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规律是理解地下介质响应的重要手段,直接应用有限差分法在时间域对二维、三维瞬变场进行数值分析是一种有效方法。应用反映电磁场基本规律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导出时域场量的齐次扩散方程,对所研究的空间区域作差分离散,源作为初始条件加入,采用合适的边界条件,利用差分方程进行计算,从而得到场量的数值结果,展现瞬变场在地下随时间扩散的全过程,对电磁场的瞬态响应有更加直观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远洋沉积物是多金属结核赖以生长的场所,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沉积物中主要成矿元素水成组分在不同地球化学场和不同沉积阶段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水成组分的含量比与成矿作用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Mn、Fe、Co、Ni、Cu都是一些比较活泼的元素,它们共处于多金属结核、沉积物和大洋水的统一体系中,当结核形成时,Mn、Fe、Ni、Cu在结核与沉积物中的含量呈负相关,而Co含量呈正相关。研究区东部结核以富含Mn、Ni、Cu贫Fe、Co为特征,其伴生沉积物相对贫Mn、Ni、Cu、Co,而富Fe,可称之为贫化的地球化学场。研究区西部结核富含Fe、Co而贫Mn、Ni、Cu,其伴生沉积物则相应贫Fe,而富Mn、Ni、Cu、和Co,可称之为富化的地球化学场。可以看出,贫化的沉积物地球化学场,恰恰是寻找富矿结核的最佳场所。早中新世以来的沉积物,根据水成组分的含量或含量比,也可相应于结核的形成分为三大沉积阶段,其中的第Ⅱ阶段具有贫化的地球化学特征,是多金属结核形成的最有利时期  相似文献   

11.
以40眼地热井资料为基础,研究了开封凹陷地区地热系统的地温、地温梯度及地表热流值的分布特征;结合地质构造及地下水活动规律,说明了控制地温分布的因素及地热系统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12.
数值分析方法(有限元、有限差分等)可计算边坡应力、变形和破坏,但直接计算边坡安全系数比较困难;而极限平衡法需对边坡体内力作出假设,计算精度受到限制。利用数值分析方法计算得到的应力场,重新定义推力最大原理中推力的含义,将常规边坡临界滑动场数值模拟方法作进一步的改进,提出基于数值应力场的边坡临界滑动场方法。该方法可充分发挥两大方法的优势,能够准确、方便地搜索出边坡临界滑动面位置,并给出更合理的边坡安全系数。通过两个算例的稳定性分析,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Geochemical potential field is defined as the scope within the earth’s space where a given component in a certain phase of a certain material system is acted upon by a diffusion force, depending on its spatial coordinatesX, Y andZ. The three coordinates follow the relations: $$NF_{ix} = - \frac{{\partial \mu }}{{\partial x}}, NF_{iy} = - \frac{{\partial \mu }}{{\partial y}}, NF_{iz} = - \frac{{\partial \mu }}{{\partial z}}$$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a field can be summarized as: (1) The summation of geochemical potentials related to the coordinatesX, Y, Z, or pseudo-velocity head, pseudo-pressure head and pseudo-potential head of a certain component in the earth is a constant as given by $$\mu _x + \mu _y + \mu _z = c$$ or $$\mu _{x2} + \mu _{y2} + \mu _{z2} = \mu _{x1} + \mu _{y1} + \mu _{z1} $$ Derived from these relations is the principle of geochemical potential conservation. The following relations have the same physical significance: $$\mu _k + \mu _u + \mu _p = c$$ or $$\mu _{k2} + \mu _{u2} + \mu _{p2} = \mu _{k1} + \mu _{u1} + \mu _{p1} $$ (2) Geochemical potential field is a vector field quantified by geochemical field intensity which is defined as the diffusion force applied to one molecular volume (or one atomic volume) of a certain component moving from its higher concentration phase to lower concentration phase. The geochemical potential field intensity is given by $$\begin{gathered} E = - grad\mu \hfill \\ E = \frac{{RT}}{x}i + \frac{{RT}}{y}j + \frac{{RT}}{z}K \hfill \\ \end{gathered} $$ The present theory has been inferred to interpret the mechanism of formation of some tungsten ore deposit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4.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水动力场研究方法——"流场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建立的正确与否是地下水资源评价计算的关键,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水动力场研究方法——“流场分析法”是以地下水动力学和水均衡原理为基础,通过对水头函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判断出地下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据此,科学概化出地下水系统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为地下水资源的正确评价计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彭庄井田区域地应力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山东彭庄井田的区域地质构造发育规律及其地应力实测值进行分析与计算,讨论了井田内地应力及构造应力的状况,为下一步矿井生产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提供了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利用图像表达位场数据时,位场数据根据色标被映射成颜色,生成的图像能否客观真实地表达出位场数据的内涵特征,关键取决于采用的色标是否合理。为了提高图像表达位场数据细节信息的能力,借鉴图像灰度非均匀整量的思想,给出了一种基于场值梯度的色标文件生成方法。对比于传统的采用根据位场场值大小平均分配色阶的方法,理论模型试验和实际资料的应用结果,都显示了本方法在提高图像表达位场数据细节信息能力上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王彦军  赵学晶 《安徽地质》2012,(2):93-97,102
本文对成庄矿区褶皱、断层及3号煤层的构造特征进行了总结论述.通过对矿区节理的统计、配套和分期,对该区燕山期以来的主应力方位、期次进行了划分,将主应力划分为3期,同时将成庄矿区含煤地层形成以后的构造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应力阶段奠定成庄矿区煤田构造基本格架;中期应力阶段对成庄矿区造成的影响很小;晚期应力阶段完成了矿区内煤田构造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煤层结构,构造,顶底板岩性变化,掌握煤层、煤质的变化规律,指出了煤矿区存在的问题和开采建议。对未来的矿山建设和资源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Samples have been taken systematically from a sequence of immature lignite deposited as a large reserve in Elbistan (37° 48′ N 37° 51′E) 1.5–2 m.y. ago during the Pliocene-Pleistocene transition. The lignite has a high volatile content of 60–70% and a huminite reflectance of 0.27 ± 0.03.  相似文献   

20.
荷载作用下黏性土坡位移场应变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王中华  许芝娟  陈蔚 《岩土力学》2011,32(11):3263-3268
通过室内土坡模型试验,研究了在荷载作用下黏性土坡竖向位移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土坡大主应变与最大剪应变分布、土坡的蠕变特性及裂缝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的逐渐增大,土坡微结构蠕变不断增加,土体的蠕变过程实质上是土体损伤过程,是土坡微结构能量耗散的过程。土坡的蠕变和损伤积累随着加荷时间延续而增大,损伤各向异性更加明显。坡顶和斜坡面处的损伤程度较大,在坡顶和斜坡面出现裂缝,坡顶的竖向位移大于侧向位移,相反坡底处侧向位移大于竖向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