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闽江水口水库诱发地震活动特点吕浩江,林建生(福建省地震局)(泉州基准地震台)闽江水口水库是福建省的大型水库,坝高100米,为混凝土宽缝重力坝。大坝建成后,于1993年3月31日开始蓄水,使闽江在大坝一南平段形成长达100公里的狭长库区。水库蓄水后第3...  相似文献   

2.
大别山五大水库区社会经济发展系统分析与反贫困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别山五大水库区是我国国家级贫困县集中分布地区,经过“八七”扶贫攻坚,库区社会经济和环境面貌发生较大变化,但返贫现象比较严重,库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本文在五大库区现状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库区贫困和返贫的根源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库区社会经济发展与反贫策略。  相似文献   

3.
福建水口水电站库区的塌岸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军 《山地学报》1999,17(4):343-348
从环境地质角度,对水口库区的塌岸问题,即库岸再造现象进行监测研究,并对塌岸发展的最终宽度,稳定时间历程进行预测,为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库区开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岩溶浸没-内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周边岩溶浸没-内涝现象是水利水电设计的环境问题之一。80年代以来,已在若干水库发生了此类现象,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以红水河岩滩水电站库区的内涝为例,分析了岩溶浸没内涝的主要原因和形成条件,归纳为降雨、管道、水库三要素。讨论了岩溶浸没-内涝灾害的预测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利用龙滩水库贵州库区及其周边10个气象站1961~2010年气象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对贵州库区的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做变化趋势分析,采用秩和检验方法对各要素比值的平均值进行水库蓄水前后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库区年平均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多,其变化趋势主要是大尺度大气环流影响造成的,水库影响不明显;水库蓄水后,使近库区年平均气温降低,年平均相对湿度增大,水库对年平均气温产生影响的最大距离在14~17 km,而对年平均相对湿度产生影响的最大距离〈14 km。  相似文献   

6.
闽江水口电站水库蓄水运行影响下游河流动力作用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江水口电站水库蓄水运行影响下游河流动力作用的效应杨家坦,江传捷,郭宣福(福建省水文总站)闽江水口水电站是国家“七五”和“八五”重点工程。坝址位于闽江干流,控制流域面积52438km2,占闽江流域面积的86%。电站水库总库容26亿m3,为不完全季调节...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水库泥沙淤积问题一直困扰水库的安全。一些水库建成后投入运行的时间较长,由于早期测量、检测和监测仪器落后等原因,引起库区基础资料的缺失,对了解水库泥沙淤积情况影响较大。文中阐述应用高密度电法对某库区泥沙淤积进行调查,连续、快速、有效的探测出了水深和淤积层厚度,探测成果与水上钻孔验证有很好的对应性,为后续水库清淤设计方案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雨水净化湿地属于人造湿地系统,其设计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去掉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质。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沙河水库上游存在多种水体污染来源,这些污染物质可通过雨水径流进入库区。沙河水库作为饮用水源保护地,有必要在上游湖泊滩地内建造雨水湿地,保护库区的水质。通过分析雨水湿地的设计因素及标准,提出适合基地条件的雨水湿地类型及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水库泥沙淤积问题一直困扰水库的安全。一些水库建成的时间较长、原始测绘数据缺失,早期测量仪器落后等原因而引起库区测绘资料失实,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准确掌握水库泥沙淤积情况。文中应用高密度电法对某库区泥沙淤积进行调查,连续、快速、有效的探测出了水深和淤积层厚度,探测资料与水上验证钻孔资料有很好的对应性,为后续水库清淤设计方案提供支撑资料。  相似文献   

10.
哈达山水利枢纽对第二松花江下游地区汞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第二松花江10个典型断面沉积物、江水中总汞及江水中不同形态的汞浓度,研究了建坝对于库区汞污染的影响。建坝之后,由于水文条件改变,悬移质发生沉降,库区沉积物中汞浓度将会增加,库区会变成汞的汇。库区下游出水处江水汞浓度将降低至0.032 μg/L。每年通过推移质输沙向库区输入约4.37 kg汞,通过悬移质输沙向库区输入约856.8 kg汞。由于输沙的影响,每年将会在库区形成厚约1.23 cm的沉积物。库区上游沉积物的再悬浮、水库淹没区汞的溶出,对库区汞通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地整理利用——以重庆市开县为例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三峡工程建成后随水库年度运行将在库区两岸形成垂直落差30m的永久性消落带,最大出露面积达11000hm^2,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土地整理,合理利用消落区内土地资源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地矛盾,而且对于改善库区生态环境也有积极意义。重庆市开县消落带土地面积达4250hm^2,利用潜力巨大,且其开发利用模式极具代表性。在总结国内水库消落带利用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开县实际,提出4种消落带土地整理利用模式,即工程防护模式、季节性农耕模式、生物工程模式、水产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2.
岩溶浸没-内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耀华 《地理研究》1996,15(4):24-31
水库周边岩溶浸没-内涝现象是水利水电设计的环境问题之一。80年代以来,已在若干水库发生了此类现象,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以红水河岩滩水电站库区的内涝为例,分析了岩溶浸没内涝的主要原因和形成条件,归纳为降雨、管道、水库三要素。讨论了岩溶浸没-内涝灾害的预测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广西西津库区湿地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津水库是广西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该库区湿地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针对库区湿地特殊的服务功能、提出对其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保护的设想。结果表明:作为重要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舒适性资源,该库库区湿地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生态旅游资源品位高,并具有后发优势,具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宜于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题的生态观光、寻幽探险、水上娱乐、疗养健身、休闲度假、科学考察、商务会议、科普教育等形式的旅游。提出西津库区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必须遵照可持续发展理念.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湿地旅游业.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湿地.并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型人工湖气候效应观测研究——以密云水库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祚芳  任国玉  王耀庭  窦军霞 《地理科学》2017,37(12):1933-1941
应用近5 a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最大人工湖——密云水库的局地气候效应。结果表明: 密云水库库区相比于附近平原地带具有气温偏低、湿度偏高、风速偏弱、降水量偏大等特点。水库对区域气候的影响范围约在10 km内,离水库越近的地方,受影响越大。 密云水库的气候效应主要体现在夏半年,尤以气温和降水最为明显。 水库南、北两侧受到的局地环流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库区东西方向的年平均局地风速约为0.14 m/s,南北方向约为 0.10 m/s。下垫面属性的热力差异及特殊地形条件使得密云水库附近同时存在山谷风和湖陆风现象,其叠加效应是导致区域内不同位置间气象要素出现季节性及日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龙羊峡库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水利枢纽位于青海省共和盆地 ,盆地内以高寒干旱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导致这里的生物—土地系统较为脆弱。近年来 ,随着人口的增加 ,对土地的掠夺式利用日甚 ,生态环境恶化有加重的趋势。共和盆地各种环境问题集中分布于龙羊峡库区。库区内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与当地农牧民的贫因、草场超牧、滥采滥樵相互影响 ,成一恶性循环机制 ,严重影响着龙羊峡水库的正常运营及其下游地区的安全 ,制约着龙羊峡水库周边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龙羊峡库区环境遥感动态监测系统”中所获近十年来龙羊峡库区环境恶化的有关证据 ,用持续发展的观点 ,对龙羊峡库区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提出了一些见解 ,认为库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是当前区内经济发展的最迫切要求 ,文章中所提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原则皆围绕此而进行  相似文献   

16.
蓄水和水位变动对三峡库区崩塌滑坡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三峡工程库区20处典型崩塌、滑坡体进行分类研究,分析三峡水库蓄水时和蓄水后,由于水位变动所产生的各种作用力,以及这些作用力可能给库区的崩塌、滑坡体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库区崩塌、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价预测,认为浸水和水位急剧升降是影响水库崩塌、滑坡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依此提出一些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三峡水库不同类型支流河口泥沙淤积成因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三峡水库库区不同类型支流河口泥沙淤积的内在机理和变化趋势,本文充分利用水文、泥沙、固定断面和河道地形等原型观测资料,从支流水沙输移规律和河口局部水沙分布特征出发,研究了不同类型支流河口段泥沙淤积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探讨其淤积趋势及形成拦门沙的风险。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不同类型支流河口普遍淤积,淤积范围及河道形态的变化各有特点;水库蓄水造成水动力条件减弱是河口泥沙淤积的根本原因,淤积幅度和范围主要取决于干支流来沙量和局部河势。在干支流来沙均明显减少的情况下,三峡水库库区支流河口泥沙淤积速度显著下降,形成拦门沙坎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8.
三十多年来,江淮分水地带的大别山区干部群众,依据当地气候和地形特点,兴建了大量水库,在拦蓄洪水、发展灌溉、水力发电和水面养殖等方面发挥了良好效益,但库区却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据野外考察情况和有关资料,试对大别山地水库区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劳动就业态势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陈国阶  李鼎甲 《地理学报》1996,51(2):97-103
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三峡库区的人口特点和库区劳动力资源及就业现状。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库区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的对策,提出应发展乡镇企业,提高城市化水平,发展第三产业与市场农业,另外还应提高劳动者素质,组织劳务输出和建立库区劳动市场。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重庆市工业的发展对库区的带动作用及其指向,认为重庆对库区的带动作用不能等到重庆经济实力足够强时才进行,而应在重庆市调整工业结构,重塑自身工业中心职能过程中尽快建立中心城市与库区的工业经济联系,提出了加强经济联系的五种模式,最后对重庆市区工业对库区的带动范围及带动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