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阐述了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架构和M/S(Mobile/Server,移动设备/服务器)架构的特点,总结了GIS技术在排水管网管理中的应用。以城市排水管网巡查养护管理工作的需求为基础,介绍了基于B/S与M/S混合架构的城市排水管网巡查养护WebGIS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功能实现,包含管网巡查、管网养护、管网应急管理等功能。将该系统应用于城市排水管网的运营管理过程,可改善目前排水管网粗放不系统的管理模式,提高城市排水管网巡查养护工作的效率和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2.
朱勇 《测绘》2021,(1):19-23
本文针对传统的城市排水管网内窥检测技术存在的弊端,对基于GIS的城市排水管网系统内窥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城市排水管网体系发展现状,介绍了基于GIS的城市排水管网数字化管理方法.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分析,证明了本文介绍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且工作效率高、检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陶德明 《地理空间信息》2011,(4):120-121,124
城市的发展带动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城市排水管网系统建设速度快、规模大,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法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立现代化的排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以福州市排水管理应用需求为基础,详细阐述了城市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测绘》2017,(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长度越来越长,整个管网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管理部门的工作也越来越繁重。为了保证整个管网系统的有效管理和顺利运行,本文以渠县城市排水管网管理信息系统为例,系统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SWMM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相结合建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图像可视化功能以及SWMM模型对城市地表径流和汇流、管道汇流和水质的监测动态模拟对渠县的管网进行管理,并分析城市排水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造方案,为城市排水管网高效运营提供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传统的经验式管理方式中管网数据分散、整体规划性差等问题,以城市排水管网数据为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以Visual Studio 2010为开发环境,Oracle 10 g为数据库,在Arc GIS平台基础上采用组件技术进行二次开发,建立城市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城市排水管网数字化管理和信息共享。实现对管网的查询统计、管网编辑、综合分析、用户管理等功能,利用系统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存储能力为管网的生产调度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和科学的辅助分析手段。满足城市排水管网数字化管理的业务需求和管理现状,提高工作效率;为城市排水管网改造与维修提供直观可靠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现阶段城市排水管网的管理现状调查与研究发现,各权属部门对城市排水管网数据管理存在数据采集、录入、更新、系统管理等问题,本文通过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管理方法,针对城市排水管网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建立城市排水管网管理系统的合理化的建议与设想,为城市排水管网管理研究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排水管网的规划、建设和科学管理对保障城市水环境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全面、准确、可靠的排水管网数据,是排水管网规划和管理的基础。结合上海市排水管网测绘项目的实践经验,介绍了排水管网数据采集的内容、特性、流程及质量检查的方法,为城市排水管网系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在对城市排水管网进行形态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数据结构中图的遍历算法在管网连通与追踪分析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一种反向追踪加标识字段的方案,其有效地解决了复杂网络中连通路径的显示问题,为其他网络追踪路径显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排水管网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体系落后的局面,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北斗导航技术、移动技术,并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开发了具有可扩充性、稳健性、容错性的城市排水管网信息系统,提高了城市排水管网信息化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雨岛”效应及极端气候频现的背景下,每逢汛期中国诸多城市屡遭内涝侵袭,造成了重大社会、经济和环境损失。文章以东莞市新旧城区为试点,建立基于SWMM的城市排水管网水力模型,展开承载力研究和评价,并给出优化结果。以辅助排水管网科学决策、合理规划,减弱排水管网基础设施与城市快速发展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构建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1.
城市排水管网担负着收集和输送城市污水和降水的重要功能,对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安全及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称作城市的"生命线"和"血脉"。论文结合实际项目系统地阐述了排水管网数据采集、处理及建库的整个过程。实践证明,在该过程中用到的技术路线及实现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这些数据为建设"数字水务、数字城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某市排水设施普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当井底状况复杂时,《城市地下管线探测规程》对明显管线点埋深的测量精度要求已很难满足。数据分析显示,当井底状况较为复杂时(少量淤泥或积水)且管线点埋深在3m以下,排水管线点埋深的测量中误差的允许值建议取±10cm;埋深在3m以上时,排水管线点埋深的测量中误差允许值建议取±1/30 H(H为管线点的埋深);当井底状况极为复杂(淤泥较多、积水严重或水流湍急)时,排水管线点埋深测量限差建议按隐蔽管线点处理,建议取值为0.15 H。  相似文献   

13.
由于数据保密管理及共享机制不完善,城市水务部门用于降雨径流模拟的道路地形数据精度低,模拟精准度不高,进而降低了对城市内涝空间分布准确性的预判和防御。而城市水务部门因业务需要获取的排水管线及管线点数据,不仅反映了排水管线与城市道路的关系,而且管线点数据中的高程信息也反映了道路的起伏态势。据此本文首先基于排水管线点的高程信息,以及协同管线点所在道路的边线曲率所反映的道路横断面特征,通过模型内插获取道路表面特征点;然后根据管线点和内插特征点获取道路表面模型;最后利用武汉市实际道路上的排水管线点和道路边线数据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王萌  史明昌 《测绘通报》2017,(8):129-134
当前的排水管网拓扑模型由于忽略了排水管网的细节特征,致使拓扑关系过于简单,不能完成特定排水业务模型空间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排水GIS系统的发展。基于图论理论,本文提出了城市排水GIS系统细致拓扑模型。首先,基于面向对象方法提出拓扑概念模型和逻辑模型,增加其拓扑关系描述的细节规则,以实现对客观世界的真实模拟。然后在数据结构设计中,采用十字链表作为存储结构,将其改进并与R+树进行关联生成空间索引。在空间分析中,本文基于R+索引和十字链表提出了空间查询和路径分析典型算法。最后以镇江市城市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为例,对拓扑模型进行了开发实践。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拓扑模型可以更真实模拟客观世界,提供更多种空间分析,完成海量数据快速访问,为实现城市排水GIS系统海量数据的高效空间分析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Within a wide range of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for stormwater management in urban areas,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ing interest in source control measures. Source controls such as low-impact development (LID) techniques are potentially attractive as retrofit options for older developed areas that lack available land to implement conventional measures such as stormwater management ponds. Hence, distributed urban drainage models requiring detailed representation of developed drainage areas should be developed to accurately estimate the benefits that LIDs may provide. This study (1) presents a two-stage classification process on a high-resolution WorldView-2 image, and (2) demonstrates how to use the extracted land cover information in the subsequent hydrologic modelling and assessment of different LIDs’ performance. The proposed two-stage classification method achieved an overall accuracy of 80.6%, whereas a traditional pixel-based achieved 68.4% in classifying the same urban area into six land cover classes. From 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s, the hydrologic properties of micro-subcatchments were impor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LIDs. A reduction of run-off volume 18.2% and 37.1% was foun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rous pavement and bioretention, respectively, in a typical low-rise residential area located in the city of San Clemente, California, US. The study demonstrates the use of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 to aid in evaluating LID retrofit options, and thus benefits in situations where detailed drainage area information is not available.  相似文献   

16.
基于时空系统统一的北斗与GPS融合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目前已经发射9颗“北斗”卫星,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已建设完成,正开展星地联调和测试评估工作,已经具备我国范围内的初步三维定位导航能力。本文研究了Beidou和GPS的时间系统/坐标系统的统一、卫星广播星历与卫星位置计算,以及二者的高精度定位算法,并实现了Beidou和GPS载波相位的数据融合和高精度联合定位,最后通过2011年9月29日的实测数据和处理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同时为北斗二号系统的调试提供相关试验与结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Geodatabase模型的流域水文系统数据组织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构建流域水文系统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技术支撑,提出应用Geodatabase模型来进行流域数据组织的观点。以Geodatabase为基础,集成流域中各种要素,定义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建立流域数据库。特别是对河流网络,水文数据组织,水文数据建模等进行了重点研究,并提出了其技术流程,为流域的研究和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云南漾弓江流域城乡聚落形态信息提取与分形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雪中  杨山  沈婕  赵锐 《遥感学报》2002,6(4):294-298
利用 1996年 2月和 1999年 11月的TM影像 ,通过对漾弓江流域的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分析 ,建立地物光谱模型 ,提取区域城乡聚落的时空分布信息。在此基础上 ,根据分形几何理论计算漾弓江流域城乡聚落不同时段空间形态的分形维数 ,从其变化分析流域内聚落空间形态的特征。结果表明 ,欠发达地区城乡聚落空间形态具有分形现象 ,并且城市与农村集镇的分形维数变化不一致 ,1996年丽江地震和 1998年大丽线的开通加速了丽江城和鹤庆城的发展 ,使其形态趋于复杂、不稳定性增大。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COMPAAS地球参考框架所对应的地球参考系统的定义、地球参考框架的建立和维持方案,并选取我国现有的COMPASS跟踪站和IGS跟踪站数据进行了一系列的仿真验证。分析了跟踪站分布对地球参考框架的影响以及多分析中心组合对参考框架周解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全球均匀分布的跟踪站在20个左右时就能基本满足建立地球参考框架的需求,为了保障地球参考框架的长期稳定性和精度,全球均匀分布的跟踪站应为30个左右;引入多个分析中心组合处理生成最终解不但可以探测出单个数据处理中心所引入的粗差,也可进一步增强周解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