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将城市智慧社区的建设经验引入农村地区,结合农村地区自身特点,建设智慧村镇服务管理平台。分析村镇社会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套智慧村镇平台框架模型。将演丰镇作为智慧村镇建设的试点研究区进行实践,探索智慧社区在农村社会服务与管理中的应用与效益。  相似文献   

2.
智慧网格化社区协同服务平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丹  裴颖  李闯 《测绘通报》2015,(12):98-100
近年来,社区信息化建设正在逐渐变得数字化、智慧化,智慧网格化社区协同服务平台将在社会服务管理中起到优化的至关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为支撑,整合了社区服务对象数据,实现了网格化资源管理。在网格化智慧社区管理与服务平台支撑之上,建立了街道、社区两级互联互通的政务应用系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智慧社区信息化体系,并逐步形成智慧社区一张图。  相似文献   

3.
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已在全国多个地市开展,社区作为城市中的最小管理单位将是智慧城市的“触角末稍”,在智慧城市的基础框架内,社区的智慧化管理更能充分体现城市服务的智慧与细节.本文通过研究如何利用测绘部门在城市建设中采集的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社区管理部门所有的社区居民信息数据,搭建一个适用于社区管理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为社区工作人员的日常业务智能化管理,为社区居民的智慧式服务提供了经验和实用方案.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智慧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智慧停车成为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社区停车管理智慧化程度普遍较低,其主要根源在于未形成物联网数据、调度指挥数据等资源的动态整合利用。本文面向社区停车管理智慧化需求,针对停车功能分散、可视化能力不足、数据资源差异大等问题,通过研究智慧停车场景及相关数据流,提出了智慧停车多模态数据动态融合框架,并在社区进行落地应用,解决了停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满足了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在社区停车场景中的拓展及智慧停车建设继续深入的需要,提升了城市停车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区管理逐渐向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转变,智慧社区网格化管理将在社区管理和服务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本文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倾斜摄影三维模型作为数据底图,充分整合社区管理对象元素,建设统一标准的数据服务中心,实现社区资源的网格化管理。三维智慧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包含三个子系统,分别为用户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按部门职能进行网格管理员角色配置和功能划分;数据管理子系统,实现网格管理员对辖区范围内对象元素的统一管理与更新;智慧社区可视化系统,清楚了解社区资源分布、对象元素属性、信息统计等。通过建立由上向下逐级互联互通的应用系统,形成更加完善的智慧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最终形成智慧社区一张图。  相似文献   

6.
基于时空信息服务构建智慧社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智慧社区建设中各应用系统海量数据存储成本较大,数据快速检索、提取自动化程度较低,事件空间定位速度慢,时空信息服务缺乏等问题,基于时空信息平台构建智慧社区。本文从顶层设计入手,分析了智慧社区的总体技术架构,并通过智慧社区网格化全民管理系统和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用需求,分别论述了时空信息服务在智慧社区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移动GIS的北京市智慧社区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构成单元。针对目前社区物业服务手段单一匮乏、政府收集信息不全面存在盲区,以及社区居民生活服务信息化程度较低等问题,研究了有关智慧社区移动服务系统开发的原理、系统构架以及关键技术,研发出了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移动地理信息系统和移动物联网等技术的智慧社区移动服务系统。实践表明,系统在物业管理、生活服务、社区资源获取等方面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镇化在持续高速发展数十年后,城市系统慢慢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老旧社区。老旧社区总体智慧化水平较低,与居民智慧便捷的生活需求相矛盾。因此亟须一些合理的方案提升老旧社区的智慧化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进一步推动城市的智慧化建设与发展。本文以广州市三眼井社区为例,介绍了老旧社区智慧化改造的关键技术,如CIM、5G、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老旧社区改造建设方案,包括社区服务、智慧安防、智能基础设施、公共信息安全、智能居家养老等,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老旧社区智慧化改造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智慧社区技术依据多元化问题,本文基于GIS平台对智慧社区进行了设计与开发。在设计中,对智慧社区的数据结构和系统功能进行了设计,并采用ArcGIS的Geodatabase对数据进行存储与管理,以Multipatch数据结构对社区空间实体进行三维建模。在实现时,应用ArcGIS Engine组件,在C#环境下对由ArcGIS和SketchUp交互建模的Multipatch数据进行读取,实现了社区查询与分析功能。实验证明,基于GIS的三维智慧社区可视性、智能性较强,可以满足服务公众的需求;同时,采用此法可以充分利用已有地理信息数据,节约建设成本,加快建设周期,是一种快速构建智慧社区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各地政府相继试点了一批"智慧社区",并在试点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智慧社区系统"建设工作,但受建设成本、消费需求、技术规范、物联网设备种类的限制,使得各区域在"智慧社区"系统应用集成方面取得的进展不一致。如何保证各应用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如何使得RFID信息集成模式更加深入应用到智慧社区管理当中去,如何使RFID、GPS、RS、GIS、WCS更好的集成,以实现巡更管理及人员定位,这都是当前基于RFID的三维GIS智慧小区应用平台建设研发与探索的核心所在。基于此,本文从系统构架、应用实践效果等方面设计了三维GIS智慧小区应用平台,并重点阐述了系统的开放性与数据更新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智慧城市建设是破解城市难题、提升治理能力、转变发展方式的必要手段。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在其中负有职责,并启动试点项目。本文基于智慧伊春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项目,对比建设内容与国家智慧城市评价指标,说明其相关性影响,分析原因,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2.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从总结数字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成就出发,基于智能传感器网和对地观测网等物联网新技术的浪潮,探讨了数字城市发展到智慧城市的必然趋势和基础理论,实践了智慧城市的相关典型应用,并展望了未来智慧城市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智慧宁波"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中地名地址数据建设为例,深入分析和探讨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下地名地址数据的建设思路、数据标准、地址编码、数据共建共享,建成了宁波全市统一标准、结构合理、安全稳定的地名地址数据,并通过对外提供数据服务接口等服务形式在民政、公安、城市网格化管理等诸多领域取得广泛应用,全面提升了宁波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前,实现流域多源异构的海量数据共享成为迫切需要。由于流域数据的特殊性,基于胖客户端(C/S)和瘦客户端(B/S)的数据共享体系架构不能满足用户的正常需求。而智能客户端(SmartClient)技术有效地结合了C/S和B/S的优点,能适应多种客户端使用情况和不同的运行环境。本文以太湖流域为例,在.net环境下,采用智能客户端技术,为流域数据提供统一、高效、可靠的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5.
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升级版,其管理服务的动态实现与虚拟地理环境联系紧密。本文首先综述了虚拟地理环境的概况;然后对虚拟地理环境运用在智慧城市中的关键技术作了归纳,分析了三维动态仿真、虚实交互、多智能体、数字孪生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智慧城市管理中的适用范围;进而从应用的角度分析了虚拟地理环境在智慧城市中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挑战;最后总结出在人工智能和VR新时代下,虚拟地理环境在智慧城市中实时显示、高效算法、虚实交互等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针对Smart 3D生成的实景三维模型是一个三角网集合,并不能直接应用于数字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管理与城市规划的问题,该文提出了Smart 3D数据三维模型重建的方法:研究了基于分割过滤方法,提取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基于参数化建模、纹理重建方法构建了建筑物三维模型。利用敦化市的倾斜影像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三维重建模型精度高、效果好、提高了自动化的程度,实现了城市建筑物模型的单体化。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规划信息化建设成为促进规划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一代规划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城市规划云平台将成为未来规划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总体架构、业务流程、功能设计3个方面开展智慧城市规划云平台的架构设计,以期为规划信息化建设及相关规划软件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立足于研究基础地理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提高智慧城市对基础地理数据应用水平,全面和深度应用基础地理数据推动经济社会率先转型升级,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内在要求。通过对基础地理数据组成和应用模式分析满足智慧城市中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应用的需求。同时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统一的数据管理、统一的运维机制保障智慧城市长效运行。  相似文献   

19.
英文摘要     
《地理空间信息》2011,(6):I0001-I0006
Theory and Practice from Digital City to Smart City by LI Deren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achievements i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mart ,City based on the wave of Internet of things including smart sensor networks and earth observation networks. This paper probed the inevitable trends and the basic theories of the development from Cyber City to Smart City,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implemented the typical applications of the Smart City and also predicted the wonderful prospect of it. Key words Cyber City,smart sensor network, earth observation network, IOT, Smart City ( Page:1 )  相似文献   

20.
从智慧城市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出发,提出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等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探讨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列举了智慧城市的典型应用,指出了从数字城市发展到智慧城市的必然趋势,并展望智慧城市的挑战和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