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寻找矿床的水化学法乃是地球化学找矿方法之一,其主要原理是研究和利用在矿体影响下地下水化学成分变化的規律性。这种规律性表現在水質类型的改变和某些重金屬元素含量的增高。硫酸鹽离子,水的矿化度的增高以及pH值的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2.
在普查各种金屬矿床吋都广泛地运用次生分散暈。在許多情况下原生暈也是很好的找矿标誌,但是很少利用它。在每个矿床的周圍都有原生暈,可是由於形成这些矿床的元素性質不同,則暈的大小及其金屬元素富集程度和分散元素分布面积亦各不同。 A.A.薩烏克夫是最早研究汞的原生分散暈的,他为了确定各种岩石中的汞的克拉克值曾进行了許多工作,而且确定丁一些汞矿床的圍岩中汞的含量比克  相似文献   

3.
在金屬化探工作中,当对分散暈的質量經过檢查予以肯定后,最終的要求就是对产生分散暈的来源进行估价。虽然化探是一种直接的找矿方法;但是对产生分散暈的金屬元素(或矿物)集中到什么程度,所反映的究是矿化带、矿体、破碎带、抑某种岩层等問题。在最后进行推断解釋时都要加以解決。进行这一阶段工作时,首先应尽量的搜集当地所有的地質資料,尤其是矿床成因类型及与成矿有关的地質构造、岩层、地質剖面图、全部槽探、坑探、鑽孔的資料。工作方法是由已知到未知,以已有的这些資料,加上地形情況与分散暈进行对比,来摸索不同地質地理条件下,分散暈在强度、幅度、梯度各方面所反映的規律,並以这些規律来指导对異常的推断解釋,評价異常的来源,甚至对矿体規模进行估价。根据苏联文献的介紹,利用分散暈剖面或平面的  相似文献   

4.
近数年来,金屬的地球化学探矿工作,无論在理諭研究或方法技术上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根据苏联最近的资料,將它分为下列三种方法: 1.岩石地球化学方法:也就是过去所說的“金屬量測量”。它是以元素在土壤(殘积一坡积层)及基岩中的分佈为基础,尋找某元素的高含量分佈帶(分散暈,分散流)。这个方法在国外及国內用的比較多,而且方法也比較成熱。 2.水化学方法:是分析水中某些元素的高含量带或某种酸根的高含量帶,这种晕分散的广是它的优点。这一方法目前尚在試驗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5.
在胶东沿焦家断裂和招平断裂带每2km×2km内采集一个水样,现场或野外测试pH值、电导率值、硫酸根含量,廊坊物化探所完成了有关指示元素的测试。高Au、高硫酸根、低pH值、局部高As和高Cu、Ph、Bi、Sb、Cd是指示该区金矿化的标志。水地球化学异常在玲珑一台上矿田发育最好,除指示北泊-夏甸矿田、大尹格庄-曹家洼矿田等已知矿田外,还划分出目前尚未发现较好金矿的数个远景区。(井)水地球化学勘查可以作为胶东地区金矿勘探的有用工具,可以推广应用于人口稠密的第四系浅覆盖区或基岩裸露区确定矿田(床)级靶区。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西部油田卤水的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达木盆地西部赋存于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地层的9件卤水样品的稳定硫同位素比值和水化学组成分析发现,油田卤水相对于地表浅层卤水富Ca2+,贫Mg2+、SO2-4,具CaCl2型卤水特征.结合δ34S值和SO2-4含量,表明浅层卤水的硫同位素比值与盐湖水化学类型和硫酸根离子含量有关.硫酸盐型的盐湖中,卤水的硫同位素比值与硫酸根离子含量呈正比;氯化物型的盐湖中,浅层卤水的硫同位素比值较低,且低于硫酸盐型的盐湖卤水.对深部油田卤水而言,有明显偏正的硫同位素比值,说明受到有烃类参加的高温还原作用或者微生物(细菌)还原作用的影响,富集硫同位素.正是由于硫酸盐的还原作用,卤水的化学演化过程中改变了卤水的水化学性质,沉积了大量的氯化物型卤水,为液体钾盐矿床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同位素与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在矿井突水水源判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抚顺老虎台矿区各类水体的同位素及水化学特征研究,阐述了地表水与矿井各开采水平及73003#突水点的同位素和水化学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论证了矿井上覆白垩系砾岩含水层与73003#突水点的联系。研究表明:73003#突水点的同位素及水化学特征与地表水及其他开采水平差异较大,而与白垩系砾岩水的同位素及水化学特征相似。根据同位素、水化学特征及混合计算发现,突水点的水是白垩系地下水与第四系地下水的混合,且白垩系砾岩水占67%,占主导作用;矿井突水通道为活化的F1断层。  相似文献   

8.
地球化学探矿是一門新的找矿方法。它是利用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在矿床周围的岩石、疏松物質、水和植物中生成的分散晕和分散流来寻找矿床。它將成为綜合地質测量、普查和勘探工作不可缺乏的組成部份,并可以显著地提高这些工作的效果。兩年来我們通过实际工作的摸索,取得了一些初步經驗,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对地球化学探矿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条件不够了解,有的在技术措施及方法擺佈上还不够十分恰当,以致减低了它的实际效用,特別是还存在許多急待研究解决的技术問題。因此,共同学习了解化探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应用条件,交流实际經驗,提高化探工作質量,乃是化探、地質及其他有关技术人员的共同任务。为此,请欧阳宗圻同志將地球化学探矿方法的基本理論,着重从岩石化学方法方面做比较系統的介紹。其內容大体包括:緒論,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分佈,原生暈,机械分散暈,复杂暈,分散流,工作方法,水化学方法和生物地球化学方法等部份。对于一些理論性的問題及有关公式不做詳細的探討。对某些目前尚在爭論的学术問題只簡要提及,亦不做詳細論述。該文將由本刊自本期起連續刊載发表,大家有什么意見和要求,請及时函告本刊。  相似文献   

9.
各種金屬礦石——鐵、銅、鋁;非金屬矿物——食鹽、鉀鹽、煤、石油和磷鈣土——所有這些巨大的资源都是在地球的內部和表面生成的。在地表生成的有用矿物叫做沉積矿物;在地球內部深處生成的叫做深成礦物。流動的水——小溪與河流在冲刷着河岸,同時帶  相似文献   

10.
第二章金屬元素在土壤中的分佈一、元素在地壳中的分佈 从表1中可看出主要元素如铬、銅、鎳、鋅、錫、鉛、鉬、鎢等的克拉克值,都在10~(-2)到10~(-4)之間。这就指出我們所用的分析方法灵敏度一般要达到10~(-4)。在野外得到的分散晕,含量若达到表1所列的最低标准品位时,就应加以注意。但是我們所分析的样品是距矿体有一定距离的土样或岩样,因此,它的含量只要接近于最低标准品位就值得注意。也可以說,就有可能变为与矿体有关系的含量值。濃集系数K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阳泉市山底河煤矿“老窑水”循环系统多年水质监测数据计算结果显示,煤矿酸性“老窑水”的Ca/Mg值普遍偏低,且存在Ca/Mg值随酸化程度的增强(SO42?含量增加或pH减小)而减小的规律。针对这一问题,结合研究区的地球化学物源条件,通过室内试验以及野外监测水样的石膏、方解石、白云石矿物饱和指数与pH变化关系,分析煤矿酸性“老窑水”低Ca/Mg值的成因机制。研究表明:区内石炭系-二叠系的煤系地层中碳酸盐岩夹层、分散状态分布的菱镁矿、黄铁矿是“老窑水”中Ca2+、Mg2+、SO42?的物质来源;在黄铁矿氧化水解形成的以硫酸根为主导的酸性溶液中(pH为2.0~4.5),代表硫酸对石膏、方解石、白云石可溶解性的饱和指数排序为石膏>方解石>白云石,受石膏在高浓度硫酸活性降低并发生沉淀、方解石溶解受Ca2+同离子效应抑制和饱和状态的平衡调节的综合影响,使Ca2+相对含量减少,由于MgSO4溶度积大于CaSO4,故Mg2+含量未受上述约束(或较低),脱白云岩化反应可因Ca2+含量随石膏沉淀而继续进行,加之区内有菱镁矿的溶解,使得Mg2+相对含量增加,最终出现了镁矿酸性“老窑水” Ca/Mg值低的结果。Ca/Mg值可作为煤矿酸性“老窑水”的污染特征指标,应用于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为查明高店子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水环境质量现状,为区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和灌溉水水质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水化学组分波动较大,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相对较为稳定。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硫酸-钙镁型水和重碳酸-钙镁型水;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钙镁型水和重碳酸硫酸-钠钙镁型水。研究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力联系密切,水中主要离子组分来自于盐岩、石膏和碳酸盐的风化溶滤,另外还存在阳离子交换作用、蒸发浓缩作用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饮用水水质评价表明,54.5%的地表水和71.4%的地下水适于饮用或基本适于饮用,地下水水质稍好于地表水水质;灌溉水水质评价表明,研究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均适于灌溉,合理灌溉不会造成盐害和碱害。  相似文献   

13.
第四章 機械分散晕一、机械分散暈的形成和分散 1.疏松层的形成:基岩风化一般是首先受到物理风化。由于溫度的改变体积胀縮,使岩石产生裂缝(如图1)。以后,即伴随着化学风化,主要是降水浸入裂隙的影响,基岩裂隙增多,使岩石变成各种岩块,深部大、上部小(如图2)。这种作用繼续下去使上部已成为細粒疏松的物質,经过植物及其他生物腐烂等作用而成土壤,下部为細颗粒,再向下即为石礫、小石块、大石块和无裂縫的基岩(如图3)。以上这些都是破坏作用的結果。当地表为适当細粒物質时,就产生了搬  相似文献   

14.
水文地球化学探测是研究地下水成因和评价地下水资源的有效手段。本文对柳江盆地大石河流域地表水的常规离子浓度、氢氧同位素组成和微量组分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水的化学类型及特征,并进行了水质评价。结果表明,该流域水的矿化度(TDS)为0.04~0.68 g/L,舒卡列夫分类表明大部分水样的化学类型为HCO_3·SO_4-Ca型,局部岩石类型影响流域水化学类型。氢、氧同位素组成分别为-7.3‰~-9.8‰和-51.8‰~-70.2‰,分布在大气降水线附近,表明研究区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水中溶解的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局域性岩石和土壤的风化溶解,并且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单因子评价指数水质评价法确定该地区地表水水质尚可。  相似文献   

15.
金属矿床的地下水及地表水中形成的金属分散晕,已被广泛地运用在地质普查找矿中。事实証明,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矿产普查工作的效率,特别是在有較厚复盖层的地区寻找金属矿床更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由于在我国运用水化学找矿方法的历史还不久,所以不論是在研究万面,或是在实  相似文献   

16.
重庆雪玉洞地下河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市丰都县雪玉洞为研究对象,对地下河的水化学指标进行长期监测,并选取水鸣洞做平行研究,二者都属于雪玉洞群。通过对2011年11月-2013年2月的水化学结果进行分析得知:雪玉洞地下河的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属于低矿化度岩溶水,水鸣洞水化学类型与雪玉洞相同;其主要水化学指标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pH值雨季低,旱季高,与降水变化趋势相反。地下河水 Ca2+、Mg2+、HCO3-浓度和电导率在雨季升高而旱季降低,旱季水鸣洞的HCO3-、Ca2+、Mg2+和Ec值高于雪玉洞;[ Mg2+]/[ Ca2+]表现出旱季较高而雨季较低的季节变化特征,可以反映外界干湿变化,其值受控于洞穴水运移过程中的的水土-水岩作用过程,旱季水鸣洞的值高于雪玉洞;SIc值旱季高雨季低,pCO2的变化趋势与pH相似、和SIc相反,旱季低雨季高,全年的SIc值大部分都在0之上,有利于碳酸盐的沉积,水鸣洞的SIc除2013年1月低于雪玉洞以外,其他月份略高于雪玉洞,相对应的 pCO2低于雪玉洞各监测点。  相似文献   

17.
南宁市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苗迎  孔祥胜  宋朝静 《中国岩溶》2015,34(3):228-233
为了深入研究南宁市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水质情况及地下水质量演变的主要水化学过程,文章采集南宁市区22组孔隙水和7组岩溶水,检测pH值、阴阳离子、溶解性总固体(TDS)和总硬度等化学指标,探讨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孔隙水和岩溶水pH平均值均小于7,两种水TDS和总硬度基本一致,主要的阴离子(HCO3-、Cl-、SO42-)中含量最高的是HCO3-,平均分别为68.08 mg/L和106.68 mg/L;对于阳离子(Ca2+、Mg2+、K+、Na+),研究区孔隙水和岩溶水均表现为Ca2+≥Na+>Mg2+>K+,其中Ca2+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04 mg/L和31.34 mg/L;地下水化学成分主要通过风化-溶滤作用与混合作用形成,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2+型水;地质环境背景是地下水pH值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越来越重要,pH值和水化学类型改变均与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工矿企业增加等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广西红水河中下游澄江地区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南岩溶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中广西红水河中下游澄江地区地下水数据为基础,对该地区26件样品的水化学类型、化学成分含量特征、成分间相关特征以及化学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Ca-HCO3型或Ca·Mg-HCO3型;地下水中测试指标背景含量均未超过Ⅲ类水标准;大部分测试指标在该地区地下水中分布较均匀,只有Zn、Se和Hg在局部富集,分布不均匀;该地区地下水中元素含量与pH值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而总硬度、HCO-3、Ca2+、Mg2+、K+、Na+、SO2-4、NO-3、I-等元素间则显示出一定的相关关系,地下水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HCO-3、Ca2+、Mg2+;该地区地下水中元素含量空间上具有片状分布特点,主要受地质背景、地理条件和人类活动的综合作用所制约。  相似文献   

19.
对屏山灯盏窝地热水和地下水的化学和同位素分析表明:灯盏窝地热井揭露的两个热储层,三叠系雷口坡组热储埋深623~1 111m,水温39.4℃,TDS含量为15 800mg/l,水化学类型为Cl·SO4-Na型;二叠系栖霞茅口组热储埋深2 040~2 618m,水温78.3℃,TDS含量为450mg/l,水化学类型HCO_3~--Cl·Ca-Na型。雷口坡地热水的δD为-47.5‰,δ~(18)O为-7.7‰,是大气降水与沉积水混合形成;栖霞茅口组热水δD为-64.8‰,δ~(18)O为-10.9‰,来源于大气降水。热水与地下冷水水化学、同位素组成有较大差异,说明经历了比冷水更长的循环深度和不同的成因,深部热水的补给与附近泉水、地表水和金沙江水关系不大,灯盏窝热水发育受五角堡-楼东背斜核、糖房湾穹隆构造控制,该区地热水具有较高的开采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稳定同位素因其指纹效应已成为分析矿区污染来源的重要技术手段。文章以招远金矿区为例,应用硫同位素联合水化学分析、聚类分析及氢氧同位素分析招远金矿区水污染特征和成因。通过分析可知,矿区内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水力联系密切。水化学类型以SO4—Ca和SO4—Na型为主,阴离子以SO42-为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NO3-和Cl-在空间上变异性较大。地表水硫酸盐含量普遍偏高,硫酸盐污染较为严重,高值区出现在玲珑金矿、金翅岭金矿和张星镇附近;而地下水高值区都出现在玲珑金矿附近,且SO42-浓度沿着径流方向逐渐降低。地表水中硫酸盐δ34S值介于1.8‰~9.8‰,地下水中硫酸盐δ34S值介于2.7‰~9.6‰,地表水和地下水硫酸盐含量受玲珑金矿硫化、玲珑花岗岩和胶东岩群影响明显。在地下水径流途中,有地表水入渗污染地下水的现象。另外,工业废水的排放也是硫酸盐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硫同位素在金矿区硫酸盐污染的来源和特征方面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是评价矿山开采对地下水污染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