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铁矿床的成因类型,具有工业意义的有沉积变质型铁矿,沉积型铁矿,岩浆型铁矿,接触交代型(矽卡岩)铁矿,热液型铁矿和风化壳型铁矿,风化淋滤型铁矿等。在地质普查勘探过程中,常常遇到的矿床类型,如沉积铁矿,岩浆型铁矿,热液型等铁矿床,由于矿石组成复杂,共生金属多,含有多种有害元素,粒度细小,或属新矿石类型又无现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铁矿产地。全省铁矿可归纳为5种成因类型,即沉积变质型铁矿、岩浆岩型铁矿、矽卡岩型铁矿、沉积型铁矿和火山热液型铁矿。在对不同类型铁矿地质特征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全省铁矿的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梳理,对河北省铁矿资源禀赋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铁矿勘查、开发及管理中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前寒武纪铁矿床时空分布和演化特征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前寒武纪是中国铁矿重要成矿期,该时期的铁矿资源/储量占全国的656%。前寒武纪铁矿床类型可分(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与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床、沉积型铁矿床、复合成矿作用型铁矿床和岩浆型铁矿床五类,再细分为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床、与细碧角斑质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中浅变质铁矿床、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铁矿床等8个亚类。(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是前寒武纪铁矿床的主要类型,其储量、矿产地和开采量均占全国首位,其中最主要的是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床亚类,是前寒武纪的特征类型,是仅发育在前寒武纪时期的铁矿床。中国最古老的铁矿床形成于古太古代,新太古代是中国铁矿最重要的形成时期,此期间形成铁矿的储量约占全国铁矿总储量50%,矿床类型是与绿岩带有关的阿尔戈马型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床。中国前寒武纪铁矿床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陆块区和陆块边缘和内部的裂谷中,其成矿规模、成矿区域、成矿类型和成矿演化特点明显。  相似文献   

4.
上述各种成因类型的铁矿床,都可以产生富铁矿,但从目前我国和世界铁矿床的情况来看,能够在工业上构成较大、较富的重要矿床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二、铁矿床的主要类型1.前寒武纪含铁石英岩中的富铁矿床含铁石英岩型铁矿多半产生于寒武纪以前,而  相似文献   

5.
吉林东部铁矿成因类型、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永新  闫绍波  刘超 《地质与资源》2009,18(2):107-109,115
在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划分了吉林省东部铁矿成因类型,总结了各种成因类型矿床的地质特征.结合近几年地质找矿工作的新进展,认为吉林省东部具备铁矿成矿的地质条件,铁矿的资源潜力较大,实现铁矿找矿突破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那西郭勒铁矿床位于青海省西部祁漫塔格成矿带,矿床特征与苏必利尔型BIF铁矿类似,是祁漫塔格成矿带近年来新发现的成矿类型。那西郭勒铁矿床产于古元古界,这在中国比较少见。该矿床的发现不仅丰富了中国铁矿成矿类型,带动了祁漫塔格乃至青海省铁矿的勘查,而且对于区域地质环境及构造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环渤海地区铁矿资源特征及远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沈保丰 《华北地质》2009,32(4):273-283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铁矿资源重要产地、铁矿石主要开采区和中国钢铁生产的重要分布区。区内铁矿查明资源储量297.15亿吨,占中国总查明资源储量48.95%。区内各省市的铁矿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以辽宁、河北、山西等省铁矿资源最为集中,查明资源储量达235.25亿吨,占环渤海地区铁矿查明资源储量79.16%。区内矿床类型较为齐全,主要的有条带状铁建造(BIF)型铁矿床、接触交代型铁矿床、岩浆型铁矿床、复合成矿作用型铁矿床、沉积型铁矿床、热液型铁矿床、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床,其中以BIF型铁矿床最为重要,其资源储量占全区总资源储量84.8%,其次为接触交代型铁矿床,资源储量占全区总资源储量6.02%。本区铁矿床从太古宙到新生代都有产出,但不同地质时期矿床类型和规模不尽相同,并与地壳演化的特征紧密相关。太古宙是区内最重要的地质时期,该时期形成铁矿资源储量占总资源储量78.06%。其次为元古宙和中生代,资源储量分别占总资源储量的14.84%和6.90%。区内铁矿资源寻找的主要类型是BIF型铁矿床,其次是接触交代型铁矿床。除上述两个主要类型外,各省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对其它类型,如河北岩浆型大庙式,山东热液型朱崖式铁矿等,进行地质找矿。本区铁矿有较大的远景。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具有工业意义的铁矿床,按成因类型可划分为:沉积变质型、接触交代型、岩浆型、火山岩型、沉积型和风化壳型等。位于华南板块南缘的海南岛内的铁矿床主要有石碌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和红石、田独接触交代型铁矿床,其他铁矿床的工作程度普遍偏低。本文通过对海南岛这两种主要类型铁矿床成矿规律的深入研究,构建了相应成因类型的铁矿床成矿模式,以期为  相似文献   

9.
山东德州超深覆盖区矽卡岩型铁矿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兴中  张华平  王巧云  高华丽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139-67z1140
正矽卡岩型铁矿是我国重要的富铁矿类型之一,也是我国紧缺的铁矿类型(叶天竺等,2017)。近年来,在山东省德州市超深覆盖区下矽卡岩型铁矿勘查工作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且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郝兴中等,2018a,2020)。本文通过讨论该区铁矿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其蚀变特征,进而总结找矿标志,为该区今后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变质岩铁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铁矿类型,其储量在我国铁矿总储量中占50%以上,在国外铁矿总储量中占60%以上.铁矿资源丰富、矿石产量大的国家,都拥有规模大的变质岩铁矿,特别是大型变质岩富矿.目前,我国除个别省(区)外,均已发现有变质岩铁矿;而且规模大的变质岩铁矿较多,并有与热液作用有关的大型富矿.因此,加强这种类型铁矿的普查与勘探,开展其区域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 经历了漫长地质演化历史, 分为鲁西和鲁东2个主要地块, 地质矿产具有各自鲜明的特征; 其中区内铁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成因类型多样, 矿床广泛分布, 资源储量丰富, 是全国重要的铁矿开发基地。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全省地质矿产资料进行总结, 从地层赋矿、构造控矿、岩浆岩成矿和物探异常示矿等方面对全省铁矿成矿规律进行分析, 进一步对全省铁矿资源潜力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全省铁矿类型共分苍峄式、莱芜市、莲子汪式、朱崖式等共14个矿床式; 铁矿成矿规律研究表明, 各铁矿类型受到地质构造演化控矿、地层控矿、岩体控矿、构造控矿等控制程度不同; 如地层控矿方面尤以沉积变质型、化学沉积型较为突出, 岩体控矿方面尤以岩浆型铁矿最为显著, 而接触交代型铁矿则是地层控矿、岩体控矿、构造控矿联合作用的结果。随着深部找矿工作的持续推进, 认真总结物探异常示矿规律是今后勘查工作的重点, 低缓磁异常区的勘查是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通过对全区铁矿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比分析和成矿规律研究, 划分了全省铁矿成矿系列, 并总结了综合找矿预测模型; 构建了研究区铁矿综合勘查技术体系。此次研究共圈定了苍峄铁矿远景区、莱芜铁矿远景区、淄河铁矿远景区和莱阳西铁矿远景区等36处; 其中沉积变质型铁矿共15处, 接触交代型铁矿共9处, 岩浆热液型铁矿共4处, 岩浆型铁矿共8处; 在上述36处远景区中, A类远景区共18处, B类远景区共13处, C类远景区共5处, 在今后各个铁矿类型勘查过程中, 沉积变质型铁矿和接触交代型铁矿是今后勘查工作的重点。本次研究为今后全省铁矿找矿工作提供了部署依据和勘查方向。  相似文献   

12.
邯邢式铁矿是中国著名的铁矿类型之一.近年来,在邯邢地区采用深钻对白涧铁矿低缓磁异常区进行了验证,在孔深592.74~1 040.52 m处发现了厚度大、埋藏深、规模大、品位高的隐伏邯邢式铁矿,表明该区具有深部找矿的巨大潜力.通过对白涧矿区的综合找矿探测方法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对白涧铁矿深部隐伏铁矿的预测分析,证实了高精度重、磁方法相结合是寻找该类铁矿最有效的方法.EH-4电磁测深方法通过探测深部隐伏岩体的起伏变化,进而预测和发现盲矿体,是一种间接预测隐伏矿分布的有效方法.针对邯邢地区地表及地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重、磁、电干扰,该研究加强了实地干扰源的详细调查和室内资料的相关滤波、圆滑处理、位场的转换、异常正反演解释的研究工作,认为加强赋矿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和重、磁综合异常"五位一体"的深部综合找矿模式,是寻找邯邢式铁矿深部矿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疆琼河坝位于准噶尔成矿带东段,是一个潜在的以铁、铜、金为主的矿集区。区内铁矿床(点)众多,以往的找矿和研究工作大多聚焦于矽卡岩型富铁矿,对其他类型的铁矿床缺乏足够的重视。为了拓宽琼河坝地区铁矿床勘查思路,需要对区内铁矿床的类型和成矿特征进行系统归纳。文章在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矿床(点)的产出地质环境、矿体及矿石矿物成分特征,结合铁矿石主要矿物的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将琼河坝地区铁矿床划分为矽卡岩型、火山岩型、岩浆分异型、火山间歇期沉积型和湖相沉积型5种类型。矽卡岩型、火山岩型、岩浆分异型和火山间歇期沉积型铁矿赋存在晚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火山岩中,湖相沉积型铁矿床赋存于中侏罗统湖沼相含煤碎屑沉积岩中。火山间歇期沉积型铁矿床是在琼河坝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类型,矿体赋存部位、矿石颗粒磨圆度及胶结成分特征均显示了该类铁矿成矿作用的特殊性。从找矿角度分析,目前主攻方向为矽卡岩型铁矿,而火山岩型铁矿是下一步找矿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在长白山地区和龙第二林场铁矿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钻探及物化探资料,发现区内存在金银矿,空间上与铁矿共生。铁矿为磁铁石英岩型,产于太古代斜长角闪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中,属于沉积变质型铁矿床;金银矿为含金石英脉型,产于侵入到老变质岩中的酸性岩脉中,属浅成热液型金银矿床。二者属于两期不同成矿物质的空间叠置,发育成为特有的铁、金、银多金属矿产类型。工业品位矿体主要见于北西向韧性剪切带与太古代变质岩体交汇部位,尤其是沿矿体走向(北西向)和切割矿体走向(北东向)两组断裂交汇部位。沿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在韧性剪切变形较强的老变质岩区,寻找北西—北东断裂和岩脉发育带,是该类铁-金--银多金属矿床的主要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华北陆块铁矿床地质特征和资源潜力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华北陆块是我国重要铁矿资源的分布区,铁矿石主要开采区,也是我国钢铁工业的重要分布区。区内保有铁矿资源储量299.48亿吨,占全国总资源储量51.94%。区内各省市的铁矿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以辽宁、河北、山西三省铁矿资源最为集中,其资源储量达220.26亿吨,占全区总铁矿资源储量75.55%。区内矿床类型较为齐全,主要的有(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接触交代型铁矿床、岩浆型铁矿床、复合成矿作用型铁矿床、沉积型铁矿床、热液型铁矿床、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床等,其中以(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最为重要,其资源储量占全区总资源储量84.02%;其次为邯邢式接触交代型铁矿床,资源储量占全区总资源储量6.19%。该区铁矿床从太古宙到新生代都有产出,但不同地质时期产出铁矿床类型和规模不尽相同,并与区内地壳演化的特征紧密相关。太古宙是区内最重要的地质时期,该时期形成铁矿资源储量占总资源储量79.87%,广泛分布在各古老结晶基底的变质岩系内。其次为元古宙和中生代,它们资源储量分别占总资源储量的12.6%和7.06%。该区铁矿资源寻找的主要类型是条带状铁建造型铁矿床,其次是邯邢式。除上述两个主要类型外,各省根据各自地质特征,对河北岩浆型大庙式,山东热液型朱崖式等其它铁矿类型,也需要进行地质找矿。该区资源潜力还是较大的。  相似文献   

16.
西澳大利亚州铁矿分布规律及矿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澳大利亚州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皮尔巴拉和南部的伊尔岗两个太古宙克拉通。皮尔巴拉克拉通BIF型铁矿在汤姆普赖斯山、恰那和布鲁克曼的矿石矿物组合为假象赤铁矿一微板状赤铁矿,马拉曼巴的为赤铁矿一针铁矿,CID型铁矿在罗布河和杨迪矿石类型主要为褐铁矿;伊尔岗克拉通BIF型铁矿在库里阿诺的矿石矿物组合为针铁矿一假象赤铁,比温和曼迪尕的为磁铁矿±假象赤铁矿和针铁矿±赤铁矿。BIF型铁矿为浅生一变质成矿,而CID型铁矿则是先前形成的BIF经侵蚀、搬运、沉积和埋藏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凤城市四道门沟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士鹏 《吉林地质》2012,31(2):55-57,79
辽宁省凤城市四道门沟铁矿床位于辽东铁、硼成矿带内。以下元古界辽河群变质岩系最为发育,褶皱构造是直接控制本区变质层控铁硼矿的重要控矿条件,其控制着矿体的产出空间位置,并控制着区内铁矿体的展布特征。该区的铁矿属于火山沉积变质-超变质热液迭生层控矿床,矿石自然类型为磁铁矿-透闪石型,局部有磁铁矿-蛇纹石型和磁铁矿-硼镁铁矿型。  相似文献   

18.
晋红展 《江苏地质》2013,37(2):308-312
新疆契列克其铁矿位于阿克陶县.目前,矿区内发现2个矿体、12个铁矿矿脉,赋矿地层为奥陶—志留统下组(未分)的第一、第二岩性段.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碳酸盐型菱铁矿.通过对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找矿标志的研究、分析,阐述了矿区地质、矿床、矿石特征和矿体找矿标志,为矿区及其外围进一步找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铁矿储量-品位统计分布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比各类铁矿储量-品位统计分布曲线,详细分析了其分布模式特点,认为不同类型铁矿品位分布模式同各类铁矿的成矿地质地球化学背景的复杂程度和成矿作用机制特征有关,段和多种成矿作用的同位叠加成矿总体趋势和各类铁矿成矿富集能力上的差异,指出了多期次,多阶段和多种成矿作用的同位叠加对矿床及工业富矿形成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