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深水浊积砂体的成因机理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水浊积砂体及其体系域以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作为油气储集层的经济价值始终是沉积地质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深水浊积砂体是在深水环境下在重力作用下所形成的一个连续过程的组成部分。这个连续部分可以分为五类:泥石流、颗粒流、流体化沉积物流、浊流和滑塌。由浊流过程形成的深水环境下的浊积砂体,具有海相浊积体和湖相浊积体的特征,与海(湖)平面的下隆低水位有关。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浊流沉积及成因模式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发育典型的浊流沉积体。本文通过对西峰油田延长统野外露头的观察和室内岩心的描述与分析,根据钻井、测井资料,识别出了层状浊积岩、浊流水道、辫状浊流水道。槽状充填浊积岩以及滑塌浊积岩等浊流微相。并基于浊流的两种形成机制(洪水 沉积物→浊流和滑塌沉积物 水→浊流)和沉积动力学原理在该区建立了陆相湖盆浊流沉积模式,即洪水型浊流成因模式和滑塌型浊流成因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浊流沉积对构造环境的沉积响应,认为构造背景在宏观上控制了浊积砂体的时空展布,鄂尔多斯盆地该时期的前陆发展演化特征构筑了其浊流沉积地层层序的充填特色。  相似文献   

3.
王红亮  邓宏文  郭佳 《地球科学》2011,(6):1095-1104
为厘清坳陷湖盆缓坡背景下形成的浊积体的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选取松南西斜坡缓坡带晚白垩世青一二段发育的滑塌浊积体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岩心和钻测井资料,并结合地震解释,对其沉积相及展布规律进行了研究.该区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体系,作为油气储层的滑塌浊积岩可以识别出浊积水道、浊积舌状体、浊积席状砂3种微相类型;在沉积...  相似文献   

4.
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形成过程模拟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是断陷盆地内一类重要的岩性油气藏。通过室内水槽实验模拟了不同条件下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的形成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触发机制是三角洲前缘发生滑塌和形成浊积体的前提,它包括地震、波浪等外界触发机制,也包括前缘砂体自身重力所产生的压实沉陷等。其中地震作用可以破坏三角洲前缘的稳定性,形成液化滑塌浊积体和断阶滑塌浊积体。波浪作用可以侵蚀浪基面附近的三角洲前缘砂体,并在回流作用下携带至最大浪基面之下再沉积,沉积过程中形成小型浊积体。无外界触发机制作用下主河道入水口处的砂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部泥岩压实沉陷,也可形成滑塌浊积体。浊积体迁移的动力主要是滑塌砂体自身的重力,其中的断阶滑塌浊积体还受到后续叠置体的碰撞力,因此其可以移动更远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深水峡谷是当今海洋油气勘探领域的研究热点。南海西北部琼东南盆地的中央峡谷已部署了多口深水钻井来勘探沉积充填的岩性油气藏,然而,由于这些探井数量相对有限、井间距离大以及地震资料分辨率较低,峡谷内砂体的叠复关系、边界接触关系以及沉积演化等问题尚不清楚,严重制约着储层空间分布与储层物性的精细刻画。对琼东南盆地陵水区中央峡谷开展了沉积数值模拟研究,根据研究区具体地质背景建立了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通过流体动力学软件ANSYS FLUENT正演模拟了多个沉积期次和多套砂组在不同初始条件(如物源和入流速度)下的浊流沉积几何形态,包括砂体平面分布特征和隔夹层分布特征。模拟结果表明:峡谷平直段内,浊流受底床摩擦力的持续影响,流速降低且湍流强度减弱,使得较粗颗粒可沉降于底床,细颗粒可随浊流头部涡流悬浮;峡谷狭窄段内,浊流头部的湍流较强,侵蚀峡谷壁并使峡谷走向发生偏移,悬浮颗粒受离心力作用形成溢岸沉积;峡谷内砂体展布具有垂向分异性,砂体内部泥岩以夹层为主,厚度一般较小且横向连续性差。与现有地震、钻井资料的对比分析显示本次数值模拟结果具有有效性。本研究成果揭示了中央峡谷不同沉积期次和不同砂组的沉积水动力学过程,进而预测了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为储层物性预测提供了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6.
日喀则群砂泥质复理石的浊积层序非常发育,包括富泥的粘性高密度浊流、砂质高密度浊流、低密度浊流和Pickering及Hiscott(1986)的限制性泥质高密度浊流的沉积层序。其中,低密度浊流沉积层序的组合与鲍马(Bouma)层序很相似,两者的区别在于沉积的粒度、粒级分布范围、层序厚度和相组合等特征的不同。沉积相序、古流向和物源分析表明,日喀则群复理石盆地的南侧主要发育单向物源的海底扇体系,而盆地北侧以发育双向物源和多种沉积流体的复合沉积为特征。值得指出的是,特殊的浊积类型——限制性泥质高密度浊流沉积的发现为论证日喀则群复理石盆地属残留盆地又提供了一条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事件地层学是地层学的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晚三叠世长7,长6时期的浊流事件、火山作用事件及缺氧事件的研究与讨论认为,在盆地西南部及南部长6和长7油层组中的半深湖-深湖中发育的浊积岩具典型的浊流沉积特征,为湖相低密度流,并构成了该地区的主要储层类型;该时期发生了多期火山事件,这些火山作用事件与盆地有效烃源岩的形成休戚相关;缺氧事件主要发育于长7时期,属于地区性大型缺氧湖盆形成的缺氧事件.这些事件沉积的相互共同作用对延长组油藏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首先在长7时期,由于构造沉降、气候因素等因素影响,形成了深水环境,湖盆面积大,生物种类繁多,这为烃源岩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随着浊流事件、火山事件的发生,形成缺氧的环境,导致生物大量死亡埋藏,这些都为烃源岩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长6-长7浊流沉积的浊积岩又是该地区的主要储层类型之一.正是这些事件沉积的相互共同作用,形成了该地区良好的油气藏.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桌子山中奥陶统的“特殊”浊积岩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蒙古桌子山中奥陶统拉什仲组是由鲍马层序清晰的多层浊积岩组成的浊积岩系,然而其沉积序列总厚度以及浊积岩内部特征等诸多方面,又与那些形成于不稳定或次稳定型外陆架边缘直至深海盆内的巨厚浊积岩系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将拉什仲组以“特殊”浊积岩系称之。文中在对这两种浊积岩系进行多方面的对比研究后,进而从沉积相、相组合、浊流的古流向以及遗迹化石群落的生态特征等方面,阐述了形成拉什仲组浊流盆地的特征,并认为:充填这套“特殊”浊积岩系的海盆是位于稳定地块之间、盆地地形简单、坡度不大、海水深度在浪基面以下200m左右、含氧量较充足的深水浊流盆地。  相似文献   

9.
以阿坝-若尔盖盆地岩相与古地理研究为例,并结合区域上有关资料,认为巴颜喀拉三叠纪沉积盆地发育有世界上罕见的巨型浊流沉积,主要由一套大陆斜坡浊积扇相组合与深海盆地相组合等构成,而斜坡浊积扇,深海盆地的形成一发展和海平面的下降期与上升存在着对应关系,发育一系列叠复的浊积扇舌状体;浊流沉积物在陆源碎屑为主,伴有火山物质和碳酸盐岩的混合源型,物源主要来自北西侧与北侧的浅变质岩区;盆地属多阶段、多物源,不同  相似文献   

10.
吴江  李思田 《现代地质》1993,7(2):127-137,T002
本文以中三叠统浊积岩系岩性相的识别为基础,通过垂向层序的划分和分析,结合区分出浊流主体流向与溢堤流流向数据的古流分析、古坡向分析、中三叠统板纳组地层等厚图,概括了本区中三叠统浊流沉积的总体配置,厘定了右江浊积盆地在安尼期、拉丁期时的沉积格局。最后,讨论了右江浊积盆地的水深变化趋势、浊积岩系形成的背景条件,以及浊积盆地的存在与金矿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