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卡姆巴尔达硫化镍矿床产于北北西向,由超镁铁、镁铁和长英质火山岩和沉积岩构成的太古宙绿岩带里,这个绿岩带由卡尔古利向南延伸达120公里。在卡姆巴尔达地区绿岩带宽达7—8公里,并以主要断层为界,西部以含年轻沉积岩的绿岩带与断层并列,而东侧与沉积岩—长英质火山岩以断层相隔。绿岩带以北北西向的紧密褶皱为特征。见有例转褶皱和高角度走向断层,有些地区有交错褶皱,在卡姆巴尔达的局部地方,  相似文献   

2.
弗林弗隆变质火山岩带中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产在包括岛弧拉班玄武岩以及撤榄玄粗岩组合的早元古代岛弧环境中。在马尼托巴的弗林弗隆镇附近,这些火山岩组合在构造上并置于一个构造单元中。弗林弗隆地区几乎所有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与岛弧拉斑玄武岩组合伴生,共产在代表火山构造和前岩浆弧中火山内盆地的复杂地层层序内。弗林弗隆带的背弧或洋底玄武岩仅赋存有小量的小型富铜块状硫化物矿床。在岛弧拉斑玄武岩组合内,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产在长奖质火山岩单位的组合内,即产在火山岩带的主要地层和成分的突变处。这些突变…  相似文献   

3.
科马提岩熔融体的化学的和热力的模拟试验进行了我们对卡姆巴尔达型镍矿床成因的认识。化学模拟的价值明显地受工程使用资料的质量的限制。现有的模式是以Rajamani和Naldrett(1978)提出的镍分配系数的实验测定为根据的。这些系数是在1200℃和1300℃间温度的玄武岩熔融体在未知S及O逸度条件下测定的。如果把这些资料用于模拟科马提熔融体的分馏,就可外推更多超镁铁质成分和超过1500℃温度条件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马旭东  范宏瑞  郭敬辉 《岩石学报》2013,29(7):2329-2339
阴山地块是华北克拉通西部太古代基底出露最大最完整的地区.固阳地区是阴山地块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主要由中西部低级别变质的晚太古代花岗-绿岩地体和东部的高级变质杂岩地体组成.统计结果表明,无论是绿岩带,花岗岩类侵入体,还是高级别变质杂岩的原岩都形成于晚太古代末期(2562 ~ 2510Ma),形成时间上相互重叠,在~2500Ma,~2480Ma分别经历了两期变质事件,第一期为逆时针的P-T轨迹,与洋脊俯冲有关;第二期则表现顺时针的P-T轨迹,与晚期碰撞造山有关.科马提岩-科马提质玄武岩、高镁安山岩-富Nb火山岩、TFG和Sanukitoid多种具有特殊构造意义的岩石同时发育.综合已有资料获得如下启示,阴山地块在晚太古代受板块体制控制,并先后经历了洋脊俯冲和碰撞造山过程.将区域内的BIF与相关岩石联系起来考虑,得出BIF的形成与洋脊俯冲有关,BIF中的Si来源于绿岩带底部的玄武岩,Fe来源于同层位的科马提岩.  相似文献   

5.
前寒武纪地球动力学(Ⅶ):早期大陆地壳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冥古宙到太古宙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质片麻岩区和绿岩带构造单元组成。大量的研究表明,以花岗质岩石出现为标志的大陆地壳最早的碎屑锆石记录为约4.4Ga,最早的英云闪长质-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形成于约4.03Ga,最早的绿岩带层序形成于约3.8Ga。冥古宙到始—古太古代时期的花岗质片麻岩区主要由英云闪长质-奥长花岗质-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组成(TTG片麻岩),中—新太古代,尤其是新太古代晚期TTG片麻岩仍然为花岗质片麻岩区的主要岩石组成,但是花岗质片麻岩的成分出现了明显的多样化趋势,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出现了大量的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组合。绿岩带的组成较为复杂,早期科马提岩、拉斑玄武岩等铁镁质火山岩占主导地位,组合有BIF等沉积层序,尤其是科马提岩的出现标志着高温地幔岩浆作用占主导作用。而晚期绿岩带科马提岩占的比重已经明显较少,大量出现拉斑玄武质-钙碱性玄武质到英安质火山岩和副变质沉积层序,局部出现类玻安岩、埃达克岩的变质火山岩记录。地球动力学体制研究表明,冥古宙到古太古代以地幔柱构造体制占主导地位,从始太古代到古太古代(3.0Ga)地幔柱活动和地幔对流使岩石圈不断加厚。在地幔对流沉降部位,由于地幔对流的拖曳使其铁镁质地壳逆冲堆垛并不断增厚,其深部发生麻粒岩相-榴辉岩相变质、部分熔融形成初始的大陆地壳花岗质岩石,并孕育了早期高温状态的板块热俯冲。中太古代晚期和新太古代初期形成了以榴辉岩为标志的类现代板片俯冲的构造体制,新太古代末期尽管地幔柱构造体制在局部仍起重要作用,但是类现代板片俯冲构造体制已经成为这一时期主导的动力学体制。  相似文献   

6.
按经济意义的相对顺序,太古宙贱金属矿床有下列类型: 1.层控和含有稀少脉状Fe-Ni-Cu硫化物,分布在诺尔斯曼—威卢纳绿岩带和福雷斯特(Forrestania)地区的变质富橄榄石超基性侵入岩体或岩流中。 2.层控Fe—Cu—Zn±Pb硫化物,分布在皮尔巴拉地块,诺尔斯曼—威卢纳绿岩带和伊尔冈地块西北部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 3.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除卡尔古利型金矿床外,还有广泛而呈小脉分布的Fe  相似文献   

7.
牡丹江地区蓝片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牡丹江地区的蓝片岩分布于牡丹江东部的椅子圈、磨刀石等地。野外调研表明:牡丹江蓝片岩主要呈透镜体状或构造残片状发育在长英质片岩中,并部分可见变余枕状构造和气孔状构造;主量元素岩石化学分析得到这些蓝片岩为亚碱性玄武岩组合;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曲线与洋中脊环境(E-MORB)配分曲线一致;微量元素蛛网图曲线也与E-MORB一致,部分易活动元素(Ba,Sr等)一定程度的分异应与海相玄武岩形成时遭受海水蚀变或后期绿片岩相变质有关。代表性蓝片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牡丹江地区蓝片岩的原岩形成于大洋板块内的洋中脊环境。因此,黑龙江蓝片岩应为佳木斯地体向西与松嫩地块之间碰撞拼贴而形成的具有蛇绿岩性质的高压变质带;而目前保存下来的蓝片岩带应为遭受高压变质作用并仰冲到佳木斯地块之上的大规模增生杂岩带的残余部分。结合作者近年取得的牡丹江地区蓝片岩SHRIMP锆石年龄210~250 Ma和变质云母等单矿物180~190 Ma的年代学证据,证明它们为晚二叠世-晚三叠世的玄武岩经过印支期前后高压变质而形成。黑龙江蓝片岩带的形成是印支期前后古亚洲构造域向环太平洋构造域转换的结果,即黑龙江杂岩带为典型的构造转换带-古亚洲洋构造拼合的结束和环太平洋构造带俯冲开始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湖南益阳绿岩带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益阳金矿,无论原生还是次生,其物质主要源于变质的科马提岩——科马提质玄武岩—拉斑玄武岩火山岩系。该火山岩系处于元古界冷家溪群,板溪群巨厚火山—沉积旋迴的近底部层位,其(?)发育钙碱性火山岩系及含浊积岩的复理石建造,故这一火山—沉积旋迥具有绿岩带的基本特征。因此,益阳金矿为绿岩带型金矿。  相似文献   

9.
江南造山带形成过程中若干新元古代地质事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报道了江南造山带( 中-) 西段在“俯冲造山阶段”形成的科马提质玄武岩、石英角斑岩、流纹质凝灰岩及“后造山伸展阶段”形成的两类基性岩的特征,研究表明,科马提质玄武岩是形成于岛弧环境的高MgO 玄武岩。高的Ni 和Cr含量说明它们为来自弧下地幔的原始岩浆,较高的MgO 显示这些高MgO 玄武岩浆是在相对较干的条件下从地幔源区分离的。“后造山伸展阶段”形成的两种基性岩分别来自软流圈和岩石圈地幔,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基底地层中砂岩的碎屑锆石及夹层中基性—酸性火山岩的锆石U-Pb 定年表明,在扬子板块东南缘,新元古代岛弧岩浆活动的时间约为878~822 Ma,岛弧地区陆源碎屑的沉积作用发生在872~835 Ma 期间,表明存在同时代的(coeval)“岛弧岩浆作用”和“沉积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南秦岭地区存在两种不同构造属性的耀岭河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广泛分布于南秦岭构造带的耀岭河群变质火山岩对南秦岭构造带的属性,乃至整个秦岭造山带的演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湖北两郧、陕西商南、镇安和安康凤凰山等地区耀岭河群变质岩石组合、原岩组合、岩石化学和稀土、微量元素等方面的研究表明,在不同地区耀岭河群具有不同的岩石组合、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安康-武当地区中部的耀岭河群为板内拉斑玄武岩-偏碱性玄武岩组合,形成于板内拉张-裂谷环境,而商南耀岭河、镇安和安康凤凰山等地区的耀岭河群则为钙碱性玄武岩-岛弧拉斑玄武岩组合,形成于会聚板块边缘-岛弧构造背景,进一步证实南秦岭地区在6.5~8亿年期间存在两种不同的构造体制。  相似文献   

11.
滇西地区变质岩系基本上都呈南北-北西-南东向带状展布.点苍山变质带和哀牢山变质带总体呈北西-南东向延伸800多km,向南东延伸至境外.滇西地区作为青藏高原构造域东南边缘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大陆动力学领域走滑构造研究的热点地区.以往研究多侧重于对红河-哀牢山剪切带的走滑运动和点苍山、哀牢山的变质岩系.  相似文献   

12.
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阴山地块花岗-绿岩带中出露的花岗岩类型比较复杂,研究其类型、成因及其与绿岩带之间的联系,对于探讨花岗-绿岩带的形成和演化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内蒙古三合明铁矿西侧红山子地区的花岗-绿岩带进行了研究。其不仅包含有大量的变质科马提岩、科马提质玄武岩和拉斑玄武岩等绿岩带的表壳岩,而且发育着多种变质侵入岩。研究表明,区内与绿岩带相关的侵入岩主要有3种,即变质英云闪长岩、变质花岗闪长岩、变质花岗岩,本文对其中的变质英云闪长岩和变质花岗岩两种岩石进行了地球化学和锆石测年的研究。变质英云闪长岩是一套富铝、低钾、贫铁镁和稀土元素强烈分异的太古宙高铝型TTG岩,SHRIMP锆石U-Pb测年为(2 534±7)Ma(MSWD=1.3),与研究区南部的赞岐岩和TTG的年龄相同;而变质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低铁、镁、钛、锰的特点,是一套钙碱性的过铝质岩石,SHRIMP锆石U-Pb测年为(2 509±7)Ma(MSWD=1.5),野外地质现象表明变质花岗岩明显地侵入到区内的绿岩地层和变质英云闪长岩之中。研究发现变质英云闪长岩形成于板块俯冲时TTG岩系岩浆弧构造环境,而变质花岗岩成因则可能与加厚地壳中变沉积岩的熔融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与剪切作用有关的脉状金矿床,主要产在太古宙以镁铁质火山岩为主的花岗岩—绿岩带内,少数产在元古宙绿岩带。矿床常常群集在大约100平方公里范围的矿区内。在花岗岩—绿岩带和矿区内,这些矿床在平均大小、分布规模上存在系统的差异。最有经济意义的矿区的容矿岩是原生镁铁质—超镁铁质火山岩,包括科马提质橄榄岩、玄武岩和球颗玄武岩。其它出现的岩石有长英质斑岩岩株和岩墙及含复矿砾岩的碎  相似文献   

14.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的地质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是叠置于内蒙-大兴安岭古生代碰撞造山带的中新生代盆地。依据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孢粉组合,确定下白垩统自下而上的地层层序为兴安岭群、铜钵庙组、南屯组、大磨拐河组、伊敏组。研究区主要发育4个方向的构造带,其中北东向、北东东向和南北向断层带形成较早且长期活动,控制了盆地的形成;北西向断层带形成较晚,对上述3个方向构造主要起改造作用。研究区的构造主要是在早白垩世经历了4个变形阶段形成的,不仅控制了油气运移、成藏和分布,而且晚期构造对早期形成的油气藏主要起破坏或改造作用。研究区的不整合面是重要的油气运移通道和良好的储集空间。乌尔逊-贝尔凹陷的4个方向构造带和不整合面是研究区有利的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15.
从Viljoen兄弟(1969)研究南非Barberton科马提岩以来,国外先后报导了多处科马提岩,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印度、芬兰、南非、津巴布韦、哥伦比亚和希腊等国。其中有影响的一项成果是Arndt和Nisbet在1982年编辑的《Komatiite》的专著。经过20余年的研究已确认,科马提岩是一种具有重要岩石学及构造学意义的、化学成分较接近地幔橄榄岩的火山岩,常与科马提质玄武岩及拉斑玄武岩密切伴生,组成科马提岩套或科马提岩-玄武岩组合,是确定绿岩带的重要证据之一;在年代分布上,科马提岩主要产于太古宙绿岩带内,也有一些分布在元古宙和显生宙,迄今报导的最年轻的科马提岩(90Ma)产于哥伦比亚的Gorgona岛;科马提岩与许多重要矿产(如Au、Cu、Ni、Cr、V、Pt等)有密切联系。近年国外学者更强调它是探讨地幔成分、壳幔演化、地史中地幔化  相似文献   

16.
张越  陈隽璐  孙吉明  唐卓  李平  白建科 《地质通报》2019,38(9):1431-1442
阿尔曼太蛇绿岩带位于新疆东准噶尔地区,蛇绿岩中变质橄榄岩、堆晶岩、基性火山岩较发育,层序组合虽受构造破坏,但从总体来看仍是一套组合比较完整的蛇绿岩,岩石变形变质强烈,普遍发生绿泥石化、绿帘石化。蛇绿岩中基性熔岩可分为3种类型,即洋岛玄武岩(OIB)、洋中脊玄武岩(MORB)和岛弧玄武岩(IAT)。其中洋岛玄武岩不属于蛇绿岩成分,是后期卷入蛇绿岩带随其他组分一同构造就位而成;基性熔岩主量和微量元素特征揭示岩浆源于亏损的地幔源区,且存在消减组分加入的交代作用,表明其成因与俯冲作用有关。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基性熔岩显示出IAT和MORB兼具并呈现过渡的特点,推断该蛇绿岩的形成与岛弧相关,其形成可能介于洋脊到海沟之间的偏海沟区域。  相似文献   

17.
蓝闪石 硬柱石是羌塘中北部红脊山地区首次发现的呈北西-南东走向展布的硬柱蓝闪片岩带中典型的低温高压变质矿物组合.蓝闪石呈浅蓝灰色,纤柱状;硬柱石无色,多呈团块状,较均匀地与蓝闪石混杂分布.电子探针分析表明,蓝闪石主要为铁蓝闪石和青铝闪石,硬柱石为较典型的硬柱石.硬柱蓝闪片岩呈(透镜状)构造岩块分布,与围岩呈断层接触,原岩主要为变质玄武岩及少量辉(长)绿岩、基性火山碎屑岩,围岩为变质砂岩、板岩和少量碳酸盐岩.红脊山硬柱蓝闪片岩带伴有构造混杂岩发育,二者共存构成红脊山地区北羌塘甜水河陆块与南羌塘查多岗日陆块之间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18.
李刚  刘正宏 《世界地质》2009,28(4):451-459
内蒙古西部狼山温更逆冲断层发育在温更侏罗纪沉积盆地西北边界, 是一条规模较大的逆冲断裂构造带。断层倾向北西, 上盘由太古宙-元古宙变质地层和古生代深成侵入体构成, 下盘为侏罗纪沉积, 由北西向南东方向逆冲。断层切割改造了早-中侏罗世沉积地层, 被早白垩世沉积地层覆盖, 表明了逆冲断层形成在下中侏罗统沉积之后白垩系固阳组沉积之前。断层带同构造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的分析结果表明, 断层形成于5.5~6 km浅部地壳构造层之上, 温度为195℃~210℃, 围压为50 ~60 MPa, 断层带的宏观和显微构造显示断层以脆性变形机制为主。  相似文献   

19.
冀东-辽西太古宙火成岩岩石组合和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东-辽西地区是华北克拉通北部出露面积最大的太古宙变质基底区.经过岩石组合填图和综合研究,将其太古宙变质火成岩分为2.64~2.60 Ga MORB型拉斑玄武质火山岩、2.61~2.52 Ga拉斑玄武质-钙碱性变质火山岩、2.52~2.50 Ga浅变质钙碱性火山岩组合和2.54~2.50 Ga英云闪长质-奥长花岗质-花岗闪长质片麻岩、2.54~2.51 Ga闪长质-石英闪长质-英云闪长质-奥长花岗质-花岗闪长质片麻岩、2.54~2.51 Ga紫苏花岗闪长质-紫苏花岗质岩石、2.57~2.52 Ga闪长质-石英二长闪长质-花岗闪长质-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和2.53~2.51 Ga弱片麻状到块状二长花岗质-正长花岗质深成侵入体岩石组合.这些岩石组合从东北部的辽西阜新到西南部的遵化马兰峪地区呈现出条带状时-空分布特征.变质作用研究揭示了青龙-上营-洒河桥-马兰峪为高压麻粒岩带,记录了ITD型PTt轨迹,与NNW-NW向SSE-SE方向逆冲推覆构造相伴生;而三屯营-太平寨高温麻粒岩带,记录了IBC型PTt轨迹,与锦州-兴城-安子岭-界岭口-太平寨-三屯营伸展-底劈构造带相伴生.综合分析表明冀东-辽西太古宙晚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形成于热造山带型俯冲-弧后伸展到碰撞隆升的侧向增生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蓝闪石 硬柱石是羌塘中北部红脊山地区首次发现的呈北西-南东走向展布的硬柱蓝闪片岩带中典型的低温高压变质矿物组合.蓝闪石呈浅蓝灰色,纤柱状;硬柱石无色,多呈团块状,较均匀地与蓝闪石混杂分布.电子探针分析表明,蓝闪石主要为铁蓝闪石和青铝闪石,硬柱石为较典型的硬柱石.硬柱蓝闪片岩呈(透镜状)构造岩块分布,与围岩呈断层接触,原岩主要为变质玄武岩及少量辉(长)绿岩、基性火山碎屑岩,围岩为变质砂岩、板岩和少量碳酸盐岩.红脊山硬柱蓝闪片岩带伴有构造混杂岩发育,二者共存构成红脊山地区北羌塘甜水河陆块与南羌塘查多岗日陆块之间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