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摘要本文在查阅文献,调查现场的基础上,对1975年版《四川地震目录》附录所列1944年6月20日铜梁、壁山一带5(1/2)级地震进行了考证,认为这次地震确实存在,但震中不在铜梁、壁山一带(29°.5N;106°.0E),而在云南了了家和四川宁南一带(27°.0N;103°.0E).  相似文献   

2.
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相继发生的三个7级以上强震震中所决定的地块优势跨度为22.28°—25.74°.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大陆地区普遍存在跨度20°—30°的多边形结构,其短轴跨度平均21.48°,长轴跨度平均25.54°.这种多边形结构称为特征构造域.每一特征构造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构造活动单元,它常常对应于一个巨型地块或巨型地貌单元,而特征构造域的边界则对应于重要的地质地貌分界线.通过求解地幔对流的守恒方程,得出了自组织对流胞具有六角形结构的结果,其短轴(对边之距)跨度为22.36°,长轴(对角之距)跨度为25.88°.所以有理由认为地壳活动块体的这一特征尺度(20°—30°)是上地幔自组织对流胞在地壳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1725年1月8日(清雍正二年十一月廿四日)杨林、宜良间(东经103°.1,北纬25°.1)6级(8°)地震。据中国地震目录记载:“十一月廿四日申时地震,房屋倒塌,压死人民等,北起寻甸隆丰里(易隆),南到澂江阳宗里,西到杨林官渡,东至宜良邑市(马街)一带,包括白土坡、二龙吸珠(二龙戏珠)在内的地震破坏区内共压死人700,伤人约200。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对该次地震的震中位置,发震构造及地震震级  相似文献   

4.
在以往的地震文献中,载有1920年海南岛昌江地震,其基本参数曾定为: 发震时间:1920、5、27,13—49—30。 震中位置:N19°0E109°.0 震级:5 1/4 其中震中精确度为5类,误差大于100公里。参考地点称昌江一带,有的文献则称为“广坝地震”。 近年来,在汇编广东省地震史料时,笔者注意到“昌江地震”在方志史籍,如1924年《广东通志稿》,1929年刊《感昌县志》,1935年刊《儋县志》和1943年刊的《琼岸  相似文献   

5.
1979年7月9日18点57分23.1秒,江苏省溧阳县发生Ms=6.0地震。据江苏省地震局测得:微观震中为北纬31°27′,东经119°15′,震源深度约12公里。宏观震中位于上沛公社石家圩与东塘村附近。震中烈度为Ⅷ度。 1974年4月22日在靠近这次震中处,曾发生Ms=5.5地震,即微观震中在北纬31°27′,东经119°19′宏观震中在这次宏观震中之西北胡家边一带。这两次地震在震害上有共同点和差异点。分析这两次地震震害资料,得出以下几点认识,供重建家园参考  相似文献   

6.
1 地震基本参数发震时刻:1992年8月17日04时16分。震中位置:微观震中在墨竹工卡县尼玛江热乡北(北纬30°00′,东经91°54′);宏观震中在墨竹工卡县羊日岗乡脚岗村(北纬30°00′,东经91°58′)。震级:M_3=5.1。震中区烈度:Ⅶ度。震源深度:h=14公里  相似文献   

7.
1988年4月25日21时40分,在芦山县太平附近发生了4.5级地震。据四川地震台网测定,震中位于北纬30°27′;东经103°00′。雅安行署地震办公室和四川省地震局测量队联合派员对震区进行了考察。经考察,震中位于两河口北面,即北纬30°25.8′,东经103°04.2′,震中烈度达Ⅵ度。  相似文献   

8.
1、1982年6月16日7时24分,在四川省甘孜县发生了6级地震。微观震中为北纬31°50'',东经9°51''。宏观震中在甘孜县下扎科公社麦玉弄村附近,即北纬31°52'',东经99°45''。震源深度17公里。震中烈度Ⅶ度强。  相似文献   

9.
1976年11月7日和12月13日在四川省盐源县城西40公里、云南省宁蒗县城东约30公里的两省交界地区先后发生了6.7级和6.4级地震,前者震中为北纬27°29′,东经101°05′,震中烈度Ⅸ度;后者震中为北纬27°21′,东经101°03′,震中烈度Ⅷ度。由于川滇两省党政和国家地震局的正确领导,两省地震工作部门的共同努力,震前及时通知震中区群众  相似文献   

10.
1960年11月9日18时43分42秒松潘漳腊附近发生6.7级强烈地震,仪器测定震中位置为北纬32°42′,东经103°42′。震源深度20公里。震源机制参数:A 节面走向北47°东,倾向南东,倾角60°,顺时针扭动;B 节面走向北41°西,倾向南西,倾角88°,反时针扭动;主压应力方向北89°东,仰角19°。极震区位于漳腊南东侧,震中烈度Ⅸ度,宏观震中位置为北纬32°47′;东经103°40′,宏观震源深度7公里,地震使6个公社受害,面积达316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1.
一、概况 1986年7月10日9时15分,在四川省盐源县黄草乡发生了M_S=5.1级地震。微观震中:北纬27°25′,东经101°27′。震源深度15千米(西昌地震中心站定),宏观震中在盐源县黄草乡附近,即北纬27°19′,东经101°20′。震中烈度Ⅵ度。有感范围:东到盐源县右所,西到盐源县左所,南到渡口,北至木里。  相似文献   

12.
前言     
1986年7月10日9时15分,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发生一次破坏性地震,据四川省地震局西昌地震台网测定震级为5.1级(四川省地震台网定为4.7级、国家地震局《震情》31期公布震级为5.0级),微观震中:北纬27°25′,东经101°27′,震源深度15千米;宏观震中:北纬27°19′,东经101°20′。即盐源县黄草乡一带。震中烈度Ⅵ度。盐源县右所、左所及  相似文献   

13.
1988年1月10日15点43分12.4秒,在云南省宁蒗县烂泥箐乡炭山坪一带发生了一次5.5级地震。据丽江、永胜、宁蒗台网测定,微观震中在北纬27°13’,东经101°24’,震源深度的10公里。宏观震中在北纬27°14’,东经100°54.5’,即宁蒗县城东南约8.5公里  相似文献   

14.
1986年8月12日18时45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发生M_S=5.4级地震。微观震中为北纬27°25′00″,东经101°25′41″;宏观震中在盐源县城西约8千米的梅雨乡虾耙沟一带。宏、微观震中相距1.8千米。震源深度15千米。震源机制解节面Ⅱ走向南73°东,倾向北北东,倾角75°。震中区烈度为Ⅶ度,面积约19平方千米,长轴方向南东东-北西西,长短轴  相似文献   

15.
一、地震参数及地震序列特征据四川地震台网测定,发震时刻:1985年3月29日19时15分02秒;震中位置:北纬29°22′08″,东经104°49′34″;震源深度:7千米;震级(Ms):4.6;震中烈度:Ⅶ。据现场考察,宏观震中位于自贡市大安区凉高山至燕子山一带,其几何中心坐标为北纬29°22′39″,东经104°48′46″。宏、微观震中之间相差约2千米。  相似文献   

16.
《四川地震》1990,(2):49-64,T002
1989年6月9日22时46分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场发生5.2级地震。仪测震中:北纬19°16.4′,东经102°13.2′,宏观震中:北纬29°15.6′,东经102°15.5′,震中烈度Ⅶ度。它发生在1986年度地震重点监视区的中段,是石棉附近1951年3月16日5.1级地震后,38年来的第一次 M≥5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地震局立即组成包括雅安地区行署地震办、石棉县地震办、姑咱地  相似文献   

17.
1982年12月28日15时30分04秒在我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县普文公社发生了一次M_s=5.4级地震,微观震中位于:东径101°00′;北纬22°19′(根据昆明台测定)。经考察得出,宏观震中位于普文农场三中队附近,地理座标是:东径101°02′,北纬22°17′。极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1668 年山东郯城8?级大震区附近地壳深部结构特点,以天然地震走时层析成像得到的三维地壳速度结构,主要以中地壳低速层和莫霍面深度为依据,对34°~36°N,118°~119°E区间按经、纬度和斜向扫描,得到相应地壳速度剖面。对比结果,获得与该地震深部结构特点一致的区域,推测震中范围位于34.8°~35.2°N,118.2°~118.7°E,较合理的震中位于35.1°N,118.6°E,震源深度约20km。  相似文献   

19.
1987年9月19日凌晨,新疆富蕴县可可托海镇西北30公里处,发生了5.8级中强地震。据新疆台网测定及宏观考察结果,地震参数为: 发震时刻:05时58分37秒(北京时间); 仪器震中:北纬47°22′,东经89°29′; 宏观震中:北纬47°29.6′,东经89°37.4′; 震级M_s=5.8(全国基准台网定);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分析1987年4月30日新疆乌恰西6.0级地震的烈度分布和震害为基础,认为宏观震中位于北纬39°38′,东径74°42′,震中烈度八度。平均震源深度19km,极震区面积25km~2,其长轴走向300°,发震构造为卡巴加特活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