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李怀玉 《地下水》2004,26(1):60-62
本文在分析凤翔县水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地表水蓄、提和机井三大水源工程的开发利用程度,结合全县工农业和城乡生活用水的规划布局,提出了在重点解决水源工程建设后.应优先发挥地表水灌溉主导作用.实施两水并用供给城乡生活用水的持续发展思路,同时提出了以节水为主的调节对策,对凤翔县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冯金  刘科伟  郝晋伟 《地下水》2011,(1):119-122
水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在可持续发展中地位显著.在总结当前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咸阳市水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认为在咸阳市统筹发展视角下,应加快水资源的城乡协调、部门统筹利用,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监测研究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雁冰 《地下水》2005,27(4):272-273
地下水监测研究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它为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凤翔县地下水监测研究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王建利  赵雁冰 《地下水》2011,33(5):42-43
在论述凤翔县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及可开采资源量的基础上,对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幸  黄敏 《地下水》2013,(3):250-251
基于当前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趋势,提出城乡统筹背景下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城镇村发展的基本构想,并以三原县西阳镇为实践案例,总结了小城镇村庄布局存在的基本问题,进一步提出该镇的镇村空间布局构想,以期对今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丁  丑述仁 《地下水》2011,(6):181-184
利用熵值法评价城乡统筹背景下县域各乡镇的发展条件,计算出各项指标权重,采用综合加权法得出华县各乡镇的发展条件评价结果,为选取县域重点发展镇提供依据。以渭南市华县14个乡镇作为评价对象,选取与城乡统筹相关的14项指标后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县域各乡镇城乡统筹发展影响最为明显的是城镇化水平,乡镇企业总产值、人口密度、每千人床位数、累计项目投资等因素对其城乡统筹发展影响较大;对华县各乡镇发展条件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将华县各乡镇按其城乡统筹发展条件优劣划分成不同的层次,提出各层次乡镇在城乡统筹方面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7.
县域是统筹城乡发展最为关键和迫切的地域单元。统筹城乡发展,须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定阶段为前提,涉及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构建统筹城乡发展评价体系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在回顾总结已有测评研究和对统筹城乡发展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构建了3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据此对陕西省华阴市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判,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吕园 《地下水》2011,33(2):98-101
在对国内外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分析了咸阳市城乡给排水现状,提出咸阳市在城乡给排水现状中存在供水管网老化、地下水超采、城市污水处理率低等问题.通过对水资源的需求预测来引导城乡给排水设施的统筹规划利用,并确定了利用的重点,提出成阳市城乡给排水设施的统筹规划利用应充分发挥城镇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完善各项法规与...  相似文献   

9.
城乡统筹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城乡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决策。城乡统筹发展,对国土部门要求更高,任务更重,面临的困难和矛盾更大。因此,国土部门应与时俱进,竭尽全力做好城乡统筹发展的文章,从而使国土部门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与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居民收入与生活差距,而农民土地权益问题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安琪  付强  乔洁  韩美玲 《地下水》2020,(1):155-157
水资源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健康的水环境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本文从廊坊市地理位置、气候特征、水资源基本状况和水资源保护工作现状等方面分析了廊坊市目前的水资源现状以及现行保护措施。结果认为,推进国家节水行动、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推进水污染的防治、统筹修复水生态环境以及完善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机制,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对水污染,要从根本上解决水污染,污水回用要合理,真正做到水资源的"开源"与"节流"。  相似文献   

12.
王莉花  袁龙  冯金 《地下水》2011,33(2):125-127
水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在可持续发展中地位显著。本文介绍了渭南市水资源的特点,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渭南市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最后提出了实现渭南市水资源合理配置的保障措施,以保证渭南市经济社会的正常、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冯小杰  李同升 《地下水》2011,33(2):155-156
在河津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发展的要求以及水资源结构调整的契机,从城乡关系、产业发展、水资源结构、分区治理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促进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建议,为推动区域资源型经济转型探索道路.  相似文献   

14.
以织金县珠藏向斜北段储水构造为例,依据混合整数线性规划和多目标线性规划原理,从保障应急水资源供给的角度构建了不同干旱条件下地下水资源多目标应急配置模型(E-MIP),并提出了2010-2030年的织金县城区地下水资源应急配置方案,结果表明:(1)珠藏背斜北部储水构造中裂隙-溶洞水的出露方式以地下河集中排泄为主,平均流量为62.04 m3·s-1,基岩-松散岩类孔隙泉则以分散排泄为主,平均流量仅2.14 m3·s-1;(2)干旱程度的加深不单纯限制了可利用水资源量,也直接刺激了用水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2010-2030年期间的织金县重度干旱缺水率比轻度干旱低21.25%,但其社会经济效益却增加了5.84倍;(3)应急地下水资源配置原则是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其次依据用水效率和权重次序对盈余地下水资源量进行产业化分配。进一步推算出了2020年、2025年织金县城区不同干旱状态下水资源应急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关乎民生,关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论述了秦岭北麓水资源作为基础性自然资源及战略性经济资源的重要性。讨论了秦岭北麓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之间的关系及其重要性。结果表明:秦岭北麓对于关中地区而言就是一座巨大的绿色水库,其水资源保护的关键在于以保护为前提的适度开发,地表水-地下水统筹利用,建立地下水库及水资源补偿机制,加强水资源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陈文 《地下水》2009,31(6):71-73
河西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通过分析研究河西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现状、水资源特点、水资源需求变化过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提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和对策,为河西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7.
马守礼 《地下水》2004,26(3):168-169
针对酒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及保护的宏观角度出发,提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榆林地区水资源相对贫乏,煤炭资源不合理的开采对地下水资源造成巨大破坏,严重威胁着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将水资源放在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环境所组成的复合系统中进行整体研究,构建地下地下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模型,可以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开发利用规划、管理决策、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技术支撑。分析结果表明榆林地区在水资源、环境和经济目前处于不协调阶段,经济发展较快,但水资源相对贫乏,经济的发展对环境造成很大有破环并且对于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投入的资金较少,采矿区水资源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