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   总被引:84,自引:3,他引:8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公认的河流管理目标,采用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理论来研究城市河流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概念内涵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水量、水质、水生生物、物理结构与河岸带5大要素的指标体系及其"很健康、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病态"5级评价标准,建立了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程序与模型。并以宁波市河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明确各河流的健康状况及限制因子,为其保护、维育与修复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河内蒙古段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是目前生态学研究的一个新概念、新问题,生态系统健康是人类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协调及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水文学和生态学原理,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建立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将评价结果分为优、中和差3个等级。以黄河内蒙古段为例,对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黄河内蒙古段2006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最终得分为0.558,处于中等健康状态。提出了改善黄河内蒙古段健康状况的对策和建议,评价成果为黄河内蒙古段的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煜  黄强  刘昌明 《水文》2007,27(1):1-3,29
河流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因此评价河流健康状况可以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进行探讨研究。本文应用系统论和信息论的有关概念和理论,提出了基于系统有序度熵的河流健康评价方法,导出了综合考虑河流系统多个子系统(健康目标)的河流健康指标的数学表达。以黄河为例,分析提出了黄河健康因子,研究了各健康因子的阈值范围,评价了黄河现状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河流健康生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永胜  王浩  王芳 《水科学进展》2007,18(2):252-257
维持河流健康生命,实现人水和谐是我国新时期治河目标。在探讨河流健康生命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河流健康生命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既考虑了人类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又考虑了维持河流自身生命的需要,从生态学、河流地貌学、经济学、河流动力学等多学科综合角度,构建了分层次分类别反映河流结构和河流功能的16个具体指标,并明确相应指标的意义及确定方法,最后选择分层次二元对比专家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相似文献   

5.
河流健康状况的表征及其评价   总被引:68,自引:3,他引:6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阿娜  杨凯  车越  袁雯 《水科学进展》2005,16(4):602-608
河流健康状况评价是河流管理和河流生态系统监控的基础。阐述了河流健康状况的内涵,尝试从理化参数、生物指标、形态结构、水文特征、河岸带状况5个方面表征河流的健康状况;并从预测模型法和多指标评价法角度对河流无脊椎动物预测和分类系统(RIVPACS)、澳大利亚河流评价计划(AUSRIVAS)、生物完整性指数(IBI)、RCE清单、溪流状态指数(ISC)、河流生态环境调查(RHS)、河流健康计划(RHP)等河流健康状况的评价方法进行评述;在探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河流健康状况评价开展情况的基础上,指出我国迫切需要构建一套适合国情的河流健康状况评价体系,从河流健康角度评价国内主要河流的生态环境质量,并为广泛开展的河流恢复项目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若禹 《地下水》2018,(5):204-206
渭河陕西段作为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地带,其河流健康的治理十分重要。本文选取河流结构指数、生态环境指数和社会经济指数等评价指标对渭河陕西段河流健康进行评价,通过专家调查和层次分析法对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行确定,对渭河干流陕西段河流健康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分析。以期为渭河陕西段的河流生态保护工作和健康发展提供借鉴,有助于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水沙变异条件下的河流系统调整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保持河流各方面整体协调是流域开发研究的重点和必然趋势,研究水沙变异条件下河流系统的调整机理,对于河流健康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分析了水沙变异与河流系统的作用特性,明确了河流系统中水文、水力、地貌、生态等方面的各种调整实际上是与系统输入特性的特定变化相联系的;回顾了对河流系统及其功能的认识过程与研究现状,展望了将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7,(5)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是河流生态系统特征的综合反映。本研究探讨了灰关联和层次分析模型在流域生态健康评价中的应用,以石羊河流域为例,构造灰关联综合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依据评价值,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并依据评估结果提出意见建议,为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泛流域的出现及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宁 《水科学进展》2005,16(6):810-816
探讨了泛流域的出现及其启示,给出了泛流域的基本概念,讨论了泛流域水基系统的河流贡献率、流域和谐度、水资源获得率等评价策略,阐述了泛流域概念下的管理意义,提出了对河流的发展需要再认识、对河流需要进行分类研究、以及人与河流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等主张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孙超  陈文  刘逸凡 《水文》2016,36(3):56-60
流域生态环境健康评价是流域内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1]),也是流域生态健康状况的一种系统诊断方式。在确定疏勒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研究各指标,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疏勒河流域健康程度隶属度为0.4219,属于亚健康(0.4~0.6)状态,依据评价结果,分析该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河流污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之一。鉴于河流水质评价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本文在物元分析的基础上,将海明贴近度和模糊物元分析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基于海明贴近度的河流水质评价模糊物元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孝妇河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得到的评价样本与标准样本两者相互接近的程度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河流的水质状况,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运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考虑了各监潮指标的差异程度,减少了计算主观性的干扰,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合理。  相似文献   

12.
幸福河是中国新时代江河治理的新目标,对保障河流健康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为定量评价幸福河状况,本文通过对幸福河概念内涵的进一步梳理,提出幸福河评价体系;以安全运行、持续供给、生态健康、和谐发展"四大判断准则"为框架,按"目标-准则-指标"三层级,构建幸福河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本指标16个、备选指标34个;参考相关规范、标准文件和研究成果,将幸福河评价指标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给出各指标5个等级的分级标准值;引入"幸福河指数"来定量评价河流幸福河状态,采用"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方法,定量计算幸福河指数。最后,以黄河为例,分别对2017年黄河上中下游分段、支流渭河以及流经的9个省区开展幸福河评价的实例应用。经验证,所提出的幸福河评价体系能较好地反映黄河客观实际,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DEM的数字水系的生成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郝振纯  李丽 《水文》2002,22(4):8-10,52
讨论了由DEM生成河网过程中所用的填平和主干河道数字化的方法,通过填平方法,解决了由洼地引起的河网不连续的问题;而对主干河道进行数字化处理,则解决了平坦地区主干河道偏离其自然位置的问题。经过这些处理后生成的河网,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从而使水文要素的模拟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永胜刘官河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期纳镇境内,该流域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气候等相互作用的影响下,易发生泥石流灾害,严重威胁了当地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及生命安全。在调查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松散物源储量、流域面积、主沟长度、相对高差、日最大降雨量、切割密度和不稳定沟床比等7个评价因子,通过组合赋权法结合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价模型对该流域危险性进行评价,得到永胜刘官河流域泥石流属于中度危险,评价结果与该流域泥石流的实际调查基本吻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刘官河流域存在诱发间歇性中等规模泥石流灾害的可能,尤其是在雨季降雨条件下,诱发中等规模泥石流的可能性仍然较大,为该流域泥石流灾害潜在危险的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50年代以来沂沭泗流域汛期降水特征以及降水偏多可能对流域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流域汛期降水量偏多2成以上时,流域有较大可能出现大洪水或较大洪水。  相似文献   

16.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环境质量的定量评价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根据流域的特点,建立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和分级量化标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以塔里木河为例,对源流和干流的生态环境质量分别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源流到干流,从干流的上游到下游,生态环境质量的脆弱性逐步加重,评价结果符合塔里木河流域的现状。模糊综合评价法能较好地反映出生态环境系统的模糊性,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17.
张水龙  冯平 《水科学进展》2005,16(5):758-762
系统地回顾了序列不连续体概念(SDC)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以及应用的情况。河流连续体概念对SDC的产生及其最初的形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序列不连续体概念的发展经历了最初的形式和扩展形式。利用SDC的扩展形式可以在整个河道内预测由于河流调节所产生的各种不连续生态效应。作为模拟和分析河流再调节计划的理论基础,SDC可以为制订流域新的项目规划以及河流系统整治工作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