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GM(1,1)模型是灰色系统理论的核心预测模型,对GM(1,1)模型的建模条件进行研究是提高模拟精度的基础.采用理论证明和数值算例相结合的方法对GM(1,1)模型的建模条件进行研究,拓展了经典灰色预测模型的级比判定条件.结果表明:当原始序列的累加序列值都相等时,发展系数不存在;提高原始序列光滑度不是提高模拟精度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2.
应用GM(1,1)模型,根据2004—2011年乌苏市棉铃虫二代成虫的数量建立了低精度的灰色模型,建立残差的GM(1,1)模型后,再进行模型修正并检验,小误差概率p=10.95,后验差C=0.31970.35,此模型符合一级标准,精度较高,相对残差较小。  相似文献   

3.
对灰色系统中的GM(1,1)预测模型与曲线Aeax拟合做了对比分析,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一般情况曲线Aeax可以代替GM(1,1)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建模方法和和回归分析方法设计出PC——1500、IBM二种计算机的GM(1,1)和三种回归拟合方程的预测处理系统。然后分别模拟我区八大站的秋季寒露风、春季低温阴雨结束期,春季(2—4月)、汛期(5—9月)的月降水和秋季(10—11月)雨量及南宁的冬季菠萝低温的时间序列的灰色动态(GM)长期预测模型及其回归拟合方程。通过一年的试用,预测的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3-2012年兰州市月均空气污染指数API和季节性时间序列模型SARIMA,对数据序列进行拟合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其演变趋势并选取空气质量良好(月平均API150)的月份(2012年6月2013年2月),选用时间序列模型ARIMA(1,1,1)进行拟合,再结合残差控制图,对2013年3月日平均API预测监控。结果表明,SARIM A(0,1,1)×(0,1,1)12模型较好的拟合了近10年兰州市API的变化趋势,兰州市的空气污染大致呈冬、春季污染相对较重,夏、秋季相对较轻,空气质量总体在逐渐好转。适合该地区短时间尺度的时间序列模型是ARIMA(1,1,1),结合残差控制图对2013年3月API进行预测监控,结果显示6,9,10,11,12和13日超出控制限,对6日和9日提出预警。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吻合,证实了将时间序列模型与残差控制图结合预测监控大气污染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常规GM(1,1)模型存在的不足,建立了等维新息GM(1,1)城市生活需水量预测模型.利用此模型对郑州市2010、2015和2020年的需水量预测结果分别为36003×104m3、51216×104m3和73349×104m3.  相似文献   

7.
介绍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建模原理,利用温州市西山气象站53年的实测降水量资料建立灰色预测GM(1,1)灾变模型,对干旱灾害进行预测,经残差与后验差检验分析,模型精度较高平均达95.5%,并对实测资料进行检验,效果较理想,为温州市抗旱及供水提供必要的预测信息。  相似文献   

8.
针对常规GM(1,1)模型存在的不足,建立了等维新息GM(1,1)城市生活需水量预测模型。利用此模型对郑州市2010、2015和2020年的需水量预测结果分别为36003×104m3、51216×104m3和73349×104m3。  相似文献   

9.
在灰色系统理论中,反映(h—1)个变量对某一变量的1阶导数的影响,可建立一个状态模式GM(1,h)。与GM(1,1)预测模型相比较,GM(1,h)模型不仅反映了分析对象X_1(o)本身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而且由于考虑了其他因子(输入变量)对分析对象的作用,使得系统的摆动过程能够以GM(1,h)模型中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灰色动态(GM)模型,对秋绵雨进行动态建模.根据秋绵雨发生的时间及气候变化特点,分别建立各时段预报模型,实现秋绵雨中长期动态预测,其拟合效果和试报结果较为理想,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1意义和方法和平县秋旱严重的年份约三年一遇。秋旱发生时正是当他晚稻及早地作物需水量最后的关键时期,因此,预测出秋旱发生的时间,提早做好防御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和平县农业气候资源及区划》的秋旱指标用前期发生秋旱年份的数据,应用灰色理论原理,用浮标定点残差GM(l,1)模型’‘’,找出最近一个数原点残差小于阳.引为标准,作和平县秋旱发生年份的长期灰色预测。试报效果良好。2浮标定点残差GM(l,l)模型的建立。根据《和平县农业气候资源及区划》,凡7月1日至9月20日降雨量小于220mm(历史同期平均降雨量44…  相似文献   

12.
风暴潮是指在台风、寒潮、气旋等风暴天气系统影响下,引起局部海面异常升高的现象。是莱州湾的一种多发性自然灾害,它的发生与天文、气象等因素密切相关,可认为是一个灰色系统。GM(1,1)模型是灰色预测中常用的基本模型之一。拓扑预测是利用GM(1,1)模型群的预测方法。本文将对羊角沟逐年最高风暴潮位的长期趋势进行拓扑预测。  相似文献   

13.
用谱分析作月降水趋势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林宝 《气象》1985,11(5):15-16
一、谱的计算和周期提取 把包头1951年1月—1973年12月共276个月的降水量资料,组成一个月降水量3级距平的时间序列。正距平编码 1,负距平编码-1,正常编码0。经这样处理后的降水量资料序列,满足时间序列平稳性的统计要求。如设时问序列x(t)对时间t的相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的建模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广西甘蔗产量年景的超长期预测模型,预报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5.
詹晓琴 《四川气象》2004,24(3):20-23
本文利用灰色动态(GM)模型.对秋绵雨进行动态建模。根据秋绵雨发生的时间及气候变化特点.分别建立各时段预报模型.实现秋绵雨中长期动态预测.其拟合效果和试报结果较为理想.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李耀先  肇裕福 《气象学报》1987,45(4):489-494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别建立了南宁市的秋季寒露风、冬季菠萝低温、春季烂秧天气结束期的时间序列的灰色动态(GM)长期预测模型,预测的效果较令人满意。其优点为:①可以减少时间序列的随机性;②可以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7.
罗莹  金龙 《气象科学》1989,9(1):100-107
本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方法建立的GM(1,1)预测模型,对我省淮北地区春季、初夏季节未来的干旱少雨趋势进行了预测。为淮北地区春季、初夏季节的农业气象干旱研究和预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用灰色理论作降水峰日的中期预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谢定升  梁凤仪 《气象》1992,18(11):22-25
该文根据灰色系统GM(1,1)模型的方法原理,作降水峰日的中期预报。应用结果表明:此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预报准确率比较高,对于进一步分析和预报降水时段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GM(1,1)气候预测系统的降水预测检验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梁玉琼  梁健 《广东气象》2007,29(3):24-25,44
选用华南区域15个代表站的降水历史资料,建立GM(1,1)气候预测系统,使用国家气象局统一的短期气候预测评分方法,对该系统的年、季、月雨量进行预测及检验。结果表明,近6年各月的月雨量预测总平均评分为69.4,且各年平均评分基本稳定,近4年月雨量预测评分均在70分以上,接近主观预测水平,同时对月雨量极值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近10年的年、季雨量预测评分分别为82.4和70.1,近3年的季雨量预测评分在70分以上,近4年的年雨量预测评分在90分以上,接近主观预测水平。因此GM(1,1)气候预测系统对华南区域降水的短期气候预测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均生函预报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其残差数据序列对均生函数预报模型进行校正,提出了均生函数残差预报模型。运用两种模型对百色市6、7、8月月降雨量进行了历史样本拟合,并进行独立地样本预报试验。预报结果发现,均生函数残差预报模型对原有模型在预报精度上都有一定的改进,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同时,利用MannKendall法和Yamamoto法,可以明确突变开始的时间,指出突变区域,使待报时段与建模资料处在同一气候阶段则预报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