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城以港兴、港为城用”这是世界各国沿海港口城市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天津港之所以成为天津市,青岛港之所以成为青岛市,中国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之所以选址在沿海港口城市兴建,就是因为有一个能吞能吐的港口。港口,作为联结国内与国外,沿海与内地和联结国际终端市场的纽带与城市发展是相依共荣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总趋势是发展与合作,这种港城自然发展缓慢推进的区域经济,需要从空间发展生产力的角度重新认识。因为这种港城自然联系和港口单一功能的利用,远没有把港口和陆域生产力要素流向配置最佳,港  相似文献   

2.
港口是沿海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依靠港口优势发展生产力,既是沿海城市生产力发展的一大趋势,又是青岛市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力结构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在胶州湾西岸的前湾港,建立港口经济区的问题做一探讨。一、建立港口经济区是实施沿海发展战略的需要 1.治理整顿的实质是调整,调整的最终目标应当是从根本上优化生产力的运行系统,使之真正走上“提高质量,注重效益,协调发展,稳定增长”的集约发展的轨道。这就要求我  相似文献   

3.
沿海城市大都有港兴城兴、港衰城衰的发展历史。文章结合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城市烟台市中心区(芝罘区)的发展与港口的关系,指出了港口因素对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影响。认为烟台市的重新振兴,必须重新挖掘港口潜力,通过港口带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港口城市——大连的一体化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港口和城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港口如何依托城市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而城市经济又怎样利用港口门户走向世界,港为城用,城以港兴,应该是我们在世界经济新的挑战面前所要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大连城市和大连港现代化的定量分析,找到大大连和大连港东北亚航运中心建设的优、劣势所在,希望对港口城市的一体化快速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港口作为联结国内与国外、内地与沿海以及联结国际终端市场与港口经济开发区和城市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互为助进、互为依托。广东沿海港口在广东沿海经济开发和对外贸易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综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其发展趋势是发展与合作。港口和港口经济开发区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产物,港口不仅是区域经济区位中心和经济流体,而且是转化商品生产的区位优势,通过港口的多功能逐步实现沿海经济生产力向内陆和国际领域的辐射,形成以港口为中心、临海工业为基础的港陆板块经济区。广东沿海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港口的发展。港口不仅是海陆交通的枢纽,也是广东沿海城市和临海经济区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6.
港为城用 城以港兴──兼论厦门港口与城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港口和城市的关系“无通不城,无埠不港,港为城用,城以港兴”,这是长期以来人们根据港口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港城关系所作的辩证性概括,也说明了港城“互相促进、兴衰与共”的依存关系。江泽民主席在1986年《在勒哈佛、墨尔本、大阪、旧金山、上海友...  相似文献   

7.
港口与城市协调发展是港口城市发展城市经济的重要战略。文章以大连市和青岛市为研究区域,以2001-2010 年为时间跨度,通过构建港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运用熵值法和协调度评价模型, 对两城—港的协调状况进行了测算和对比, 结果表明:① 大连市港城发展总体水平上升趋势明显,但城市发展波动性更为明显,两者拟合优度并不理想,大连市在研究期内的港—城协调度一直处于不协调的状态,属于低水平发展“M”型。② 青岛市港—城发展总体水平上升趋势同样明显,港口发展波动明显,二者拟合优度相对理想。青岛市港—城协调度水平稳定发展,属于高水平“W” 型。港口综合发展指数与城市发展指数拟合良好。③ 青岛市港—城发展水平在研究期内整体优于大连市港—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24(4):F0003-F0003
龙口港是国家确立的全国沿海地区性重要港口之一,山东省北部对外物资交流的重要集散地。2006年4月,龙口港集团有限公司与烟台港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整合,成为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烟台港的三大核心港区之一,烟台市规划建设的两个亿吨港区之一。“十一五”期间,龙口港将以扩大港口规模,完善港口功能,培育临港产业,创新经营管理为重点,掀起新一轮大招商、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凭借海洋资源和区位,一直处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列。当前国家决定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使得沿海地区获得又一次高速发展的机遇。国家海洋战略倡导陆海联动,鼓励内陆城市和地区参与海洋开发和建设,与沿海地区一道共同承担海洋强国建设的责任。舟山是国家确定的唯一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新区,依据先行先试的新区政策优势,可以大力推动陆海联动,探索海上城市建设,以谋求跨越式发展;我国内陆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应当以舟山群岛新区为依托,变内陆为沿海,积极参与海洋强国建设,并享有新一轮海洋经济大发展的红利。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凭借海洋资源和区位,一直处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列。当前国家决定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使得沿海地区获得又一次高速发展的机遇。国家海洋战略倡导陆海联动,鼓励内陆城市和地区参与海洋开发和建设,与沿海地区一道共同承担海洋强国建设的责任。舟山是国家确定的唯一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新区,依据先行先试的新区政策优势,可以大力推动陆海联动,探索海上城市建设,以谋求跨越式发展;我国内陆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应当以舟山群岛新区为依托,变内陆为沿海,积极参与海洋强国建设,并享有新一轮海洋经济大发展的红利。  相似文献   

11.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12):37-39
交通基础设施是支撑沿海地区大发展的主骨架. 放眼江苏沿海,连云港港、大丰港、南通港等大小港口星罗棋布,白塔埠机场、南洋机场、兴东机场初具规模,318公里的沿海高速公路纵贯南北……这是沿海交通框架的"现在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福州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强化海域综合管理.实现了开发和保护并举;坚持服务大局观念,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以港兴市”的战略部署,实现了海洋经济各部门,尤其是港口和临港工业同渔业经济的协调发展;坚持为民服务宗旨,在加快海洋开发过程中,保护好广大渔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快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坚持规划先行原则.加强海洋执法能力建设和执法工作力度,实现了海洋资源合理利用、有序开发和海洋经济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反映了福州市在推进海洋经济强市建设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理论实践与探索成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了福州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强化海域综合管理,实现了开发和保护并举;坚持服务大局观念,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以港兴市"的战略部署,实现了海洋经济各部门,尤其是港口和临港工业同渔业经济的协调发展;坚持为民服务宗旨,在加快海洋开发过程中,保护好广大渔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快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坚持规划先行原则,加强海洋执法能力建设和执法工作力度,实现了海洋资源合理利用、有序开发和海洋经济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反映了福州市在推进海洋经济强市建设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理论实践与探索成果.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和沿海经济的腾飞给中国沿海地区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繁荣和活力。以城市和港口地区为中心,沿海经济快速增长,滨海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远离城市和港口地区的沿海渔村,尽管在改革开放之  相似文献   

15.
扎实推进沿海地区大发展 加快建设新的经济增长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沿海地区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独特,自然资源丰富,经济腹地广阔,战略地位重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对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6.
论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理论框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海地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取得竞争优势,科学的理论指导思想,准确把握其构成因素和特征是沿海地区提升其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被称为海洋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沿海地区的发展及其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以浙江省为例,着重探讨了海洋旅游的不同类型与特点,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要点.在日本和浙江相近沿海地区资源的比较与研究基础之上,分析了沿海地区的旅游规划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挑战,论述了浙江沿海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对浙江海洋资源开发的多样化发展提出了若干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城市集中,是国内经济最发达地带,以占全国13.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占全国60%以上的社会财富,是创造国家财富的重要地区,对全国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但是,由于沿海地区处于海洋大陆的交汇地带,是海洋灾害袭击的前沿。因此,沿海地区一向是我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带,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灾害带之一。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势必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19.
江苏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海岸类型以粉砂淤泥质海岸为主,中南部海岸外有辐射状沙洲,形成独特的海岸和海底地形。通过总结江苏沿海地区地形地貌特点,结合以往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对涉及该地区地形地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的海洋权益、港口河道及海上工程的建设、扩大陆地面积、地质环境及其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海南省孤悬南海,是全国海域面积最广、海洋优势最为明显的省区,如何安排其沿海地区工业与城镇布局,对全省经济发展和海洋优势的发挥至关重要。 1.沿海工业与城市的发展现状沿海地区是海南省工业和城镇最集中的区域,但其发展水平较低。目前,占全省土地总面积达74%的沿海地区,高度集中了全省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和主要工业产品的绝大部分。然而1988年整个沿海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仅为27.8亿元,比连云港(39.5)、湛江(44.4)等沿海中等城市的工业产值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