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海洋卫星测高技术和海洋地形试验TOPEX卫星计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OPEX卫星是目前精度最高的海洋测高卫星,利用SLR技术确定的TOPEX卫星轨道径向精度达到2.8cm,这使它可以有效地监测全球的海洋地形。TOPEX卫星主要用于全球的海面变化和洋流研究。利用TOPEX资料可以得到新的地球引力场,海洋大地水准面和海潮模型。  相似文献   

2.
卫星测高研究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卫星测高是利用空间技术进行海洋观测的崭新技术手段。GEOSAT卫星的升空又使得这一研究向前大大地推进。本文简要介绍卫星测高在确定大地水准面精度、研究岩石圈特性、探测海底深部构造、研究海洋动力环境以及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卫星测高原理》近20多年来国际上发展起来的卫星测高技术,为地球科学和海洋科学研究提供了一项有力的空间观测手段。由于其具有观测精度高、周期短以及覆盖面广等一系列地面技术无法比拟的特点,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并形成了新的边缘学科——卫星测高学。近...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国外近期GPS接收机的新机型和特点作了简介;较详细地介绍了GPS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包括它在几何大地测量、地球动力学、物理大地测量、航空遥感、海洋大地测量等方面的应用,还论及了GPS应用的近期动向以及GPS市场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卫星测高仪能快速、全天候、全球进行观测,因此成为海洋观测的重要手段。本文简要叙述卫星测高仪的发展规况和工作原理, 着重介绍了该技术在测定大地水准面、反演地球内部构造、海洋面测量、海流探测以及海洋雨图测量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张明华  张家强 《物探与化探》2005,29(4):295-298,303
通过卫星测高重力数据与船载重力测量结果进行空间分辨率对比、海陆重力异常接图, 以及我国南黄海海域卫星测高重力对沉积盆地与隐伏构造解释的应用试验, 对现代国内外卫星测高重力数据获取与重力异常分辨能力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现代卫星测高重力异常的精度达到4×10-5m/s2左右, 可以满足1∶100万比例尺的海洋重力调查与辅助前期资源勘查的需要, 并对卫星测高重力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利用卫星测高资料换算得出的高精度、高分辨率重力资料可以广泛应用于海上区域地质构造研究。在研究卫星测高换算重力资料方法的基础上,计算了位于中国南海区域的莺歌海和琼东南盆地的重力值,增加了该海域的地球物理信息;并将计算结果与利用地球重力模型(EGM96)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前者的分辨率明显高于后者。同时利用卫星测高换算的重力资料,对上述盆地进行了地质构造解释,确定了盆地的基本地质构造特征。研究表明,由卫星测高换算得到的重力资料研究海洋盆地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2001年科学大会中所讨论的几个科学技术问题做了部分介绍。其中包括大地测量学近20年来的进展、地球参考框架、大地测量基本常数、GPS连续运行网及其综合服务系统和卫星重力探测,以及GPS天气预报的技术要求等。  相似文献   

9.
《地球科学进展》1995,10(1):1-9
从战略高度论述了大地测量学在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相关地球科学和现代国防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阐述了以空间大地测量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大地测量学学科性质的转变、内涵的扩展和发展趋势;全面评估了我国大地测量学的成就、水平、差距及面临折任务,分析了制约我国大地测量学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我国大地测量学学科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方向、目标和重点等原则思考;指出了我国大地测量学科的优先发展领域和支持的课题;提出了实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的卫星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科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经典卫星大地测量学着重研究地球几何形状、定向及其变化,并在实际应用中关注在地球表面上点的定位、重力及其变化。而现代卫星大地测量则不仅仅能在地表上长时间以10-9精度定位,而且它已远远超过原来经典的目标,已经涉及多种学科领域,可以提供和处理涉及原来是地球动力学、行星学、大气学、海洋学、板块运动学和冰川学等其他学科所需的信息,提供多种学科领域长期以来很难取得的数值和有可能解决它们相应的困惑。当然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卫星大地测量学仍然还有众多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需要思考和解决。然而可以预期,卫星大地测量学将与其他学科会有更多的交叉,不仅在大地测量学,而且在地球科学中会具有强大生命力,并将更大地影响和促进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行星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卫星重力资料在恢复地球重力场方面具有全球高覆盖率、高空间分辨率、高精度和高时间重复率等优点,为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科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简要回顾了卫星重力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四种卫星重力探测技术的原理和发展状况,并分析了三颗重力卫星的优点和不足,最后对卫星重力在地球科学中的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2.
航天技术在测绘、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叙述航天技术在测绘、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现状与潜力,包括利用定位卫星的空间大地测量进行各种精度的定位测量,利用各种传感器的航天遥感进行多时相的对地观测和测图。在此基础上构成全球的、区域的和国家级的各种地理信,包系统,以满足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灾害防治和全球变化监测的需要。从四化建设和社会持续发展需要出发,对如何发展航天应用技术提出了建设性建议。测绘、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十分密集、服务范围极广的先行性、基础性地理信息产业。由于计算机科学和空间科学的迅猛发展,使得测绘、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数据获取、信息传输、数据处理、成果显示、表达和应用诸方面更多地依赖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航天技术,并逐步形成了地理信息科学和地理信息产业。  相似文献   

13.
简要叙述航天技术在测缓、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现状与潜力,包括利用定位卫星的空间大地测量进行各种精度的定位测量,利用各种传感器的航天遥感进行多时相的对地观测和测图。在此基础上构成全球的、区域的和国家级的各种地理信息系统,以满足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灾害防治和全球变化监测的需要。从四化建设和社会持续发展需要出发,对如何发展航天应用技术提出了建设性建议。测绘、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十分密集、服  相似文献   

14.
The advent in satellite altimetry with the most accurate satellite radar altimeter since 1992 and its successive missions have enabled the routine global monitoring of water-level (or stage) for surface waters and changes in the quantities of dammed water reservoirs. However, satellite altimeter measurements typically have spatial resolution capable of observing only large water bodies, such as major lakes and rivers.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challenges of how to investigate water levels in medium (~?1 km in width) to small (~?100 m and narrower) rivers.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ENVISAT altimetry ICE-1 waveform retracking height and standard water-level measurements for multiple sections of Ohio River, Columbia River, and Red River of the North in the United States (US) reveals that the satellite altimetry measured water levels agree well with those observed at nearby US Geological Survey gaging stations over the 10-year period starting from 2002. The significant results include those obtained at Thompson, North Dakota (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r R value of 0.76 between satellite and in situ water-level measurements) and Fargo, ND (R?=?0.74), where the stream channels of Red River are merely?~?50 m and ~?40 m wide, respectively, under normal climatic conditions. In addition, demonstrations of the approach over largely inaccessible portions of Tigris–Euphrates Rivers and Helmand River in the Middle East aided in understanding hydrology in these system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ability of satellite radar altimetry to characterize rivers in these study regions which are much narrower than 100 m in width.  相似文献   

15.
黎鹏  李辉 《地球科学》2020,45(6):1956-1966
利用ICESat-1和CryoSat-2测高数据获取了2003—2017年洞庭湖流域内湖泊的水位信息,分析了湖泊水位的时间变化过程,并结合TRMM卫星降水数据及人类用水等数据,讨论了湖泊水位变化对气候及人类活动的响应.结果表明,流域中80%的湖泊在2003—2009年呈现出水位下降趋势(-0.18~-0.09 m/a);75%的湖泊在2010—2017年呈现出水位稳定或上升趋势(0~0.39 m/a);总体来看,75%的湖泊在2003—2017年呈现出水位上升趋势(0.02~0.22 m/a).分析表明,湖泊水位变化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降水为近年来洞庭湖流域内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以三峡水库为代表的水库运行会对湖泊水位产生季节性影响;同时,人类用水的持续增长也对湖泊水位有一定的影响.多源测高卫星为长时序大范围的湖泊水位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手段,这对研究湖泊水位变化及其与气候和环境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Earth》2009,92(1-4):106-120
The application of satellite altimetry in geosciences needs a precise computation of the orbit positions of the satellites with altimeters. In particular the knowledge of the radial orbit error is of high interest in this context. Rosborough's theory [Rosborough, G.W., 1986 Satellite Orbit Perturbations due to the Geopotential, CSR-86-1 rep., Center for Space Research, Univ. of Texas, Austin.], ammended by our newer works, describes Earth static gravity induced radial orbit error as a function of latitude, longitude and pass direction. Using this theory applied to precise long-term measurements of crossover altimetry we demonstrate the improvement in the accuracy of the orbit radius due to Earth gravity models, from the early 1980s (order of tens of meters), to the present (order of centimeters and less). The early models, with higher correlations between potential coefficients, show strong variations of the error in longitude as well as latitude, compared to the more recent fields. Currently the static gravity errors in the best of the Earth models are believed to be below the systematic environmental errors in the long-term altimetry.  相似文献   

17.
对地观测与地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20世纪地球科学进步的一个突出标志是人类开始脱离地球从太空观测地球(Earth Observation from Space),并将得到的数据和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以地理信息系统形式存储、管理、分发、流通和应用。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上述过程的若干关键技术:航空航天遥感技术、GPS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未来计划。重点介绍了气象卫星、资源卫星、制图卫星、EOS计划以及我国航空航天遥感的主要成就;GPS全球定位系统及在我国的应用、卫星测高技术、我国的甚长基线干涉测量与卫星激光测距;GIS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我国GIS的发展概况与现状等,最后提出“Geo-Information for all”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Prants  S. V.  Uleysky  M. Yu.  Budyansky  M. V. 《Doklady Earth Sciences》2018,481(2):1099-1103
Doklady Earth Sciences - Lagrangian calculations based on satellite altimetry data (1993–2015) statistically demonstrated the existence of stable transport pathways of subtropical waters t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