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孔矿物介质对有机相变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东 《矿物岩石》2007,27(3):12-16
通过对制备的基于膨胀多孔石墨和硅藻土两种多孔矿物介质与硬脂酸丁酯有机相变材料的相变蓄热复合材料,采用调制差示扫描量热方法(MDSC)测试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并借助层状复合材料热传导模型分析多孔矿物介质内部结构特征对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的影响,其结果表明,采用膨胀多孔石墨制备的相变蓄热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其压制方向的导热系数更接近层状复合材料热传导模型c轴方向导热系数预测结果;采用硅藻土制备的相变蓄热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符合层状复合材料热传导模型的a-b平面方向导热系数预测结果,说明该复合材料内部结构具有非常好的连通性。多孔矿物介质对相变材料导热系数的增强效果不仅受多孔矿物介质导热系数的影响,还会受到复合材料内部结构特征的明显影响,在热传导方向上形成连通性结构有利于增强效果,而形成与热传导方向垂直的层状结构则不利于导热系数的增强,即使多孔矿物介质具有很高的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河南信阳膨胀珍珠岩为主要轻质骨料,分别采用以碱激发沸石为胶凝材料并通过养护和以碱激发凝灰岩、沸石及硅藻土的混合料为胶凝材料,并通过烧结两种方法制备膨胀珍珠岩外墙保温板。在第一种制备方法中,研究了水玻璃模数、膨胀珍珠岩/胶凝材料、养护制度和成型压力对膨胀珍珠岩外墙保温板性能的影响;在第二种制备方法中,研究了膨胀珍珠岩/胶凝材料、成型压力、烧结温度和时间、膨胀珍珠岩的粒级配比对膨胀珍珠岩外墙保温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种制备方法的优化条件为:水玻璃模数=1.0、膨胀珍珠岩/胶凝材料=1.50~1.75、养护温度=80℃、养护时间=24 h、成型压力=0.375 MPa,此条件下制备的膨胀珍珠岩外墙保温板的性能为:体积密度=286 kg/m3、抗压强度=0.49 MPa、抗折强度=0.25N/mm2、导热系数=0.073 W/(m·℃)。达到了GB/T 10303-2001 350号并且接近250号合格品的各项指标。第二种制备方法的优化条件为:膨胀珍珠岩/胶凝材料=1.613、压缩比=2、烧结温度=600℃、保温时间=0.5h、1.25~2.5 mm膨胀珍珠岩:0.50~1.25 mm膨胀珍珠岩=7.5:2.5。此条件下制备的膨胀珍珠岩外墙保温板的性能为:密度=236 kg/m3,导热系数=0.068 W/(m·℃),抗压强度=0.61 MPa。达到了GB/T 10303-2001 250号优级品的各项指标。以有机硅为防水剂,采用浸泡法进行了膨胀珍珠岩外墙保温板的防水实验。当样品浸入浓度为1/60的防水剂溶液中10 min,膨胀珍珠岩外墙保温板的吸水率最小,质量吸水率为17.13%,体积吸水率为4.28%。  相似文献   

3.
采用扫描电镜测试了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泥岩和砂岩微观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泥岩由微小均匀的片状多边形块体构成,这种微观结构使得泥岩中水合物以浸染状赋存;而砂岩内部存在分散状孔隙,砂岩中水合物为孔隙赋存。采用瞬变平面热源法测试了含甲烷水合物储层岩石的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率。在温度为-941~941 ℃时,干泥岩导热系数为0577~0853 W·m-1·K-1,含甲烷水合物储层泥岩导热系数为0704~1050 W·m-1·K-1。在温度为-811~928 ℃时,干砂岩导热系数为0828~1271 W·m-1·K-1,含甲烷水合物储层砂岩导热系数为3850~4555 W·m-1·K-1。在温度为-941~941 ℃时,干泥岩热扩散率为0712~0894 mm2·s-1,含甲烷水合物储层泥岩热扩散率为0792~1006 mm2·s-1,干砂岩热扩散率为1198~1674 mm2·s-1,含甲烷水合物储层砂岩热扩散率为1403~1769 mm2·s-1。测试数据表明,对于孔隙型水合物,测定导热系数是一种较好的辨识水合物存在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4.
在地热井固井水泥中加入导热填料能够明显改善水泥石导热性能,提升地热井取热效果。在总结导热路径理论和紧密堆积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不同填料种类、粒径及掺量对固井水泥导热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较其他种类填料,石墨对水泥石导热性能提升效果最好;石墨粒径越大对应水泥石导热系数越高。不同粒径的石墨混合,较单一粒径石墨对水泥石导热性能的提升效果更好,其最优混合配比为:石墨粒径为150 μm与100 μm,质量比为2:1。随着石墨掺量增加,固井材料的导热系数逐渐增大,但流动度和48 h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参照固井相关规范,提出固井材料中石墨掺量应控制在9%左右为宜。研究成果为地热井高导热固井材料的制备提供借鉴。移动阅读   相似文献   

5.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缓冲/回填材料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传导和散失高放废物衰变热,在膨润土中添加石英砂、石墨、花岗岩岩屑等导热性能较好的添加剂是提高缓冲/回填材料导热性能的主要方法。选用北山花岗岩岩屑为添加剂,与高庙子钠基膨润土GMZ01组成混合材料,制备不同含水率、不同密度的试样。使用Hot Disk TPS2500s热常数分析仪测定样品的导热系数,分析其与花岗岩岩屑含量、干密度、饱和度等参数的关系,并运用多种混合物热传导模型分析预测导热系数。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岩屑能够有效提高缓冲/回填材料的导热性能,混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分别与其饱和度、气体体积存在线性关系;Maxwell方程能够较好预测北山花岗岩岩屑-膨润土混合材料的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6.
储层中蒙脱石碱溶相变缩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脱石作为常见的粘土矿物,广泛存在于含油气盆地中。针对由于蒙脱石具有强烈亲水性,遇水体积可膨胀至原体积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从而造成油气储层的水敏损害这一实际问题,对蒙脱石在强碱条件下发生结构变化与物相转变,实现降低其亲水性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探讨了天然钙基蒙脱石与天然钠基蒙脱石在80℃,1 mol/L KOH溶液中所发生的相变过程;通过XRD、SEM、TEM等测试手段分析查明其碱溶相变最终产物主要是微米级纤维状、柱状、颗粒状的菱沸石和麦钾沸石,均为不具膨胀性的架状硅酸盐矿物;最后通过自由膨胀实验证实蒙脱石碱溶产物膨胀性较原矿物显著降低。研究成果为转化油气盆地中"水敏性"粘土矿物,降低油气储层水敏损害,保护储层与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川西微晶白云母是一种新型的非金属矿物资源,实验采用高温烧结法制备微晶白云母自生多孔材料,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多孔材料的形貌特征;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差热分析(DSC)研究川西微晶白云母的物相及其在加热过程中的相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微晶白云母经高温煅烧后生成孔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多孔材料。微晶白云母的优选粒径为600目,其相应最佳烧结温度为1 275℃,在此条件下得到样品的孔隙率最大,为45.70%。  相似文献   

8.
金漫彤  孙烨  陈林伟 《矿物学报》2015,35(2):185-190
为弥补传统秸秆建筑材料在抗压强度、防火性能、保温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本实验将秸秆掺入地质聚合物中合成一种新型复合保温建筑材料,研究了不同秸秆含量对材料保温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材料的耐高温性能。结果表明:秸秆地质聚合物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秸秆掺量由1%增至6%时,材料的导热系数由0.0981 W/m·K减至0.0692 W/m·K。秸秆掺入量为4%时,抗压强度为32.78 MPa。耐高温实验结果显示,当煅烧温度低于250℃时,地质聚合物对秸秆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当材料在600℃温度下煅烧120 min后,其抗压强度依然达到35.94MPa。温度在800℃以内材料具有稳定的矿物组成,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能源桩是将地埋管换热器置于建筑桩基础中来实现地下换热的一种新型的地源热泵技术。然而,不同季节运行条件下,冷热变化导致的能源桩桩身混凝土的膨胀和收缩会影响能源桩的持续使用甚至危及建筑的安全。因此,寻找到一种热力学性能较好的桩身混凝土对能源桩技术安全使用和推广至关重要。探讨了桩身素混凝土和掺入不同含量的钢纤维,聚丙烯纤维桩身加筋混凝土热力学特性。导热系数测试表明,钢纤维的掺入能提高能源桩桩身混凝土的导热系数,聚丙烯纤维的掺入降低了能源桩桩身混凝土的导热系数。钢纤维掺入量为1.3%时,导热系数最大,为2.44 W/m·K;热力学梯级加温试验表明,能源桩桩身混凝土掺入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均能有效减小应变,钢纤维最大应变减少量为62.43%,聚丙烯纤维最大应变减少量为61.11%;热力学全过程试验表明,钢纤维能有效减少制冷收缩应变,全过程中应变最小。综合对比3种能源桩桩身混凝土热物性参数及热-力学特性可知钢纤维加筋混凝土更适合作为能源桩桩身材料。  相似文献   

10.
利用提钾废渣和粉煤灰制备矿物聚合材料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富钾岩石提钾后的废渣代替硅酸钠 (钾 )、大部分高岭石和氢氧化钠 (钾 )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 ,制备出矿物聚合材料 ,并采用正交实验确定其优化工艺条件为 :煅烧高岭石用量为 10 %~ 15 % ,废渣用量约 35 % ,氢氧化钠用量为 5 %~ 6 %。代表性样品的 7d抗压强度可达到 4 0~ 5 0MPa ,耐酸性、耐碱性分别为 99.99%和 10 0 % ,密度1.77~ 1.88g/cm3 ,收缩率 0 .13%~ 0 .2 8% ,导热系数 0 .4 8~ 0 .5 1W/m·K ,平均硬度 3.4 3。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表明 ,由铝硅酸盐聚合反应形成的基体相呈非晶态。扫描电镜分析絮凝状的基体相与粉煤灰玻璃体结合紧密 ,从而为制品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提供了结构基础。该矿物聚合材料成本低廉 ,同时又能利用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物而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