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层建筑物(群)深基坑工程变形监测与信息化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高层建筑物(群)的地基处理一般采用深基坑开挖技术,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施工难度及要求越来越高,周边建筑物及深基坑施工安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采用适宜的变形监测技术,并对获得的系列资料进行变形分析,进而为信息化施工奠定基础。通过多个深基坑开挖地基处理的工程应用,工程变形监测与信息化施工正显示和发挥着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就工程实践为例,对该系统方法及其运用效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徐景 《江西测绘》2013,(3):30-32
文章以某商务楼深基坑工程施工为例,介绍基坑工程的变形监测的内容,并结合监测数据,分析深基坑护壁变形的规律及深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沉降的影响。作者认为: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基坑护壁和周边建筑物进行有针对性的必要的监测,可以保证基坑护墙工程的安全、基坑开挖施工的安全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对于深基坑开挖前,为保证开挖及附近建筑物安全,需对加固的边坡进行形变测量.本文在对多期观测结果进行精度评定后,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成果进行分析,经T检验法验算了在显著水平α=0.05下回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青海师范大学二期3号住宅楼在主体封顶一个多月以后,由于受下游施工工地深基坑大开挖,对地下水的抽取,使该建筑物地基及周围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该建筑物的倾斜值超过限差要求。文章详细阐述了所采取的补救措施中的变形观测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自然状态下,土层经过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对某一建筑物来讲,在其周边开挖(尤其是深度大面积开挖)时,随着建筑物某一边的土层的荷载的减少,必将引起建筑物和其周边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向固定方向的倾斜。另外,建筑物上荷载的增加、地基的沉陷、建筑物本身存在的质量问题等也会引起建筑物主体的倾斜。  相似文献   

6.
将建筑物的变形看做时间和开挖深度的函数,使用泰勒级数建立建筑物变形与时间和开挖深度的函数关系,并将泰勒级数的余项及时间变化的二次方和开挖深度变化的二次方的系数的变化量看做数学期望为0的动态噪声,建立卡尔曼滤波模型,并用于建筑物变形的预测预报。实例计算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黄雪良 《现代测绘》2012,35(2):42-44
深基坑监测是工程基坑开挖安全的保证,通过总结监测数据反映出基坑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变化情况的规律,优化了土方开挖方案.该方案既降低了施工风险,又节约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8.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大型的建筑物如雨后春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对深基坑回弹观测的方法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9.
王金星  李春彦  王逸 《北京测绘》2023,(11):1567-1572
为深入探讨超大型深基坑施工引起的变形特性和影响因素,本文以北京某居住及商业金融用地项目深基坑监测为例,全面结合大型深基坑施工的地质、环境、受力条件等影响因素,通过选取深基坑的特征部位变形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L型超大深基坑监测的桩顶竖向位移、水平位移、桩体深层水平位移和锚杆应力变化特性及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桩顶竖向位移变化趋势整体向上隆起;桩顶和桩体最大位移量平均值分别为0.056%和0.054%He(He为开挖深度),两者的位移量基本一致;L型中单个桩体锚杆损失值占锁定时应力的10%~20%。通过分析提出桩锚作用下的L型超大深基坑在基坑开挖土体卸载回弹和锚杆拉力随深度增大等作用下,引起桩体实际产生的位移量更大,危险性系数更高,最终形成桩体围护结构和土体的结合体呈一种向上托举状态。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推进,城市里高层及超高层建筑逐年递增,对空间利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的地上发展空间越来越小,从而导致了大量的地下深基坑的开挖现象发生。考虑到现有基坑支护设计方法及地质条件,支护方案并不能完全保障基坑工程的绝对安全。因此,监测基坑施工的安全是十分必要的。合理利用观测时所采集的变形数据,分析和把握变形体的变形特征和规律,从  相似文献   

11.
关于深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深基坑施工的特点 ,详细介绍了一种监测深基坑水平位移的可行方案。并给出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2.
根据深基坑施工的特点,详细介绍了一种监测深基坑水平位移的可行方案,并给出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3.
超大超深基坑不断涌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位于繁华闹市区的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控制要求更加严格。本文结合深圳某大厦基坑工程,对施工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复杂环境下深基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可为类似条件下工程施工和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在地铁设计与施工中是关键工程。近年来,由于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地铁的建设也越来越快,所以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的变形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杭州某地铁深基坑,通过FLAC~(3D)对其进行模拟分析,得到最大变形量与变形曲线,再与实测数据进行比对。结果发现,通过FLAC~(3D)模拟能有效地反映地铁车站深基坑的变形规律,为以后的地铁深基坑工程的变形监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赖文龙 《北京测绘》2020,(3):422-426
随着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多系统组合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将是今后发展的趋势。为了监测超高层的变形趋势,本文利用BDS/GPS组合RTK技术对国内某超高层进行变形监测,经分析发现,BDS/GPS组合相比于单系统卫星可见数目增多,PDOP值减小,卫星空间分布得到改善,变形监测精度以及稳定性相比于单系统有了很大提高,能更精确的监测出超高层的变形趋势。  相似文献   

16.
建设施工对周围建筑物有着较大的影响,可以诱导邻近建筑物地基产生较大的形变,进而引起邻近建筑物受力结构改变,导致建筑物破裂、倒塌。因此,在大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实施动态形变监测有助于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基于此,本文以智能全站仪为基础手段,针对110 kV机场变电站接入线路施工进行了实时动态监测,为该工程的顺利施工奠定了基础。本文从深层土体位移、桥墩水平位移及沉降和路基地面沉降3个方面进行了形变监测,监测结果显示,监测精度能够满足基本需求,获得实时动态数据稳定、可靠,能够反映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形变状况,并认为该建设工程项目对邻近建筑物影响不大,可以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的变形规律,使用阵列式位移传感系统(SAA)对地质灾害不稳定体进行深部位移动态监测,并同时安装了测斜仪以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建立地质本构模型和进行"降雨-变形"模型分析,优化设计了监测线和监测点位。试验结果表明:在地质灾害监测中,使用阵列式位移传感系统进行滑坡体深部位移的监测,不仅能够实时监测到滑坡体深部位移的变形情况,还能判断出滑移面具体位置。相比于测斜仪监测,阵列式位移传感系统测量准确度更高,在滑坡地质灾害监测中有更好的应用范围和前景。  相似文献   

18.
矿区GPS变形监测与变形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对矿区DPS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实时监测、基线平差、变形分析及分形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探讨。经对GPS实时监测变表数据分析可知,地表点的移动具有较强的分形增长规律,GPS变形监测技术能够揭示地表移动的非线性特征,为变形分析与预测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根据实际公路边坡工程的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断面和该边坡位移监测的跟踪监测点,用位移监测桩监测边坡的表层位移和多点位计监测边坡的深部位移,反映出边坡在开挖过程中的实际状态.监测数据与研究结果表明,位移监测对边坡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评价具有指导作用,得出了边坡实际变形方式,监测结果与实际调查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朱健 《四川测绘》2009,32(1):46-48
根据实际公路边坡工程的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断面和该边坡位移监测的跟踪监测点,用位移监测桩监测边坡的表层位移和多点位计监测边坡的深部位移,反映出边坡在开挖过程中的实际状态。监测数据与研究结果表明,位移监测对边坡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评价具有指导作用,得出了边坡实际变形方式,监测结果与实际调查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