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向海洋进军开发利用宝贵财富已是全球沿海各国的共识。目前,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仅从其维持9%~10%的比重而言,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相差甚远。众所周知,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只有更好地发展海洋经济才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文章以20世纪50年代佩鲁增长极理论为指导,采用不平衡发展模式,运用主成分及聚类分析法分析了中国沿海11省(市、自治区)2010-2014年海洋经济发展状况,认为山东省和广东省可作中国沿海海洋经济区域增长极,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推动优先发展区域带动后序发展过程转变,从而实现全区域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是建设海洋强国的直接体现。为了解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强弱以及海洋科技实力等因素对海洋经济竞争力的贡献作用,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海洋经济规模、海洋产业发展水平、海洋科技实力、海洋环境保护能力4个二级指标、海洋生产总值等27个三级指标的海洋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对我国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的海洋经济竞争力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广东、山东、上海三地的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最强,其中海洋科技实力对海洋经济竞争力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凭借海洋资源和区位,一直处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列。当前国家决定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使得沿海地区获得又一次高速发展的机遇。国家海洋战略倡导陆海联动,鼓励内陆城市和地区参与海洋开发和建设,与沿海地区一道共同承担海洋强国建设的责任。舟山是国家确定的唯一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新区,依据先行先试的新区政策优势,可以大力推动陆海联动,探索海上城市建设,以谋求跨越式发展;我国内陆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应当以舟山群岛新区为依托,变内陆为沿海,积极参与海洋强国建设,并享有新一轮海洋经济大发展的红利。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凭借海洋资源和区位,一直处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列。当前国家决定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使得沿海地区获得又一次高速发展的机遇。国家海洋战略倡导陆海联动,鼓励内陆城市和地区参与海洋开发和建设,与沿海地区一道共同承担海洋强国建设的责任。舟山是国家确定的唯一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新区,依据先行先试的新区政策优势,可以大力推动陆海联动,探索海上城市建设,以谋求跨越式发展;我国内陆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应当以舟山群岛新区为依托,变内陆为沿海,积极参与海洋强国建设,并享有新一轮海洋经济大发展的红利。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新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南海地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域和战略基点,同时也作为连接我国与东南亚、南亚以及非洲与欧洲的桥梁,在这一战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文章立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丰富内涵并结合南海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开发利用现状,分别从地理位置、资源保护与开发、海洋经济繁荣与发展、地区安全稳定和国家海洋战略5个方面,分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我国南海地区的影响:1强化南海地区"桥梁与枢纽作用";2促进南海地区海洋"资源宝库"保护与开发;3推动南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与繁荣;4维护南海地区周边地区安全与稳定;5提升南海地区在国家海洋战略中的地位。南海地区必将在新时期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潮流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6.
为加深对海洋强国战略的理解和把握,文章分析其深层的逻辑理路及其暗含的发展思路。研究结果表明: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我国的海洋强国建设在实践中逐步形成2条清晰的主线,即以蓝色为代表的和平、开放之路以及以绿色为代表的生态、可持续之路;蓝色和绿色成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鲜明底色,二者不是相互孤立或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和互为依托的;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进程中,必须实现蓝色与绿色的深度融合,合理统筹海洋与陆地、发展与保护、当下与长远以及国际与国内4组重要关系,方能助推海洋强国建设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7.
寄语海洋——沿海省市长们的话本刊编辑部·导语·'98国际海洋年即将来临,海洋世纪呼之欲出。在当今的海洋世界、海洋时代,我们的国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海洋,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建成海洋经济强国,把富饶、强盛的海上中国带入21世纪,已成为民族的...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港口、盐业和渔业等海洋资源丰富,滨海湿地和滩涂生物多样性指数高,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在海洋强国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下,天津市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同时近岸海洋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海洋生态压力增大。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助推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分析目前天津市海洋生态环境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采取围填海管控、污染联防联控和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等多种管理措施,以缓解海洋生态压力,促进天津市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开局之初,全国首部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区域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准,规划确定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这是落实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的生动实践,是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也预示着山东一个新的海洋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0.
到2020年把我国建成海洋经济强国——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主要任务张海峰杨金森徐质斌(执笔)刘容子鹿守本1.建立海洋资源生产的零次产业海洋资源是指赋存于海洋环境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能量和空间,它是海洋经济建设的自然物质基础。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我国...  相似文献   

11.
最近,湛江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徐质斌研究员的专著《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方略》,已经由泰山出版社出版。中国工程院院士、青岛海洋大学校长管华诗撰写了序言;中国工程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健为该书题词:“提高海洋意识,建设海洋强国。” 我看到过徐研究员的不少著作,如《中国沿海农业发展战略》、《山东海洋产业结构与布局  相似文献   

12.
生命起源于海洋。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我国海洋经济不断发展,与其他沿海国家之间的联系也不断加强。与此同时,各沿海国家都在不断完善海洋法律体系,调整海洋发展战略,强化海洋综合管理,维护本国海洋利益,提升对海洋问题的关注度。可见,"以海强国"是必然的战略选择。近年来我国海上行政案件频发。与海上治安案件相比,海上行政案件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将是全面开发利用海洋的时代,许多沿海国家将把海洋开发作为国家战略。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陆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更应该重视开发海洋,建设临海工业带,发展海洋农牧化,开发建设海运网络等。发展海洋经济必须走科技兴海之路,抓科技储备,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提高海洋开发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海洋开发受到沿海各国的高度重视。把海洋开发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是1990年联合国第45届大会决议向世界沿海各国发出的倡议;1998年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海洋年,主题是“海洋———人类未来的财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不断增强,海洋已成为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通道之一。因此,海洋开发将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海洋开发关系到21世纪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海洋比陆地的面积要大得多,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保护我国南海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历史文化,促进南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完善我国国家公园制度建设,文章在概述我国国家公园和国内外海洋公园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建设我国南海海洋国家公园的必要性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相继建设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公园,其中国家公园规模更大,且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美国等海洋国家公园的建设实践较完善;我国具有海洋公园建设和管理优势,但也存在不足,尤其尚未建立海洋国家公园;我国南海海洋国家公园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传承传统文化、管理旅游活动和恢复渔业资源等方面的意义重大,但面临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技术突破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的挑战;建设我国南海海洋国家公园应以珊瑚礁保护区为基础、以国家公园体制改革为契机、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并行、发扬海洋历史文化以及建立海洋科研基地。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开局之初,全国首部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准,标志着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重大提升,预示山东省新的海洋时代的到来。《规划》的批准实施,对于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完善沿海整体经济布局、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深化我国沿海开放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7.
蔚蓝的大海是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宝库,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国际舞台上,各国都在争相抢夺海岛主权,原因之一是海洋拥有无法估计的资源和能源。我国以海洋经济为依托的市、县经济稳步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达27831亿元。海洋经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湛江海岸线长达1556km,是名副真实的海洋资源大市。我们要抓住发展海洋经济的春天,建设有湛江特色的经济产业,使湛江由海洋资源大市踏上海洋经济强市之路。 一、湛江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必要性 湛江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东出南海,西临北部湾,南面与海南相…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传统的海洋开发局限于航运、盐业和捕捞等,开发活动之间矛盾相对较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不断加深,海洋开发活动的种类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海洋开发活动之外,海洋采矿、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海水养殖、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开发、海洋旅游等新型产业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地位日渐重要。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转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时期,实施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沿海海域的开发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投资于海洋、开发利用海洋成为热潮,不少外资也纷纷投资我国…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文章针对我国海洋文化现状,以及我国长期形成农耕文化传统和几百年来闭关锁国造成的海洋意识淡漠,提出应该确立海洋文化的应有地位,发挥海洋文化在建设海洋强国中的作用。中国的和平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任务和必由之路,建设和弘扬海洋文化将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海洋是国家领土的重要组成与发展空间。海洋发展战略与陆地发展战略并重,共同构成国家战略。海洋强国,是新世纪我国海洋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海洋强国,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经济、国防和科技。新世纪的海洋强国应同时兼备海洋经济强国、海洋军事强国和科技强国。科技,是强国战略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同时又对经济与国防建设起着技术保障作用。本文拟通过科技与海洋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阐述其在海洋强国中的地位与作用。一、科技是实现海洋经济与军事强国的依托和条件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国民经济和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