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河套盆地晚白垩世地层新资料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正> 河套盆地白垩系—第三系发育,缺失古新世一早始新世沉积。过去因化石资料不足,仅依据地震反射层特征把晚白垩世地层误划入始新一渐新世。笔者等(1985)采集8口钻孔微体古生物样品,获得较多的介形虫及孢粉等,将其划入晚白垩世,新建毕克齐组(K_2b)和杭锦组(K_2h),时代为康亚克期—马斯特里赫特期。  相似文献   

2.
河套盆地北部344 ka以来沉积环境演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河套盆地北部获取的377 m钻孔岩芯进行沉积相及粒度特征分析,并结合多种测年手段,揭示了河套盆地北部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根据粒度参数特征变化把钻孔划分为6个沉积环境阶段:344~326 ka为滨湖相沉积环境;326~165 ka为半深湖相沉积环境;165~130 ka为滨湖三角洲相沉积环境;130~100 ka为浅湖相沉积环境;100~10 ka为滨湖—河流相沉积环境;10 ka~今为河漫滩相沉积环境。河套盆地中更新世晚期到晚更新世期间存在统一的古大湖,晚更新世以后古大湖分解并消失。   相似文献   

3.
岩相古地理图可以大体反映盆地形成时的盆山格局和原始沉积特征。蒙甘青地区早白垩世岩相古地理图揭示了研究区在早白垩世发育了众多大小不一的沉积盆地群。由于早白垩世研究区处于伸展构造环境,这些盆地群构造性质多为拉张断陷盆地,普遍接受了下白垩统湖相—河流相沉积。早白垩世的沉积环境及岩相古地理条件有利于油气的形成,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北祁连—阿拉善裂谷断陷盆地群中的次一级断陷中。烃源岩岩性为一套湖相的深灰色、灰黑色含钙质泥岩,明显受(浅湖—半深湖—深)湖相沉积体系的控制。此外,该区烃源岩的分布还受早白垩世“南干北湿”的气候带所控制。  相似文献   

4.
对海南岛乐东盆地白垩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将原报万组上部一套冲积相划分出来 ,新建长茅组 ;厘订后的报万组限定在长茅组之下 ,为一套河湖相沉积 ,二者为整合接触 ,含孢粉化石 ,时代为早白垩世最晚期到晚白垩世。  相似文献   

5.
通过1∶5万区调填图(1988~1990),笔者将蛤蟆塘盆地白垩纪地层划分为大拉子组、富兴屯砾岩、龙井组。其中大拉子组下部为山麓冲积扇沉积,上部为湖相沉积;富兴屯砾岩为河流—扇三角洲相沉积;龙井组为浅盆广湖相沉积,其中产有Nigerestheriasp等化石,属早白垩世,与延吉盆地等有明显时代差异,具有穿时性。  相似文献   

6.
陈跃军  周晓东 《吉林地质》1998,17(4):20-23,44
通过1:5万区调填图(1988 ̄1990),笔者将蛤蟆塘盆地白垩纪地层划分为大拉子组,富兴屯砾岩,龙井组。其中大拉子组下部为山麓冲积扇沉积。上部为湖相沉积,富兴屯砾岩为河流-扇三角洲相沉积,龙井组为浅盆广湖相沉积,其中产有Nigerestheriasp.等化石,属早白垩世,与 吉盆地等有明显时代差异,具有穿时性。  相似文献   

7.
新疆焉耆盆地是一中新生代盆地,通过对盆地残留中生代地层岩石特征分析,物源区位于盆地北部,碎屑由北向南搬运,在北部为粗碎屑堆积,南部为细碎屑堆积;盆地北部为辫状河相沉积,南部为滨浅湖相—辫状河相沉积;在盆地北部南天山山前和南部库鲁克塔格山上,现今仍残留有侏罗纪地层;这些都显示盆地原始沉积面貌比现今盆地要广。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显示焉耆盆地周邻山体于早白垩世中期隆升,早白垩世中期之前焉耆盆地与尤尔都斯、库车和库米什盆地在中生代是相连通的,为塔里木大型盆地的北部,晚白垩世大型盆地开始解体,焉耆盆地与这三个地区被分隔成彼此独立的盆地。  相似文献   

8.
江苏盐阜拗陷晚白垩世浦口组沉积相与沉积演化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为系统探讨区内晚白垩世浦口组沉积相类型、沉积特征,深入研究了浦口组各亚段沉积相平面分布及盆地沉积演化规律。研究表明,浦口组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湖泊三种主要沉积相类型。从盆地边缘到盆地中心,沉积相由冲积扇沉积逐渐变为扇三角洲或滨湖、浅湖、半深湖或盐湖相沉积;自下而上由冲积扇沉积逐渐变为扇三角洲或滨湖,至浅湖、半深湖或盐湖相,再到浅湖相沉积。晚白垩世浦口组沉积时期,盆地演化过程可划分为初、早、中和晚四个时期。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沉积特征表现各异,但总体表现出拗陷具有由小到大,再缩小的发育特点。  相似文献   

9.
乌兰盖盆地白垩系下统大磨拐河组可划分为冲积扇相、湖泊相、湖底扇相3种沉积相类型.以煤层作为等时对比标志层(煤层位于K1d2段),编制了乌兰盖盆地白垩系下统大磨拐河组K1d2-K1d4段地层厚度等值线图、最深煤层深度等值线图和砂泥比等值线图.研究结果表明:乌兰盖盆地中轴线地区在早白垩世时期存在2个深湖相区,这一地区是深色泥岩广泛分布的地区;紧邻深湖区逐渐过渡为灰绿色砂泥岩相的浅湖相带,地形坡度和缓,东南侧和西南侧坡度起伏大,其间发育有2个孤立、平行盆地边缘的浅湖相区;浅湖相区的间隔地带为滨湖相区,岩性主要为1套浅灰色砂岩夹砾岩的组合,盆地沉积物质来源于北部巴音宝力格古陆和南侧大兴安岭古陆.通过岩相古地理展布特征分析认为,乌兰盖盆地下白垩统大磨拐河组(K1d)生烃坳陷位于巴其北坳陷和高力罕坳陷的半深湖—深湖沉积区,该区地层沉积厚度大、范围广,是下一步油气地质调查和勘探的重要层位.  相似文献   

10.
张万良 《铀矿地质》2002,18(3):144-149
查干德勒苏地区位于内蒙古巴音戈壁盆地东部,早白垩世在伸展构造体制下于断陷盆地内形成了厚度约1000m的巴音戈壁组碎屑岩系地层,该层位是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找矿目的层,可划分为3个岩性段,下段为洪(冲)积相,水下扇相和扇三角液相沉积,中段段为浅湖相-半深湖相-较深湖相沉积,上段为滨浅湖或三角液相沉积,巴音戈壁组从下往上由洪(冲)积相,水下扇相,扇三角液相到浅湖较深湖相又到滨浅湖,三角液相的相序结合,反映湖盆水体从浅到深又变浅的演化过程,巴音戈壁组构成三级层序发育完整的低位,湖浸和高位体系域,中还对砂质岩的渗透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三角洲相,滨浅湖相砂质岩对形成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1.
铜钵庙组是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早白垩世发生初始裂陷的记录。铜钵庙组沉积早期,受强烈起伏的基底地貌和同生正断层活动的双重控制,塔南凹陷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铜钵庙组沉积晚期,断裂活动趋于平息,研究区发育扇三角洲相和湖相。笔者系统总结了塔南凹陷铜钵庙组的扇三角洲相和湖相沉积特征,分析了沉积相带的平面展布特征。铜钵庙组沉积时期塔南凹陷出现雏形,沉积中心多且相对孤立,至南屯组沉积时期因同生正断层的进一步活动而连接成北东向条带状延伸的沉降带,盆地向西扩大。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南缘大澳湾盆地为陆相裂谷与海相被动大陆边缘的叠合盆地,经历了由中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裂陷期、早白垩世到晚白垩世桑托尼期的过渡期、以及其后的漂移期共三期构造演化。盆地东部海域发育五套烃源岩(岩相主要为白垩系湖相泥岩、三角洲相煤系和海相泥岩)和四套储盖组合,形成了四套成藏组合。Ceduna坳陷的Hammerhead群三角洲前缘砂岩储层与前三角洲泥岩可形成自储自盖组合,是有利的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13.
对河套盆地白垩系-古近系地层体系进行研究。进一步完善河套盆地地层划分体系,为油气资源勘探奠定基础,在综合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地层中生物化石对其进行划分,由上到下依次为新安群、杭锦群和大水沟群。临河坳陷中,发育两套含油气岩系,赋存在大水沟群和杭锦群中。通过对烃源岩展布及其地球化学方面进行研究,认为烃源岩分布广泛,厚度较大,据我国陆相湖泊泥质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这两套烃源岩均达到中等-好烃源岩评价标准,且均已成熟。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托克托台地湖相地层及其初步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河套地区广泛分布着一套晚第四纪河湖相地层,前人将其与萨拉乌苏组对比.托克托台地位于河套盆地最东部,晋陕峡谷上峡口,地貌上构成二级台地.台地前缘湖相地层出露良好.本文主要研究了郝家窑剖面湖相地层的时代与沉积环境.郝家窑剖面出露地层厚约47m:上部为棕黄色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层,风成黄土,厚约3m;下部为青灰、黄、...  相似文献   

15.
合肥盆地东北缘白垩纪地层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合肥盆地东北缘白垩纪地层广泛发育、地层较完整,自下而上为:新庄组、邱庄组和张桥组等3个岩石地层单位。白垩纪在合肥盆地均为陆相沉积,沉积相的纵、横向变化均较大,有洪积扇、冲积扇、河流、风成、浅湖和深湖相。合肥盆地东北缘的形成和演化受郯庐断裂所控制,早白垩世早期,郯庐断裂左行平移,产生北东向拉分,形成断、坳陷盆地,至早白垩世晚期,郯庐断裂北西—南东向伸展,形成地堑式断陷盆地。  相似文献   

16.
浙江中西部永康盆地及金衢盆地白垩系冲积扇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浙江众多中小型白垩纪盆地中,分布着河湖相红色沉积岩夹火山岩的白垩系上部地层。作者对位于浙江省金华地区永康市和义乌市境内的2条剖面进行了研究,即金衢盆地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早期的铜山岩中戴组剖面和永康盆地早白垩世晚期的方岩景区方岩组剖面,认为其主要为冲积扇沉积,具有多套沉积旋回的陆相碎屑岩准层序组,沉积特征表现为:下部紫红色块状砾岩、砂砾岩,夹泥质粉砂岩,局部有紫红色凝灰岩及深灰色玄武岩;上部棕褐色钙质粉砂岩与泥质粉砂岩组成不等厚互层,产恐龙化石Chilantaisaurus zhejiangensis;具有大型交错层理等沉积构造。其中扇根亚相的砂砾岩为槽流沉积和辫流水道沉积,扇中亚相的片状或席状砂岩为漫流沉积,漫流成因的片状或席状砂岩可能成为良好的油气储集体。此研究成果对中国南方小盆地白垩系扇根—扇中碎屑岩的沉积特征及其成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天草凹陷位于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白垩纪断陷盆地群的西北部,经历了早白垩世断陷发生、发展阶段,晚白垩世坳陷阶段,第三纪到第四纪挤压抬升等主要的构造演化发展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形成盆地沉积建造的主要时期,沉积了2000~3000m的早白垩世沉积,其间经历了两次大的湖侵、湖退过程,对应沉积了两套浅湖-半深湖相烃源岩和扇三角洲相砂体。天草凹陷油源、储层、保存、圈闭配套匹配以及油气运聚等油气成藏条件好,用类比法和盆地模拟法计算的凹陷总资源量的期望值为0.89亿吨。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上部是主要的含油层系,位于凹陷东西两侧的巴勒断阶带、哈尔构造带是天草凹陷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8.
苏红图-银根盆地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厚 《沉积学报》1997,15(3):18-22
本文根据沉积、古生物及地震资料对苏红图-银根盆地下白垩统的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把下白垩统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和低水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根据准层序的叠置方式,准层序组有进积型、退积型和加积型,本区下白垩统可以划分9个准层序组,以退积型准层序组最为发育。苏红图-银根盆地早白垩世早期沉积格局曾发生过显著变化,从早到晚先后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浅湖和深湖相沉积,并在深湖相暗色页岩中夹有浊流和泥石流沉积,为退积型湖进层序。早白垩世晚期则由滨浅湖相演化为滨湖沼泽和河流相沉积,为进积型湖退层序。本区的湖侵体系域浅湖-深湖相暗色泥、页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是重要的烃源岩。低水位体系域的扇三角洲层序以加积型为特征,即下部为扇三角洲平原,中部为扇三角洲前缘,上部为前扇三角洲。反映了该区处于活动盆地边缘,湖水由浅变深,扇三角洲相应后退,沉降速率大于沉积速率。其中扇三角洲前缘砂体的储集作用不可低估。高水位体系域的滨浅湖滩砂也是重要的油气储集体。而湖侵体系域的深湖相泥、页岩和高水位体系域的滨湖沼泽相泥岩均可作为区域盖层。它们在垂向上构成了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早白垩世地层特征及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早白垩世地层是一套从冲积扇到河流相、三角洲相直至湖泊相多相型空间递变的陆相地层 ,具克拉通盆地转为伸展断陷盆地特征。盆地北部早白垩世具 2个三级层序 ,分别控制了具不同动力学背景的2套沉积旋回。盆地的东部原伊金霍洛组、盆地西部的志丹群洛河组、环河组为下部沉积旋回 ,受盆地东部隆起影响 ,以北东向和近南北向断裂带控制的断块活动为主 ;盆地的东部原东胜组、盆地西部的罗汉洞组、泾川组为上部沉积旋回 ,受盆地北部隆起影响 ,以东西向断裂带控制的断块活动为主。  相似文献   

20.
张明震  戴霜 《地质学报》2013,87(8):1059-1066
内蒙古银根 额济纳旗盆地是我国北方重要的中-新生代陆内含油气盆地,主要出露白垩系冲洪积 河湖相碎屑岩及火山岩夹层。本文描述了在盆地东南部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下段(1号)和苏红图组二段底部(2号)发现的上、下两处原始埋藏的硅化木化石,并探讨了早白垩世时期盆地沉积时的气候环境。两处化石均保存完好,表面结构较为完整。巴音戈壁组上部和苏红图组下部泥岩段孢粉分析结果显示地层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晚期。同时,孢粉植物群揭示该时期银根 额济纳旗盆地气候环境温暖湿润,植被茂盛。根据化石保存特征和产出位置的地层岩性,初步推测1号硅化木化石点系冲洪积物快速堆积所致,2号硅化木化石点系火山喷发物瞬间埋藏所致,其埋藏时代大致为早白垩世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