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将肺结节病的主要CT和HRCT表现归纳为:1)毛玻璃样影;2)沿支气管血管束、小叶间隔和胸膜下区分布的结节状影;3)不规则索条影;4)肺结构变形、蜂窝状囊性变、牵引性支扩和肺纤维化。探讨肺结节病的CT和HRCT影像特征,以及其在随诊中对病变可恢复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评价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在运气了管扩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19例支气管扩张的HRCT表现并与X线平电及常规CT扫描进行比较。本组柱状支气管扩张占63.6%,静脉曲张型支气管扩张占26.32%,囊状支气管扩张占10.52%,扩张的支气管管壁厚度在1-3mm之间。HRCT扫描是诊断支气管扩张最安全,准确,可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X线、CT扫描技术,对原发支气管瘤的各种组织类型在X线及CT中的表现进行了观察,分析了其位置、大小、边缘、钙化、空洞和转移情况,阐明了胸部CT是肺癌时诊断肺门和纵隔侵犯的更佳方法,较X线有很大优越性。X线和CT相结合对原发支气管癌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肺癌CT诊断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目的是探讨CT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所用的材料与方法是搜集赤峰市第六医院的肺癌病例46例,所有病例均手术病理,支气管镜检或细胞这检查证实,常规CT扫描后对选择病例在选择层面行HRCT扫描,结果得到了CT在肺癌诊断上,特别在肺癌分期上优于常规X线检查,此外,HRCT在显示细微病变或病变伪细微结构方面有重要价值,结论是CT不仅可用于肺癌诊断还可用于肺癌分期,因而更有益于临床医生制订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列出CT检查与X线摄影的成像原理,及各自优缺点,提示临床正确应用CT检查与X线摄影,使得诊断更加正确有效,并节省患者的的检查费。  相似文献   

6.
本文列出CT检查与X线摄影的成像原因,及各自优缺点,提示临床正确应用CT检查与X线摄影,使得诊断更加正确有效,并节省患者的检查费。  相似文献   

7.
作者报告了64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眼眶肿物引起的眼球突出。并对CT成像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对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笔者分析了39例MRI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病人的图像资料,并对CT、MRI、DSA的诊断价值进行了比较,MRI多次出血信号特征和CT钙化灶是其特点,笔者认为CT、MRI综合分析,是对本病进行无损伤性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CT扫描为闭合性腹部外伤而血液动力学稳定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对发现外伤及其程度高度敏感,专门和准确,使得许多外伤患者,特别是肝外伤得以做手术治疗,CT成像能有效地显示肝外伤保守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10.
由计算机所发展的可视化技术可用于改进CT成象,可视程度越高,则在CT成像的效果就越好。WINDOWS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具备友好的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具有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等优点。本文介绍了利用WINDOWS及其相关应用软件WORD等来实现Q值数字模型的正、反演成像,并在打印机上输出。利用这些应用软件,可以使方法、数据与图象紧密结合,使得CT成像过程显示清晰,计算严密,有助于计算结果的成像显示以保证  相似文献   

11.
感兴趣区域CT图像重建方法及模拟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虽然CT技术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但在大物体成像、高分辨率成像和减少辐射剂量等方面现有的CT成像方法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事实上,很多工程应用中并不要求对完整的物体进行全局CT成像,只需要获得某些感兴趣区域的物体图像即可,特别是医疗临床诊断中只要能够实现对可疑病灶部位的成像即可。因此,本文研究了针对感兴趣区域的CT图像重建方法,以及X射线束的视野只覆盖感兴趣区域的扫描方法设计,感兴趣区域CT成像研究的关键是如何在投影数据截断情况下实现断层图像的精确、稳定重建;本文介绍了三种投影数据在不同截断方式下的图像重建方法,并设计了相应的数值模拟实验,给出了数值模拟实验结果。最后,对感兴趣区域CT成像技术在工程中应用潜力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将锥束CT应用于口腔部位的三维成像,是近年来CT研究人员和口腔医生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特别是随着牙齿种植技术的兴起,利用CBCT进行牙齿种植计划和手术导板的设计已成为一项新的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口腔CBCT的成像原理和临床应用,比较了CBCT与传统CT在口腔成像中的特点,并总结了当前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热点,供相关的技术及医学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SPECT/CT是继PET/CT之后迅速推出的新型分子影像设备。它利用单光子核素,并借助CT的功能,同时能提供脏器、组织精细的形态解剖和功能代谢信息,为疾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提供客观依据。与PET、PET/CT相比更具有普及、推广和广泛开展临床应用的实用价值,是一种新的分子影像技术。  相似文献   

14.
结合国产工业CT机的研制,我们开发了工业CT机成像专用软件。该软件包括:投影数据分析和处理、重建算法、CT值数据分析、图像处理、仿真等模块。  相似文献   

15.
体积CT中的图象重建算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积CT是继断层CT发展而来的一种高新技术。它具有获取投影数据的速度快、X射线利用率高、成象结果空间分辨率各向同性等优点,因而将成为用于医学影象诊断、工业无损检测等领域的更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文对体积CT技术的发展历史、主要特点、算法分类及未来发展等进行了系统地回顾、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自人类进入20世纪后,知识结构呈现信息爆炸征象,各项技术迅速发展。PET、PET/CT、PET/MRI、SPECT、SPECT/CT等仪器、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并在疾病诊治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因疾病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各种模态信息量相对单一及片面,存在其自身局限性,使得即使拥有如此多模态的影像技术,仍无法完全实现对复杂疾病的精确评估。故此不同模态图像的信息融合使得信息互补及交叉验证成为可能。该文主要介绍多模态影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7.
在箱包CT检测中,当放射源活度很低的情况时,对CT成像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多次累加的方法降低统计涨落和噪声的影响,使CT图像质量得到提高。实验证明对于弱信号情况下,利用多次累加的方法,CT成像具有比较高的质量,能够实现物性判别的要求。另外对于A/D量化误差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腰腿痛的病因,探讨影像学检查对腰腿痛病因诊断的作用。方法:对198例腰腿痛病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平片显示腰腿痛病因阳性率为89.4%;CT诊断阳性率为96.7%,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144例;在X线及CT诊断阴性结果25例中,MRI诊断椎管内肿瘤2例,转移瘤3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8例。结论:腰腿痛病因复杂,腰椎间盘突出为最常见的病因,X线平片可以作为必不可少的筛选方法,MRI应作为首选的方法,特别是对椎管肿瘤的病例,在条件不许可情况下,CT可以替代MRI进行检查,CT扫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FDK算法是应用在锥束CT系统中最有代表性的重建算法之一,该算法是在假设CT成像系统满足理想成像关系的条件下得到的.然而实际的锥束CT成像系统很难完全满足理想成像关系的要求,系统的几何失配会极大影响重建图像的质量,因此必须在重建之前对成像系统进行校准,获得系统的几何失配参数,并在重建过程中修正几何失配参数造成的影响.本...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韧带样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结合文献分析4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韧带样纤维瘤的病理、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组4例发病部位分别为腹腔、腹壁、胸壁及腋窝和股骨下段。典型的韧带样纤维瘤表现为较均质的单发病灶,CT平扫比相邻软组织密度稍高或相等,在MRI上可因肿瘤内成分不同而引起T2WI信号的变化。增强后有轻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