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孙贵尚 《西北地质》2003,36(C00):267-270
矿山环境的治理恢复,一直是影响采矿业和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为了有效防止矿山环境的持续恶化,并使其得到及时地治理恢复,必须建立矿山环境管理保证金制度。本文从建立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的必要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收取的依据以及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收取的原则等方面,作了详细叙述。  相似文献   

2.
矿山环境调查评价与综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进德  马军 《西北地质》2003,36(C00):168-171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矿山环境基本状况,分析了当前矿山环境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指出了矿山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综合研究工作的总体思路,主要阐述了矿山环境调查、评价与综合研究的工作重点.包括组织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专题研究、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3.
冯春涛 《西北地质》2003,36(C00):271-274
忽视矿山环境管理是导致矿山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国外矿山环境管理无论从其法律法规的制定还是监督管理体制都已经比较完善。本文分析了矿山环境管理制度产生的渊源,介绍了发达国家所采取矿山环境制度类型,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矿山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矿山环境地质与地质环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徐友宁 《西北地质》2005,38(4):108-112
介绍了矿山环境地质与矿山地质环境及其关系。论述了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分类及其特点,以及矿山环境地质学沿革及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需要加强矿山环境地质研究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张涛 《湖南地质》2009,(4):56-58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是我国为保护矿山环境,督促矿山企业认真履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赔偿,谁污染谁治理”的义务而制定的一项环境保护政策。该项制度对我国矿山环境的恢复治理,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我国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该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进一步完善该项制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闽 《西北地质》2003,36(C00):275-278
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作为矿山环境管理的必要手段,正在受到国内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的矿山复垦工作起步较晚,各项法律法规很不完善。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的内容,以期为我国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金制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以及建立此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君 《西北地质》2003,36(C00):114-117
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西北地质》2003,36(C00):120-120
建国以来,我国矿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矿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但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产生了较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总体上看,我国矿山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继续发展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我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包括:采矿引起的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区地面塌陷、地面开裂;尾矿坝溃决、地下含水层疏干、水土污染、水土流失、耕地占压和土地毁损等。  相似文献   

9.
在露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南京市露采矿山环境现状,指出了矿山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了矿山环境保护与整治建议,为科学有序地开展矿山环境整治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矿山环境中(重)金属的释放迁移地球化学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矿山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对矿山环境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可以揭示矿山开发影响环境的过程机理,对研究元素循环、矿山修复、环境评价及生态效应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内外矿山环境中(重)金属的释放迁移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张梁 《西北地质》2003,36(C00):253-256
根据国务院“环境监督管理实行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精神,文中提出国土资源部应承担矿山环境监督管理的职能,在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设立矿山环境处。并赋于五项职能。建立矿山环境保护规划制度、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矿山环境监督管理制度、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矿山环境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采矿引起的矿山环境问题可分为三大类:矿山地质灾害、矿区环境污染、矿山土地与生态破坏。我国采矿历史悠久,为满足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为国家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现。  相似文献   

13.
该书由张进德等编著,由地质出版社于2009年3月出版。本书是在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项目成果基础上编著的,书中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以及矿产开发所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特征及其危害;通过建立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指标体系,探讨了基于大空间尺度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估方法,并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估;划分了我国矿产资源主要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和一般治理区,  相似文献   

14.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特点及类型划分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矿业开发是人类活动对矿区最为显著的外力地质作用,它强烈影响和改变了矿区及其邻区地质环境,产生并诱发了包括地下、地面和地面之上不同空间位置的复杂多样的环境地质问题。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分类。对研究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极为重要。而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分类原则不同,就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从公益性、基础性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角度出发,对8个方面对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分类进行了系统探讨。按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导致结果所划分出的矿区资源毁损、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等三大类型及其多种表现形式是最基本的分类。这个分类有利于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矿山环境评价方法综述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根据5大类型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和矿山整体环境综合评价问题,本文提出:矿山环境评价可划分为单环境问题(要素)评价和多环境问题(要素)综合评价2大类型。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主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矿业基地,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极为突出.从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表现形式上将其划分为土地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3个类型.防治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应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科学监测、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制定矿区生态重建方案,倡导"绿色矿业".  相似文献   

17.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本指标体系把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归为三大类23项指标,提出以指标指数作为划分环境地质问题危害程度等级的依据,给出2类指标评价指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各指标相应的权重。在此基础上,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评定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影响程度。在考虑矿山区位条件和恢复治理难度的基础上,最终给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综合评价等级,该等级也同时反映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优先顺序。  相似文献   

18.
陈甲斌 《西北地质》2003,36(C00):55-58
矿业开发对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也对矿山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影响。本文概述了我国治理矿山环境的相关政策。并就政策与矿山环境的现实矛盾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提出了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白雪华 《西北地质》2003,36(C00):260-263
建立合理的投资机制是实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关键。本文首先分析建立什么样的投资机制解决历史遗留的矿山环境问题。针对新建矿山在未来环境恢复治理的投资问题,建议建立保证金制度,并对保证金的收取标准、收取方式、如何返还等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西南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西南地区矿山的分布特点,指出存在的主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与危害,最后对西南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